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5例置换二尖瓣手术时对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予处理,近期随访显示,早期病死率5.7%,术后16.2±10.7(6~38)月复查32例(97%)心功能改善,左室缩小显(P〈0.00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血压无显变化(P〉0.05),均无主动脉瓣病变症状,失访1例(3%),我们认为,合并轻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二尖瓣病变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不影响近期临床疗效,这种病例不必行双瓣置换,但元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应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70例老年前期及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疗效。 方法:70 例患者中,男18例,女52 例;36 例为单纯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伴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或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4例伴有轻度二尖瓣叶钙化或瓣下结构的病变,均采用改良lnoue单球囊法行PBMV。 结果:70例中67例成功,失败3 例,其中1例为术中急性心包填塞,2 例术后出现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术后即刻,左房压、肺动脉压下降,瓣口面积增加,心功能改善。42例患者随访(52.4±24.5)个月,1例出现再狭窄,1 例原因不明猝死,1 例因二尖瓣反流行瓣膜置换术,其余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只要患者条件适宜,技术操作适当,对年龄≥50 岁伴轻度二尖瓣或(和)主动脉瓣反流,瓣膜钙化或瓣下结构病变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也可安全有效地施行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2年12月至1995年6月对2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了经皮球器二尖瓣扩张术(PBMV),对瓣膜厚度与PBMV间的疗效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及方法1.1.病人来源:27例中,男2例,女25例,年龄19-54岁,平均41.2岁,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7例,二尖瓣狭窄伴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9例,二尖辩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1例。1.2方法:全部病人术前用东芝SSH-65A彩色超声心动图以左心长轴切面测定二尖瓣瓣尖及瓣体厚度,以前瓣尖厚度作为研究对象的指标,(由于全部病人后瓣厚度与前瓣厚度相近且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病患者施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的疗效、手术方式的选择、临床适应证及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14年来本院收治1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46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96例。手术包括瓣环成形56例,瓣叶修复83例,腱索缩短7例(其中多根腱索缩短2例),腱索移植2例,同时矫正合并的心血管畸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4例,1例术前重度关闭不全,术后心脏超声检查(Echo)无返流,2个月后出现心悸、气足,Echo示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其后行换瓣手术。术后Echo复查示二尖瓣残留少量返流45例(31.7%),中度返流23例(16.2%)。术后随访0.5~13年,心功能恢复均<2级,日常活动无受限。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病理改变多样化,术者需要根据二尖瓣病理解剖及手术经验、技巧选择相应的成形方法,甚至需要同时采用多种措施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自体心包行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瓣膜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应用自体心包行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瓣膜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0.2%戊二醛处理自体心包,采用三尖瓣前瓣叶加宽和粘连、融合的交界切开技术修复风湿性三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13例,同期二尖瓣置换7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6例;采用病变瓣叶切除、自体心包片修复及人造腱索技术,手术治疗5例三尖瓣细菌性心内膜炎病变和1例多发性瓣膜黏液瘤病变,同期行室缺修补4例、佛氏窦瘤修补和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置换和自体心包瓣肺动脉瓣置换1例。结杲:19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出院前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三尖瓣启闭良好。17例随访3个月至6年,复查心脏超声显示三尖瓣无反流5例,少量反流11例,中度反流1例。结论:对风湿性三尖瓣病变或局限性三尖瓣器质性病变应用自体心包片行瓣膜成形术可以取得优良的早期和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9月—2014年7月,共2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接受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9~81(37.3 ± 16.1)岁,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6例,重度关闭不全15例。二尖瓣前叶穿孔心包修补2例,人工腱索4例,后叶楔形切除9例,矩形切除5例,交界区折叠3例,瓣叶削薄、交界切开行风湿性二尖瓣成形2例,全部患者使用人工瓣环。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2例,行三尖瓣成形17例,行冠脉搭桥术2例,行房颤射频消融2例。结果:21例成功行二尖瓣成形术,未有改行二尖瓣置换术者,无术后早期死亡。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无反流5例,轻度反流13例,轻?中度反流3例,无中度以上反流。17 例随访11~32 个月(随访率80.9%),体温、血常规均正常,无复发,无再次手术。出院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明显提高,心腔明显缩小。