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针对学校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寻找暴露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方法对2013—2018年白银市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事件发生的时间、地区和人群等分布情况。结果 2013—2018年全市学校共发生6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占暴发事件起数的11.32%,累计暴露人数860人,发病84人,无死亡病例,年均罹患率9.77%,各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79.747,P=0.000);各县(区)中,靖远县发生起数最多(3起)、占50.00%,罹患率5.92%,其次为白银区(2起)、占33.33%,罹患率15.00%,主要发生在第二三季度;分析可疑食品,2起因食用剩菜剩饭引起,2起因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引起,2起因学生营养餐饼干、牛奶和鸡蛋引起。结论白银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有明显季节性;可疑食品主要为剩饭剩菜、豆类食物及学校提供的营养餐;暴发原因以细菌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为主;学校应加强食堂和营养餐配送单位管理,强化从业人员培训,严格管控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和饮用水卫生等关键环节,在学生中开展食品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减少并杜绝暴发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感染的基因型别和分布,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哨点医院送检的粪便标本诺如病毒核酸,统计检测数据和病例信息,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346份标本中检出阳性47份、阳性检出率13.58%(47/346),GⅠ型和GⅡ型分别为1.73%(6/346)和11.85%(41/346);第二季度阳性构成比最高,男女性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00,P>0.05).3岁以下年龄组检出率最高(24.64%),3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98,P<0.05);暴露食品中水果类及其制品、乳与乳制品引发的病例所占比例较大;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中以散装导致患病占比最大;可疑进食场所中家庭自制食品感染诸如病毒构成比最高.结论 阿克苏地区食源性疾病中存在GⅠ型和GⅡ型基因组感染,流行株以GⅡ基因组为主;食源性疾病阳性病例多为婴幼儿童,很有必要加大诺如病毒监测;卫生健康委应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的引导教育宣传和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从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新疆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及致病菌分布,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1年新疆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的病例信息,并采集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2018—2021年共监测病例30 115例,其中男性14 945例,女性15 170例;报告病例以第三季度最多,共10 475例、占34.78%;年均发病率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最高60.50/10万,和田地区最低10.22/10万;报告病例数以0~5岁年龄组最多(6 442例、占21.39%),病例职业以农民最多、占25.42%,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占98.45%;可疑暴露食品中水果及其制品占比最高25.76%,可疑进食场所中家庭占比最高72.90%。共采集标本8 393份,检出阳性909株,检出率10.83%;检出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最高32.41%,哈密市最低1.78%;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6.61%,副溶血性弧菌连续4年未检出。结论 2018—2021年新疆各地区(州、市)食源性疾病致病菌检出率存在差异,食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第三季度,农民是主要发病人群,家庭是主要可疑进食场所;应继续...  相似文献   

5.
6.
刘韧 《内科》2008,3(6):930-932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刘秀梅称食源性疾病是中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在中国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据首位,餐饮单位(集体食堂、宾馆、饭店)占中毒责任单位的60%以上,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调查甘肃省各级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相关科室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简称知信行)现状,为提高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3—5月,选择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采用问卷形式开展调查,知信行得分满分以10分赋值。结果 共调查237人,获有效问卷220份,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相关的知信行正确率分别为55.83%、92.80%和77.78%,得分分别为(6.26±0.11)分、(9.28±0.08)分和(8.43±0.1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β=0.391,95%CI:0.165~0.618)和参加工作年限(β=0.467,95%CI:0.102~0.831)均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甘肃省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监测态度积极,但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的监测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广东省学生食源性疾病发病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2014年1月-2020年12月广东省学生食源性疾病数据.结果 2014-2020年广东省共报告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14799例,其中住院病例1277例,平均发病率为60.505/10万,平均住院率达8.629%,无死亡病例报告.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29∶1,每年10-12月出现发病高峰,病例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地区、以6~12岁为主,主要病源食物为肉类及其制品.结论 广东省学生食源性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0.
