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高危行为特征及感染情况,为进一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定区1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00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并用设计好的问卷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以发放宣传材料和咨询的形式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工作,并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地艾滋病疫情状况。结果共问卷调查1 220人,8道问题中"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知晓人数较多(817人、知晓率66.97%),而"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知晓人数较少(545人、知晓率4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64,P0.05);外出务工人员接受性行为调查的共663人,其中发生过婚外性行为237人、占35.72%;接受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865人,从未使用或偶尔使用的646人、占74.69%,经常使用的219人、占2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0,P0.05);2012年报告艾滋病感染11人,外出务工人员感染者最多(7人)、占63.64%,2011年报告感染者6人,外出务工人员感染者最少(3人)、占50.00%,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P0.05);31岁~组发病最多25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发病18人、占72.00%,20岁以下组发病最少2人,外出务工人员发病1人、占50.00%,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外出务工人员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应加大宣传、检测和干预等艾滋病综合干预力度,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和掌握陕西省外出务工返乡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现状及相关行为,为制定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HIV和梅毒感染检测。结果 2753名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对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都回答正确的占22.8%,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完全回答正确的占57.5%,但能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同时正确回答的仅占14.2%。外出务工时间超过6个月的占96.6%;省际间流动务工者为87.3%,经常在外打工人员为65.6%。此次调查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7‰,梅毒检出率为0.4%。结论 陕西省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在艾滋病低发地区,加强外出务工流动人群艾滋病防制及健康教育工作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2006-2010年南充市顺庆区吸毒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6-2010年南充市顺庆区吸毒人员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的变化,为评估干预效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便抽样方法招募监测对象,进行行为学(问卷调查)及血清学(HIV、梅毒、丙肝)监测。结果 5年共调查吸毒人员2003名,采血1844份。男女之比为2.69:1,年龄30 49岁占73.7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上升(由92.75%上升至100%),共用针具比例逐年下降,安全套使用率上升。HIV感染率3.04%,梅毒感染率8.41%,丙肝感染率53.07%。结论南充市对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是有效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高危行为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4.
朱小林 《地方病通报》2022,37(1):61-63+77
目的 了解安徽省桐城市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为制定本地区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2月,将桐城市人口数和外出务工人数较多的龙眠街道、文昌街道和龙腾街道作为调查点,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每个街道各选取100名外出务工人员问卷调查其艾滋病基本知识及相关行为,以EXCEL 2007和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297份,297名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63.5%;承认外出务工有过性行为194人、占65.3%,其中购买过性服务32人,均为男性、占男性总数的16.8%(32/190),与性伴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的占12.4%(21/194),32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12人(37.5%),从未使用8人(25.0%);今后希望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仍是手机(93.6%)和电视(80.1%)。结论 桐城市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存在高危性行为,应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特点,建立并完善多渠道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和干预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以电视、广播为主的大众宣传教育(宣教)和以村医、村干部为主的宣教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和农民工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结果,为今后制定相关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辽宁省北票市,随机抽取9个行政村540名农民和270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综合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评估。结果自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农村常住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67.0%提高到76.5%;对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GASS)确定的五个关键问题的知晓率,由13.6%提高到36.5%;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正确态度持有率由51.1%上升到69.9%;外出务: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59.8%提高到72.0%;对UNGASS五个关键问题的知晓率由12.9%提高到32.3%;艾滋病正确态度持有率由37.3%上升到65.6%。结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综合健康教育干预,对农村常住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提高和态度转变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男男性行为者(MSM)的高危性行为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为针对该人群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抽样和在男同会所定期开展的外展活动招募MSM,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搜集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高危性行为发生情况,同时采集外周静脉血5mL检测HIV抗体等。结果共收集到有效问卷334份。334名MSM的平均年龄为(29.88±7.56)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79.94%;182人(占54.49%)首次性行为的对象为男性,最近半年,224人(占67.07%)发生过多性伴行为,53.67%(168/313)发生过同性无保护性肛交行为。共采集267份血样,HIV感染率为22.47%(60人)。χ2检验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4.12%(112/119);不同月收入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月收入8 000元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6.77%(30/31)。既往是否接受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者的HI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接受过VCT服务者的HIV感染率较低,为17.04%(23/135)。结论深圳市宝安区MSM的HIV感染率较高,且该人群的高危行为发生频繁,需要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管理者对艾滋病和VCT知识和态度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流动人口相关管理人员对艾滋病和自愿咨询检测(VCT)的知识和态度,为开展VCT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在上海某区采用多阶段抽样,选取流动人口相关管理人员28人,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了解他们对艾滋病和VCT的相关知识和态度. 结果 该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的知晓率低,但是愿意支持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对艾滋病存有恐惧心理,同时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有着较为严重的歧视情节;对VCT的知晓率较低,多数人认为周围的流动人口不会感染HIV,没有必要做HIV检测,也存在对检测者的歧视心理.