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州市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琳  林月桢 《中国校医》2000,14(5):325-326
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有效的饮食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样,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的资料。结果 调查对象吃零食的比例为98.7%,其中工作日上午、下午和晚上吃零食的比例分别为42.5%、59.6%和69.7%,周末吃零食的比例为94.2%,喜欢吃某些零食前5种原因是味道好、有营养、颜色好、家里人常吃和包装好。零食的最主要购买地是超主要购买地是超市,最主要准备人是母亲,不同时段吃的前2种零食都为水果和面包/饼干。结论 广州市儿童少年吃零食的现象非常普遍,零食的营养质量为高,改善零食行为的关键在于家庭和学校,母亲是饮食行为教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
儿童少年的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饮食行为是指受有关食物和健康观念支配的人们的摄食活动,包括食物的选择和购买,食用食物的种类和频度,食用的时间、地点,如何食用、和谁一起食用等。  相似文献   

3.
2457名城镇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安乡县城关地区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有效的饮食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的资料。结果调查对象吃零食的比例为98.7%,其中上学日上午、下午和晚上吃零食的比例分别为42.5%、59.6%和69.7%,周末吃零食的比例为94.2%。喜欢吃某些零食前5种原因是味道好、有营养、颜色好、家里人常吃和包装好。零食的最主要购买地是超市,最主要准备人是母亲。不同时段吃的前2种零食都为水果和面包/饼干。结论安乡县城关地区儿童少年吃零食的现象非常普遍,零食的营养质量不高,改善零食行为的关键在于家庭和学校,母亲是饮食行为教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济南市城郊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城效3-16岁儿童及家长各2534名,采用问郑调查方式调查他们的零食、快餐、早餐及饮料食用情况和相关认识。结果:95.5%的儿童少年有吃零食习惯,以水果、冰淇淋、面包及油炸食品为主,有70%以上的儿童少年了解并吃过西式快餐,但对快餐营养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大多数儿童每天吃早餐,但早餐营养及质量不高。饮料消费受大众传媒影响消费呈上升趋势。结论:济南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应通过有效途径和措施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及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儿童少年早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早餐能量应占全天摄入总能量的30%,但大部分儿童少年早餐随便吃点,能量和营养素摄入远没有达到要求,以致上午3、4节课饥饿感明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为此,我们对广州儿童少年早餐的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对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十分重要,而且对其一生的健康都有较大影响。本文对中国学前儿童饮食存在的问题、影响幼儿饮食行为因素、以及促进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策略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通过梳理近年来中国学前儿童饮食行为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幼儿饮食行为存在偏爱零食、挑食和偏食、进餐不专注、无法独立进餐、进餐时间长、进餐不规律、不吃早餐7方面问题。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因素包括家长的喂养行为、家庭教养方式、祖辈的养育态度、家庭进餐环境、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媒体的宣传、西式快餐的流行。促进学前儿童良好饮食行为的策略包括改变家长的态度与行为、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发挥幼儿园与教师的作用。同时,本综述对当前研究在研究设计、取样范围和影响因素方面等的局限性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4城市儿童少年早餐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城市儿童少年早餐行为及主要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抽取样本10276名儿童少年,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早餐行为及相关因素的资料,结果:83.0%的儿童1周每天都吃早餐,有时不吃早餐的主人直接原因是没有食谷(46.1%)和没有单吃(44.2%);是否每天吃早餐的主要相关因素为母亲化程度,居住地、父亲职业和儿童少年的学习阶段等。儿童少年早餐营养质量良好占9.5%,一般占35.5%,较差占55.0%,影响早餐营养质量的主要原因有母亲化程度、居住地、儿童少年的学习阶段和父亲的职业。结论:城市儿童少年有时不吃早餐的现象比较普遍,早餐的营养质量也不高,父母和居住地是影响儿童少年早餐行为的最主要因素,改善儿童少年早餐行为的关键行为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4城市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儿童少年普遍吃零食 [1~ 6] ,在儿童少年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中占一定的比例 [7]。但是 ,零食中能量含量较高 ,营养素不如正餐全面、均衡[1,2 ,5,7] 。目前 ,我国有关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的研究开展得还很少 ,已进行的调查也不够深入。为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现状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于1 999年进行了这项调查。1 对 象 与 方 法1 .1 调查对象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广州、上海、济南及哈尔滨 4个城市中随机各抽取 4~ 7所幼儿园、4~ 6所小学及 4~ 6所中学 ,再从抽取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各年级中随机各…  相似文献   

