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咽旁间隙是一个潜在间隙,上达颅底下至舌骨水平,内为咽缩肌、外为下颌升支和翼内肌,内含疏松结缔组织、淋巴结、淋巴管和颈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和选择提供资料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9例咽旁间隙肿瘤作了回顾分析。术前32例病人作了针吸活检,50例作了CT检查;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主要采用经腮腺和经颈部入路手术,术后全部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在32例针吸活检病人中27例诊断正确,50例CT检查中46例可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组织学检查见良性肿瘤72例(81%),恶性肿瘤17(19%),以混合瘤最为多见,共37例(42%)。结论显示针吸活检和CT对咽旁肿瘤的术前诊断和评估十分重要,经腮腺和经颈部入路是最常用手术进路,咽旁肿瘤术的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临床少见的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54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中,以外周神经瘤居多,约占55.6%.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7年,术后复发4例,2例为良性肿瘤,再次手术治愈;2例恶性者分别死于手术后1年、3年.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未手术,分别死于化疗后2年、3.5年.余均治愈.结论:高分辨CT及MRI对临床诊断及手术径路的选择有重要作用.认为经口径路用于较小的肿瘤切除,颈侧径路为安全有效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区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收治的115例咽旁间隙区原炭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诊治方法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本组11例咽旁间隙区原炭性肿瘤中良性99例,恶性16例。最常见者为腮腺深叶肿瘤(46例)及神经源性肿瘤(42例)。临床多表现为颈部或咽侧包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呼吸或语言功能障碍。CT或MRI能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继炭改变,超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能揭示肿瘤与血管系统的关系。本组肿瘤均经颌后-颌下径路切除。术后随访1~10年,2例死亡,18例失访,其余均治愈无复发。结论:CT、MRI或颈动脉造影对咽旁间隙区肿瘤的术前诊断及治疗设计有重要意义。经颌后-颌下径路切除咽旁间隙区肿瘤简易、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5.
6.
咽旁间隙解剖结构复杂、肿瘤病理类型繁多,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皆较头颈部其他肿瘤困难。双合诊、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经口或经颈活检等综合诊断方法,可判定肿瘤性质、血液供给,了解肿瘤与周围重要组织的关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就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尤其是手术径路的选择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笔者总结了11例咽旁间隙肿瘤,通过CT检查,能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准确部位、大小、形态和性质,并且为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进路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少华 《广东医学》1999,(4):304-305
目的 讨论咽旁间隙的手术入路。方法 总结 4 4例患者的回顾性资料。结果 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中 ,以神经源性肿瘤居多 ,约占 61%。高分辨CT及MRI对诊断和选择手术径路有重要作用。结论 手术治疗方法中经颈入路是一种安全 ,彻底切除咽旁间隙原发肿瘤的最好入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告28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肿瘤24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10例,涎腺混合瘤9例,其它5例;恶性肿瘤4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颈侧切开为一较好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诊治咽旁间隙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咽旁间隙肿瘤89例。术前为32例患者行针吸活检术,50例行CT检查;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腮腺入路29例,经颈入路45例,经颈-下颌骨外旋入路15例,术后全部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针吸活检32例中27例诊断正确,CT检查50例中46例可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组织学检查良性肿瘤72例(81例),以恶性肿瘤、混合瘤多见37(42%)。良性肿瘤术后10例复发(14%),恶良肿瘤12例复发或转移(74%)。