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2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外伤是造成动眼神经麻痹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目前交通事故等外伤的增多,该类病患亦有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头、眼部外伤后患眼上睑下垂,眼球处下外斜位,内转、上转、下转受限及瞳孔开大,对光反射消失。我们自2000年1月至今应用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35例(35眼),均为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被动牵拉试验阴性,且不伴神经综合征。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2组:A组:应用复方樟柳碱组,共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6~68岁,平均(32.5±3.31)岁;眼部外伤7例,头部外伤13…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夏群  关航  崔宝华  龙力  潘永萍 《眼科》1998,7(3):134-136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常规的眼科检查和眼肌专科检查,内科行全身检查及实验室血生化检查以确诊糖尿病;部分病例辅以影像学检查。结果:39例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多数为单眼患病;受累颅神经以动眼神经最多21例23只眼,以后依次为外展神经12例,滑车神经和复合神经麻痹各3例。动眼神经麻痹中5例为伴随上睑下垂和瞳孔变化的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大多数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近半数患者有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常规眼科检查和眼肌专科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2 4例 (2 4只眼 ) ,部分病例辅以影像学检查。结果  2 4例均匀单眼发病 ,受累颅神经以动眼神经最多见 13例 (13只眼 ) ,其次为外展神经 9只眼 ,滑车神经 1只眼。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眼肌麻痹 ,其发病可能与微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57例(57只眼)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和眼肌学检查,以内科检查及实验室血生化检查确诊糖尿病;部分患者行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 5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受累颅神经以动眼神经最多,占53%为30只眼,外展神经麻痹占24%为14只眼,滑车神经麻痹占16%为9只眼。复合颅神经(Ⅲ,Ⅳ)麻痹占7%为4只眼。动眼神经麻痹中7例为伴随上睑下垂和瞳孔变化的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大多数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眼肌麻痹,其微血管病变是临床发病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报告9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均确诊为糖尿病,无其他任何诱因,突然发生眼肌麻痹,已经除外其他原因。其中动眼神经受累6例(8眼),动眼神经与外展神经均受累2例(3眼),仅外展神经受累1例(1眼)。全部病例确诊后均经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同时给予神经营养剂、血管扩张剂、大量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治疗,症状于3周~5个月内消失。表明病变为可逆性。还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鉴别诊断、预后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脑干梗死早期眼球运动异常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干梗死早期眼球运动异常的特点,评价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87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2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所纳入患者的眼部表现、伴随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24例患者中男19例,女5例;发病年龄42~81岁,中位数为64岁。发病危险因素:83.3%(20/24)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7.5%(9/24)患冠心病,29.2%(7/24)患糖尿病,12.5%(3/24)患房颤。在伴随症状中,87.5%的患者伴有头晕,16.7%伴有恶心,16.7%伴有肢体共济失调,8.3%伴有眩晕,4.2%伴有对侧肢体无力。发病部位:脑桥梗死14例(58.3%),中脑9例(37.5%),延髓1例(4.2%)。中脑梗死患者的眼肌麻痹均为核性动眼神经麻痹,其中眼球内转异常出现最多(8例)。脑桥梗死引起的眼球运动异常表现多样,有3例表现为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核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为不全性Horner综合征,10例伴有眼球震颤。结论脑干梗死患者眼球运动异常的主要特点包括核性眼肌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眼球震颤等,神经眼科体征对脑干梗死早期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5例(25只眼)经常规眼科检查,眼肌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进行分析.结果 25只眼均单眼发病,受累神经以动眼神经麻痹多见,为15例,其次外展神经麻痹6例,滑车神经麻痹3例,复合神经(Ⅲ+Ⅳ)麻痹1例.结论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发眼肌麻痹,糖尿病性微循环病变是导致神经缺血缺氧以致变性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许多原因可发生眼外肌麻痹。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则比较少见,我们从1979年~1990年11年间共收集本病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9例中男5例,女4例;年龄25~63岁,平均45岁,40岁以上者8人(88.89%),眼肌麻痹发生在患糖尿病后6年、8年、12及15年各1例,10年4例。双侧眼肌麻痹1例,单侧8例,动眼神经受累7例,其中1例25岁患者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后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8至2013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以复视症状为主症的眼肌麻痹患者80例,根据病史、详细的查体和眼部检查,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80例病例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24例(动眼神经麻痹16例,外展神经麻痹6例,合并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2例),脑血管病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18例,颅内动脉瘤者10例,重症肌无力眼肌型2例,躯体形式障碍1例,颅内肿瘤2例,多发性硬化1例,神经梅毒1例,脑干脑炎1例。结论很多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复视的神经眼科体征,其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为最主要病因,脑血管病、动脉瘤眼肌麻痹、动脉粥样硬化也是重要原因,其他还有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躯体形式障碍、颅内占位等。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眼外肌麻痹病因复杂,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明确诊断,以达到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之而来的糖尿病性眼病日益成为危及患者视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为多见 ,但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则比较少见 ,笔者自 1991~ 2 0 0 0年 10年间共收集 9例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本文 9例 (9眼 )中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36~ 6 2岁 ,平均 49岁。 40岁以上者 8例 ,占 88.89% ,眼肌麻痹分别发生在患糖尿病后 4~ 8年。自述糖尿病史者 4例 ,经实验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者 5例 ,本组病例均为 型糖尿病。2 .诊断依据 :…  相似文献   

