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心理痛苦筛查工具对晚期直肠癌合并肠造口患者进行心理痛苦筛查,并探讨精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肿瘤内科住院的晚期直肠癌合并肠造口患者10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对照组53例。2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均采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推荐的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DMSM)对患者进行心理痛苦筛查。对照组行常规观察和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精准护理。分析2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心理痛苦评分、影响因素、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入院时,心理痛苦评分无显著差异(P 0. 05);出院时,心理痛苦分值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出院心理痛苦评分DT≥2以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心理痛苦影响因素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影响患者心理痛苦因素的11个条目中8个条目内容均显著改善(P 0. 05)。入院时2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时,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取个性化的精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心理痛苦程度,有效加快晚期直肠癌合并肠造口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心理痛苦评分,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控制癌症爆发痛的次数。方法随机入组晚期肿瘤发生过爆发痛的患者共120例,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遵循无痛病房管理要求,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及个性化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入院24 h、入院7 d后服药依从性评分及心理痛苦评分,并比较两组入院7 d内发生爆发痛总次数。结果①比较两组入院24 h的心理痛苦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及对照组入院7 d后的心理痛苦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心理痛苦评分低于对照组及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组入院7 d内爆发痛总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减少癌痛患者爆发痛的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心理护理对减轻脑胶质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脑胶质瘤放疗患者,其中干预组51名,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43名,予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结果入院时两组焦虑阳性率和抑郁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焦虑阳性率为29.4%,抑郁阳性率为44.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时焦虑及抑郁阳性率与入院时比较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胶质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冯冰霞  陈丽燕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461-246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于第1、3、7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第1天的SAS评分分别为56.1±1.37,55.7±1.21,明显高于中国正常成人模值33.80±5.90,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天和第7天时干预组SAS评分降为43.2±1.28、34.8±1.04,与对照组的48.6±1.06、42.7±1.5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时两组患者SCL-90各项因子与中国常人模值比较,除敌对和偏执两项外所有因子均超出常模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天和第7天,干预组SCL-90评分与的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除敌对与偏执两项外,P< 0.01,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杨盼盼  陈黎明  黄丽华   《护理与康复》2020,19(12):52-55
目的观察瑜伽语音冥想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晚期恶性肿瘤伴癌痛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取癌症三阶梯止痛法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瑜伽语音冥想,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第7天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第7天观察组疼痛强度和疼痛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语音冥想能有效减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叙事护理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痛苦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40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通过组建叙事护理小组、制订叙事护理干预方案并实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入组第1天和入组第8周的血糖指标达标情况、糖尿病痛苦评分和胰岛素抵抗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 h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痛苦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护理能提高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缓解糖尿病痛苦,有效降降低心理性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疾病相关症状及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患者随机分到干预组和对照组中.最终74例患者完成全部研究,其中对照组38例,干预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在患者人院第1天、术后第7天及出院前1d进行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测量,在患者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d进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ACT-G)测量,以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相关症状水平及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症状水平在不同时段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症状水平得分下降快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除生理维度外,其他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自我管理为主的症状管理模式,有效地缓解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疾病相关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1例,实验组根据制订的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后24h、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状态评估总得分、抑郁、愤怒得分在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6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焦虑得分在出院前24h、术后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得分在出院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规范化程序,有利于护士准确实施护理干预对策,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身心状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对性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恶化转折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纳入研究的前2周内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且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将2021年6月1日前入院的1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此后入院的15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肿瘤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针对性叙事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疼痛评分和心理痛苦指数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疼痛评分和心理痛苦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精神健康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心理痛苦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叙事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恶化转折期患者,可降低其疼痛程度和心理痛苦指数,提升其生命质量,稳定其精神状态,使其更平稳地过渡至临终阶段,且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本院东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同伴教育,时间从入院当日开始,到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心理痛苦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心理痛苦检出率低于入院当日(P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降低服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叙事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心境与症状群管理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120例来自心理护理门诊的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叙事组,常规组行传统心理护理,叙事组在常规心理护理上增加叙事护理,分别在患者初次门诊(干预前)和第4次门诊时(干预后)采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brief profile of mood state short form,BPOMS-SF)、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疼痛数字评分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其进行测评,并比较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心境状况与症状群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但叙事组得分下降更明显,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叙事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技术,能明显改善晚期肺癌患者负性心境,减轻其各症状群的困扰,满足其对心理健康及康复的需求,值得在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以2013-01—2014-09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180例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加希望理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和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和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希望理论干预护理可有效缓解晚期肝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持续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时心功能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组出院6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友互助支持模式对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及心理痛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肿瘤内科治疗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病友互助支持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Herth希望量表(HHI)希望水平及心理痛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HHI量表希望水平得分为(32.38±6.09)分,高于对照组的(28.59±5.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HHI量表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痛苦水平得分为(3.49±1.45)分,低于对照组的(4.51±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病友互助支持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希望水平,降低患者心理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5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包括心理状况评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定期交流、优化患者社会支持网络及放松训练等。结果护理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除干预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与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2组EORTC QLQ-C30量表其余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干预组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青光眼手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入院时(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为(73.88±11.96)分,对照组为(65.64±13.3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得分为(71.69±7.57)分,对照组为(64.07±10.4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青光眼手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进而提高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案。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术后第1天,2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5天,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2组患者间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SDS评分、S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手术前,2组间SF-36生存质量量表的生理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的生理健康、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维度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躯体疼痛评分则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和集体化的心理干预,分别在入院、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72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变情况,同时在出院时调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焦虑评分为(40.12±8.25)分,低于对照组(46.08±9.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抑郁评分为(39.02±8.21)分,低于对照组(45.72±8.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欧阳灿  仇灿红  叶沙   《护理与康复》2020,19(10):57-61
目的观察阶梯式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8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并按随机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妇科肿瘤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阶梯式心理护理。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低于对照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先兆流产保胎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门诊确认孕28周前需住院保胎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使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先兆流产保胎患者不同时期SAS得分和PSQI评分。结果两组先兆流产保胎患者干预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先兆流产保胎患者干预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保胎患者实施临床-社区一体化心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睡觉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