9.
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行为:3.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影响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4城市儿童少年早餐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城市儿童少年早餐行为及主要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抽取样本10276名儿童少年,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早餐行为及相关因素的资料。结果83.0%的儿童少年1周每天都吃早餐;有时不吃早餐的主要直接原因是没有食欲(46.1%)和没有时间吃(44.2%);是否每天吃早餐的主要相关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居住地、父亲职业和儿童少年的学习阶段等。儿童少年早餐营养质量良好者占9.5%,一般者占35.5%,较差者占55.0%,影响早餐营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居住地、儿童少年的学习阶段和父亲的职业。结论 城市儿童少年有时不吃早餐的现象比较普遍,早餐的营养质量也不高,父母和居住地是影响儿童少年早餐行为的最主要因素,改善儿童少年早餐行为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父母和儿童少年的营养教育以及学校提供营养早餐。  相似文献   

11.
青春期女性节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青春期女性节食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为对青春期女性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6 85名 8~ 2 1岁青春期女性进行节食行为调查。结果 :青春期前、中、后期女性中发生节食的比例分别为 4 .9%、2 2 .6 %和 2 8.9% ,各年龄段发生节食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调查还发现 ,节食与非节食的青春期女性对自身体形的认识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部分青春期女性存在节食行为 ,应制定有效的营养教育措施 ,培养青春期女性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青春期女性节食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对青春期女性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85名8~21岁青春期女性进行节食行为调查.结果青春期前、中、后期女性中发生节食的比例分别为4.9%、22.6%和28.9%,各年龄段发生节食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调查还发现,节食与非节食的青春期女性对自身体形的认识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部分青春期女性存在节食行为,应制定有效的营养教育措施,培养青春期女性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蚌埠市4~6岁儿童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蚌埠市东市区、中市区和西市区各选取1所幼儿园,选择其中的4~6岁儿童478人,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饮食的家庭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调查儿童中,有42.92%偏食,45.75%挑食,74.73%吃零食,82.35%喜欢喝含乳饮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提示孩子吃某种食物以及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与儿童挑食、偏食行为均相关(均有P<0.05);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是否独生子女与儿童吃早餐相关(均有P <0.05).结论 偏食、挑食及是否早餐是学龄前儿童存在的主要饮食行为问题,应提高父母的营养知识和示范意识,以促进儿童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成年人自行车骑行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成年人自行车骑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从环境卫生角度制定干预措施及城市规划提供参考。方法以社会生态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自行车骑行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自行车骑行者目前主要以"事务性"为目的,以每天时间≤30min的比例最高(67.52%)。社会人口统计特征作为控制变量,社会环境中,骑行氛围(P=0.001)、骑行后主观感受(P=0.000)、骑行认识(P=0.000)、便捷感受度(P=0.000)和个人因素(态度和技能)的骑车熟练程度(P=0.000)、是否得到指导(P=0.000)是可以预测与解释骑行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自然环境中的骑行环境舒适度(P=0.013)、物理环境变量中停车安全(P=0.001)和道路设施(P=0.000)是具有非常显著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社会人口特征、社会环境、个人层面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自行车骑行行为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上海郊区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了解上海市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对上海青浦区3个镇的806名15-18岁青少年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青少年已具备一定的青春期性知识,但对生殖系统和功能方面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一些概念含糊不清。男性的知识好于女性。中专、职校、技校学生的知识得分低于其他学校和非学生。大多数被调查对青少年中发生恋爱性行为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当地青少年中已有性行为发生,虽然几乎半数人知识性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但首次性行为避孕使用率却很低。他们的性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医学书刊/杂志和同学。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青春期性教育是必需的但学校性教育仅满足了青少年对性知识的部分需求。结论:充分了解目前青少年的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对设计良好的干预项目极有帮助。青春期性教育是全社会均应关注的社会焦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为建立ASD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方法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实验组为2013年07月-2014年06月于本科就诊的ASD患儿53例,对照组为正常儿童50例,分别对两组儿童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饮食行为问题及一般信息调查。结果实验组在进食能力、进食行为、食物选择和喂养行为四个维度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咀嚼有困难占32例(60%);不会自己吃饭,需要喂饭的有30例(57%);拒绝一切食物的发生率为8例(15%);而对照组在这三个条目的发生率均为0例(0%)。此外,实验组不能在餐桌进餐、吃饭时间超过30min、需要特定的餐桌/餐具摆放,或需要特定的餐具、不愿尝试新食物等条目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饮食行为问题在ASD儿童中普遍存在,且种类多,程度重。因此,饮食行为问题是ASD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何珊茹  马佳  静进  李秀红  宋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69-1671
目的:了解深圳市城区青春期女性心理行为问题的现状及表现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ChildBehaviorChecklist)对深圳市城区3所小学、2所中学共878例10~17岁女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4.24%,青春早期11.32%,青春中期16.96%,两期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班级学习成绩排名上、中、下女生的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14.92%、12.59%、15.16%。结论:深圳市城区青春期女性行为问题检出率与国内研究结果大致相近,各行为因子检出率及排序在青春期不同时期有所差别,青春期女性行为问题对学绩的影响无明显关系,但以学习成绩排名下和上等级的女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3~5岁儿童的饮食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上海各选国家一级一类幼儿园3所,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3~5岁儿童1620人,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调查儿童中约44.5%偏食,50.1%挑食,87.5%吃零食,70.3%喜欢喝含糖饮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OR=2.11,95%CI:1.55-2.87)、就餐时提示孩子吃某种食物(OR=2.25,95%CI:1.65-3.05),就餐时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OR=1.73,95%CI:1.21-2.48)与儿童挑食、偏食行为均相关;母亲文化程度(OR=2.11,95%CI:1.55-2.87)与儿童喝含糖饮料相关。结论偏食、挑食及喜欢喝含糖饮料是学龄前儿童存在的主要饮食行为问题,在宣传科学喂养的同时,要培植家长正确的育儿理念。  相似文献   