11.
眼肌麻痹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眼肌麻痹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有眼肌麻痹症状,且经眼科、神经内外科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的住院病例。结果眼肌麻痹的病因以动脉瘤最多(34.8%,16/46),其次为痛性眼肌麻痹(17.4%,8/46)及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7.4%,8/46),其它依次为:颅脑外伤(13.0%。6/46)、颅内感染(8.6%,4/46)、内直肌损伤(4.3%,2/46)。累及的神经以动眼神经最多(73.9%,34/46)。其次为外展神经(30.4%,14/46),滑车神经受累及较少(4.3%,2/46)。明确诊断后,针对原发病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结论眼肌麻痹的病因复杂,应仔细分析临床特点,并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首诊眼科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方法单中心病例回顾性分析。收集2013年5月~2021年8月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神经眼科就诊及转诊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者资料,对其人口学特征、发病特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因以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143例确诊为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为(45.2±20.6)岁(3~89岁);平均病程为(2.9±7.6)年。单纯性动眼神经麻痹110例(76.9%),合并其他脑神经及神经系统疾病的33例(23.1%)。病因依次为外伤(23例,16%)、炎症(23例,16%)、缺血(21例,14.7%)、肿瘤(20例,14.0%)及动脉瘤/动静脉瘘(18例,12.6%)等。其他病因包括核性、放射损伤及医源性等。少见病因包括周期性发作性动眼神经麻痹伴痉挛发作、神经肌强直等。2例患者病因不明。81例患者预后良好,后无明显上睑下垂及复视。结论动眼神经麻痹是导致上睑下垂及复视的重要疾患,老年人群中缺血性占比高;动脉瘤/动静脉瘘虽然仅占12.6%,但危及生命,为神经眼科急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中颅神经病变引起眼肌麻痹在临床上并非多见 ,自1994年至 1997年 7月 ,我们诊治 2 1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文 2 1例病人中男性 13例 ,女性 8例 ,年龄 4 9~ 74岁 ,平均 6 1± 7.3岁 ,既往有糖尿病史者 16例 ,病程 1~ 2 5年 ,平均 7± 3.2年 ,另5例为出现眼肌麻痹后经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 6例 ,眼底 期、 期和 期病变者分别为 4例、 1例和 1例。 14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半年~ 2 0年。 (2 )临床表现 :2 1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 ,以复…  相似文献   

14.
小儿眼外肌麻痹8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慧敏  余涵 《眼科新进展》1997,17(4):246-247
儿童时期眼外肌麻痹并非少见,但其病因较为复杂,若能迅速查明原因,施以正确治疗,多数病例可获满意效果。为此,我们将近10a临床资料较完整的87例小儿眼外肌麻痹作一扼要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4例,女33例;年龄3mo~14a;单侧眼外肌麻痹79例,双侧8例;完全性麻痹77例,不完全性麻痹10例;动眼神经麻痹72例,外展神经麻痹68例,滑车神经麻痹5例;其中2/3病例为2对或2对以上颅神经麻痹。1.2病因外伤所致者28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2例上睑下垂为球壁骨折致单纯提上睑肌肌束损伤所致,3例颅内占位性病变,2例为脑肿瘤,1例…  相似文献   

15.
63例Tolosa-Hunt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THs)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以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6.2006年临床确诊的63例THS,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63例患者中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均有头痛和眼肌麻痹,大多数以动眼神经损伤为主,部分呈动眼神经完全损伤,Ⅲ、Ⅳ、Ⅵ颅神经同时受累较多见,可伴有视神经损伤,经CT、MRI排除其他疾病,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可能因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有一定价值,激素治疗敏感.  相似文献   

16.
单纯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肖 《临床眼科杂志》2005,13(2):169-170
目的 探讨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方法 回顾近5年来在我院神经科住院并确诊为动眼神经麻痹的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缺血性病变是其主要病因,其次是动脉瘤。结论 动眼神经麻痹应早期明确诊断,早期给予改善供血或行动脉瘤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我院1996~2001年6月,共诊治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48~76(平均62)岁。既往有糖尿病史者25例,病程1~27年。7例患者为出现眼肌麻痹後经检查确诊为糖尿病。Ⅰ型糖尿病4例,Ⅱ型28例。全部为急性起病,主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尿病眼肌麻痹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6/2017-06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的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120例12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颅神经受累部位分为动眼神经麻痹组(Ⅲ组,66例)、外展神经麻痹组(Ⅵ组,41例)、复合神经麻痹组(Ⅲ+Ⅵ组,1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筛选糖尿病眼肌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高血压情况与糖尿病眼肌麻痹的发生相关,其中年龄≥45岁,男性,糖尿病病程≥10a,合并DR,HbA1c>7%是糖尿病眼肌麻痹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糖尿病眼肌麻痹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是否合并DR及HbA1c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14例(14只眼)老年人糖尿病并发动眼神经不全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例中8例以单侧眼睑下垂、6例以复视为首发表现,伴头痛、眼球运动受限,但瞳孔未受累。14例均治愈,治愈时间3~10周。结论该病多为急性发病,疗效与血糖水平及病程无关,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处理神经系统病变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动眼神经麻痹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2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诊眼科12例。神经内科15例,神经外科5例。病因包括脑血管微梗塞19例;上呼吸道感染性神经炎2例;脑外伤4例;脑膜瘤2例;动脉瘤1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愈后以上呼吸道感染性神经炎和脑血管微梗塞患者为最明显。结论 (1)眼科医生要重视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检查,协同相关科室对症治疗,有利于功能早期恢复;(2)头颅CT和MRI是主要的病因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