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针对该类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消除该人群对HIV感染者和检测者的歧视,为流动人口创造好的艾滋病防治环境.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广西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广西农民工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西籍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态度、行为特征等.结果 共下发调查表2400份,回收有效表2301份.农民工对共用针具吸毒、性接触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HIV)的知晓率,分别为86%和63.3%,但对母婴传播HIV的掌握率为59.5%;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不到30%;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主要是广播电视;35.2%的调查者建议将HIV感染者和健康人隔离;20.3%的调查者与非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过性关系,安全套的使用率低.结论 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未能正确对待感染者,存在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水平、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四川省9个城市,采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MSM 2 889人,以20~39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居多,95.0%为本省人。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5.7%。在最近6个月中,MSM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占86.9%,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的占22.6%,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占7.2%;与上述三类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4.2%、26.5%和59.7%。血清学检测,HIV抗体、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5%(332/2 889)、7.4%(231/2 885)和1.2%(35/2 885)。结论四川省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出现知行分离现象;HIV抗体阳性率较高。应加大干预力度,改变危险行为,减少或消除艾滋病传播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深圳市男公关和男男性工作者(MB)在人群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状况上的差异,为今后针对男公关和MB制定艾滋病性病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利用以场所为基础抽样方法和时间场所抽样方法调查深圳市男公关和MB,通过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获取两组人群的人群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HIV和梅毒感染状况。结果 共调查206名男公关和316名MB。男公关平均年龄为(24.1±3.98)岁,初中及以下学历占30.1%(62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异性恋占87.9%(181人);MB平均年龄为(23.9±4.94)岁,初中及以下学历占20.3%(64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同性恋占53.2%(168人)。有49.5%(102人)的男公关与客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而MB仅22.2%(70人);MB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1%(253人),明显高于男公关的57.3%(118人)。男公关和MB的HIV阳性率分别为1.5%和2.2%,梅毒阳性率分别为2.9%和3.8%,两者间HIV和梅毒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MB相比,男公关无保护商业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应加大针对这一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及监测检测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金山区暗娼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评估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及制定暗娼人群干预策略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收集金山区哨点监测对象的相关行为信息,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09-2011年,金山区暗娼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0%、97.3%、86.3%,不同年龄段的暗娼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1),且20~40岁年龄段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于<20岁和>40岁年龄段。暗娼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6.9%、79.0%、87.3%,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3,P<0.01)。暗娼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同与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4,P<0.01),安全套使用率随知晓率上升而上升。HIV抗体阳性率均为0,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3.8%、2.5%。结论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在逐步上升。虽然HIV处于低流行态势,但存在性病流行,因此疫情存在上升风险,需不断开展干预和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相关行为变化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综合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2009~2011年巴州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和血清学调查。结果 2009~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高危行为总体水平变化不大;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最近一个月注射吸毒共针率为44.4%,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6.49%,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4.73%,接收有关预防艾滋病服务率27.54%~40.10%,HIV抗体阳性率8.6%,梅毒抗体阳性率5.0%,HCV抗体阳性率19.8%。结论巴州少数民族静脉吸毒人群共针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这一人群存在共用注射器和性乱行为感染HIV的双重危险,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还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向女性提供性服务的男性性工作者(MSW)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状况,探索适合该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方法通过以场所为基础的抽样方法,对深圳市MSW进行问卷调查,并抽血检测其HIV/梅毒感染状况。结果本次调查206名MSW,平均年龄(24.1±3.98)岁,HIV阳性率1.5%(3人),梅毒阳性率2.9%(6人)。外省户籍占85.4%(176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异性恋占87.9%(181例)。与女性客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占49.5%(102人);最近一次与女性客人发生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为85.9%(17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7.3%(118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与女性客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最近一次与女性客人安全套使用情况,与HIV/梅毒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同性恋[比值比(OR)=53.604]、与女性客人有无保护性行为(OR=13.185)是MSW HIV/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MSW的流动性大,HIV、梅毒感染率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无保护商业性行为发生率高,应加强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男男性行为者(MSM)高危性行为实施心理干预后评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风险,了解行为心理干预对艾滋病(AIDS)防治的意义。方法 98例MSM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9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比较行为心理干预后两组HIV传播风险。