罗建忠 《地方病通报》2004,19(2):81-81,83
由于新疆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部分居民的饮食习惯等原因,肉毒毒素中毒、棉酚中毒、癞皮病等食源性疾病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当地群众身体健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卫生专业人员做了大量现场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使许多食源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甘肃省白银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中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致病病原谱及流行特点,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在靖远县人民医院采集符合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咽拭子和痰标本,收集监测病例相关临床信息,检测咽拭子标本中8种常见呼吸道疾病病毒,检测痰标本中8种常见呼吸道疾病病毒和6种常见呼吸道疾病细菌.结果 346例病例中,以发热和咳嗽为主;任一病毒检出阳性率为41.33%,阳性率流感病毒最高、呼吸道合胞病毒次之;不同性别任一病毒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05,P>0.05);年龄越小病毒检出阳性率越高(趋势x2=24.594,P<0.01);不同年度(x2=11.619)和不同季度(x2=30.201)病毒检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流感病毒仍是白银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最主要病原之一,冬春季为流行高峰;每年冬春季白银市应广泛宣传流感防控知识,更加关注儿童呼吸道疾病,控制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甘肃省白银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0年白银市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05—2020年白银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 301例,年均发病率20.74/10万;每年4—7月、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73.89%;发病率男性(31.29/10万)高于女性(20.69/10万),主要集中在4~15岁组,占病例总数的79.45%;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5.21%;平川区年均发病率(38.20/10万)高于其他县(区);报告21起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 2005—2020年白银市流行性腮腺炎整体发病趋势与甘肃省一致;可考虑全市每年开展一次小学新入学儿童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强化免疫,并重点做好学校及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甘肃省白银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0年白银市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05—2020年白银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 301例,年均发病率20.74/10万;每年4—7月、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73.89%;发病率男性(31.29/10万)高于女性(20.69/10万),主要集中在4~15岁组,占病例总数的79.45%;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5.21%;平川区年均发病率(38.20/10万)高于其他县(区);报告21起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 2005—2020年白银市流行性腮腺炎整体发病趋势与甘肃省一致;可考虑全市每年开展一次小学新入学儿童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强化免疫,并重点做好学校及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学校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下载2008--2012年白银市白银区网络直报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Excel2003、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8--2012年,白银市白银区学校报告法定传染病15种2224例,占总发病数的23.59%,年均发病率8.87%e;各年度均以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发病构成较高,发病数前五位的依次是手足口病(737例)、风疹(540例)、流行性腮腺炎(170例)、甲型H1N1流感(158例)和流感(133例);发病季节集中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全区共报告20起学校暴发疫情,占全部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83.33%,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结论当前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以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为重点,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白银区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形势,做好全面防控工作。方法统计白银区2005~2011年布病在人间、畜间发病及监测数据,并结合开展的防治工作进行分析。结果白银区2005~2011年人间布病血清学检测平均阳性率为2.17%;新发现血清学阳性19例,新发阳性率0.93%。结论白银区布病疫情波动,人畜间传染源存在,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布病监测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2015-2018年福建省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感染情况、血清型分布、耐药特征、病因性食品来源,以了解福建省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10家哨点医院分离的707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依据CLSI推荐的药敏试验抗生素选择原则、选取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病因性食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7株沙门氏菌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菌(57.85%)、其次是肠炎沙门氏菌(15.42%),共涵盖43个血清型;病因性食品以粮食及其制品为主(22.21%),其次是乳与乳制品(16.31%);在对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73.39%),其次是四环素(68.53%)、头孢唑林(54.65%)。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1.72%),多重耐药菌逐年增多。结论 继续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高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同时加强食品监管力度,从源头预防控制食源性感染。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以降低抗生素耐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地区2010年腹泻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2010年乌鲁木齐地区腹泻病原菌耐药性特征,为指导本地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腹泻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利用生化、血清学方法 对分离菌株进行特异性鉴定.在此基础上,利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从392份腹泻标本中,分离获得病原菌103株,主要包括47株志贺菌、33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并掌握河南省登封市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流行特征、变化趋势及分布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腹泻病人大便标本,送实验室检验;利用SPSS13.0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集腹泻病人标本256份。63份阳性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志贺氏菌6株(8.45%)、OX+50株(70.42%)、5株0157(7.04%)、沙门氏菌4株(5.63%)、耶尔森氏菌6株(8.45%)。结论此次监测结果初步揭示了登封市的感染性腹泻病原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