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1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手术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总结 14 2例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4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连续对 14 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修复成形术 ,男 88例 ,女 5 4例 ,平均年龄为 (38.5± 7.8)岁。病因诊断 :二尖瓣腱索断裂 74例 ,二尖瓣黏液变性伴瓣叶脱垂 36例 ,冠心病二尖瓣乳头肌功能不全15例 ,二尖瓣瓣环扩大 11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伴二尖瓣穿孔 4例 ,扩张型心肌病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2例 ;7例患者合并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手术在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施行 ,采用瓣叶切除缝合、瓣环成形、穿孔修补、腱索转移、edgetoedge技术及人工腱索成形技术 ,术中以食道超声监测成形效果。 结果 死亡 2例 ,1例术后第 6天死于脑出血 ,另 1例术后第 5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5例患者术中转为瓣膜置换手术 ;其余患者术毕二尖瓣无返流或轻度返流。在平均为 (34.5± 4 .8)个月的随访中 ,有 2例二尖瓣返流加剧至中度而行二尖瓣置换手术。其余患者二尖瓣返流未见加剧 ,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选择适当的患者、运用合理的瓣膜成形技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瓣膜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保留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以关闭不全为主的二尖瓣病变保留瓣下结构与否的二尖瓣置换手术效果。方法:收集21例保留瓣下结构(实验组)和20例不保留瓣下结构(对照组)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患者二尖瓣置换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心脏彩色超声结果,并对左心功能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前后左心室大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舒张末期容量指数均明显下降,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且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保留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关闭不全为主的二尖瓣病变,优于不保留瓣下结构者。  相似文献   

9.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历例均系风湿性心脏辩膜病。其中男百例,女朋例;年龄22岁~54岁,平均37岁。单纯二尖瓣狭窄19例,伴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伴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二失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1例。房颤8例。均无风湿活动。按wilkins法[1]对二尖瓣病变程度进行超声评分,其中≤8分者24例(二尖瓣活动度>0.49H/L,二尖瓣厚度<2.5MV/AO,瓣下回声与心内睦相等,交界都无回本增强或一侧回声增强,左房内任<5.5cm);≥8分者2例(二尖瓣厚度>2.6,活动度<0.34H/L,瓣下回声高于心内膜,交界都两侧回声增强,左房…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89年3月~1993年12月,对26例二尖瓣或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巨大左房病人.在进行瓣膜替换手术的同时对巨大左房施行折叠,占同期781例二尖瓣替换(MVR)及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替换(DVR)者的3.3o/Q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26例中男、女各13例;年龄19~X岁(36土8.7岁)病程3.5~刘年(13.9士6.9年).二尖瓣狭窄为主并关闭不全1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并狭窄15例;乃例中3例会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并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IV级23例,IH级3例.二维超声心动国:对例并有肺高压,左房fo~115nun(f.对士14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疾病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部分解剖学数据并积累国人体质学方面的资料.方法:采用42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心脏标本,观测房室口纤维环的周长和面积,二尖瓣和三尖瓣的面积及瓣膜各部附着的腱索条数.结果:[1]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的周长分别为91.42±11.63mm和104.97±12.84mm,面积分别为672.58±142.94mm2和924.83±205.93mm2;[2]二尖瓣和三尖瓣的面积分别为1087.90±226.28mm2和1310.23±196.26mm2;二尖瓣和三尖瓣与对应房室口纤维环的面积比均值分别为1.64±0.24和1.45±0.23,经检验差异显著(P<0.05);③二尖瓣和三尖瓣上附着的腱索条数分别为27.18±5.32条和27.15±.98条;它们的腱索密度则分别为2.488±0.802条/mm2和2.125±0.57条/mm2,经t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二尖瓣与二尖瓣环的面积比大于三尖瓣与三尖瓣环的面积比,二尖瓣的腱索密度也比三尖瓣大,房室瓣手术时应注意此差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成功抢救的1例二尖瓣替换术后急性左心室破裂。作者复习了文献,分析了导致该并发症的病因及病理基础,并就紧急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R啨sum啨   Objectif Evaluerl 啨chographietrans sophagienne (ETO)etletraitementchirurgicaldanslamaladiedefibro啨lastomepapillairecardiaque (FPC) . M啨thodes FPCestunetumeurb啨nigne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2年3月~1987年10月共行二尖瓣成形术36例,28例效果良好,4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晚期死亡。术前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24例,Ⅵ级2例,随诊3个月~69个月,心功能Ⅰ级13例,Ⅱ级15例,Ⅲ级3例。作者认为二尖瓣成形术是可行的,并指出手术适应症主要决定于术中病理改变,手术效果决定于手术技术。文章最后讨论了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5.