结果干预前两组HIV知识知晓率和性行为及HIV抗体阳性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干预后,干预组知晓率(69.39%)和安全性行为比例(89.80%)均明显高于干预前(38.78%,24.49%)及对照组(40.82%,14.29%),HIV抗体阴性比例(65.31%)较干预前(69.39%)无明显改变(P 0.05)但高于对照组(44.90%)(P 0.05),HIV抗体持续阴性比例(94.12%)高于对照组(68.75%)(P 0.05);干预组(83.67%)性伴数≤1人数多于干预前(48.98%)及对照组(20.41%)(P 0.05),引导性伴检测的MSM人数也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 MSM安全性行为比例不高。接受行为心理干预后,MSM防护意识及行为加强并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HIV抗体持续阴性,HIV传播风险下降;还能促使其协助性伴检测,有利于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向女性提供性服务的男性性工作者(MSW)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状况,探索适合该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方法通过以场所为基础的抽样方法,对深圳市MSW进行问卷调查,并抽血检测其HIV/梅毒感染状况。结果本次调查206名MSW,平均年龄(24.1±3.98)岁,HIV阳性率1.5%(3人),梅毒阳性率2.9%(6人)。外省户籍占85.4%(176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异性恋占87.9%(181例)。与女性客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占49.5%(102人);最近一次与女性客人发生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为85.9%(17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7.3%(118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与女性客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最近一次与女性客人安全套使用情况,与HIV/梅毒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同性恋[比值比(OR)=53.604]、与女性客人有无保护性行为(OR=13.185)是MSW HIV/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MSW的流动性大,HIV、梅毒感染率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无保护商业性行为发生率高,应加强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南宁市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信行及HIV、梅毒、丙肝感染现状,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05/07通过同伴推动、滚雪球方法,对117名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行为学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被调查的女性性工作者平均年龄为34.24±7.91岁;以在婚为主,占62.4%;中学或小学文化水平占85.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8.0%.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87.2%的女性性工作者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65.8%的女性性工作者在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女性性工作者中只有2.6%的人员有吸毒史.HIV抗体、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4%、11.11%.结论 南宁市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存在高危险行为,HIV,梅毒感染率高,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低档场所女性商业性性服务人员(female sex worker,FSW)人群的性病/艾滋病感染情况、相关危险行为和求医行为,为制定干预措施和评估FSW人群的求医行为对疫情报告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城关区低档娱乐场所的300名FSW开展一对一的人口学特征、性病感染的风险意识、求医行为和求医意向等问卷调查,同时进行HIV、梅毒、淋球菌、HSV-2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结果 300名FSW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1.00%;最近一次性服务安全套使用率75.00%,最近一个月性服务每次使用安全套率为61.67%,有时使用为35.00%,从未使用为3.33%;性病(STDs)阳性检出率34.33%,沙眼衣原体14.67%、梅毒14.00%、淋球菌5.67%。结论兰州市城关区低档FSW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和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低,STDs患病率比较高,说明低档场所FSW更易受到性病和艾滋病威胁;提示今后针对FSW开展综合干预工作时,应将低档场所FSW列为重点宣传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云南省摩梭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相关高危行为发生水平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况,为制定少数民族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摩梭人聚居地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4个行政村对常驻15~65岁摩梭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应调查2 370人,实际调查2 014人,剔除不符合要求者,纳入分析问卷1 992份。男女比例1∶1.02;年龄中位数36岁;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8.2%(1 558人);86.3%(1 719人)为已婚,其中走婚占45.1%(776/1 719)。HIV感染率为0.05%(1/1 992),未发现梅毒阳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9.8%(593人),知识74.1%(1 476人)来源于电视,23.4%(466人)来源于广播,高年龄、在婚、走婚、低文化程度、务农/工作是影响知晓率的危险因素(P0.00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86.6%有过性行为,首次性行为年龄中位数为21岁(12~30岁),最近一次配偶间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10.2%(在婚者高于走婚者)。结论云南摩梭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尤其是50岁及以上、已婚居民。离异或丧偶的寡居者具有较高的感染HIV风险,提示应增强普通大众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风险行为的识别和安全性行为警示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温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高危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今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控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分别在2011-2013年的4-6月,对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及抽血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MSM 1204人,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84.3%(1015人),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4%(89人)、9.3%(112人)。单因素分析显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与HIV、梅毒抗体阳性率存在分离现象(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MSM 1年内接受过咨询或宣传、同伴员宣传、6个月内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调查时间,与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7%的调查对象(911人)6个月内与男性发生过肛交,32.0%的调查对象(385人)同时拥有男女性伴,17.6%MSM(212人)提供过有偿性服务,5.3%的MSM(48/911)每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都使用安全套。结论 MSM存在同时有男女性伴、高危性性行为等感染HIV的潜在危险,同伴教育、咨询、宣传有利于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知晓率与HIV阳性率存在分离现象,提高知晓率可减少商业性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湖州市孕产妇艾滋病知识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的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2019年4-7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建卡或进行围生期保健的孕产妇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HIV、梅毒、HCV血清学检测。结果本研究累计调查1 600名孕产妇,2016-2019年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66.0%上升至92.0%;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籍、孕期的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4%(23人)的孕产妇存在多性伴,0.9%(15人)的孕产妇有性病史;血清学检测未发现HIV抗体阳性,梅毒抗体阳性和HC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4%(6人)、0.2%(3人)。结论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逐年升高,但对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仍然偏低,并存在多性伴、吸毒、性病史等艾滋病传播相关的危险因素,应开展有针对性宣传教育,以提高孕产妇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正确认识,改变危险行为,降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