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236例,其中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检验结果,分析儿童哮喘与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5例哮喘患儿为观察组(n=125),并选择同时期125例体检正常儿童为对照组(n=12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岁年龄段儿童是MP感染的高危人群。结论 MP感染是儿童哮喘的重要诱发因素,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建议优先考虑MP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选旺  马兰英  陈卉旖 《山东医药》2009,49(37):112-112
研究证实,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5岁以上儿童肺炎中MP感染率达66.7%。由于MP无细胞膜,加上其感染初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故实验室检测对其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现对MP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光杰 《山东医药》2007,47(23):98-99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MP感染肺外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最常见。2001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共收治MP脑炎患儿13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儿童重症MP肺炎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红芳 《山东医药》2009,49(21):95-96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其感染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中重症MP肺炎有增多趋势。2007年5月~2008年10月,我科收治重症MP肺炎患儿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肺炎支原体(MP)是较重要的病原微生物。2004年9月-2006年4月,我们对86例MP感染患儿进行多脏器功能检测,发现肺、心、脑、肝、胰腺、肾、胃肠道、血液等各重要脏器均可有不同程度损害。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团结  孙征 《山东医药》2011,51(47):26-26
肺炎支原体(MP)是能独立生存、无细胞壁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主要在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内增殖。近年来支原体感染率日渐增高,仅凭临床表现很难与病毒及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鉴别,故早期诊断极为重要。MP抗体检测法、荧光定量PCR法及快速液体培养法均为临床诊断MP感染的常用方法,现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王素梅等(安徽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33004);《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2):132—133[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流行特点、与年龄、季节、性别的关系以及MP感染后的首发症状。方法:对1999-2004年门诊和住院14岁以下部分患儿的血清,用被动凝聚法检测MP特异IgM抗体。结果:MP-Ab阳性率有一定规律;一年四季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女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多见于学龄前儿童(32.24%)和学龄期儿童(40.63%);近年来,NIP感染引起的肺外症状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MP感染的流行与年龄、季节、性别有密切的关系,MP感染引起的肺外损伤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药物治疗方案。方法统计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MP感染的患者116例,出现肺外并发症42例,对116例MP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及相关器官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有效的治疗,其肺外并发症消失或恢复正常。结论 MP感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MP致病与免疫有关应加强认识,应尽快行MP病原学检测,提高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夏建锋  沈莉  王正军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612-16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血清MP抗体(MP-IgM)检测,MP-IgM阳性为感染组,MP-IgM阴性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均有咳嗽、喘憋及呼吸困难,但MP感染组中高度发热,肺部片状阴影及肺外表现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以中高度发热,且持续时间较长,肺部x线有片状阴影,肺外表现多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疑为Mp感染,及时进行MP抗体的检查,早期作出诊断,大环内酯类药物正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于近年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性感染患病率有所下降,而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比例有增高趋势,目前支原体肺炎(myoplasma pneumonia,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微生物之一。目前公认对MP感染有效药物是大环内酯类,疗效好、治疗顺利,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深受欢迎。我们近二年诊治的MP肺炎中有8例,单用大环内脂类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加用第三或第四代头孢类及抗病毒制剂,疗效满意,可能是MP出现耐药或混合感染有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检测,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480例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式会社MP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季节MP感染阳性检出结果。结果 1480例患儿中MP感染阳性检出415例,阳性检出率为28.04%。不同年龄组患儿MP感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6,P<0.05);不同季节MP感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P<0.05)。结论 MP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学龄期儿童为好发年龄,易发季节为冬季。  相似文献   

13.
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误诊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斌  张珂 《山东医药》2007,47(31):120-120
肺炎支原体(MP)肺炎症状体征多样,病情易变,早期极易误诊。现将2003年1月-2005年12月62例误诊MP肺炎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商梅  王蕊  李培杰  颜萍  张晓静 《山东医药》2002,42(23):20-21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小儿肺炎病原学发生了很大变化 ,肺炎支原体 ( MP)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MP感染可引起全身各脏器的损害 ,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目前 ,关于 MP感染的报道较多 ,但多为年长儿的报道 ,对婴幼儿的报道较少 ,更无完整的临床分型。为探讨婴幼儿 MP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便于临床作出准确诊断 ,1 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 ,我们通过测定患儿血清 MP特异性抗体Ig M( MP- Ig M)及冷凝集试验 ( CAT) ,确诊 1 2 8例婴幼儿为 MP感染 ,结合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冬季住院既往体健和有慢性肺部基础疾病患者急性呼吸道疾病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中旬至2009年3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73例,应用被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以抗体滴度≥1:160判为阳性.结果 既往体健组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48.3%,慢性肺部基础疾病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22.7%,两组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体健组的年龄明显小于有基础性肺部疾病组(P<0.05),而且MP的感染率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 既往体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青壮年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有慢性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王小俊  孙艳 《山东医药》2003,43(19):17-17
肺炎支原体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 ,合并心肌损害较少见。近 5年来 ,我院收治 MP肺炎 82例 ,其中合并心肌损害 1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0例中 ,男 6例、女 4例 ,年龄 2~ 12岁。查血 MP抗体阳性 ,恢复期 MP抗体升高 4倍。10例均因发热及咳嗽就诊 ,体温在 38℃以上 ,多为刺激性咳嗽。伴心前区不适、呼吸急促各 2例 ,胸闷、胸痛 4例 ,1例喘重出现紫绀 ,经吸氧后消失。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音低钝 ,6例双肺闻及中小水泡音。辅助检查 :1胸部 X线检查示两肺呈弥漫性结节样阴影 5例 ,大叶肺炎、肺门阴影增深、伴心影扩大各 2…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损害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肺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年9月~2008年9月收治的78例支原体感染致肺外系统损害患儿资料。结果MP感染可引起心、肾、血液、神经、消化道、皮肤等多系统损害,经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对症处理,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MP感染导致多系统损害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当以细菌或病毒感染不能解释时,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15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器官受损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ELISA检测MP—IgM、IgG.对阳性的298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9例中156例肺外器官受累,占52.35%,其中以消化、泌尿、心血管系统及浆膜腔积液多见。结论MP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部分患儿可同时有2种以上的器官受累,少数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故对不能完全以细菌、病毒感染解释的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多数MP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较轻,具有自限性,但也有导致重症肺炎或肺外并发症的可能。近几年MP耐药率逐年上升,早期、快速诊断MP感染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相当重要。目前诊断MP感染的方法主要有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实验室诊断MP感染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各种诊断方法的优缺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AECOPD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血清被动凝集法对AECOPD患者进行MP抗体检测。结果MP抗体在128例AECOPD患者中总的检出率为25.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轻、中、重、极重AECOPD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23.1%、30.4%、28.9%、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AECOPD常见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被动凝集法检测(MP)抗体,简便,敏感,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