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NF)的疗效。方法将7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PCI术后NF患者随机分成尿激酶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尿激酶组PCI术后即刻予25万U尿激酶冠状动脉内注射,15 min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心肌梗死溶栓研究(TIMI)和Blush血流分级改变情况,术后第1天起再予尿激酶25万U静脉滴注,共3 d。两组术中均根据血压情况予必要的常规处理,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心功能及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尿激酶组TIMI及Blush血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术后1 h ST段抬高下降幅度≥50%者占42.8%,与对照组(30.5%)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2 h ST段抬高下降幅度≥50%者占77.1%,与对照组(52.8%)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尿激酶组术后10 d梗死心肌节段心肌灌注积分为(3.00±1.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7±1.36)分(P<0.05)。③住院期间尿激酶组与对照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室壁运动积分(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但尿激酶组随访期间的LVEDV、LVESV、WMSI较住院期间显著降低,LVEF则显著增加(P值均<0.05);对照组LVEDV、LVESV及WMSI较住院期间显著增加,LVEF则显著降低(P值均<0.05)。④尿激酶组在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值均<0.05);不稳定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能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左室重构,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对改善AMI直接PCI后NF的不良影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良秋  徐新  马绍椿 《河北医学》2004,10(6):499-50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 (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 vention ,PCI)与静脉溶栓后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2 3例AMI静脉溶栓成功的患者观察发病后二周及满 3个月时左心舒张末期内径 (LVED)和射血分数 (EF) ,2 3例AMI急诊PCI术后两周及满 3个月时左心舒张末期内径 (LVED)和射血分数 (EF) ,二者进行比较。结果 :AMI急诊PCI组术后两周及 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 (5 8.6± 10 .5比 5 2 .8± 9.4 ,P≤ 0 .0 5 )射血分数LVEF(5 7.5± 10 .5 ) %比 (6 4.8± 11.1) % ,P≤ 0 .0 5AMI溶栓成功组 2周及 3个月时的LVED(5 7.4± 9.5 )比 (6 0 .7± 11.5 ,P≥0 .0 5 ,LVEF(5 2 .3± 9.3) %比 (5 4.6± 9.2 ) %P≥ 0 .0 5 ,PCI组LVEF改变 (5 .12± 0 .33% )较溶栓组的LVEF的改变 (2 .11± 0 .12 % )大P≤ 0 .0 5 ,差异呈显著性。结论 :AMI急诊PCI术后LVED减小 ,LVEF升高 ,静脉溶栓组LVED没有减少 ,LVEF稍升高 ,但不如急诊PCI术明显 ,提示急诊PCI术较单纯静脉溶栓对左室收缩功能更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杠柳毒苷对慢性心衰大鼠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法造成心肌梗死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高辛组、杠柳毒苷8、4、2mg/kg剂量组.给药4周后,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VSd)、左室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LVSs)、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收缩末期后壁厚度(LVPW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心排血量(SV).[结果]各给药组LVDd、LVDs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杠柳毒苷8 mg/kg剂量组、地高辛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各给药组均可以升高EF、FS,降低LVEDV、LVESV,与模型组相比,地高辛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其中杠柳毒苷8、4 mg/kg剂量组EF和LVESV,杠柳毒苷8 mg/kg剂量组F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杠柳毒苷治疗可以改善慢性心衰大鼠左室结构和功能,8 mg/kg剂量组有优于其他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潘丽 《广西医学》2004,26(8):1090-1092
目的 采用超声评价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方法 将 96例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 5 6例保留瓣下结构为观察组 ,4 0例按传统方法手术为对照组。应用HP 10 0 0型多功能心脏超声诊断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 3个月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EF)、左室短轴缩短率 (FS)、每搏量 (SV)、左室舒张末容量 (LVEDV)、左室收缩末容量 (LVESV)、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s)、左房腔内径 (LAD)等心功能多项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间的EF、FS、SV、LVEDV、LVESV、LVd、LVs、LAD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术后两组LAD和LVd均较术前明显缩小 (P <0 0 5 ) ,术后观察组EF、FS、SV等心功能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有益于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后病例不同时间择期PCI术对左室功能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AMI急性期后病例120例,分为三组,分别于AMI后10天~2周、2周~1月、3月~1年行择期PCI术治疗,运用经胸超声心动图于术前及术后半年测定左室功能指标EF、WMSI、LVED、E/A以评价左室功能,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AMI后10天-2周择期PCI组、2周~1月择期PCI组术后EF、WMSI、E/A等左室功能指标与3月~1年择期PC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10天~2周择期PCI组与2周~1月择期PCI组术后各项左室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AMI急性期后病例择期PCI宜选择在心肌梗死后1月内完成PCI治疗,可改善左室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杠柳毒苷对慢性心衰大鼠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法造成心肌梗死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高辛组、杠柳毒苷8、4、2mg/kg剂量组。给药4周后,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VSd)、左室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LVSs)、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收缩末期后壁厚度(LVPW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心排血量(SV)。