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嗓音医学起源于欧洲,很早就有嗓音、言语疾病的研究记载[1],但发展缓慢,后来Garcia在1855年发明了间接喉镜、喉科学诞生以及1860年Broca发现了语言中枢,这为系统地研究语言和嗓音医学奠定了科学基础。目前,嗓音评估主要应用于耳鼻喉领域,可以诊断喉部疾病,如:喉癌,喉头水肿,声带息肉,声带白斑,声带麻痹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各类发声障碍、声带疾病和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构建发声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声带息肉术后发声功能的效果。 方法 基于ICF和ICHI设计言语嗓音功能整体康复干预方案。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声带息肉伴有发声功能障碍手术治疗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康复训练1个月后,采用嗓音嘶哑分级评估(GRBAS)进行评估,采用嗓音疾病评估仪检测声学参数。 结果康复训练1个月后,患者GRBAS评分较术前和术后均降低(F > 6.214, P< 0.05);患者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标准化噪声能量较术前和术后均降低(F > 9.655, P< 0.05)。 结论 基于ICF和ICHI的发声功能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声带息肉术后患者的发声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BCLOVE嗓音训练法对单侧声带息肉发音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间确诊的单侧声带息肉发音障碍患者43例,均行ABCLOVE嗓音训练法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前后主客观嗓音障碍程度采取电子喉镜检查、计算机嗓音分析仪以及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进行评估,根据息肉大小、嗓音嘶哑指数、基础音频范围以及最长发声时间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在本组研究中,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声带息肉状况、VHI评分、嗓音嘶哑指数、基础音频范围与音强等都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侧声带息肉合并发音障碍患者而言,采取ABLCLOVE嗓音治疗法可以有效解决息肉问题,减少不必要手术,患者发音障碍得到明显改善,提升发音能力、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声带息肉患者应用嗓音症状量表(voice symptom scale,VoiSS)对嗓音质量进行自我评估,找出声带息肉患者在嗓音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嗓音症状量表是否可作为嗓音障碍患者主观评估嗓音质量的评定工具。方法:对56例声带息肉患者(患者组)在入院当天、术后3d及术后2周应用VoiSS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了50例嗓音正常者(正常组)也采用VoiSS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组入院当天缺陷、生理、情感因子分及总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女性声带息肉患者生理、情感因子分及总分高于男性患者(P<0.05),而缺陷分无差异;声带息肉患者术后3 d缺陷、生理因子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入院当天及术后2周(P<0.01),而情感因子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质量在缺陷、生理、情感方面存在问题;女性声带息肉患者更关注嗓音障碍方面的主观感受;术后不同时间的评分结果反映了手术的疗效及嗓音的康复情况;VoiSS量表可作为评估嗓音障碍患者的评估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51-4752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30例和30例嗓音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30例声带息肉患者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前后和30例嗓音正常成年人的嗓音声学参数值,电子喉镜采集其形态的改变。结果(1)对30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声带息肉组术前元音的Jitter、Shimmer均高于正常组,DSI值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声带息肉术后各元音的Jitter、Shimmer值降低,DSI值术后升高,与术前各参数值相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3)术后的Jitter、Shimmer仍高于正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SI值术后仍旧低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嗓音声学分析可以作为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价、术后嗓音恢复情况判定的一个客观的参考依据。嗓音声学测试结合电子喉镜检查可作为声带息肉术后复查较为全面的复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态喉镜下嗓音训练对职业用声者声带息肉术后发声质量的疗效评估。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职业用声声带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嗓音训练。2组患者在训练前及训练3个月后行嗓音声学检测,采用嗓音障碍指数量表(pediatric voice handicap index-30,VHI-30)评估并分析效果。 结果 训练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声学值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VHI-30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 DSI)和最长发音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高于对照组。 结论 嗓音训练可以降低职业用声者嗓音障碍程度,提供发声时呼吸动力支持,改善职业用声者声带息肉术后的嗓音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嗓音训练改善早期声带息肉患者发声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早期单侧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40)和试验组(n = 40)。两组均进行嗓音卫生宣教,试验组增加嗓音训练,每次40 min,每周1次,共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大小、嗓音障碍指数(VHI)和嗓音客观分析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5例、试验组7例脱落。治疗后,试验组声带息肉治愈率和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 24.608, P < 0.001);试验组VHI各范畴评分均显著改善( t/Z >11.701, P < 0.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t/Z >7.027, P< 0.001);试验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最长发声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Z| >5.012, P < 0.001),且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t/Z >4.596, P < 0.001)。 结论 嗓音训练可以改善早期声带息肉患者的发声功能,降低嗓音嘶哑程度,改善患者的嗓音质量。  相似文献   

