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喜民  孟淑玲 《临床荟萃》1995,10(11):511-513
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急,病死率高,对患者危害性较大。既使渡过最初危险期后,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可发生顽固性心绞痛、再梗塞、恶性心律失常乃致猝死。如能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正确估测预后,对劳动力的确定及选择适当的治疗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根据临床资料,如心肌梗塞的部位、面积、有无心律失常、心衰及心源性休克并发症等对临床帮助很大,但对AMI预后的判断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仍有许多死亡患者是预测不到的。本文综合各家文献报道,初步探讨AMI预后其它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陈岩  李新 《临床医学》1995,15(4):12-13
本文分析了73例心脏传导阻滞病例。其中冠心病43例,高血压及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各7例,计57例(占78%)。传导阻滞中室内双束支持导阻滞25例(34.2%),其对基础疾病的预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何振扬  汪太平 《临床荟萃》1994,9(11):481-482
本文通过115例(女32例,男83例)患者临床分析比较,试图探讨性别对AMI近期预后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QRS积分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秀芬  王茹贞 《临床荟萃》1991,6(9):411-412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预后与梗塞范围和心功能密切相关.然而,目前临床尚缺乏一种既简单易行、无创又较为可靠的方法或用指标来判定AMI的预后.晚近,国外采用QRS记分法测定AMI面积和心功能.本文旨在用QRS积分对AMI的近期预后作以评价.材料与方法AMI病人34例,为我院1987年4月至1988年2月心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在38~86岁.AMI诊断标准按WHO的标准确定.排除ST梗塞及心电图有心室肥厚和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例.采用Wagner QRS记分系统分别在病后第一、三、五、九天进行QRS记分.  相似文献   

5.
6.
心肌缺血性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林林  陈二南 《临床荟萃》1996,11(20):922-923
最近,Ovize等认为临床上急性心肌梗塞(AMI)前多次发作心绞痛可使心肌缺血处于适应性状态,而国内则很少报告。为此我们观察分析了1988年1月~1994年12月住院的98例AMI患者,从临床方面探索心肌梗塞(MI)前有无心肌缺血性适应(MIP)对MI面积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收集98例首次AMI,均符合WHO诊断标准。且入院后反复查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均符合AMI的特征性改变。其中男69例,女29例,年龄47~86岁,平均66±8.89岁。A组62例:即AMI前有心绞痛史或经心电图、包括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性表现,病程2天~10年,但多为1个月~2年,占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危险分析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AVB危险及预后。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AVB49例,非Ⅲ°AVB组98例。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住院期间病死率、并发症及转归。结果:Ⅲ°AVB组较非Ⅲ°AVB组发病率年龄较大,下壁或右心室梗死比例高,并发症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AVB预后差,住院期间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对预后的影响及价值。方法: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无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在心功能方面(Kill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方面及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Killp级别、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方面及病死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病情危重、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QRS评分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楼生  何振扬 《临床荟萃》1993,8(9):458-45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方法 该试验为随访研究,对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50ms)和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50ms).主要终点是180d随访时死亡,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是180d随访时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难治性心肌缺血.结果 共有384例患者入选,180d随访时,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5.9%,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0.5%(P=0.01),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30.2%,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10.2%(P=0.00).180d随访时心力衰竭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14.8%,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5.6%(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 (AMI)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和预后意义。方法 将我院 5年收治的伴有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共 2 0例作为观察组 ,梗死部位均累及前间壁或前壁。将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前间壁或前壁AMI共 3 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AMI患者在症状发生后 2 4小时收入院。分析两组的临床经过、住院病死率及一年随访。结果 观察组血清CK MB平均峰值为 2 46.2± 14 6.8U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0 6.2± 5 8.6U (P <0 .0 2 )。观察组 5 0 %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对照组为 2 5 %。观察组心功能受损更严重 ,Killip平均级别为 2 .46± 0 .65 ,对照组为 1.2 0± 0 .3 8(P <0 .0 5 )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观察组为 5 6.6± 10 .0mm ,对照组为 46.0± 4.6mm (P <0 .0 5 ) ,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组为 0 .46± 0 .0 4,对照组为 0 .66± 0 .0 8(P <0 .0 0 2 )。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为 2 5 % ,对照组住院病死率为 3 %。