【结果】各给药组LVDd、LVDs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杠柳毒苷8mg/kg剂量组、地高辛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各给药组均可以升高EF、FS,降低LVEDV、LVESV,与模型组相比,地高辛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其中杠柳毒苷8、4mg/kg剂量组EF和LVESV,杠柳毒苷8mg/kg剂量组F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杠柳毒苷治疗可以改善慢性心衰大鼠左室结构和功能,8mg/kg剂量组有优于其他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MI后心室形态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STEMI患者,发病6小时内接受急诊PCI术,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且远端血流达TIMI3级,入选患者共86例,年龄59.1±11.3岁.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简称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常规剂量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日,连续用药24周.于AMI后24小时内和第24周末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VE/VA)、左室重量指数(LVMI)、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等指标.比较各组24小时内和第24周末心室形态和功能指标,并对心室形态/功能相关分析.结果 24周后常规剂量组的LVESV、LVEDV、LVMI及WMSI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和E/A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AMI后的心室重塑,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MI后心室形态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STEMI患者,发病6小时内接受急诊PCI术,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且远端血流达TIMI3级,入选患者共86例,年龄59.1±11.3岁.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简称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常规剂量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日,连续用药24周.于AMI后24小时内和第24周末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VE/VA)、左室重量指数(LVMI)、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等指标.比较各组24小时内和第24周末心室形态和功能指标,并对心室形态/功能相关分析.结果 24周后常规剂量组的LVESV、LVEDV、LVMI及WMSI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和E/A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AMI后的心室重塑,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对下壁心肌梗死 (AMI)的治疗意义。方法  6 0例下壁AMI分为溶栓组 (A组 ) ,非溶栓组 (B组 )。A组给予尿激酶 15 0万U静脉溶栓 ,B组除溶栓外其他治疗相同。观察院内是否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并发症 ,观察出血副作用。 1周后 ,作心脏彩超 ,测射血分数 (EF)、左室舒末径 (LVD) ,评价心功能。结果 两组间院内严重并发症及院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1周后心脏彩超示EF、LVD值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出血 3例均发生于A组。结论 下壁AMI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应权衡利弊、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左心室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发作AMI且发病24 h内未行静脉溶栓病人43例,其中行急诊PCI病人29例(急诊组),择期PCI病人14例(择期组)。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1、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2组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各指标前后变化。结果:2组病人PCI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与术前比较,术后1、3个月急诊组的LVEDD、LVESD、LVEDV、LVESV指标均下降(P<0.05~P<0.01),LVEF明显升高(P<0.01);择期组LVEDD、LVEDV、LVESV均下降(P<0.05~P<0.01),LVESD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明显升高(P<0.01)。2组病人术前LVEDD、LVESD、LVEDV、LV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病人术后1、3个月的LVEDD、LVESD、LVEDV、LVESV均低于择期组(P<0.05)。结论:急诊PCI可改善AMI病人左心室重构,抑制左室收缩功能进一步降低,对AMI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赵勇  孟广军  笪伟  张泓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690+738+831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three-dimensional realtime echocardiography,RE-3D)和B型脑钠肽(type B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测定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成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后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方法选择AMI患者12例,成功行PPCI术,评价术前和术后1周BNP水平,并分别于术后1 d、1周、1个月行应用RT-3DE对左室容积及功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术后1周与术后1 d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和E/A比(E/A ratio)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al,EF),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S-DV)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1 d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BN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NP下降程度和EF升高程度呈负相关趋势。结论成功的PPCI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AMI患者左室重构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ST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浆N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左室重构(LVRM)的变化.方法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35例和常规药物加急诊PCI术组37例,于入院24 h内或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及入院第10 d检测血浆NT-proBNP,入院时及第9~10 d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分析血浆NT-proBNP变化与左室形态与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 药物组与药物加直接PCI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浆NT-proBNP明显下降,LVEF、FS值增高,P<0.05,LVEDD、LVEDV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PCI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治疗前血浆NT-oroBNP、LVEF、FS、LVEDD、LVEDV均无明显差异,P>0.05.PCI组较药物组治疗后血浆NT-oroBNP明显下降,LVEF、FS明显增高,P<0.05,LVEDD、LVEDV下降,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发病24-48 h)血浆NT-proBNP增高可反映左室重构的变化,而早期直接PCI术可明显降低血浆NT-proBNP,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并可降低左室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6个月以上随访观察,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二尖瓣反流(MR)的影响.