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方法。将166例HBsAg( )孕妇分成三组,第一组婴儿注射乙肝疫苗(HBVac);第二组婴儿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加HBVac;第三组母亲于妊娠28、32、36周各肌注HBIG,婴儿用HBIG和HBVac(同第二组),血清检测HBVM采用ELISA法。21个月龄儿HBeAg阳性率分别为29.1%、20%、5.36%。孕晚期给予HBIG和婴儿给予。HBIG和HBVac联合治疗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2.
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孕妇血清中HBVDNA水平与宫内感染率有正相关性 [1]。本研究对拉米夫定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 2001年 3月至 2003年 12月在我院就诊孕妇中,孕 28周时B超提示胎儿发育正常,血清HC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方法将HBs 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24例分为双阳组60例和单阳组64例。双阳组按家长的意愿分为双阳大剂量组30例和双阳小剂量组30例,单阳组亦分为单阳大剂量组和单阳小剂量组各32例。新生儿出生后6 h内,大剂量组予肌注HBIG 200 U,小剂量组予肌注HBIG 100 U;同时联合应用乙肝疫苗。一周岁时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乙肝五项)。结果在双阳组中大剂量和小剂量HBIG的乙肝母婴阻断率分别为93.3%和83.3%;在单阳组中大剂量和小剂量HBIG的乙肝母婴阻断率分别为100.0%和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HBs Ag阳性时,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注射HBIG,用量100 U或200 U均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孕期干预治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 将 6 0例 HBs Ag/ HBe Ag阳性孕妇分成治疗组 31例 ,对照组 2 9例。治疗组均在孕 2 6周起开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及外用左旋咪唑涂布剂 ,采用 EL ISA法检测孕妇和新生儿血清 HBs Ag、HBAb、Hbe Ag、HBe Ab、HBc Ab,用 PCR电泳和 RT-PCR法测定 HBV- DNA及全长型和顿挫性转录体。分析母婴之间乙肝病毒分子水平上的关系。结果 新生儿外周血中 HBs Ag阳性者 2例 ,宫内感染率为 6 .4 5 %。对照组 4例 ,宫内感染率 13.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两组都有超过一半的患儿携带顿挫型病毒转录体。结论 携带 HBV孕妇于孕晚期给 HBIG和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治疗后 ,可有效降低婴儿 HBs Ag和 HBV- DNA携带率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方法。将122例HBsAg( )孕妇分成四组,HBVac治疗组29例,HBIG组29例。左旋咪唑涂布剂与以上两者联合应用30例。未治疗组34例。均在孕26周开始干预观察,孕妇和新生儿血清HBV标志物(HBVM)检测采用ELISA法,122例孕妇按分娩方式不同分别观察对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影响;随访产妇及新生儿HBVM变化。脐血中HBsAg阳性率;HBVac治疗组为17.24%。HBIG治疗组为10.35%。联合治疗组为3.33%。未治疗组为23.53%。在不同的分娩方式中,急症剖宫产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为13.04%,行择期剖宫产者为0,经阴道分娩者为16.67%。携带HBV孕妇于孕晚期给予HBVac,HBIG和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以上两者治疗后,可有效阻断母婴之间传播。以联合治疗组效果最佳。不同分娩方式也影响传播,剖宫产术有助于阻断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6.
加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高达10%左右,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发生的。尽管有资料证实,精子可被HBV感染,并可造成HBV父婴传播,但多数资料证实,乙型肝炎母亲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HBV的几率远远高于父亲,母婴垂直传播是婴幼儿HBV感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因此,阻断HBV的母婴传播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母婴垂直传播包括3种方式:经胎盘宫内感染、围产期感染和哺乳期感染,其中又以围产期感染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HBV母婴传播及其阻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引起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HBV的母婴传播。近年来,HBV母婴传播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现将HBV母婴传播的途径、机制、影响因素及阻断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慢性HBV感染及相关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手段[1],但现行的免疫措施用于阻断HBV母婴传播时,仍有免疫失败发生。研究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相关因素及机制进而制定相应对策是根除HBV流行的关键。一、现行不同免疫策略的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每次5μg,按0、第1月、第6月  相似文献   

9.