19.
单纯性肥胖儿童合理饮食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单纯性肥胖儿童饮食模式的合理性。方法以总热能为1200~1600kcal/d,三餐热能中总热能的百分比为25%、40%、35%,高蛋白、适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饮食模式。总热能逐渐降低,用1个月时间过渡到制订的正规方案。治疗和随访46例肥胖儿。结果46例肥胖儿随访22例6个月(平均每人5.9个月),肥胖度由51%降至29%。平均身高增加3.1cm。治疗后平均总热能为1413kcal/d,三大营养素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蛋白质21%,脂肪为44%,碳水化合物为35%,平均三餐热能分配362kcal(26%)、577kcal(41%)、47kcal(33%)。结论治疗单纯性肥胖儿不应过分降低总热能的摄入,应提高早中餐的质和量,降低晚餐的热能摄入。以高蛋白、适量脂肪、碳水化合物为合理饮食模式。  相似文献   

20.
饮食环境对中国居民饮食行为及肥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分析饮食环境对中国居民饮食行为与肥胖的影响。方法 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等电子文献数据库中利用“饮食环境”、“饮食行为”、“肥胖”和“中国”等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结果 社区食物设施的可得性和可达性好,丰富了中国居民的饮食多样性,增加了卡路里、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摄入,降低了蔬菜和水果等健康食品的摄入,但对肥胖的影响效果尚不一致。学校周边快餐店数量多会增加学生肥胖的风险,但学校周边食品店的政策管理规定可以减少儿童、青少年对含糖饮料、零食和快餐的摄入。结论 构建健康饮食环境是助力中国居民享有健康饮食的保障,但如何构建健康饮食环境仍需更多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