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胸腔镜辅助下经左胸小切口微创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DCAB)处理前降支病变的围术期结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MIDCAB 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2例(78.26%),年龄42~78(61.29±7.48)岁,女20例(21.74%),年龄30~80(61.30±12.26)岁。分析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血制品使用情况、左心功能变化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2例(2.17%)患者中转正中开胸手术,5例(5.43%)术中输入血液制品,2例(2.17%)二次开胸止血,4例(4.34%)术后低氧血症,1例(1.08%)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时间3~227(22.35±35.39)h,住ICU时间16~777(78.85±108.62)h,术后住院时间2~36(8.86±6.05)d。住院死亡1例(1.08%)。结论MIDCAB处理前降支病变具有较好的围术期结果,尤其适用于孤立性前降支病变,可缩短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血液制品使用、缩短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1月,对83例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做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off—pump CABG,其中男61例,女22例;年龄55-80岁(65±7岁);加拿大心脏病协会(CCS)心绞痛分级:Ⅱ级7例,Ⅲ级20例,Ⅳ级56例。有心肌梗死史36例(43.4%)。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双支血管病变5例,3支病变78例,其中合并左主干病变1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25%~65%(51%±16%)。83例共行110支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其中左前降支系统67支,回旋支、钝缘支9支,右冠状动脉系统34支。20例内膜剥脱后先用大隐静脉片行左前降支成形,再在补片上用乳内动脉行旁路血管移植;应用左乳内动脉83支,桡动脉2支,余均为大隐静脉,每例移植血管3.9±1.2支。结果无手术死亡。术中移植血管血流满意101支(92%),血流量为22±16ml/min。术后发生心肌梗死4例,梗死面积小,无血流动力学改变,未给予特殊治疗。83例患者皆痊愈出院。随访75例(90.4%),8例失访,随访时间8~50个月,无心绞痛发作。8例患者在手术后3~2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off—pump CABG的移植血管均通畅。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off—pump CABG,安全可行,再血管化程度高,是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并低射血分数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患者68例,依射血分数高低分为两组:组1,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36 ~ 72岁,平均(59.3±7.0)岁;左室射血分数(LVEF) <40%.组2,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38~79岁,平均(62.2±7.1)岁;40%≤LVEF< 50%.狭窄段<5 mm,内膜剥脱术同期搭桥.狭窄段≥5 mm,狭窄近、远端各搭一支桥或序贯搭桥.结果 全组左心室舒张末径较术前明显减小[(52 ±2)mm vs (60 ±4)mm,t =7.32,P<0.05)];LVEF较术前明显增高[(45±17)%vs (34±15)%,t=4.770,P<0.0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左室舒张末径变化值[(12.4 ±5.6)mm vs (13.65 ±5.6)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左室变化值[(12.24 ±5.6)mm vs(13.65±3.2)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LVEF变化值[(10.12±3.6)%vs(10.32±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并低射血分数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76岁。因反复胸痛、胸闷1年,加重2d余入院。患者反复发作胸痛,多在劳累后发作,呈心前区压榨感,发作时伴大汗淋漓,无放射痛,持续数分钟即好转。因胸痛晕厥1次,来我院就诊,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心内科。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病程不详。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心肌桥呈80%~90%狭窄(图1),长度约2.7cm(图2),其余冠状动脉正常。  相似文献   

5.
非体外循环多支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停跳非体外循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血管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体会。方法61例AMI病人施行不停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年龄(64·8±7·2)岁,术前持续心绞痛,静脉滴注硝酸酯类药物缓解不明显,心肌酶升高(3·5±1·8)倍,肌钙蛋白升高(10·9±4·1)倍。随访12~24个月,平均(15·7±3·1)个月。结果AMI发生到OPCAB完成的平均间隔(115·8±15·1)h,平均远端吻合口(3·4±0·7)个,病死率3·28%(2/61例)。术后心绞痛消失,心功能恢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应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冠心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392例左主干病变冠心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资料。其中OPCAB组279例(71.2%),CCABG(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113例。比较2组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OPCAB组搭桥(4.17±0.86)支/人,CCABG组搭桥(4.24±0.94)支/人(t=-0.710,P=0.478)。2组新发心房纤颤[31例(11.1%)vs 8例(7.1%),χ^2=1.459,P=0.227]、围术期心肌梗死[7例(2.5%)vs 3例(2.7%),χ^2=0.000,P=1.000]、肾功能不全[9例(3.2%)vs 4例(3.5%),χ^2=0.000,P=1.000]、肺部并发症[15例(5.4%)vs 6例(5.3%),χ^2=0.000,P=1.000]差异无显著性。OPCAB组手术死亡[2例(0.7%)vs 5例(4.4%),χ^2=4.368,P=0.037]、呼吸机使用时间[中位数20 h(8-48 h)vs 51 h(14-130 h),Z=-2.823,P=0.005]、ICU停留时间[51h(38-141)h vs 92 h(42-352)h,Z=-2.618,P=0.009]、术后输血量[500 ml(200-1200)ml vs 800 ml(400-2100)ml,Z=-2.411,P=0.016]、二次开胸[5例(1.8%)vs 10例(8.8%),χ^2=9.052,P=0.003]、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1.1%)vs 9例(8.0%),χ^2=10.647,P=0.001]方面明显优于CCABG组。结论OPCAB在左主干病变冠心病患者中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出生 6小时 ,体重 3.3kg。因全身紫绀 ,于 2 0 0 1年 8月 2日收入我院。经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 ,大动脉转位 (SDD- TGA/ IVS)、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因动脉导管将闭合 ,氧饱和度较低 (0 .5 0~ 0 .70 ) ,于出生后 17小时在全身麻醉深低温体外循环 (CPB)下行动脉转位术 (arterial switch procedure)、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PB采用 Stockert 人工心肺机 ,Dedeco 90 1膜肺及 MinntechMini超滤器。