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已往对出血性脑中风的救治包括内科保守 (药物 )治疗和外科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救治成功率低 ,远期致残率高。近10年来 ,微侵入手术和穿刺引流术在脑出血的治疗方面临床疗效显著 ,有取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趋势。穿刺引流治疗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目前穿刺置管有主观定位和客观定位两类方法 ,主观定位是在 CT或 MRI引导下的静态定位 ,穿刺置管过程中仍含有主观判断因素 ;客观定位是应用立体定向技术 ,根据靶点计算确定穿刺方向和深度 ,精确度最高 …  相似文献   

2.
重症脑出血表现为高病死率,原因多由于早期的脑疝及后期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我们自2000年以来应用CT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置管引流术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症脑出血表现为高病死率 ,原因多由于早期的脑疝及后期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我们自 2 0 0 0年以来应用CT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置管引流术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3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标准 (1995年 ) ,并经颅脑 CT证实 ,格拉斯哥 (GCS)昏迷评分≤ 8分。1.1.1 微创组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38~ 83岁 ,平均 (5 9.0 6± 11.32 )岁 ;皮质下出血 3例 ,基底节出血 2 9例 (合并脑室出血 11例 ) ;出血量 80~ 10 0 ml 4例 ,10 0~ 12 0 ml 18例 ,>12 0 ml 10…  相似文献   

4.
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强调术前护理应全面了解病情及详细健康教育;术中注意舒适护理,严格核对制度及病情观察,术后加强血肿腔置管护理,维持颅内压稳定,有效进行康复训练,认为上述护理措施对疾病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62例出血量40~70 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组)与保守疗法治疗(对照组).其中32例患者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30例患者采用保守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存活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组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 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组较保守疗法组疗效好,并且更客观、定位准确、便捷、安全.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出血,其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是众多医家仍在讨论的问题,随着CT扫描的发展,使神经外科揭开了使用立体定向技术清除脑内血肿的新篇章。1978年Backluncl和Vonholst提出立体定向血肿排出顺器成功为脑出血病人作了血肿清除术,为外科处理脑内血肿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这种办法满足了损伤小、安全性高、危重病人易耐受等要求。近年来,人们又在怎样更高效地破碎血凝块,选择手术时机,防止再出血等方面作了一系列改进,使此项方法日臻完善。自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立体定向治疗脑出血共1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数字三维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血肿在高血压脑出血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8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既定的治疗方式,将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74例)、行数字三维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的患者作为试验组(475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脑卒中预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MR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三维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高,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FSTPD)与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64例出血量40~70 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32例患者采用FSTPD(治疗组),32例患者采取保守疗法(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脏损害、脑心综合征、神经源性肺水肿及死亡,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接受FSTPD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率较保守治疗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38-364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且行定向软通道(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卒中NIHSS量表及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0.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低,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简易立体定向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简易立体定向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简易立体定向结合脑内镜治疗21例高血压脑出血.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者6例,大部清除(血肿清除量大于80%)者11例,部分清除(血肿清除量50%~80%)者4例.GOS评分良好3例,中残14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 简易立体定向内镜手术能有效清除血肿、方便止血、疗效确切、副损伤小,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微侵袭性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无框架立体定向下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深部脑内血肿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4例(15~30 mL)深部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导航无框架立体定向下穿刺引流术治疗的28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保守治疗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治疗1周后GCS评分、1个月后mRS评分及3月后ADL评分为疗效及预后评价指标,并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1周后血肿清除率、1周后GCS评分、1个月后mRS评分、3月后ADL分级方面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 <0.05),研究组再出血率、脑积水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 