方法:213例AMI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药物组(126例,服用常规药物)和PCI组(87例,PCI 常规药物),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及随访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MR程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MI患者住院期间MR的发生率为28.6%,下壁心梗M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34.5%vs 22.3%,P<0.01).平均随访8.8个月后MR的总发生率为35.4%,PCI组MR发生率较住院期间无显著变化(26.4%vs 27.6%,P>0.05),而常规药物组MR发生率较心梗急性期有明显增加(43.7%vs30.2%,P<0.01),且明显高于PCI组(P<0.01).PCI组LVEDd、LVEDV、LVESV低于常规药物组(P<0.05),而LVEF高于常规药物组(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较其他部位心梗患者易出现MR;随着心肌梗死时间延长,MR发生率有增加趋势.PCI通过改善血流及左室重构,可降低或至少不增加M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潘丽 《医学文选》2004,23(4):409-410
目的 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96例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 5 6例保留瓣下结构为观察组 ,40例按传统方法手术为对照组。应用 HP-1 0 0 0型多功能心脏超声诊断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 3个月测定 EF、FS、SV、LVEDV、LVESV、LVd、LVs、LAD等心功能多项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间的EF、FS、SV、LVEDV、L VESV、LVd、LVs、LAD均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术后两组 LAD和 LVd均较术前明显缩小 ( P <0 .0 5 ) ,术后观察组 EF、FS、SV等心功能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有益于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应用RT-3DE、常规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s法和M型超声心动图Teichholz法测量23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及射血分数(EF),以左心室造影为参考标准.结果:RT-3DE测量所得LVEDV、LVESV、SV、EF与左心室造影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2、0.90、0.88、0.91(P均<0.001),LVEDV、LVESV、SV、EF测值均较左心室造影略小,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双平面Simpson's法与左心室造影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85、0.87、0.86、0.91(P均<0.001),LVEDV、LVESV、SV、EF测值均较左心室造影小,双平面Simpson's法与左心室造影测得的LVEDV、LVESV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的SV、EF之间无差异;M型超声心动图Teichholz法与左心室造影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分别为0.73、0.71、0.70、0.65(P均<0.05),LvEDV、LVESV、SV、EF测值均较左心室造影大(P<0.05或P<0.01).结论:RT-3DE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准确地评价心肌梗死伴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及EF.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左心室重构 (LVRM)的影响。方法 对2 7例AMI患者发病 2周后行择期PCI,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PCI术前及术后 3个月的左心室室壁运动积分指数 (WMS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变化 ,并进行分析。结果 AMI后择期PCI术后WMSI、LVEF较术前明显改善 (P <0 0 1) ;LVEDD、LVESD均较术前缩小 (P <0 0 5 ,P <0 0 1)。结论 AMI后择期PCI仍可明显抑制LVRM ,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左心室室壁瘤(LVA)患者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心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评估急诊PCI短期疗效.方法 应用RT-3DE观察3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并LVA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客积(ESV)、心排血量(CO)、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球形指数(SPI).将31例AAMI患者分为功能性LVA(A组)、解剖性LVA(B组)及伴有血栓性LVA(C组).对各组患者心功能参数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 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2个月的LVEF提高,SPI降低(P<0.01);B组术后2个月的CO、CI、LVEF提高,SPI降低(P<0.05);C组术后2个月SPI下降(P<0.05);3组患者组间术前及术后2个月EF及S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SPI与LVEF呈负相关,与EDV、ESV、EDVI、ESVI、CO、CI呈正相关.结论 功能性和解剖性LVA患者PCI术后2个月左心室形态及整体收缩功能改善,伴有血栓性LVA术后2个月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二尖瓣环位移( MAD)作为评价左室整体收缩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8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分为心肌梗死组(n=31)、心绞痛组(n=27)及对照组(n=30)。所有研究对象采集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二维图像并储存,以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 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 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使用STI测量MAD参数:左室室间隔处瓣环插入点最大位移( TMAD1)、左室侧壁处瓣环插入点最大位移( TMAD2)、室间隔一侧壁瓣环连线中点的最大位移( TMADmid )及其占左心室舒张末长径( LVIDd)的百分数(左心室长轴缩短, TMADmid%)。分析MAD各参数与LVEF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心绞痛组、心梗组间LVEDV、LVESV、LVIDd依次递增, LVEF 依次递减,但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LVEDV、LVESV、LVI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的MAD各测量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心梗组减低较心绞痛组更为显著( P<0.01)。所有研究对象TMAD1、TMAD2、TMADmid及TMADmid%均与LVEF正相关(r=0.79、0.85、0.84、0.89, P<0.01)。结论应用STI测定的MAD与LVEF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有望成为临床常规评价冠心病左室整体收缩活动异常的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