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调查并分析上海某医科院校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2020年7月抽取上海某医科院校在校大学生508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应急意识有提升空间,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程度不一,正确认知率有待提高;应急态度不积极,12.20%的学生态度消极;大学生应急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不乐观,掌握程度低和基本掌握的高分人数高达44.98%,应急能力需加强并提高,20.47%的学生获取应急自救知识较被动。结论上海某医科院校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有待提高,高校应尽可能增加实际演练次数,扩大应急知识宣讲范围及次数,全面提升大学生应急能力并丰富应急知识。  相似文献   

2.
王瑜 《地方病通报》2019,34(1):78-79,91
目的调查江苏省无锡市某小学一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因素,为学校水痘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2016年无锡市某小学一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描述疾病流行特征,分析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6年5月11─7月4日该学校共报告水痘发病45例,罹患率为1.53%(45/2 942),发病高峰在5月23日─6月12日,共报告41例、占病例总数的91.1%;水痘疫苗一针接种率为87.83%(2 584/2 942)、两针接种率38.17%(1 123/2 942);经采取消毒和应急接种水痘疫苗等措施后学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无锡市中小学校经常发生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严格执行隔离措施,认真做好晨检、接种二剂次水痘疫苗是防止学校水痘暴发流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江苏省无锡市某小学一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因素,为学校水痘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2016年无锡市某小学一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描述疾病流行特征,分析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6年5月11─7月4日该学校共报告水痘发病45例,罹患率为1.53%(45/2 942),发病高峰在5月23日─6月12日,共报告41例、占病例总数的91.1%;水痘疫苗一针接种率为87.83%(2 584/2 942)、两针接种率38.17%(1 123/2 942);经采取消毒和应急接种水痘疫苗等措施后学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无锡市中小学校经常发生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严格执行隔离措施,认真做好晨检、接种二剂次水痘疫苗是防止学校水痘暴发流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7年新疆沙湾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两起,一起为老沙湾镇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一起为三道河子镇第二小学水痘暴发事件,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姚春丽  王伟  阎俊 《地方病通报》2014,(1):82-83,89
目的了解甘肃省平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因素和防控能力现状,为社会体制转轨期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和纸质填报,对平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概况、应对成效和卫生应急三大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定性调查。结果2006—2012年平凉市累计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9起,事件波及7个县(区)41个乡(镇),累计发病3103例,死亡13例,事件波及人口数30.98万人,罹患率1.00%,病死率0.42%;较大事件2起,一般事件46起,未分级事件21起;其中传染病事件60起,占同期总起数86.96%,食物中毒事件6起,波及人口数1020人,罹患率15.59%,病死率0.63%;环境因素事件2起。结论平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框架已建立,但在礼会体制转轨期不可预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潜在风险大,今后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还必须强化政府领导,提高预警意识,统筹经费保障,落实卫生监督、疾病控制两大体系人力资源梯队建设,加强实验室检测检验和科研支撑能力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2009年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质量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四川省2009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四川省2008年创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方法,评价网络直报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及事件处置的规范性等指标.结果 2009年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3起,初始报告及时率为23.30%,进程报告及时率为61.51%,结案报告及时率40.20%,进程报告信息的完整率为95.23%,结案报告信息的完整率为86.41%,报告准确率达到90.00%以上,报告质量综合指数为0.8274.结论 2009年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网络直报的总体质量较高,但及时率较低,应加强报告管理、队伍建设、培训,完善标准、规范管理,以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7.