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母婴传播,我们观察了HBIg联合乙肝疫苗的阻断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文凡  姜瑞  卫峥  李莹 《肝脏》2006,11(2):106-107
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新生儿进行双重免疫虽能明显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但仍有20%~30%的新生儿免疫失败,这与宫内感染有关[1].我们近年来对部分慢性HBV感染孕妇使用拉米夫定进行阻断,并对在母婴垂直传播阻断中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12.
HBV感染及慢性化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HBV母婴垂直传播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之一。从母亲怀孕前评估/筛查、孕期干预及对新生儿采取联合免疫等方面概述了HBV母婴垂直传播主要环节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指出妇产科及肝病科医生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零传播"的可行性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进行HBV母婴阻断治疗病例,总结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采取的有效阻断措施和阻断结果等。结果HBV感染孕妇不论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还是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HBcAb(+),只要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1.0×10^6拷贝/ml,均未发现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病例;HBVDNA≥1.0×10^6拷贝/ml的孕妇,自孕28周左右口服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行抗病毒阻断治疗者,亦未发现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病例;HBV母婴传播仅发生在HBVDNA>1.0×10^6拷贝/ml且孕期未进行抗病毒阻断的病例;HBV感染孕妇的婴儿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后,在2月龄、7月龄、12月龄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若<100U/ml,给予加强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可达到有效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结论HBVDNA载量是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关键预测指标;对于HBV DNA高载量孕妇进行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效;正规及时的联合免疫,以及对乙型肝炎疫苗低应答婴儿加强疫苗接种阻断母婴传播;上述3项措施联合进行可以实现HBV母婴"零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合评价妊娠期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在数据库中系统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8篇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共678例.替比夫定组婴儿在出生时HBs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7,95%CI (0.17,0.43),P<0.00001 ; OR=0.14,95% CI (0.06,0.32),P<0.00001];婴儿随访6个月时HBs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6,95% CI (0.02,0.22),P< 0.00001 ; OR=0.05,95% CI (0.01,0.25),P=0.0003];婴儿随访12个月时HBs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3,95% CI (0.03,0.56),P=0.007;OR=0.08,95% CI (0.02,0.37),P=0.001];替比夫定治疗前两组孕妇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12,95% CI (0.00,0.24),P=0.04],分娩前替比夫定组孕妇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2,95% CI(-4.90,-2.95),P<0.00001];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孕妇在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婴儿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2,95% CI (0.68,4.38),P=0.25;OR=0.69,95%CI(0.04,11.24),P=0.80].结论 高HBV病毒载量的孕妇服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人群感染HBV或HCV的重要途径之一。对HBV感染产妇所娩新生儿,我国目前采取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其中约有10%新生儿阻断失败;而对HCV感染产妇所娩新生儿,尚无可用的阻断方法。主要介绍了HBV和HCV母婴传播的发生途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具体阻断措施的最新进展,指出随着对肝炎病毒的进一步探索和发现,实现肝炎病毒母婴阻断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followed by hepatitis B vaccine can result in a protective efficacy of almost 90% in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immunity against HBV infection in children after immunoprophylactic treatment. We tried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cell responses and viremia in children after successful prophylactic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7.
18.
庄辉 《肝脏》2016,(12):1013-1015
母婴传播是HBV的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高地方性流行地区。婴儿出生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并随后完成全程接种,可预防约95%HBsAg阳性母亲将HBV传播给其婴儿,但仍可有5%~10%高水平病毒血症母亲的婴儿为免疫预防失败。现已证明,在孕晚期给予高病毒载量孕妇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可进一步降低HBV母婴传播。本文讨论了抗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的标准,包括孕妇HBV DNA的阈值、开始治疗时间、停药时间、用药种类,以及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途径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应用替诺福韦酯联合双重免疫方案处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对母婴病毒传播阻断的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HBV携带孕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孕妇未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孕妇在孕26~28个月时开始口服替诺福韦酯,治疗至分娩.所有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