预充液含乳酸林格氏液 2 5 0 ml,红细胞悬液1U,2 0 %白蛋白 5 0 m l,甲基强的松龙 10 0 mg,抑肽酶 3.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接受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LIMA-LAD)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术后发生桥血管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在CABG术后因复发胸闷、胸痛等症状接受冠脉造影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IMA-LAD桥血管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狭窄组(n=25)与非狭窄组(n=61),狭窄组患者的桥血管狭窄≥50%,非狭窄组患者的桥血管狭窄<5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CABG术中资料、此次就诊资料与生化指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ABG术后导致桥血管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R 4.0.2软件中的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使用校正曲线和偏差校正C-index对列线图预测模型作出评价。采用X-tile软件获得列线图模型积分的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CABG术前左前降支(LAD)狭窄<75%、CABG术前左乳内动脉(LIMA)血流、冠脉造影弥漫性病变是影响CABG术后LIMA-LAD桥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的C-index值为0.879(95%CI:0.818~0.955,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12(95%CI:0.594~0.801,P<0.001),区分度较好;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的准确度较好。通过X-tile软件筛选获取模型积分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54分)、中风险组(>54分且≤112分)、高风险组(>112分),生存分析结果显示,3组患者术后桥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20.9%、50.0%和80.0%。结论吸烟、高血压、CABG术前LAD狭窄<75%、CABG术前LIMA血流、冠脉造影弥漫性病变是影响CABG术后LIMA-LAD桥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为CABG术前评估靶血管对LIMA-LAD桥血管通畅性提供一定的参考,降低CABG术后发生LIMA-LAD桥血管狭窄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治疗70岁以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疗效,为其手术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了196例70岁以下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其中男152例,女44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5.00岁。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将196例患者分为两组,off-pump CABG组:94例,on-pump CABG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移植血管的种类和支数、术中输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 off-pumpCABG组中有2例患者术中因循环不稳定改为on-pump CABG,最终有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on-pumpCABG组术后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和心脏骤停各1例。两组移植血管材料、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off-pump CABG组远端吻合口数量(3.22±0.65个vs.4.52±1.11个,t=9.807,P=0.000)、输血量(312.57±305.26mlvs.744.86±279.37ml,t=10.317,P=0.000)、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0.71±5.32hvs.17.12±4.67h,t=8.683,P=0.000)、住院时间(17.75±3.04dvs.21.24±6.46d,t=4.782,P=0.000)少于或短于on-pump CABG组。off-pump CABG组随访93例,on-pump CABG组随访100例,随访时间2~26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均生存,无心绞痛发作。结论 on-pump CABG和off-pump CABG治疗70岁以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on-pump CABG组血管化比较完全。off-pump CABG目前仍不能取代on-pump CABG,而远期预后仍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6 7岁。体重 5 5 kg。胸骨后剧烈疼痛伴胸闷、气促和呼吸困难入院。入院后查体 :心前区可闻及 级收缩期杂音 ,并扪及震颤 ,双肺闻及湿罗音 ,双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穿孔 0 .94cm,双侧胸腔积液。心电图示亚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频发性室性早搏。心导管检查示左冠状动脉主干 5 0 %管腔狭窄 ,前降支 99%狭窄 ,第一对角支 80 %狭窄 ,右冠状动脉后降支 70 %狭窄。术前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并发亚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心功能 级。经扩张冠状动脉、抗凝、强心利尿治疗 ,于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在新疆地区的应用经验。方法1995年4月~2004年4月对402例冠心病行外科治疗,其中对62例瓣膜置换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双瓣置换10例,单瓣置换术52例;其中二尖瓣成形术2例。结果随访62例,10d~9年无早、远期死亡,无抗凝所致并发症发生。结论CABG与瓣膜置换同期进行是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段,在新疆地区进一步开展对挽救此类重症患者生命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的冠心病外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长青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0):649-651
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克利夫兰医院(Cleveland Clinic)的Mason Sones发明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后,冠心病的再血管化才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种治疗方式。在此之前,尽管有许多冠状动脉外科治疗方式,如动脉内膜剥脱术、大隐静脉旁路的应用以及乳内动脉的应用,但真正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在全世界广泛被接受的是Cleveland Clinic的Rene Favaloro的技术。1967年他开始采用大隐静脉作材料行冠状动脉间的旁路术,不久改为沿用至今的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左前降支(LAD)靶血管狭窄程度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桥血管通畅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汾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的CABG术后患者286例,根据桥血管狭窄程度情况分为狭窄组(n=47)和非狭窄组(n=239),分析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术前LAD靶血管狭窄程度对CABG术...  相似文献   

14.