牛世聪  何涛 《地方病通报》2023,(3):55-57+60
目的 分析2004—2022年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22年白银市白银区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结果 2004—2022年白银市白银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0起,罹患率2.45%、病死率1.12%。事件级别以未分级和Ⅳ级为主,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为主、占61.25%,其次为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分别占27.50%、8.75%;事件发生高峰在3—6月和10—11月;事件发生场所以学校为主45起、占56.25%,其中城市学校事件数多(35起),农村学校罹患率高(6.39%);造成死亡的事件为急性职业中毒、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发生在生产场所和家庭,病死率分别为22.73%和5.48%。结论 多部门合作、健全应急体系和强化学校、厂矿企业、家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是应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关于传染病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施建飞 《传染病信息》2009,22(4):237-240
传染病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职能、任务明显得以拓展。本文阐述了传染病医院信息跟踪、监测预警、防治培训等8个方面的职能、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能力建设10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勤指挥协同的关键要素。方法以六西格玛法为主要分析工具,结合社会协同学"目标关联纬度"理论,围绕卫勤指挥协同目标,从时间维、空间维、基础维、保障维等4个维度入手,对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勤指挥中协同的要素开展研究。结果筛选出卫勤指挥协同关键要素共计12个,其中基础维3个、保障维5个、时间维3个、空间维1个。结论通过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勤指挥协同关键要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指挥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未知性等特征,其防控效果与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水平直接相关。本文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从国家卫生应急预案、应急资源保障体系、卫生应急法律体系、卫生监测预警机制、卫生应急处置机制、善后处理机制方面不断加快健全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上海老年人抑郁情绪波动的影响,分析抑郁情绪波动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老年人群提前心理干预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与既往半年内老年抑郁量表(GDS)-30的比较,对抑郁情绪波动状况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983例调查中,回收有效问卷867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老年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近年来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类事件的预警和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21年全国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2 360起,累计报告病例90 689例,死亡病例5例。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的高发期是冬、春两季,分别在11—12月和3月呈现两个高峰。浙江、广东、江苏、重庆、福建、山东、安徽、广西、湖南和湖北等10个省份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多。明确病原体的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共2 269起,其中病毒感染导致的事件占95.7%(2 171/2 269),细菌感染导致的事件占3.7%(84/2 269),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导致的事件占0.6%(14/2 269)。在所有明确病原体的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中,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占93.5%(2 122/2 269)。生活接触传播、食品污染和饮用水污染是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生活接触传播所致事件占比最高(51.0%,1 204/2 360)。托幼机构和学校是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生的主要场所,共发生2 163起。结论 近年来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发生数呈上升趋势,主要病原为诺如病毒,托幼机构和学校是其发生的主要场所。今后应做好学校等重点场所的卫生监管和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加强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卫生管理,同时提高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诊断能力,提升事件监测报告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体系的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我国现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建立合适的应急预警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以专题小组讨论的形式对部分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结果SARS以后,国家加强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建设,但是现有的应急预警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①薄弱的政策与法规;②政府投入仍显不足;③疾病监测信息利用率低;④缺乏规范合理的预案。结论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体系仍存在较多问题,建议加大政府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完善疾病监测网,加强教育和培训,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构建三级医院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方法:基于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初步拟订评价指标内容,2022年5月—7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3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为87%和100%,有效率均为100%;专家群体权威系数0.91;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78和0.289(均P<0.001)。最终确立的三级医院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准备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恢复能力)、10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结论:该研究构建的三级医院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意见统一,内容较为科学。为评估三级医院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了工具,同时为进一步设立三级医院护士应急培训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唐芹  马力  刘枫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3):198-200,203
目的了解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AIDS)防治宣传教育前后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并评价宣传教育效果。方法采用教育前后自填式问卷,调查北京市1200名外来务工人员对AIDS传播途径、安全套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STD)/AIDS的相关知识、对待AIDS患者的态度、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行为等内容。结果教育后。调查对象对“AIDS目前可以治愈”的答对率提高了23.0个百分点,“知道AIDS、性病的咨询热线电话”提高了49.9个百分点,在对待AIDS患者采取“避免接触”、“同情,但避而远之”两种态度者,比教育前分别下降了13.0和7.1个百分点;而采取“与从前一样”态度者比教育前上升了20.3个百分点;对安全套相关知识的了解,比教育前分别增加了6.1~24.0个百分点。结论通过AIDS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防治AIDS的相关知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An ageing, physically inactive and increasingly obese population, coupled with finite health and social care resources, requires a shift from treating musculoskeletal disease when it arises to a preventive approach promoting lifelong musculoskeletal health. A public health approach to musculoskeletal health ensures that people are able to live not only long, but also well. Supporting self-management, addressing common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inevitability of musculoskeletal conditions, and offering brief interventions to support necessary lifestyle changes are basic public health functions that all health professionals can deliver. More specialist public health skills including needs assessment, data interpretation and service planning are also needed to deliver high quality services. These will require improvements in the data collected about musculoskeletal health nationally. A public health approach would benefit individuals through reduced pain and improved function due to musculoskeletal conditions, and wider society by minimising lost economic productivity and lowering health and social care co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