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詹开喜  王大斌 《中国骨伤》2009,22(12):900-901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骨折,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多由高处坠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属于高能量损伤,以青壮年居多。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67例69足的跟骨骨折手术病例,共发生术口感染、术口皮肤坏死、腓骨肌腱损伤、距下关节炎疼痛等不同并发症10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107例跟骨骨折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对策.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107例112足跟骨骨折患者,男84例(88足),女23例(24足);年龄23~68岁,平均39.2岁.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52足,Ⅲ型46足,Ⅳ型14足.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23足行异体人工骨植骨;术中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及后关节面.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7~25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83足,良14足,可11足,差4足,优良率为86.6%.术后发生并发症13足,占11.6%(13/112).其中切口不愈合坏死8足,占7.1%(8/112);感染2足,占1.7%(2/112);慢性疼痛2足,占1.7%(2/112);距下关节炎1足,占2.6%(3/112).结论 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与原发创伤、手术技巧、术后康复等密切相关,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及手术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跟骨骨折术后皮缘坏死的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沈明球  赵永红  吕发明 《中国骨伤》2009,22(12):942-943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而其中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又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5%。随着人们对骨折后的恢复期望值的增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手术治疗以达到患足无畸形、无明显并发症及早期恢复。但随着手术病例的增多,术后并发症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相关报道中,其中尤以皮缘坏死所占比例最高,约8.3%。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并得到随访40例,现做一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经外侧切口行钢板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28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出现伤口并发症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2例;年龄25~66岁,平均47.6岁。结果在28例患者中,5例浅表坏死经保守治疗后伤口愈合,其余23例均行手术处理,经彻底清创,取出钢板,足部局部皮瓣转移4例,小腿远端蒂皮(筋膜)瓣转移修复19例。随访6个月~3年,所有伤口均愈合,无创面再坏死、裂开、感染等情况出现,恢复行走功能。结论根据创面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外科医生处理此类伤口并发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跟骨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性损伤,多为严重复杂类型的骨折,加上其周围血供的不充分,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应用地塞米松预防切口并发症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3例6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均行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其中31例33足术后当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3 mg/kg,维持2d停药(地塞米松组);32例34足采用常规治疗(常规组).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患者术后足部肿胀程度、切口渗出情况、切口皮缘坏死及感染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地塞米松组和常规组的足部肿胀时间分别为(3.6±1.3)d和(6.8±1.8)d,切口渗出时间分别为(5.3±1.9)d和(10.6±2.1)d,切口皮缘坏死率分别为6.1%和23.5%;与常规组比较,地塞米松组的足部肿胀时间短、切口渗出时间短及切口皮缘坏死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后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对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引起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可疑因素。方法以2000年3月~2003年3月间56例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仔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受伤原因、骨折类型、坠落高度、是否吸烟、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等,并对可疑因素(年龄、坠落高度、是否吸烟、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例患者61侧跟骨手术后9侧(14.8%)出现伤口感染、血肿、切口裂开、足跟坏死及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其中,坠落高度大于3.4 m、受伤至手术时间短于7 d、手术时间超过2 h及止血带使用时间超过1.5 h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骨折后7~10 d行手术治疗、缩短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可以降低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方法采用延伸的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8例43足,分析早期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7例出现切口并发症,其中皮缘部分坏死5例、切口裂开2例,经多次换药后愈合。1例发生皮缘坏死并感染,切口迁延不愈,取出内固定物后切口愈合。结论重视术前软组织损伤评估,熟悉手术入路解剖结构,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应用微创外科技术及对术后切口的合理处理是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29例(32足)。术后3 d即行不负重功能锻炼,6~8周后逐渐负重锻炼。结果 2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32个月。根据M 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20足,良8足,差4足。并发症:跟部增宽1例,距下关节炎2例(1例行关节融合),手术切口皮缘坏死愈合不良2例,螺钉后退刺激皮肤不适1例。结论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合理的术后处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宏宇  杨勇  高莹 《中国骨伤》2010,23(4):311-312
<正>跟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波及关节面骨折,后关节面最易塌陷,造成足跟增宽、跟骨内翻、关节面正常解剖关系发生改变。手术内固定治疗现已达共识,但由于手术时机,手术操  相似文献   

