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目的 :为增强中学生合理膳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意识 ,以减盐、控油为重点 ,探讨膳食干预措施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在深圳某中学随机抽样 2 96人 ,将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以讲座、宣传册及播放录像的形式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后提高了学生的合理膳食的知识水平 ,尤其是在减盐的控油的认识和行为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在摄粗杂粮、水果、豆制品等膳食的频率方面也显示出较为合理的改变。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变中学生的膳食行为切实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张子华 《现代保健》2012,(14):130-131
目的:研究限盐减油膳食行为干预在社区居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当地常住居民中在家做饭的家庭成员150人,年龄18-65岁,通过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和主动干预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前后效果调查。结果:干预后有97.34%居民愿意继续使用控盐勺、控油壶,干预前后的限盐减油膳食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盐减油干预在社区居民应用中效果显著,但合理健康膳食行为模式并非短期能够完全形成,需要坚持不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予以强化和巩固。  相似文献   

3.
昌平区中小学生平衡膳食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对平衡膳食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平衡膳食知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昌平区抽取577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及512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对蛋白质、维生素、热量、钙等营养素来源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8.78%、56.56%、63.08%、65.84%。对导致肥胖的因素回答正确率最高,为88.88%,其次为对蛋白质来源的回答正确率为78.78%,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最低,仅为46.74%。城镇学生答题正确率高于农村学生,且差异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与膳食对相关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两项的回答正确率为中学生高于小学生,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但对热量、钙、甲状腺肿大的答题正确率为小学生高于中学生,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男、女生间比较,除对肥胖一项无显性差异外(P>0.05),其他各项回答正确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二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中小学生平衡膳食与营养知识普遍较缺乏,学校今后应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相关知识教育,应特别强调对中学生进行平衡膳食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居民食物摄入频率现状和膳食结构模式,为今后开展营养教育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2007年上海市普陀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资料,运用食物摄入频率法调查1277名15岁及以上居民,对每位调查对象过去1年的各类食物摄入频率和摄入量进行询问并记录。采用评分方法评价该区居民的膳食质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食物摄入频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普陀区居民谷类、蔬菜类、水果类、鱼虾类摄入频率较高,得分均在3分以上,畜禽肉类、蛋类、豆类和奶类次之。但蔬菜、水果以及奶类的摄入量与国家推荐标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居民的膳食结构仍不太合理。影响居民食物摄入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状况(P=0.00)、文化程度(P〈0.05)、性别(P=0.00)和职业(P〈0.05)。[结论]目前普陀区居民的膳食状况以蔬菜、水果和奶类的摄入不足为主要问题,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连市城区居民对合理膳食、规律锻炼等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对示范点人群产生的效果,为有效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在市卫生局与爱国卫生运动办公室领导下,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各示范点通过张贴宣传画,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控油壶、控盐勺等支持工具及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途径,向示范点居民倡导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2012年,在大连市12个区(市、县)20个示范点,对3852名14岁以上的居民进行效果评估问卷调查。