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封闭式防水固定在PICC患者治疗间歇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PICC治疗间歇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全封闭式防水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观察两组局部感染率、导管破损率、静脉炎发生率、固定前后患者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局部感染率、导管破损率、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固定后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和舒适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C患者治疗间歇期采用全封闭式防水固定能够减少导管局部感染和破损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小切口和传统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并研究应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9例甲状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切除术,观察组50例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疗效和并发症、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项目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美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过程中患者颈部麻木不适、紧缩感以及吞咽困难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相比于传统切除术具有切口小、美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同时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瘤理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学龄期患儿肌肉注射护理操作改良方法,减少注射意外,提高患儿舒适度和耐受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肌肉注射学龄期患儿200例,按就诊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单号),对照组100例(双号)。对照组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法,观察组采用肌肉注射操作技术改良方法,具体包括餐后注射、双人操作、体位改变,比较两组疼痛、舒适度及注射意外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21±0.45)分,对照组为(3.59±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儿总舒适度85%,对照组总舒适度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注射意外发生率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P0.05)。结论采用餐后俯卧双人注射,不仅可以更安全更舒适地固定患儿体位,还能减少注射意外情况的发生,并能有效提高患儿疼痛耐受性和舒适度,确保注射操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降低疼痛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下垂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平卧位,观察组采用下肢下垂位,比较两组足部血流灌注情况、疼痛情况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氧气分压(Tc PO2)和血流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麻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下垂位有利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氧分压和血流灌注,减少疼痛和麻木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6例食管癌经胸食管病损切除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施行改良的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不适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适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避免护理过程中不适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式膀胱灌注在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术后结合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传统方法行膀胱灌注,观察组予改良法行膀胱灌注,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的满意度、治疗的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膀胱灌注能有效降低膀胱灌注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治疗的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癌性神经痛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5-HT(5-氢色胺)水平的变化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该组患者疼痛介质水平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性神经痛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介质水平,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觉,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渐进性康复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复位固定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渐进性康复护理。分析2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评分、疼痛缓解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经皮复位固定术后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渐进性康复干预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王月兰 《当代护士》2013,(11):104-106
目的 探讨改良翻身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替翻身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改良翻身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疼痛程度,皮肤擦伤、压疮、假体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 05),皮肤擦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级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3、4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传统方法的改良翻身法遵循了人体力学原理,并鼓励患者参与,保障了患者安全,进而减轻了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斜坡侧卧位配合穴位按摩对改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抽样法将100例原发性肝癌接受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介入科护理常规进行术前宣教及术后指导,术后患者采取传统平卧位,穿刺侧肢体伸直位制动8~12 h;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术后进行体位干预,运用改良斜坡侧卧位配合穴位按摩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的排尿情况、舒适度、腰背痛、下肢麻木及术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尿障碍、腰背痛、下肢麻木、烦躁、失眠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术后穿刺处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改良斜坡侧卧位配合穴位按摩能显著提高经股动脉穿刺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压迫器减压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 TR-Band止血气囊压迫穿刺部位的适宜止血时间.方法 300例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采用 TR-Band止血气囊压迫止血,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52例)分别于压迫1 h、2 h开始给气囊减压放气.比较两组术后出血、血肿等不适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手部肿胀、麻木发绀、创口疼痛、桡动脉闭塞和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局部渗血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 Band止血气囊用于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术后减压时间改为1 h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王丽娜 《当代护士》2018,(3):154-156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鸡蛋清湿敷对皮下硬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肌肉注射后发生皮下硬结的8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鸡蛋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肿、热、痛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皮下硬结面积较对照组减少(P0.05),皮下硬结消失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鸡蛋清湿敷能有效改善皮下硬结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改良注射流程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进行注射(皮下)操作,观察组采用改良注射流程规范化操作。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程度、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硬结、瘀斑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改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流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轻注射局部疼痛,减少皮下血肿、硬结、瘀斑等不良反应,提高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痴呆患者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帕金森痴呆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多巴丝肼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美金刚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o CA、MMSE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 CA、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满意度(91.84%)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失眠以及胃肠道不适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痴呆患者口服盐酸美金刚片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部改良式充气垫促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舒适的效果。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运用文献法及临床观察改良设计血压袖带,制作出腰部改良式充气垫;第二阶段以腰部改良式充气垫为干预手段,选取2014年1-6月长海医院关节病区符合标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成腰部改良式充气垫组(观察组)和沙袋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对髋关节术后病人的髋关节位置、疼痛、舒适度、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探讨腰部改良式充气垫促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舒适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髋关节位置均在位良好;观察组2h内皮肤压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使用后疼痛评分均有下降(P0.01),观察组使用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使用后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护士满意率观察组(93.3%)的评价显著好于对照组(66.7%)。结论腰部改良式充气垫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舒适度,降低皮肤压红发生率,效果优于临床常规使用的沙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将274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7例,观察组采用叉腰拔河式快速点击开皮皮下注射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组疼痛情况、拔针后穿刺点皮下淤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1),穿刺点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认为叉腰拔河式快速点击开皮皮下注射法可减轻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穿刺点皮下淤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静脉采血后两种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0例验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按压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按压法,比较两组局部疼痛、皮肤出血及皮下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局部疼痛、皮肤出血及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按压法能减轻甚至免除验血者拔针后的疼痛和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整体护理的改良健康教育在冠心病(CHD)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CHD行P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整体护理的改良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CHD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心理问题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担心术中发生危险、惧怕手术、担心后遗症、担心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CHD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组CHD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于整体护理的改良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CHD行PCI患者预后,提高患者CHD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CHD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粤北人民医院拟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行浸润麻醉,观察组则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行表面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和整体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1次置管成功率和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预防PICC置管术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