心脏不停跳下保留二尖瓣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心脏不停跳下保留二尖瓣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94年7月至1997年12月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对15例患者行保留二尖瓣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与同期不保留二尖瓣结构的12例比较。结果 术后病情较稳定,心功能恢复较快,全部存活出院。两组相比,保留组SVI、EF改善明显,左房、左空小显著。结论 在二尖瓣替换术中保留二关瓣结构有维持左心室舒缩功能作用;在浅低温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6.
对2例风湿性联合辩膜病合并细小主动脉根部病例施行扩大主动脉根部及保留全部二尖瓣装置的双瓣替换术,疗效满意.本文提出对细小主动脉根部术前诊断的重要性和术中探查的必要性。扩大主动脉根部采用Nicks术式。同期施行改良二尖瓣替换术可有效地维护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29例行二尖瓣重建术者,超声心动图上二尖瓣环大小、瓣膜在对合区的形态和手术方法的选择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二尖瓣重建术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可分为四型。超声分型与二尖瓣重建术方法的选择有直接的关系。本研究为二尖瓣返流的木前诊断提供了一个逻辑判断法,并增加了外科医生选用二尖瓣重建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的诊断、病理改变和治疗方法。方法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患者36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28例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中1例保留全部二尖瓣叶及其瓣下结构,4例保留部分前叶和全部后叶及其瓣下结构,20例保留部分后叶及其瓣下结构。8例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4例行Carpentier's环成形术,2例行De Vega成形术,2例行腱索乳头肌缩短+瓣叶折叠。结果围术期因严重低心排死亡1例。随访5~84个月,1例因抗凝过量致脑出血死亡。其余34例中,心功能Ⅰ级21例,心功能Ⅱ级12例,心功能Ⅲ级1例。二尖瓣成形8例中,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多普勒,2例无返流,5例轻度返流,1例重度返流,二尖瓣瓣口面积均在2.5cm2以上。结论本病确诊依靠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结合病史、心脏超声检查。二尖瓣置换术是目前本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极为重要。二尖瓣成形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根据瓣叶及瓣下结构特点选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 二尖瓣脱垂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指二尖瓣前叶或后叶或前、后两叶在心脏收缩期脱垂入左心房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及疲乏。多数病人具有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及/或收缩期杂音,部分病人伴有心电图ST—T变化。自1963年Barlow氏从心血管造影证实了二尖瓣脱垂以来,已引起广泛重视,国外已有大量报告,国内的资料还不多。近一年来,我们通过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先后遇到5例,现将住院检查资料较全的4例分析报告于后,另一例为门诊病人,因资料不全,未列入文内。  相似文献   

20.
对15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4例成功,1例因巨大右房致房间隔穿刺失败。房间隔穿刺采用Ross法,房间隔穿刺成功的标志以压力监测出现左房压力波形最为可靠。术后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均消失或减弱,心功能恢复Ⅰ级~Ⅱ级,血液动力学改善,二尖瓣口面积增大。严重并发症为二尖瓣重度返流,因此应根据身高选择球囊直径,采取逐步加大球囊直径进行扩张,对瓣膜本身病变严重者应选用较小直径球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