结果对膳食知识与身体活动知识共调查13项,居民总体知识总知晓率为62.2%,与2009年比较提高46.0%;其中膳食知识知晓率为71.0%,与2009年比较提高62.8%;身体活动知识知晓率为52.7%,与2009年比较提高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在示范点开展的多种形式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宣传,对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知晓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深圳市社区膳食营养干预项目对慢性病患者控油限盐知信行的影响和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深圳市20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3 588例慢性病患者,通过发放控油壶和限盐勺,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收集干预前有效问卷3 588份,干预后有效问卷3 479份,并同时随机抽取38户家庭进行3天24小时食用油和食盐称重调查以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食盐和食用油摄入的知晓率分别为27.70%和15.16%,干预后分别为88.04%和84.42%(P0.001)。干预前控制食盐和食用油摄入的比例为62.99%和59.25%,干预后分别为97.10%和96.67%(P0.001)。通过控油限盐工具的使用,食盐和食用油的摄入量均下降,并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标准。结论通过对慢性病患者发放控油壶和限盐勺的膳食营养干预项目可以有效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膳食营养知识,培养患者合理膳食、控油限盐技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产前检查和孕期合理膳食营养指导,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开设孕妇营养门诊,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产科登记及分娩的331名孕妇进行膳食营养分析、咨询及个性化指导,比较干预前后的巨大儿发生率;并将分娩巨大儿的孕妇与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的孕妇分别分为巨大儿组和正常组,进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初诊孕周等因素的分析。结果对孕妇进行孕期合理膳食营养指导后,巨大儿的发生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5)。巨大儿组与正常组的年龄、初诊孕周、孕妇和配偶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文化程度和就业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个性化膳食营养指导,提高孕妇的依从性,有助于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农村居民标示盐勺和刻度油壶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标示盐勺和刻度油壶在山东省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发放及使用情况,并评价膳食工具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山东省中西部地区8个县(市、区)抽取部分农村居民家庭,免费发放标示盐勺和刻度油壶,并进行膳食指导。结果干预村农村居民盐勺和油壶的发放覆盖率分别为85.9%和84.0%,盐勺和油壶使用率分别为75.4%和74.8%。95.0%的发放对象通过不同途径得到了使用指导,其中68.9%来自村医。85.0%以上的使用者认为盐勺和油壶对控制盐油摄入量有帮助。3/4以上的调查对象愿意使用盐勺或油壶。干预后盐、油摄入量分别为11.20 g/(人.d)和32.69 g/(人.d),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3.56 g/(人.d)和42.05 g/(人.d)(t=7.218,P〈0.001;t=8.954,P〈0.001),盐、油摄入达标率(15.5%和53.3%)较干预前分别提高了8.5%和24.5%。结论通过膳食干预和指导,居民的控盐、控油知识知晓率有了较大的提高,膳食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以盐勺和油壶作为控制盐油摄入手段在帮助居民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平衡膳食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高盐膳食乘务员合理控盐前后对控盐知识的知晓率和合理控盐干预前后尿钠检测结果,评价合理控盐措施对机车乘务员高盐膳食行为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效果。方法对在湘铁路某机务段乘务员高盐膳食者56人进行合理控盐干预,跟踪观察半年,对高盐膳食乘务员干预前后自身配对尿钠浓度进行检测,分析控盐措施实施效果。结果合理控盐干预前乘务员对控盐知识的知晓率为35.99%,干预后知晓率为57.42%,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高盐膳食56人8 h晨尿钠均值水平为(3.22±1.54)g,干预后均值水平为(2.75±1.43)g,合理控盐干预前后尿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有71.87%的人收缩压有所下降。结论采取合理控盐干预措施后,乘务员对控盐知识有了较高的认识,高盐膳食乘务员尿钠浓度明显降低,血压也得到有效控制,认为合理控盐干预能达到降低机车乘务员因钠盐摄入过高而加大高血压发病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陕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在碘缺乏病(IDD)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3~9月.抽取陕县西张村镇,对部分小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IDD知识、行为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家庭用盐碘含量。[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家庭主妇150人、140人,IDD知识知晓率由7.33%~65.33%提高到70.00%~89.29%(P〈0.01),具有相关健康行为者所占比例由17.33%~66.67%提高到90.71%~97.14%(P〈0.01);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160人、152人,IDD知识知晓率由12.50%~76.88%提高到76.97%~91.45%(P〈0.01),具有相关健康行为者所占比例由16.88%~54.38%提高到78.29%~90.79%((P〈0.01)。干预前后分别检测家庭用盐40份,碘含量合格率由35.00%提高到95.00%(P〈0.01)。