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膀胱憩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膀胱憩室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后天性膀胱憩室是因下尿路长期梗阻所致.既往主要依靠X线造影或膀胱镜检查而明确诊断.现将我院经超声诊断的7例膀胱憩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对先天性及继发性膀胱憩室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24例膀胱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路造影、膀胱造影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尽管先天性膀胱憩室和各种继发性膀胱憩室形成机制不尽相同,但均与膀胱内压持续增加有关;先天性膀胱憩室在膀胱造影检查中可表现“兔耳”、“蘑菇”及“双膀胱”征等特异性征象,继发性膀胱憩室分为肌肉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和神经源性两大主因导致,膀胱造影多表现膀胱轮廓粗糙,呈“塔形”改变。结论尿路造影和膀胱造影是诊断膀胱憩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膀胱多发巨大憩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56岁.主因排尿困难3 a余,伴尿频、尿急、尿痛3个月余,每次排尿后有排不净感,不久需第2次排尿来诊.膀胱造影示:正常膀胱明显缩小,边缘毛糙,其周围可见2个大憩室,1个小憩室,大小分别为7 cm×8 cm、6 cm×5 cm、2.0 cm×2.5 cm.憩室边缘光滑.注入造影后即刻点片膀胱的密度稍高于膀胱内憩室的密度(图1).X线诊断:膀胱多发憩室.考虑:膀胱炎.术中所见:膀胱壁及黏膜明显增厚,未见溃疡、息肉及肿块膀胱后方可见3个菲薄囊状物,内充满尿液,与膀胱壁有瘘管相连.双侧输尿管开口于真膀胱内.病理诊断:嗜酸性膀胱炎,膀胱憩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尿管憩室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3年7月间15例经手术病理、膀胱镜证实的脐尿管憩室MSCT资料.结果:14例位于膀胱前壁脐尿管走行区,1例位于膀胱右前壁;形态呈多样,乳头状憩室7例,尖角状憩室3例,短管状憩室4例,多房状憩室1例;其中9例合并憩室内结石,1例憩室继发感染,1例合并脐尿管囊肿伴感染.结论:脐尿管憩室解剖部位独特,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MSCT及重建对该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3岁。因排尿困难3d就诊。既往有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病史。超声所见:膀胱充盈中等,壁欠光滑,内见球囊状导尿管回声,于膀胱右侧方见膀胱壁中断约0 .6 cm,其后方见约1 5 cm×1 0 cm无回声,与膀胱相通(图1 )。嘱患者放开导尿管夹,排尿后再次检查,膀胱后方无回声腔明显缩小。超声诊断:膀胱巨大憩室。后经本院手术证实。讨论 膀胱憩室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临床上所见大多数为后天性膀胱憩室。原因由各种下尿路梗阻疾病引起,憩室可大可小。本例为前列腺增生引起,憩室巨大,较为罕见。诊断要点是寻找憩室口通道,如憩室口太小,一时难以找到,…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防治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曲丽波  于君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0):1519-1519
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膀胱出口部长期梗阻,逼尿肌反射亢进,致使逼尿肌对膀胱容量等反射阈降低,感觉冲动增加,术后由于创伤、止血气囊压迫、冲洗液反复刺激三角区、膀胱颈及后尿道,使膀胱敏感性增强,引起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导致膀胱痉挛性疼痛称为膀胱痉挛.膀胱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易发生继发性出血和引流管阻塞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8例经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膀胱憩室进行超声检查分析。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下腹部进行检查,对适度充盈后的膀胱观察其大小、形态,膀胱壁厚度、连续性、内外有无异常回声及毗邻关系,排尿后动态观察膀胱及憩室的情况。结果 8例患者全为单发,憩室伴膀胱结石为2例,憩室全部位于侧方,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6例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结论 膀胱壁的局限性囊袋状突起为膀胱憩室。临床上所见大多为后天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有少数憩室内见结石,偶尔可见肿瘤。超声检诊膀胱憩室,一要显示憩室的憩室口,二要对比排尿前后的憩室腔变化。膀胱憩室还要注意与盆腔肿物及输尿管囊肿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膀胱憩室癌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约占膀胱肿瘤的1%[1].由于膀胱憩室缺乏肌层,仅有黏膜层和固有层,所以膀胱憩室癌比其他类型的膀胱恶性肿瘤更易发生浸润及远处转移[2-3],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膀胱憩室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与其他类型的膀胱肿瘤表现相似,患者常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比较膀胱颈梗阻并发膀胱憩室治疗中两种术式效果。【方法】手术治疗膀胱颈梗阻合并膀胱憩室37例,其中观察组1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膀胱颈内切开术(TURP+TUIBN),对照组19例行前列腺手术切除术,对手术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和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IPSS、Qmax、PVR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IPSS、Qmax、PVR差异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暂时性尿失禁2例,对照组术后急性附睾炎1例,暂时性尿失禁3例,膀胱颈挛缩2例。【结论】膀胱颈梗阻并发膀胱憩室治疗中经尿道前列腺切除+膀胱颈内切开术优于前列腺手术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正>十二指肠憩室主要是先天性发育不佳,造成十二指肠肠壁局限性向外呈囊状突出(原发性憩室)或由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形成的瘢痕牵拉所引起(继发性憩室)[1]。