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间及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月~2008年2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 〈34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升高(P〈0.01)。34~36周与≥37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为34—36周,剖宫产是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最佳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方法分析38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分娩孕期、方式与新生儿室息及围产儿死亡情况。结果孕36~37^6周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低于〈36周和〉38周组(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抵于阴道分娩组(P〈0.01)。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在采取综合治疗的同时,孕周达36周对围产儿影响最小,子痫者抽搐控制2~8小时,应采取果断措施,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它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措施,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时机、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皮俏冰 《当代医学》2010,16(10):114-115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最佳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分娩的51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18例患者中剖宫产443例,阴道产75例。阴道产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剖宫产(12%vs5.19%,P〈0.05)。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25.61%vs24%,P〉0.05)、(1.51%vs1.33%,P〉0.05)。孕周≤34周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剖宫产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首选的分娩方式。孕龄不足34周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给予促胎肺成熟,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发现异常随时终止妊娠;孕龄达34周者,应适时终止妊娠;足月妊娠的孕妇应及时终止妊娠,以防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除外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220例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的发病孕周均≤34周,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按照终止妊娠时间的不同分为28~30周组,31~32周组,33—34周组,〉34周组,比较各组围生儿结局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病前期终止妊娠时间的不同患者之间,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终止妊娠时间的延长,新生儿的成活率均呈现显著下降,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的新生儿成活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4孕周的患者,随着终止妊娠孕周增加,新生儿成活率增加,故≤34孕周的患者适当延长孕周.且合理采用剖宫产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岳涛  杨敏  杨海媛 《中国现代医生》2013,(23):151-152,15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孕周与其相关并发症及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重度子痫前期的54例病例资料,根据孕周不同分为三组,A组:(孕周〈28周)、B组:(28≤孕周〈32周)、C组:(32≤孕周〈34周)。就发病孕周、并发症及母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孕周越早、并发症越多,但三组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随着孕周的延长而降低;适当期待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黄桂凤  周霓  林红 《当代医学》2011,17(16):64-65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最佳终止妊娠时机与方式。方法对2006~2009年诊治的35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的终止妊娠时间和方式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终止妊娠时孕周〈34周的低体重儿、FGR、HIE、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周34~37周及孕周≥37周;阴道分娩组的HIE、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预后与终止妊娠时间及方式密切相关。终止妊娠孕周〈34周,围生儿预后差,所以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保守治疗至34孕周后终止妊娠;剖宫产是重度子痫前期最佳终止妊娠方式。  相似文献   

7.
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立新 《当代医学》2010,16(22):90-91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重度妊高征)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方法对136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孕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病死率。结果 〈34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34~36周与〉36周者(P0.01),各孕周间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剖宫产组比较,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为36周后,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期待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6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发病孕周分成3组:A组(22例):n〈28周,B组(24例):28周≤n〈32周、C组(16例):32周≤n〈34周。结果A、C两组期待治疗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随发病孕周的增加,并发症发病率减小,而三组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随发病孕周的延长,新生儿的窒息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均下降,且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剖宫产是三组患者主要的分娩方式。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预后有严重的影响,积极采取期待治疗措施,可适当的延长孕周,使围产儿结局得到改善;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52例,根据终止妊娠时的孕周分为:<32周组19例,32~33~(+6)周组14例,34~35~(+6)周组13例,≥36周组6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18例,剖宫产组34例。比较各组围产儿结局和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随终止妊娠时间的延后逐渐降低,不同终止妊娠时间组的围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而不同终止妊娠时间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4~35+6周组与≥36周组相比,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延长孕周至34周后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较好,且不明显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优先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0.