[结论]开展IDD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家庭主妇和小学生的IDD防治知识,改善相关行为有着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影响广州市居民限盐控油行为的因素,为促进限盐控油行为的形成提供参考。方法将4 461名明确是否使用限盐勺以及4 426名明确是否使用控油壶的调查对象分为使用组和未使用组,对两组的基本特征、油盐相关知信行等进行调查及比较分析。结果限盐勺使用组食盐推荐摄入量知晓率(41.52%)、食盐摄入过量与高血压相关知晓率(59.97%)、与中风有关知晓率(17.77%)、支持全民减少摄盐量人数(91.61%)等均高于未使用组(分别是34.91%,χ2=18.88,P<0.01;55.52%,χ2=8.52,P<0.01;15.14%,χ2=5.18,P=0.02;81.57%,χ2=98.38,P<0.01),饮食口味很咸和较咸的构成比(7.50%)低于未使用组(10.22%,χ2=9.93,P<0.01)。控油壶使用组食用油推荐摄入量知晓率(39.44%)、食油摄入过量与高血压相关知晓率(55.61%)、与肿瘤相关知晓率(11.85%)、支持全民减少摄油量构成比(91.43%)均高于未使用组(分别是30.95%,χ2=33.19,P<0.01;50.87%,χ2=9.90,P<0.01;9.38%,χ2=6.97,P<0.01;84.21%,χ2=54.65,P<0.01)。结论油盐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及态度、个人的饮食习惯对限盐控油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780户居民控油限盐膳食干预的结果。方法在26个县(区)各随机抽取一个村(社区),以具有膳食改善意愿为原则选取30户家庭,以膳食指导为干预手段,分别在膳食指导前后用称重法进行三日食用油和食盐摄入量的调查,计算以家庭为单位的每标准人日食用油和食盐摄入量。结果膳食指导后食用油、食盐和总食盐的摄入量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食用油和总食盐摄入量的合格率明显上升(P<0.01)。结论膳食指导作为主要的干预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居民食用油和食盐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膳食结构、尤其是脂肪类食物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孕24~28周检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孕妇62例作为GDM组,选择同期糖试验正常(GNGT)孕妇65例作为对照组。对GDM组孕妇饮食干预治疗前进行膳食和活动状况的调查。比较两组孕妇体重指数、活动水平、代谢率和膳食结构中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特别是膳食脂肪、脂肪酸类型等。结果:①GDM组孕妇每日需要量为(2419±41)kcal,摄入能量为(2188±53)kcal;对照组每日需要量和摄入量分别为(2421±39)kcal和(2141±32)kca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体重指数(BMI)和活动水平(PAL)为(28.2±0.8)kg/m2和1.35±0.02,对照组为(25.1±0.4)kg/m2和1.42±0.01,GDM组体重指数高于对照组,活动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②GDM组孕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供能百分比分别为(53.1±3.7)%、(17.0±0.4)%和(29.3±1.3)%,对照组分别为(53.1±1.7)%、(16.9±0.6)%和(26.0±1.0)%。GDM组脂肪供能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供能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问卷调查显示,两组孕妇膳食种类摄入相对量"适量"占80.5%~91.9%。孕妇饱和脂肪酸(SFA)主要来源于猪、牛、羊、鸡等动物,绝对值比较GDM组摄入频率高于对照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来源于鱼、植物油、坚果类,GDM组低于对照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主要来源于植物油、鸡蛋和菌类,两组略有差异。结论:①孕妇高脂肪、高SFA和低PUFA的饮食结构可能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有关。②孕期应控制孕妇BMI的增加,根据BMI指导营养摄入及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运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_16)对山东省18~80岁居民的膳食质量进行整体评价,以指导下一步针对性膳食干预的实施。方法 选取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中山东省具有完整膳食与基本信息数据的3 275例18~80岁居民,使用DBI_16评分方法评价其膳食质量。结果 山东省成年居民摄入量严重不足的为蔬菜、水果、奶类、豆类、鱼虾类、蛋类,摄入过量的为食用油和调味品食盐类。居民膳食质量整体上属于中度膳食失衡(DBI_DQD=37.9分)水平,同时处于中度膳食摄入不足(DBI_LBS=27.0分)和低度膳食摄入过量(DBI_HBS=10.9分)水平;农村、男性、鲁西北、60岁以上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者膳食摄入过量及膳食不均衡程度较为严重;膳食模式集中于D、E、G、H四种,主要以H模式为主。结论 山东省18~80岁成年居民的膳食摄入情况有待改善,同时存在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的问题,因此要继续增强平衡膳食相关营养知识的宣传力度,改善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工作场所职业人群膳食质量状况,探索职业人群膳食干预管理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北京市西城区190名在职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后目标人群摄入适量的蛋类、动物性食物、食盐和蔬菜类食物的比例分别提高了3.8%、14.4%、19.2%和10.8%,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物、肉禽类、水果类、奶类、豆类和水产品摄入适量的比例有所提高,分别为2.3%、2.9%、2.2%、9.9%、7.7%和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类、食用油摄入过多的比例有所降低,分别为4.7%和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工作场所开展群体膳食行为干预,可以改变职业人群的不健康饮食习惯,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6.