对于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的少量深部脑出血患者,可应用神经导航无框架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促进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新型立体定向穿刺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24例使用该技术进行血肿穿刺引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穿刺的精准度、血肿清除率、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均可见引流管放置位置良好,均沿着血肿长轴放置且尖端位于血肿内,与术前拟定血肿穿刺靶点位置的偏移距离为4.53±3.40 mm,均≤10 mm,术后血肿清除满意,无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  该立体定向穿刺技术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以节省手术及术前准备时间,保证血肿穿刺的成功率及准确性,且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较少,再出血风险低,适用于脑出血急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简易立体定向穿刺外引流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5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头颅CT影像资料,采用简易的立体定向方法,用软质硅胶引流管穿刺血肿腔,抽吸部分血肿,术后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外引流。结果血肿穿刺成功率为100%;拔管时血肿清除率为67%~95%;血肿完全消失的时间为2~23d,平均8.5d;达治疗目的而拔除引流管的平均时间为术后5.13d。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简易立体定向穿刺外引流术,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清除血肿,是一种损伤小、简单、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辅助下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并采用立体定向辅助下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丘脑出血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血肿量15~30 mL;均采用立体定向辅助下穿刺置管,术后经引流管予尿激酶注入溶解血凝块,21例患者因合并脑积水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常规采用CT复查了解血肿清除效果;随访3~6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评分情况,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36例丘脑出血患者中,2 d内血肿基本消除者4例,3 d内8例,4 d内12例,5 d内10例,6 d内2例。随访3~6月,患者均存活。ADL Ⅰ级者8例,Ⅱ级20例,Ⅲ级6例,Ⅳ级2例。结论:立体定向穿刺置管引流术是血肿量30 mL内的丘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尿激酶灌注溶凝引流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 ,提高穿刺置管的准确性 ,从而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并总结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科对 48例不同类型的脑内血肿患者采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注入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的经验。结果 :本组 48例患者术后动态复查CT有 47例血肿吸收消失 ,1例血肿增大改为开颅手术。按GOS分级评级 ,治愈 (恢复良好 ) 38例 ,好转 9例 ,未愈 1例 ,无临床死亡。结论 :CT辅助立体定向置管抽吸配合尿激酶灌入溶凝引流血肿治疗及脑内血肿 ,具有手术风险低、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09-2310
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颅术,观察组患者行超早期经颞部双靶点立体定向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50.0%、6.7%,与对照组的33.3%、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开颅手术,超早期经颞部双靶点立体定向术能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存活率,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94例,随机分为开颅组和微创组,各47例。开颅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接受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比较2组手术相关参数及术后血肿清除率;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2组死亡率和随访6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2组术后脑软化灶的体积。结果:2组血肿完全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为和住院天数为均少于开颅组(均P<0.05)。随访过程中,微创组死亡率为4例(8.51%),低于开颅组的12例(25.53%)(P<0.05)。随访结束时,微创组ADL评分>60分患者的比例高于开颅组,ADL评分<20分患者的比例低于开颅组(均P<0.05)。微创组脑软化灶体积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可显著减少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手术创伤、缩小术后脑软化灶的体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与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HICH患者70例,采用神经内镜治疗的35例为内镜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治疗的35例为定向组,比较2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1月死亡率及术后6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与内镜组比较,定向组的手术时间较短(t=-9.483,P=0.000),血肿清除率低于内镜组(t=-11.105,P=0.000);内镜组术后无再出血患者,定向组的再出血率显著高于内镜组(χ~2=9.032,P=0.003),内镜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定向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月内镜组远期GOS评分优于定向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HICH,疗效优于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5ml以下丘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丘脑出血血肿量8—15ml者,回顾性分析微创手术组及保守治疗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例在恢复良好率及效果不良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微创手术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效果不良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丘脑8—15ml出血安全、简便、定位准确,疗效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出血的单位越来越多,前景广阔,微侵袭手术可能成为未来外科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方法[1].此种疗法手术后置管注入血肿液化剂并引流是治疗的关键之一,但关于引流装置的使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尚无报道.2001年4月~2003年7月我院以立体定向抽吸置管辅以尿激酶(UK,Urokinase)液化引流术治疗95例幕上脑出血病人,疗效满意,现对这组病人术后引流装置所出现的意外、可能的原因和护理、处理的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