8.
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为喉科的常见病。自1868年Tuerck首次故述本病以来,对它的病因、组织学性质和治疗等进了多方面的探讨。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患病概况〕单就声带小结的患病情况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多数研究包括了声带息肉或其他引起嗓音功能紊乱的疾患。Nagata等在10年中观察了784例声带息肉和372例声带小结,发现声带息肉占耳鼻喉科病例的1.5~2.6%,小结占0.5~1.3%;Sell-ars报告了1145例喉部肿物,结果发现声带息肉和小结是其非瘤性喉损害的最常见疾病。Arnold对722例良性喉损害的病例分析后指出,本组病例中46%是声带小结和息肉。国内有作者报告的600例声带息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嗓音训练对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发声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86例声带息肉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嗓音训练,包括嗓音卫生教育、膈肌呼吸训练、姿势与运动训练、打哈欠训练、水泡音训练、嚼音训练、嗓音声学训练。术后1个月、3个月对两组患者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行喉发声能力自主评分比较。结果:喉发声能力VAS评分显示,两组不同时段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嗓音训练可改善声带息肉术后喉发声能力,促进嗓音康复。  相似文献   

10.
陈梦婷  李丽  赵彩琼 《全科护理》2021,19(25):3489-3494
从声带息肉概述、声带息肉对嗓音功能的影响、嗓音康复的内容及评价指标等多方面综述,为临床医护人员促进病人术后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子喉镜在喉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36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喉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在喉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子喉镜对有喉部症状的患者行喉部检查和治疗。结果:3628例患者顺利接受了检查,并得到诊断。768例声带息肉和249例声带小结患者在电子喉镜下作了息肉或小结的切除,113例下咽和喉部的异物患者在电子喉镜下取出异物,91例其他喉部疾病患者接受了电子喉镜下的相应治疗。结论:电子喉镜是喉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的有用工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进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进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嗓音声学参数的测试结果、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喉发声能力的自主评分。 结果 观察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Z=-3.566,P<0.001),患者喉发声能力自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703,P<0.001)。 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3.
发声是喉部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喉部的手术如喉癌根治术、喉及声带乳头状瘤切除术、声带息肉摘除术、气管外伤及气管切开术等将直接影响这一功能,造成患者暂时或永久性失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在电视监视支撑喉内窥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按照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给予雾化吸入;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禁声、禁烟酒、嗓音发声训练等。术后3个月通过纤维喉镜检查和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嗓音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纤维喉镜检查和喉自主发声能力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声带息肉术后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嗓音康复,提高其发音质量。  相似文献   

15.
声带良性病变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肥厚、声带囊肿等,是喉科常见嗓音疾病之一,最常见为声带小结及息肉[1].我科自1998年10月~2003年10月对1 243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采用电视纤维喉镜下手术及配合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对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康复及嗓音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声带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嗓音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音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及首次发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频微扰、声门嗓音能量(NNE)、术后振幅微扰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结论 声带息肉患者采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嗓音功能恢复较好,可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显微支撑喉镜下治疗喉良性增生性病变(附9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群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51-85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显微镜和支撑喉镜治疗喉部良性增生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1998年6月~2003年6月间95例显微支撑喉镜下喉部良性病变手术的病例。结果 95例患者术后嗓音均恢复良好,术中无声带损伤及并发症,平均住院5d,术后嗓音恢复时间较其他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缩短。术后随访1、2a均无复发。结论 喉良性增生性病变主要累及声带被覆层,嗓音声障碍的程度及疗效与受累范围有关。显微喉外科手术可以保留良好结构及功能,避免其他手术方法所致的创伤和并发症,具有术后嗓音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2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嗓音恢复情况及对恢复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发声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其对恢复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康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9.
声带良性病变发病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声带良性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该病的预防措施并进行康复指导。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8月在我院门诊经喉镜检查诊断为功能不良性声带病变的168例患者及同期喉部检查正常的153例患者进行性别、年龄、职业、用嗓情况分析对照。结果调查显示患者的职业、工作环境、饮酒、用声时间、嗓音误用5个因素是致声带良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为患者提供嗓音保健知识,给予细致的康复指导及护理,可以更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声带良性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该病的预防措施并进行康复指导.方法 对2005年8月-2006年8月在我院门诊经喉镜检查诊断为功能不良性声带病变的168例患者及同期喉部检查正常的153例患者进行性别、年龄、职业、用嗓情况分析对照.结果 调查显示患者的职业、工作环境、饮酒、用声时间、嗓音误用5个因素是致声带良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为患者提供嗓音保健知识,给予细致的康复指导及护理,可以更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