70岁以上高龄患者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 41例 7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月间 4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 ,分为非体外循环下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两组 ,前组 17例 ,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 ;后组2 4例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在心脏停跳下完成手术。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陈旧性心肌梗塞病史、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平均每例冠状动脉病变等无统计学差异 ,但平均每例旁路移植分别为 2 .1支与 3 .2支 ,差异显著 (P <0 .0 5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随访 1~ 11个月 ,前组 2例 (11.8% ) ,后组 3例 (12 .5 % )复发心绞痛 ,两组病例随访期间均无死亡。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 ,近期疗效确切 ,有一定的优越性 ,但不能完全取代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5.
225例左主干狭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LMS)的外科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1月至2003年6月,225例LMS病人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3.4岁。左室射血分数(LVEF)≤0.3011例。6例急诊手术,其中3例术前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76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149例应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技术,术中改为体外循环5例。其中13例全动脉化、3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术。结果平均术前住院2.3d。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2.95个。死亡13例(5.78%)。结论尽管LMS是预示CABG术后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但CABG现在仍是其治疗的第一选择,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2岁。入院前28 d因交通伤后出现胸痛、心前区有压榨感收入当地医院。入院查体:血压110/64mm Hg,胸骨压痛,心前区无膨隆,心界向左侧明显扩大,心率110次/分,心律整齐,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高侧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胸部CT示:左侧肩胛骨、胸骨骨折;右上肺挫伤?给予相应的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加重。受伤后25 d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距左主干分叉处约8 mm夹层分离(图1,箭头所示),并呈螺旋形延伸,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危险评分(TIMI)3级血流,可见夹层内膜将管腔分隔成真、假腔;长约2 cm左右。临床诊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夹层。伤后28 d转入我院后急诊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以1∶2反搏治疗,血压98/60 mm Hg。于入院次日在全身麻醉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用左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行端侧吻合,术后心功能改善,恢复顺利,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18.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科在体外循环 (CPB)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2 4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4 3例 ,男 2 15例 ,女 2 8例 ;年龄2 0~ 75岁 ,平均年龄 5 7.5 9± 10 .6 7岁 ;体重 4 0~ 94 kg,平均体重 72 .4 9± 10 .92 kg。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 0 .2 4~ 0 .87,平均 0 .5 7± 0 .11;心功能≥ 级 12 5例 ;冠状动脉病变≥ 3支181例。全组均行 CABG,同期行室壁瘤切除术 11例 ,心瓣膜置换术 15例。1.2 方法 经升主动脉插管和腔房二级引流管建立 CPB。常规监测静脉血混合氧饱…  相似文献   

19.
胸主动脉瘤合并冠心病同期外科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方法1999年6月至2002年7月,胸主动脉瘤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5例,均为男性;年龄40~66岁,平均57.2岁;体重60~89kg,平均70.2kg。病种包括主动脉根部瘤5例、升主动脉瘤2例、弓部瘤3例、主动脉夹层5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14例;左外侧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股股转流降主动脉置换术1例。结果术后早期30d内死亡1例,随访1~36个月,无远期死亡,无再次手术及冠心病相关事件发生。结论胸主动脉置换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安全同期进行,同期冠心病的再血管化对预防冠心病相关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5~8月,我们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经胸骨下段小切口用左乳内动脉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吻合治疗冠状动脉肌桥2例,术后效果良好,现总结其外科治疗经验。1临床资料与方法例1,女,45岁。活动后胸闷、气促、心前区疼痛6个月。查体:双肺和心脏未发现异常。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各瓣膜和房室结构无异常,舒张功能减弱,射血分数(EF)0.56。胸部X线片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运动试验提示V2,V3,V4导联ST段压低>0.1mV,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呈右优势型,左前降支于第1对角支后有长约4.5cm的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