该病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主要通过X线钡餐检查或内镜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可继发憩室穿孔、出血,或者诱发胆管炎、胰腺炎及胆石症等。而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约占十二指肠憩室的90%,且PAD与胆囊、胰腺疾病关系密切[2]。本文中报道的患者为十二指肠乳头部憩室合并憩室内结石,其临床表现与胰头癌极其相似,误诊为胰头癌,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肠道假性梗阻是指临床表现为肠道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肠腔内外梗阻过程的一组综合征。本病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特发性)及继发性,其病变范围可局限于消化道某一部位或病变广泛。原发性常找不到致病原因,进展缓慢,病程绵长;继发性病因殊多,常见于慢性疾患或老年人。继发性肠道假性梗阻有时为该病唯一首发症状,原发病表现却隐藏;原发性肠道假性梗阻有时酷似机械性肠梗阻表现,缘此,肠道假性梗阻患者可因误诊,而招致不必要的手术。 病因分类及特殊临床表现 原发性肠道假性梗阻的临床表现多为慢性过程,临床表现类似肠道梗阻的症状与体征,而继发性肠道假性梗阻是由多种疾病所致,其临床表现除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切除术,由于局部解剖关系复杂,常造成手术的困难和危险,如胆管、胰管的损伤、十二指肠瘘等。这些并发症后果严重,甚至造成死亡。笔者参照Wolfson·N·S等的大量尸解资料,在手术中采用经十二指肠腔内外结合寻找憩室,逐层解剖憩室壁;直视下修补十二指肠壁的缺损并切除憩室的方法,感到稳妥可靠,效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6 8岁 ,因反复血尿就诊。超声检查 :膀胱适度充盈 ,膀胱壁略增厚 ,于膀胱后壁 6点处见膀胱壁中断约 2 .3cm,其后方见 8.3cm× 6 .0 cm的无回声区 ,与膀胱相通 ,无回声区内见 5 .0 cm× 3.8cm的略强实性回声团 ,形态尚规则 ,内部回声欠均匀 ,可见斑点状强回声 (图 1) ,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内细小的血流信号。双肾大小、形态正常 ,皮质均匀 ,集合系统分离 ,双侧均宽 1.5 cm,双输尿管未见扩张。超声诊断 :1.膀胱憩室并憩室内肿瘤 ;2 .双肾盂轻度积水。行憩室及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膀胱后壁 8.0 cm×6 .0 cm的憩室 ,憩室内见 5 .0 cm× 4 …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少平 《临床荟萃》1995,10(13):616-619
骨质疏松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一般认为老年性和更年度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继发于其它疾病,如Cushing’s syndrome、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引起的骨质疏松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目前研究继发性骨质“疏松颇多,内容丰富.本文就其中有关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 风湿性疾病是继发性淀粉样变的常见病因之一.随着对干燥综合征认识的提高,国外报道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淀粉样变并不少见,但国内有关报道较少.笔者曾诊治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淀粉样变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62岁。因尿频、尿急 ,排尿踌躇、无力 ,终末滴尿 ,夜尿增多 2年余就诊。临床拟诊为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 ,遂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见前列腺体积增大 ,约 4.7cm× 6.3cm ,呈椭圆形 ,向膀胱腔内凸出 ,内部呈均匀低回声。膀胱充盈 ,壁厚 ,附壁可见少许“梳状”小梁增生 ,于膀胱顶部可见局部呈类圆形向外突出的憩室影像 ,憩室腔最大径 6.5cm ,憩室口径为 4.1cm ,憩室腔内可见一直径为 0 .9cm的结石强回声团块伴后方声影。右侧输尿管全程扩张 ,内径 0 .7cm ,其下端呈倒“Y”形 ,分叉的两支输尿管均开口于膀胱 ,扩张的输尿管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神经源性膀胱与膀胱颈以下的下泌尿道梗阻性病变的影像表现,分析引起膀胱形态、容量变化的原因.方法 收集经过临床证实的4例神经源性膀胱、6例膀胱颈以下的下泌尿道梗阻性病变患者X线、静脉尿路造影及CT表现,将两类病例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结果 神经源性膀胱与器质性病变的膀胱影像表现相似,两者的X线片、静脉尿路造影、CT检查均可以表现为膀胱容量增大、形态改变、憩室形成及肾盂、输尿管积水等.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功能性病变,必须除外各种器质性病变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经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颈梗阻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18月,疗效满意。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均有显著改善。结论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术后不易复发,为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治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盘冰  付完珍 《临床荟萃》1994,9(7):303-304
恶性心包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极少见,以恶性间皮瘤为主,到1977年止,世界上仅报告120例.继发性比原发性多10倍以上,其中以继发于肺癌最多见.本文报告肺癌心包转移并积液8例,探讨其早期诊断线索及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20.
膀胱憩室癌二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72岁。因间歇无痛全程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2周入院。胸部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示膀胱左侧壁及右侧壁多发憩室,直径1.2~8.5cm,左侧壁一憩室内探及直径5.5cm低回声肿物;前列腺增生。盆腔CT检查见膀胱憩室内有占位性病变,CT值36Hu,增强扫描后CT值78Hu。行尿脱落细胞检查3次,2次阳性。静脉肾盂造影示上尿路未见异常,膀胱容量小,膀胱憩室未见显示。膀胱镜检查见多处憩室,左侧壁一憩室口可见乳头状肿瘤,取病理活检报告为移行细胞癌Ⅱ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