结论 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RBBB是临床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室颤)患者发生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室颤的9例为室颤组,以未发生室颤的49例为无室颤组,比较两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异同。结果室颤组与无室颤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8.0±5.7)mm、(0.59±0.11)和(45.8±5.0)mm、(0.58±0.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颤组心率震荡初始值与震荡斜率值分别为(0.81±2.03)、(2.18±1.06)ms/RR间期,无室颤组分别为(-0.65±2.64)、(4.05±1.22)ms/RR间期,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颤时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更明显,部分患者在心肌梗死早期即已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极化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极化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纳入极化液治疗AMI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极化液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ST段变化、左室重塑)的变化。由两名评价员独立选择试验和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的4条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而后应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研究地点均在国外,研究质量均较高,各试验间具有基线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极化液治疗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对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无差异[WMD=1.87,95%CI(-0.32,4.06),P=0.09],但极化液明显有助于ST段的下降[OR=1.92,95%CI(1.25,2.96),P=0.003]和阻遏心肌重构的发生[OR=0.08,95%CI(0.01,0.68),P=0.02]。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尽管极化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AMI患者ST段的下降及远期预后,但尚不能得出极化液能改善AMI患者心功能的结论。今后有必要实施重点关注极化液使用时间的更为严格的大型RCT,以充分论证极化液对AMI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欣 《现代护理》2001,7(11):12-13
对再发性心梗(RMI)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初发心梗病人(AMI)123例就临床特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进行比较。结果 RMI组发生率和死亡部高于AMI组,提示护理对初发心梗后康复期的病人有重要价值,应密切观察细微病情变化,早期发现、预防并发症,控制心力衰竭发生,积极预防再发性心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 (LDDSE)早期识别存活心肌和预测其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2 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行直接PTCA术 18例 ,入院后第 10天进行LDDSE。结果 ①LDDSE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3 .8%、61.9%、88.2 %、76.5 %。②再灌注 <12h( 11例 )和 >12h( 7例 )的两组患者三个月时运动恢复的心肌节段分别为 85 .4%、62 .2 % ,而未行PTCA组 ( 10例 )仅为 9.1%。结论 LDDSE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的存活性和功能恢复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气分析的关系,对56例急性心肌梗塞首次发作的病人进行常规血气分析并分析其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pH<7.35或pH>7.45的病人有较高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建议对AMI病人应常规进行血气分析,异常时及时给予高流量吸氧。  相似文献   

18.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参数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其心率震荡参数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并根据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否将心肌梗死组分为A组(室性心动过速组)与B组(无室性心动过速组),比较其心率震荡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震荡初始(TO)为-0.46±1.37,震荡斜率(TS)为3.99±3.53;正常对照组TO为-1.93±1.86,TS为8.98±4.84;心肌梗死A组与B组的TO分别为0.32±2.01及-0.91±1.80,TS分别为2.75±3.33及5.32±3.89。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心肌梗死A组与B组的心率震荡参数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震荡指数低于正常人,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作为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确定我国人群心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死率的影响,为AMI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发表的有关AMI患者静息心率与病死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利用RevMan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计算AMI患者心率慢组(〈80次/分钟)和相对心率快组(〉80次/分钟)发生死亡的相对危险(RR),评价心率快慢对AMI患者生存的影响,并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1篇文献,总样本量3484例。其中心率慢组2389例,死亡198例;心率快组1095例,死亡226例;合并RR=0.33,95%可信区间是(0.27~0.40)。漏斗图分析提示不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AMI患者心率水平与病死率之间存在关联。AMI后心率增快者死亡危险增加,心率可能作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4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24h内有无T波倒置分为两组。24h内T波倒置为A组,超过24h为B组。入院后连续监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心电图,发病后2周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LVEF。结果:早期T波倒置组CK—MB峰值明显下降,酶峰时间明显提前。T波倒置组与未倒置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10.7%和28.1%(P<0.01);LVEF分别为60.30±6.11%和42.27±6.04%(P<0.01).结论:早期T波倒置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冠脉再通及心功能损害程度的一种简便有用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