结论:术前针吸活检和CT检查对诊断咽旁肿瘤有意义,经腮腺和经颈部入路是最常用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5例咽旁间隙肿瘤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来源分别采用颈侧入路、颈-腮腺入路和颈-下颌骨入路切除。结果:不同的手术入路有不同的手术视野,可使咽旁间隙内和相邻神经、血管、结构得到较好的保留。结论:对腮腺深叶来源、非哑铃状良性肿瘤和位置较低的茎突后间隙神经源性肿瘤,宜采用颈侧入路,对来自腮腺深叶、哑铃状良性肿瘤,宜采用颈侧-腮腺入路;对位置靠上、较大的茎突后间隙的神经源性肿瘤,宜采用颈侧-下颌骨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咽旁神经源性肿瘤的CT、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咽旁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58例CT、MRI影像表现。结果咽旁神经鞘瘤42例,增强31例呈明显强化,11例呈轻度不均匀强化,7例合并局部坏死、囊变;咽旁神经纤维瘤16例,均呈轻度较均匀/不均匀强化,2瘤灶合并坏死、囊变。结论均匀强化(明显/不明显)、边界光滑是咽旁神经源性肿瘤特征性表现,可以作为临床正确诊断该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5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135例病人经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咽旁间隙有重要的血管、神经,此部位的手术风险较大,而精心、细致、周到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方法,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对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2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肿瘤36例,恶性肿瘤6例。采用了4种手术入路。结果全部患者肿块均完整切除,肿瘤的复发率16.7%(7/42),其中良性肿瘤复发率8.4%(3/36),恶性肿瘤复发率66.7%(4/6):术后并发症17例(38.1%)。结论咽旁间隙肿瘤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颅神经功能障碍,根据肿瘤的性质、来源、位置、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进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及18例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结果除1例有双侧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外,其余均为单发。10例多形性腺瘤均位于茎突前间隙,使同侧茎突及其肌群、腭帆张肌、二腹肌及颈内动、静脉受压向后移位。17例神经源性肿瘤(1例颈静脉球瘤除外)均位于茎突后间隙,肿块与腮腺深叶分界清楚,同侧咽旁脂肪组织、茎突及其肌群、腭帆张肌、二腹肌及颈内动脉受压向前移位。其中4例神经鞘瘤、3例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和1例神经纤维瘤使同侧颈内动、静脉明显分离;3例颈动脉体瘤使颈内、外动脉明显分离。另外,4例多形性腺瘤(40%)在MRI上可见局灶性低信号,即"靶征"。7例副神经节瘤(88%)可呈典型的"盐和胡椒征"。结论通过MRI仔细观察咽旁间隙邻近结构的移位情况,判断肿瘤发生的精确位置并结合肿瘤的特征性信号,从而有助于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咽旁间隙肿瘤(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临床少见的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收治的33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29例,除1例神经胶质瘤患儿出院随访外,均治愈。恶性肿瘤4例,1例放弃治疗,2个月后死亡。2例恶性多形性腺瘤,治愈。1例恶性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患者目前带瘤生存,身体状况良好。术后并发口角偏斜3例,腮腺瘘1例,周围性面瘫1例,声嘶1例,Homer氏综合征1例,张口受限2例。结论咽旁间隙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最多,其次为神经鞘瘤。CT,MRI能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颈侧切开为其主要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7.
宫腔粘连综合征4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为主联合应用宫内节育器及雌孕激素替代疗法综合诊治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宫腔镜下手术分离官腔粘连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宫腔粘连Ⅰ度为57.8%,Ⅱ度28.9%,Ⅲ度8.9%,Ⅳ、Ⅳ度各占2.2%。治愈36例(80%),有效8例(18%),总有效率97%,无效1例(2.2%)。结论 宫腔镜手术恢复宫腔正常解剖学形态后,联合应用宫内节育器和雌、孕激素替代治疗预防粘连的复发,对于宫腔粘连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506例鼻咽癌放疗前CT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咽癌咽旁隙浸润程度与淋巴结转移、颈动脉鞘胺浸及颅底骨质破坏的关系。方法:对506例鼻咽癌放疗前CT图像分析,采用Sham等三线法将咽旁间隙浸润程度分为:“0”、“I”、“Ⅱ”、“Ⅲ”(无、轻、中、重)4级。结果:咽癌间隙受侵413例(81.62%)、颈淋巴结转移305例(60.27%)、颈动脉鞘受累242例(47.82%)、颅底骨质破坏115例(22.72%)。结论:颈淋巴结转移与咽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