An impediment to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nutritional factors on biologic processes or health status in human populations arises from the relatively small dietary differences that exist between individuals in relation to large periodic fluctuations in dietary intake and the imprecision with which diet is normally assessed. We report here on characteristics of dietary variability in a group of 14 young men who successfully completed an intervention study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create large differences in fat intake between baseline and two dietary intervention-periods each lasting two months (during which safflower and coconut oil supplements were given). We found that in the second supplemental phase of the intervention inter-person sources of variability were greatly increased over the low-fat baseline values. For proportion of calories as fat it increased to 64.2% of total variance from 21.6% without supplementation; for saturated fatty acids, 47.3% from 17.7%; for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62.4% from 22.8%; and for the P:S ratio, 71.5% from 21.6%. During the first intervention phase we observed only moderate changes. Reasons for the intervention phase differences in effect, implications for feeding trials designed to look at dietary fat effects, and the need for future studies aimed at clarifying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Corresponding autho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郑州市城区居民食物摄入状况,为合理膳食指导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城区24个社区,每个社区10~12户,对每户所有3岁及以上人群,采取3 d 24 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称重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20年共调查267户738人,每标准人日谷薯类(595.4 g)和蛋类(51.4 g)食物摄入高于推荐量;奶及奶制品(56.7 g)、蔬菜类(203.2 g)、水产类(0 g)、大豆及坚果(5.3 g)、水果类(18.1 g)和食用油(21.5 g)摄入低于推荐量;畜禽肉类(70.6 g)和食用盐(5.4 g)摄入符合推荐量。各类食物中仅谷薯类和蛋类摄入量大于2012全国监测数据(Z = 20.65,P<0.001;Z = 18.33,P<0.001)。男性谷薯类和蔬菜类的摄入量大于女性(χ2 = 15.09,P<0.001;χ2 = 4.43,P = 0.035);女性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多于男性(χ2 = 4.19,P = 0.041);不同年龄性别居民食物摄入量波动较大。结论 郑州市城区居民膳食结构不太合理,奶及奶制品、蔬菜类、水产类、大豆及坚果和水果类摄入量不足,应不断进行膳食结构优化,做好居民合理膳食指导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校医和教师群体膳食营养知识和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制订相应的培训和健康教育干预计划,改善教师及其家庭的慢性病防控的技能,并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及其家长,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群体的慢性病防控知识和技能。方法按《深圳市教师膳食营养干预项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结果本次调查对象的个人健康行为习惯形成率平均为76.44%,较干预前的54.75%上升了21.69%。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率平均为94.71%,较干预前的47.73%上升了46.98%。调查显示,认为开展这样的项目对促进身体健康有益处的占了71.85%;经常使用控油壶、限盐勺、腰围尺和BMI尺等健康小工具的占22.22%,偶尔用的占60.00%;积极向其他人推荐使用以上健康小工具的占28.15%,有时会推荐的占63.70%。结论教师膳食营养知识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