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热球子宫内膜剥离术是近年来治疗月经过多的一种新疗法 ,即通过预设的电子元件数据使放置于宫腔的乳胶球囊膨胀和加温 ,以热效应均匀地作用于宫腔表面使其凝固 ,剥离去除足够深度的子宫内膜。该疗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我院自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用热球法子宫内膜剥离治疗月经过多 18例 ,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8例 ,34~ 5 4岁 ,平均 47岁 ,均有生育史。功能性子宫出血 12例 ,子宫腺肌症 2例 ,子宫肌瘤 3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例。1 2 手术于月经干净…  相似文献   

2.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2—03~2005—03妇科门诊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45例,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本组年龄44~55(平均46.3)岁,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接受诊断性刮宫,内膜病理报告: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3例,腺囊性子宫内膜增生2例,排除器质性疾病,自愿要求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渠玉雪  洪兰英  李茜 《临床医学》2003,23(10):62-63
目的 :总结热球法治疗月经过多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预后及体会。方法 :应用子宫热球仪 ,对 5 0例手术指征为无生育要求 ,药物治疗无效 ,希望保留子宫的月经过多者 ,合并腺肌症及粘膜下肌瘤 <2cm的病人 ,行子宫内膜剥离。术后随访 6个月~ 12个月。 6例同时有子宫腺肌症 ,4例月经量增多及痛经均明显减轻。 2例因子宫后倾出现宫腔积血 ,经处理后治愈。结果 :2例因痛经及月经无改变而切除子宫 ,其余 48例月经均有所改善 ,手术成功率 96%;术后 9例 ( 18%)无月经 ,17例 ( 3 4 0 %)月经为点滴状 ;14例 ( 2 8 0 %)经量明显减少 ;8例 ( 16 0 %)月经恢复正常 ;4例 ( 8 0 %)月经过多 ,痛经程度均减轻 ,术后 12个月时 ,疗效保持不变 ,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子宫内膜剥离可以减少或停止月经 ,减轻痛经 ,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我们MRI诊断子宫腺肌病3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6~50(平均36)岁,其中17例伴有痛经和月经过多,10例无明显痛经但月经过多,3例无明显症状但妇检子宫增大。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热球剥离术是以热剥离方式烧灼子宫内膜后使其凝固剥离技术,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症,不要求生育妇女的月经过多症。术前必须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小文40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热球剥脱系统治疗月经过多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利用加热使子宫内膜发生凝固,坏死,剥脱而达到保留子宫而治疗月经多的目的。结果:20例患者有效率达100%,无月经8例(40%),点滴状月经6例(30%),少量月经5例(25%),正常月经1例(5%),结论:子宫热球剥脱系统治疗月经过多疗效高,性大,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2003/2007年我院共收治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3~37岁,平均29.3岁;孕次1~4次,产次1~3次;5例中4例为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另1例为会阴裂伤处子宫内膜异位症。首发症状至侧切时间为3个月~11a,5例中均有侧切史,2例有裂伤史,其中1例为产钳助产。  相似文献   

8.
热球法子宫内膜剥脱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 ,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 ,月经量超过正常 ,患者常伴有头晕、贫血。我院从 1996年 3月至今 ,我科应用美国Gynecame(妇理 )公司的子宫热球系统治疗月经过多 ,不考虑再生育的病人 ,得到满意效果 ,治愈率达 93.33% ,停经和点滴月经为 73.33%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 6例月经过多患者 ,其中绝大多数曾用激素和 (或 )诊刮治疗失败 ,且无再生育要求 ,年龄 32~ 5 2岁 ,病程 3个月~ 17年。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6~ 13.5 g/L。B超检查 :子宫内膜厚 0 .16~ 0 .18cm ,其中 13例有肌壁间肌瘤 ,直径均≤2 …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热球法子宫内膜剥离术治疗月经过多症 43例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998年 8月~ 2 0 0 0年 9月间在我院就诊的月经过多症 ,选择药物或诊刮无效 ,要求保留子宫且无再次生育要求 ,以及患严重内外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的 43例行热球法子宫内膜剥离术。年龄 38~ 5 7岁 ,平均 47 2岁。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2例 ,子宫肌瘤 5例 ,子宫肌腺症 2例 ,血小板减少症 2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1例 ,肝硬化1例 ,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贫血 ,血红蛋白 36~ 1 0 2 g/L ,平均 65 g/L。采用美国Gynecare公司生产的EASY子宫内膜剥离系统 ,选…  相似文献   

