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钱伟 《健康博览》2007,(4):40-41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的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病变。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以纤维胃镜检查为主要依据。此外,由于幽门螺旋菌是慢性胃炎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故检查胃内幽门螺旋菌也成为慢性胃炎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多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长期饮用烈性酒、浓茶、咖啡、过量的辣椒调味品,以及摄入过成、过酸及过粗糙的食物,反复刺激胃黏膜或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而使胃黏膜变性。主要表现有上腹饱闷感或疼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烧心腹胀等症状。因此,合理的饮食调理对治疗慢性胃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洪文 《长寿》2006,(6):10-10
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统称胃病,胃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食物对胃黏膜的炎症面、溃疡面无不良刺激作用,能抑制及中和胃酸分泌,有利于症状减轻并促进炎症面、溃疡面愈合。那么,胃病患者该如何进行饮食保健呢?  相似文献   

4.
目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Hp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82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胃镜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非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5例)和研究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7例),比较两组Hp阳性率,以及Hp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Hp感染8例,阳性率为32.00%,研究组Hp感染35例,阳性率为61.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肠化程度(无分级41.7%;轻度分级80.9%,中度分级84.2%;重度分级83.3%;χ2=35.7653,P<0.05)、炎症程度(无炎症18.2%;轻度炎症46.7%;中度炎症80.0%;重度炎症90.0%;χ2=46.3052,P<0.05)及活动性(无粒细胞浸润41.2%;轻度粒细胞浸润66.4%;中度粒细胞浸润77.8%;重度粒细胞浸润88.9%;χ2=36.2143,P<0.05)有关。结论 Hp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存在密切关联,可反映慢性胃炎萎缩程度和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症状是上腹疼痛、食欲减退和餐后饱胀,进食不多但觉过饱。症状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引发或加重。故生活调理对慢胃炎患者是很重要的治疗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最近粗略统计了一下,两周内接诊了10位多种慢性胃炎病人,他们均经胃镜确诊,幽门螺杆菌快速检测(纸片法)6例阴性,有3例胃黏膜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胃炎,1例为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7.
陈雯 《保健与生活》2012,(12):33-33
慢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侵袭而发生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或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胃病。  相似文献   

8.
王平 《食品与健康》2011,(11):16-17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慢性胃炎主要是胃黏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如药物、微生物、毒素和胆汁返流等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我科2014年5月到7月之间接收了50名胃炎患者,根据这50名胃炎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中医治疗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50名患者的慢性胃炎的主要类型包括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淤血型、肝胃湿热型5种类型,患者的治疗情况良好,恢复情况喜人。结论:中医护理方法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理上以胃黏膜固有层里有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炎症从浅表逐渐向深部扩散至腺区,继之腺体破坏和减少,直至腺体萎缩。在诸多病因中,幽门螺杆菌感染(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Hp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口感染Hp。人是Hp惟一的传染源。长期感染Hp造成慢性活动性胃炎.并导致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发生异型增生和癌变的机会也增多。下面是Hp感染的可能结局:  相似文献   

11.
刘翠英 《中国保健》2008,16(14):708-709
在匆忙的都市生活中,由于繁忙的工作学习,很多人在匆忙中就餐,或者随便吃点快餐,或者吃点方便面,或者干脆不吃,或者不定时,这一切都很容易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容易出现胃肠道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治前后胃黏膜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及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Hp感染根治疗法。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Runx3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类型患者胃黏膜Runx3m RNA及蛋白水平。比较不同疗效患者Runx3m RAN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胃黏膜Runx3m RNA判断Hp感染根治疗效的价值。结果:78例患者中浅表性胃炎58例,萎缩性胃炎20例,治疗前浅表性胃炎Runx3m RNA表达量和Runx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Runx3m RNA表达量和Runx3蛋白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78例患者中65例Hp根除,为观察组,Hp根除率为83.33%;13例未根除,为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Runx3m RNA表达量和Runx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Runx3m R...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也是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多因素参与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与胃黏膜保护机制削弱和胃黏膜损伤因素作用相对增强有关。《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其识意见》提出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消除或削弱攻击因子和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艾条温和灸胃中脘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63例住院患者均给予中脘温和灸治疗。结果:显效39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3%。结论:艾条温和灸胃中脘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是常见的胃病,在冬季很容易发作。如影随形的上腹部胀闷疼痛、暖气、反酸、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使人消瘦、体力下降。慢性胃炎虽然缠绵难愈,但是供选择的药物不少,包括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促胃动力药和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等。长期胃痛或胃部不舒服者应先到医院就诊,定期检查.再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我查体发现患有慢性胃炎。除了用药治疗外,医生建议定期胃镜复查。请问,复查时必须要做胃镜吗?间隔多长时间呢?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十分常见胃黏膜慢性炎症。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慢性胃炎可分成非萎缩性(以往称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  相似文献   

18.
潘非  余文 《时尚育儿》2011,(8):112-113
38℃、39℃、40℃、41℃……酷暑就这样来了,连空气都发烧了!一到夏天,原本热腾腾、香喷喷的三餐变得难料理,家里小宝贝儿看到热气就怕、看到油就腻。可是夏天本又是孩子的季节,脱掉沉重的厚衣服,可以放开手脚玩耍,宝贝的运动量大大增加,需要更多的营养来补充。  相似文献   

19.
李建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168-168
目的 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200例疗效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7月在某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200例,年龄25~63岁,将100个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仅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以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治疗组50例中,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26例(52%),有效(症状有所减轻)20例(40%),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4例(8%),有效率92%;其对照组25例中,显效20例(40%),有效18例(36%),无效12例(24%),有效率7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中医辨证各证型均与Hp感染有关,但与肝胃不和、脾胃湿热、气滞血淤型这3个证型(实证)更为密切,切合中医"邪盛致实"的理论,为治疗上"祛邪扶正"提供了依据.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不仅症状缓解较快,且不易复发,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胃炎是一类在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的慢性疾病,以中老年人为主。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人群慢性胃炎的患病率可达50%。对此病,人群中有呈两极分化的态度,一类是拿到"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的报告,便愁眉苦脸、忐忑不安,担心早晚会转成胃癌。另一类是不把慢性胃炎当回事,不检查不治疗。这两类患者的过分重视或忽视,都是源于对慢性胃炎的不了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慢性胃炎?致癌因子——出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