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目的:调查并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自制相关情况调查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统计分析抑郁发生和年龄、性别和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82例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者84例,发病率为46.2%,发生与年龄的关系不大,而与性别、长期疾病困扰等多种因素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分析137例AMI患者和1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史、家族疾病史、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入院后血糖、血脂、血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检测资料.[结果]AMI患者的吸烟率、吸烟>20支/日比例、高血压家族史、阳性心血管病家族史、既往高脂血症患病率均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早期癫痫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3/2008-03收治脑卒中患者439例并发卒中后早期癫痫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后早期癫痫共发生36例,总发病率为8.2%;全面性发作23例,占63.9%;发生在脑叶者34例,占94.4%;死亡9例,病死率25%。结论:脑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与脑卒中的性质、部位密切相关,其预后较差,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转归。结果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可能与以下因素有:(1)损害下丘脑或第三脑室侧壁;(2)直接损害睡眠与觉醒系统;(3)脑卒中后神经递质失调,如5-羟色胺下降;(4)社会心理因素;(5)环境因素;(6)精神疾病;(7)药物。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与5羟色胺下调有关,也与社会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7.
对我院2002-06~2002-09脑卒中后精神抑郁患者护理干预治疗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8例,女78例,年龄40~83岁。均经颅脑CT确诊,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其中缺血性卒中58例,出血性卒中68例。1.2测评量表在入院第24小时及出院时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进行调查,病程>2周,除外意识障碍或明显失语、失认等症状不能配合调查者,均为调查对象,患者独立完成问卷,肢体瘫痪者由作者协助记录,然后将入院及出院结果作自身对照比较。1.3护理干预1.3.1心理与疾病关系的知识宣教入院后尽快了解患者病情,以高度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TOAST病因分型,将病例分为四型,同时按年龄进行分层;并对其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分型的组间危险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在小动脉卒中分型中显著增高,吸烟和血管病家族史在大动脉卒中分型中显著增高。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以原因不明性卒中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所占比例较高;小动脉卒中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暴露率高,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以吸烟和血管病家族史暴露率高。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抑郁症误漏诊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影响患者健康快乐和回归社会的重要因素,并且对其预后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而患者在就诊时易漏诊和误诊。我院2005-01~2006-12被漏诊和误诊的脑卒中后抑郁症56例,对其漏诊和误诊的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男32例,女24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1岁。漏诊、误诊时间为2个月~2 a,平均8.6个月。经头颅CT检查确诊脑出血8例,脑梗死38例。56例患者既往无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病史。患者主诉症状为:头痛、头晕、失眠、乏力25例,上腹饱胀、疼痛、恶心、嗳气20例,记忆… 相似文献
10.
32例急性脑卒中继发顽固性呃逆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曾有报道顽固性呃逆主要系低钙血症,其次是低镁血症所致。据此,作者对本院2001年3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42例中伴发呃逆的32例(9.36%)患者的电解质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容易漏诊。我们对2003~2006年254例住院接受康复治疗的254名脑卒中患者采用汉米顿抑郁量表[1](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表进行评定,其中136例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给予抗抑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1例,女65例,年龄40~76(60±15)岁。病程1~8(3±2)个月。缺血性脑卒中79例,出血性脑卒57例。左半球卒中76例,右半球卒中60例。1.2脑卒中诊断[2]本组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标准,并经颅CT和MRI证实。1.3抑郁症诊断采用HAMD 24项记分… 相似文献
13.
本院1994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共收治脑卒中患者200余例,有统计意义的187例,其中63例发生过院内感染,作者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此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因在TOAST分型中的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3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病因在TOAST分型中的分布。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找到明确病因的9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31例,小动脉闭塞38例,心源性脑栓塞13例,动脉炎7例,病因不明16例。结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小动脉闭塞仍是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7.
现将我院1998-06/2006-06 8 a间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小脑卒中52例的临床表现、病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32~85(平均62.5)岁。其中小脑梗死34例,小脑出血18例。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12例,有高血压病史的41例,糖尿病病史的15例,冠心病病史的20例,房颤病史7例,长期大量吸烟(20支/d,10 a以上)28例,酗酒5例,春季发病21例,夏季发病5例,秋季发病14例,冬季发病12例。1.2临床表现眩晕42例,头痛21例,恶心、呕吐32例,意识障碍8例,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36例,言语不清欠流利16例,肢体瘫痪16例,病理征20例,颈抵抗12例,躁动10例,大小便失禁14例,复视6例,眼震22例。1.3初步诊断结果本组中有38例经急诊收住院。当时确诊小脑卒中的有26例,12例误诊,误诊率为31.6%。其中误诊的疾病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急性胃肠炎2例,高血压病1例,幕上卒中1例。余14例经神经科门诊收住,3例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当时未做影像学检查。误诊率为21.4%。1.4影像学检查本组均在72 h内行头颅CT或头颅M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01-2010-12重庆市綦江县中医院诊治50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中男性39例;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28例,有中风家族史14例;临床症状初发45例、意识障碍12例,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38例;病变部位脑叶36例、基底节7例、脑干4例、丘脑2例、小脑1例.治愈26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死亡2例,总有效46例.结论 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相应的临床特点,虽然预后较好,但常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应及时干预危险因素减少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肩关节并发症,5%~84%的患者偏瘫后出现,并且在偏瘫的各个分期均可存在[1].通常在中风后较早发生.尤其是在患者弛缓期及无任何主动运动的情况下.偏瘫肩痛的表现是,治疗或检查活动患者手臂时,可能在上肢处于外展或前屈这些特定的姿势下,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出现的锐痛.还常伴有肩关节活动的受限.如果引起疼痛的因素未除,疼痛则在一段时间内加重,而且会引发整个活动范围受限.脑卒中后有30%~60%的患者不能再次使用瘫痪侧上肢完成日常生活动作,上肢一旦发生肩痛,患者往往拒绝康复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本文就偏瘫肩痛的原因及康复训练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后分别评定其吞咽功能障碍程度,从而明确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结论早期介入康复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