11.
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范新星  沈彦  谢文龙 《中国骨伤》2017,30(4):339-344
目的 :探讨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明确降低切口并发症的有效干预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85例(315足)行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切口并发症的18个临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存在统计差异的变量再给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85例(315足)共有29例(30足)出现切口并发症,其中切口皮缘红肿渗出、不愈合9足,皮缘发黑坏死或者切口裂开16足,皮肤软组织浅层感染3足,骨髓炎2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坠落高度(P=0.017)、糖尿病病史(P=0.026)、吸烟史(P=0.001)、手术时间(P=0.003)4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这些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P=0.029)、吸烟史(P0.001)、手术时间(P=0.018)是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戒烟、积极控制血糖以及熟悉手术操作,有效减短手术时间可以减少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软组织评估及干预策略在闭合性跟骨骨折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5年2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68例(207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男152例190足,女16例17足;年龄17 ~68岁,平均38.1岁.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58足,Ⅲ型124足,Ⅳ型25足.采用自制的软组织评估标准进行评价,包括初始软组织评估和术前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由资历相当的不同医生进行手术治疗,但术中及术后严格遵照上述特定的手术方式及流程进行处理.分析初始软组织评估严重程度与受伤至手术时间的相关性,受伤早期初始软组织评估、术前评估与伤口并发症的相关性,并比较3组患者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为9.2%.初始软组织评估严重程度与受伤至手术时间成正相关(r=2.474,P=0.000),与骨折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x2=109.829,P=0.000),且初始评估软组织肿胀程度和皮肤创面条件均对伤口预后有影响(P<0.05).术前对软组织的3项评估(皱纹试验、毛细血管反应实验及经皮氧分压)对伤口并发症有明显影响(x2=440.961,P =0.000).3组患者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视软组织损伤、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软组织干预策略对闭合性跟骨骨折的治疗至关重要,可明显减少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的受伤机制、临床分型、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70例(83足)闭合性新鲜跟骨骨折患者,男45例,女25例;年龄18~62岁,平均38.3岁.骨折根据Essex-Lopresti分类:关节外骨折20足(前突骨折5足,体部骨折9足,结节部骨折3足,内外侧突骨折3足),关节内骨折63足(舌状骨折25足,关节压缩型骨折38足).63足关节内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30足,Ⅲ型21足,Ⅳ型12足.采用常规足外侧"L"形切开复位普通钢板或锁定钢板内固定50足,微创切开复位螺钉固定20足,撬拨复位克氏针(或加螺钉)固定13足.20足骨缺损>2 cm3,行骨移植治疗.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70例患者术后获12~30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70例患者83足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90.3±11.0)分(48~100分).20足关节外骨折患者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98.1±2.6)分(90~100分),无并发症发生.63足关节内骨折患者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87.8±11.4)分(48~100分).并发症包括:切口皮缘坏死2足,经换药后创面闭合;腓肠神经损伤4足;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0足. 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跟骨骨折,术前慎重评估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类型、程度,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疗效.关节外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关节内骨折.  相似文献   

14.
高龄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兰玉 《中国骨伤》2007,20(3):204-205
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31例70岁以上的骨折患者施行了手术,通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70~95岁,平均78岁。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0例,动力髋15例,伤后3~18 d手术。手术入路采用髋外侧或后外侧入路,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7~10 d,均不应用止血类药物。2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1切口感染术后1~3 d可有暂时性体温升高,如不超过38·5℃,可嘱其多饮水,无须特殊处理;如持续低热,要及时查明原因,对症…  相似文献   

15.
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41,自引:0,他引:141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随访1997年1月至2002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 “Y”形钢板内固定伴必要时自体植骨治疗的Ⅱ~Ⅳ型跟骨骨折54例共59足。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0足,Ⅲ型24足,Ⅳ型15足。术中侧位X线透视观察Bhler角和Gissane角,Bro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的恢复情况。皮瓣下放置引流以防止术后血肿形成。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9~48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30足,良21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为86.4%。发生明确的早期并发症4足,发生率6.8%,其中皮肤边缘坏死2足,感染1足,腓肠神经损伤1足。远期发生明显慢性疼痛2足(3.4%)。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与跟骨解剖特点和跟骨骨折机制有关。以下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术前作周密计划和准备,术中采用全厚皮瓣并避免过分牵拉和反折,复位后通过植骨来支撑关节面骨折块及提高内固定的牢固程度,术后石膏固定并抬高患肢,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6.
跟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武勇 《中国骨伤》2017,30(12):1077-1079
<正>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左右,也是致残率很高的骨折之一~([1])。早期伤口处理、长期疼痛、创伤后关节炎、再手术等都是跟骨骨折常见的问题。跟骨骨折的治疗很有挑战性,也有很多争议。近年来微创治疗跟骨骨折有增加的趋势,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1跟骨骨折的发病机制及分型多数跟骨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以高处坠落伤  相似文献   

17.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71例(76足),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加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71例(76足)中,发生早期并发症13足,其中浅层切口裂开伴感染2足,深层切口裂开伴感染1足,尖端伤口坏死7足,骨髓炎1足,腓肠神经损伤2足;晚期发生距下关节炎2足。7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9个月。按Kerr术后疗效评分标准:优34足,良32足,可9足,差1足。结论: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中,只要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就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疗效;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应用VSD治疗跟骨骨折术后伤口不愈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刚  潘世鹏  陈新鹏 《中国骨伤》2012,25(9):782-784
目的:探讨清创VSD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伤口不愈合的效果。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跟骨骨折术后伤口缺血坏死、伤口不愈合的患者11例,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21~55岁,平均39岁;病程7~9周。利用手术清创的同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伤区灌注技术治疗,术后参考张铁良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标准评估疗效。结果:伤区经VSD封闭引流后自体植皮均顺利愈合。11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伤口无迟发感染及慢性骨髓炎发生。依据张铁良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6例,良4例,可1例。结论: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联合VSD封闭引流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