罗创 《大家健康》2016,(12):212-213
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6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的终止妊娠的时间分为3组,即A组(n=12,<32 w)、B组(n=24,32~33+6 w)、C组(n=24,≥34 w)。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宫颈成熟条件又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各30例,对围生儿结局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C组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比较,B组低于A组(P<0.05);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妊娠34 w以后终止妊娠可显著围生儿结局,合理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可有效防止新生儿窒息或死亡,提高围生儿存活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8—36^+6周胎膜早破孕妇96例,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分娩方式与分娩孕周有明显关系(P〈0.05),产后出血率与分娩方式无关(P〉0.05),两组〈32^+6孕周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2^+6孕周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确选择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双胎妊娠孕周以及阴道分娩或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分析,探讨双胎妊娠孕周及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92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孕周围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与34~36+6孕周及≥37孕周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4~36+6孕周及≥37孕周的围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围生儿窒息率和病死率高于剖宫产组,尤其阴道助产者围生儿窒息率最高。结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特别是〈34周的早产儿的出生;根据不同孕周,正确选择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玉莲  张绪秀 《当代医学》2009,15(24):13-14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方法对278例重庋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孕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病死率。结果〈33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33~34周与35~36周者(P〈0.01),33~34周与35~3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孕周间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剖官产组比较,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为35~36周,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重度子痫前期的围产儿预后分析,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间及方式。方法对100例重度子痫前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结果36~36 6孕周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低于<36孕周和≥37孕周组。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结论重度子痫前期36~36 6孕周终止妊娠对围产儿影响最小,剖宫产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的主要措施,但并非是唯一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子痫前期妊娠的最佳分娩时机以及分娩方式,以改善围产儿的结局。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34例(经产妇19例)重症子痫前期患者的资料以及围产儿的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4例产妇患者中剖宫产91例,阴道产43例,阴道产的产后出血率为(18.6%)高于剖宫产(6.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小于34周的围产儿窒息率(48.8%)和死亡率(27.7%)高于孕34周以上的患者,经X: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子痫前期妊娠对围产儿结局有重要影响,对于孕周小于34周的患者,应当给与积极的治疗争取延长孕周到34周,并同时给予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出现异常情况危及产妇生命时随时终止妊娠:孕周超过34周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时间终止妊娠.对于足月妊娠的患者应该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是剖宫产。  相似文献   

16.
王有  王豫黔  方燕  刘晓健 《西部医学》2007,19(6):1126-1128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83例重度子痫前期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新生儿的窒息率与病死率。结果重度子痫前期83例,母亲全部存活。65例施行剖宫产,剖宫产率78.31%,孕34周后新生儿窒息率8.82%;18例经阴道分娩,孕34周后新生儿窒息率35.71%;新生儿病死率2.35%;围产病死率3.49%。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34周以后采用剖宫产术分娩方式,可降低母儿病死率,相对经阴道分娩对母儿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与围生期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本院产科7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发病孕周分成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比较分析各组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结果3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下降,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下降,且3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2组(P〈0.05),各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均以剖宫产为主。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胎情况,适当延长孕周,适时终止妊娠,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和结局。方法:对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胎儿生长受限者占63.9%,围产儿死亡35.1%,剖宫产率88.9%,并发DIC、肾衰3例,其中1例孕产妇死亡,余全部存活。孕周〈34周者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孕周〉34周者。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积极期待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方法。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19.
毛尔一  秦凤 《医学综述》2013,19(18):3432-3434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以减少围生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9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产时子痫、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情况,以及新生儿死亡、窒息情况进行综合观察与比较.结果 孕周<34周的产妇新生儿死亡数、新生儿窒息数和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最高,与其他孕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引起的新生儿死亡、窒息、RDS、HIE以及引起产妇的子痫、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的发生率较阴道分娩低(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适时终止妊娠可提高围生儿生存率,其中孕36周终止妊娠对围生儿影响最低,剖宫产是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终止妊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子痢前期适时终止妊娠的方式对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其终止妊娠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用阴道分娩的38例患者为自然分娩组,采用剖宫产的98例患者为剖宫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及产妇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出现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小于胎龄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13例(13.27%),而自然分娩组发生23例(60.53%),剖宫产新生儿结局明显优于自然分娩组(P〈0.01);自然分娩组产妇共发生并发症8例(21.05%),剖宫产组发生并发症28例(28.5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子瘌前期孕妇适时终止妊娠是极重要的手段,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