10.
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简称热球)是利用热烫灼原理,破坏子宫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的腺上皮及基层下浅层平滑肌组织,使其变性坏死。用于治疗月经过多且不要求生育的妇女,以达到无月经、月经量减少或正常月经的目的。我院自2004年5月~2005年1月使用“热球”治疗患者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尿毒症妇女月经过多的宫腔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尿毒症妇女月经过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宫腔镜对16例尿毒症妇女施行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地在宫颈局部麻醉下实施子宫内膜电切术,宫腔深度7.5~12.5cm,平均9.2cm;术中出血量30~120ml,平均(55±26)ml;手术时间18~52min,平均(41.38±14.26)min;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2.6±1.3)d.无1例发生并发症.切除的子宫内膜组织量5.1~16.5g,平均10.3g,其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例(单纯型增生过长3例,腺囊型增生过长1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术后随访6个月,闭经率达81.3%,治疗的有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尿毒症妇女异常子宫出血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697-1698
对我院2004-01/2007-01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自愿要求药物治疗,年龄28~52岁,平均44、5岁,经诊刮及彩色超声检查证实无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子宫体积小于妊娠3个月大小、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痛经等临床表现,其中轻度贫血者3例,中度贫血1例。无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不伴有宫颈、子宫和附件的其他肿瘤和病变,无使用米非司酮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3.
月经过多是妇科临床中极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我们采用子宫热球系统治疗月经过多4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998年3月~1999年11月,我院应用子宫热球系统治疗月经过多患者42例.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子宫腺肌症8例,子宫肌瘤2例,,血小板减少2例.伴有痛经症状24例.平均年龄43岁.无再生育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月经过多患者 36例 (30例曾用药物和 /或诊刮治疗失败 ) ,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2例 ,子宫肌瘤 12例 ,子宫肌腺病 6例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3例 ,血小板减少症 3例 ;平均年龄 4 2岁 ,均无再生育要求。所有患者均排除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  子宫热球仪 (美国产 )是由两部分组成 ,一为附有可膨胀的乳胶球和含有热保护屏障加温元件的导杆 ,导杆长 16 0mm ,直径 3.5mm。另一为监视、控制球内温度、压力和治疗时间的控制器 ,其功能一为测定经三通的导杆内的瞬时压力 ,压力值设定在 4 5~2 0 0mmHg ,超过设定值加热器即关闭 ;二是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双极汽化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方法月经过多患者40例,≥45岁为第一组,行双极汽化子宫内膜去除术;35~45岁为第二组,根据患者月经量过多程度行双极汽化去除1/3~4/5子宫内膜。结果第一组10例中8例闭经治愈,2例好转;第二组30例中28例治愈,2例好转。两组有效(治愈+好转)率均为100%。结论宫腔镜下双极汽化治疗月经过多是一种简单、快速、安全、经济、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对围绝经期月经过多患者采用第一组治疗方案可达到闭经、可保留子宫且经济,避免开刀之苦;对年龄较轻月经过多患者采用第二组治疗方案可达到减少过多经量且保留子宫及恢复正常月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用内窥镜行子宫内膜切除术和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是妇科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我院自1997年1月开展此术,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7年1月~1998年8月,本院开展因功能性子宫出血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21例,子宫肌瘤行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30例,其中8例同时施行TCRE术,年龄23~56岁(平均425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36例,不规则阴道出血伴月经多12例,绝经后出血3例。21例功血,术前均行诊刮术,结果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9例,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12例。30例内粘膜下肌瘤22例,其中有蒂者17例,无蒂…  相似文献   

17.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我院2000—09/2006-12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23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4~36(平均27)岁,平均孕次2.3次,平均产次1.4次。均继发于足月剖宫产术后.发病时间最短者8个月,最长者9a,平均为36个月,病灶直径大小为1~9cm,平均为3cm,16例为多发病灶,7例为单发病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为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 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2例纳入研究,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曼月乐组(55例)采用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热球组(21例)采用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热球+曼月乐组(26例)采用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术中同时宫腔内放置曼月乐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及1年,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月经量减少情况、内膜厚度、血红蛋白的变化。 结果曼月乐组治疗后6个月及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70.90%,76.36%,热球组治疗后6个月及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80.95%,曼月乐组与热球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球+曼月乐组治疗后6个月、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100%,均高于曼月乐组和热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治疗前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6个月,1年月经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曼月乐+热球组均低于曼月乐组及热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6个月,1年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曼月乐+热球组治疗后6月及1年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低于曼月乐组及热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组患者6个月,1年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热球+曼月乐组治疗后6个月,1年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发现曼月乐组,曼月乐环脱落者3例,随访6个月及1年发现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联合曼月乐组无曼月乐环脱落患者;本研究在后续长期随访中发现曼月乐组因治疗效果欠佳,反复出血,行子宫切除术者2例,另有1例改用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热球组因反复出血行子宫切除者1例,而联合组随访至今未见因效果欠佳而行子宫切除术,或者改用其他治疗方法者,但因样本量有限,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均疗效显著,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与曼月乐联合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在减少月经量、改善患者贫血等方面更有优势,从治疗效果方面评估可为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杨美荣 《临床医学》2003,23(7):35-35
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 40岁以上围绝经期功血病人 46例 ,应用诊刮 炔诺酮治疗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年龄 45岁~ 5 5岁 ,平均 49岁 ,病程 7个月至 7年 ,平均 2 2年。1 2 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缩短 ,经期延长 ,经量增多 11例 ;月经周期延长 ,阴道不规则出血 8例 ;月经周期紊乱 ,伴经量增多 2 7例 ;子宫大小正常 2 9例 ;子宫增大 17例 ,其中 2例为子宫肌瘤。1 3 病理诊断 :诊刮病理报告 :增生期子宫内膜 17例 ;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 2 5例 ;萎缩型子宫内膜 2例 ;腺瘤型增生过长 2例。1 4 …  相似文献   

20.
陈晨  江琴  黄燕 《华西医学》2014,(3):511-513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295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前均有过腹部手术史,其中99%为剖宫产史。患者年龄为(31.6±4.5)岁。病灶大小为(2.66±1.12)cm,显著大于术前超声检查的平均大小(1.91±0.83)cm(P〈0.05)。术后随访5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结合病史、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超声等辅助检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并不困难。预防此病的发生很重要。手术治疗仍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