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有噪训练集训练分类器的过程中,去噪是基本的预处理步骤.传统的去噪工作只是简单地删除被标记为噪声的实例.显然,这样处理会清除噪声实例中的有用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ayes的去噪方法,不但能辨识出噪声而且能纠正噪声实例的错误类标,从而保证其有效信息不会丢失.  相似文献   

2.
某棉纺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惠胡  饶成全  卢建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2):1535-1536,F0003
目的研究棉纺厂中高强度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的影响。方法对茂名市某棉纺厂工作场所进行卫生学调查及对195名接触噪声工作人员的听力进行分析,并与108名对照组人员进行比较。结果作业场所共检测110个噪声点,噪声强度为80.1~96.0(85.3±2.6)dB(A),其中有42个点超过同家标准,超标率为38.2%,作业人员听力损失为2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P〈0.01),并且听力损伤随接触噪声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棉纺厂作业人员在该作业环境下工作,听力有明显损失。  相似文献   

3.
长期在强烈噪声环境下工作,对人的听觉、心血管、消化及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危害,现我们采用 WHO 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B)方法,调查噪声对纺织女工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①调查对象:选择二年以上工龄的18~40岁接触噪声强度为90、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佳木斯市一个产生稳态噪声的工厂进行了声级和声压级的测量。同时对接触噪声的工人和非接触噪声的勤杂工及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听力、血压等方面的体检,结果表明:接触组和对照组听力损伤、高血压检出率及其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平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郭瑜  韩素青  徐映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50-151,154
目的调查某纺织厂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与稳态噪声暴露、工龄和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0年2月~2011年1月对某纺织厂60名暴露职业噪声超过1年的工人进行调查,测量他们工作环境的噪声水平,调查他们的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平均每天噪声工作时间、每周工作天数,并计算累积噪声暴露时间,同时测量他们的听力水平。结果对工作环境测定的14个点的噪声强度均超过国家标准。60名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检出率为28.33%,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工龄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P=0.043),听力损失的检出率(P=0.021)以及损伤程度(P=0.013)均与累积噪声暴露量呈显著正关联。结论纺织厂工人长期暴露职业噪声可导致听力损失,提示应加强纺织厂工作环境噪声的控制,促进工人的听力健康。  相似文献   

6.
王月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249-250
职业性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诊治经过及护理体会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导致的工人听力损害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同一企业,稳态噪声下工作工人50例为A组稳态组,并选择非稳态噪声下工作工人35例为B组非稳态组,分别给予A、B两组研究对象为期14个月的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工作环境,对患者听力受损程度进行检测。结果经统计,A组对象听力损伤率低于B组,患病率低于B组,职业性耳聋率低于B组,对象听力损害程度相对于B组对象较低。结论非稳态噪声与稳态噪声相比,对工人听力损害程度较高,职业性耳聋率高。  相似文献   

8.
噪声对听觉的损伤不可小视,尤其工业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噪声性聋更应受到重视。噪声体检(职业病体检其中一项)可以及时发现和掌握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听觉状况及与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为保护劳动健康权益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部队食堂炊事噪声污染情况及噪声污染对炊事人员健康特别是听力的影响,为制定食堂卫生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采用TY-9600型数字声级计,对某部不同类型食堂不同餐次、不同功能间噪声进行监测;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炊事人员进行噪声相关症状调查;③对炊事人员于作业前、作业后30 min内、作业后90~120 min分别进行0.125~8 kHz共11个频段的纯音气导听阈检测,按GJB2121《军事噪声听力损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听力损伤诊断。结果①操作间各餐次噪声测量值在77.70~83.50 dB,明显高于餐厅和储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炊事人员组耳不适、耳鸣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炊事人员组作业后30 min内,所有频率下的听阈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0.25、0.5、1、1.5 kHz及3、4 kHz均明显升高,与本组作业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作业后90~120 min听阈值恢复到作业前水平。④炊事人员组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8.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堂炊事噪声以操作间为最高,对炊事人员听力有一定影响,但其听力损伤为可逆性仍处于代偿阶段。应加强食堂噪声和炊事人员听力监测,采取措施降低炊事噪声,以保护炊事人员听力。  相似文献   

10.
吴长启  吴永顺 《贵州医药》1992,16(3):181-182
高血压病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其患病率有明显差异,在噪声环境中青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高,为探讨其致病因素,也为制定人群防治措施提供依据。1989年3月~10月,我们对贵州安顺棉纺织厂接触噪声作业的1214名青年工人,进行高血压患病调查,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调查对象:随机整群抽样安顺棉纺织厂接触噪声作业的青年工人1214人,其中强噪声车间组910人,弱噪声车间组(对照组)304人。年龄18—24岁,平均21岁,男性286人,女性928人。工作年限2~6年,平均3年,每日接触噪声均在6小时以上,无任何个人防护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和观察噪声对钢球车间作业工人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统计接触不同强度、不同种类噪声作业者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对其发病率进行对比,观察其差异。结果 接触低强度噪声与高强度噪声,接触稳态噪声与脉冲噪声之间高血压发病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随着接触噪声强度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升高;接触脉冲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较接触稳态噪声者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鞋厂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现状,探讨防治对策,为政府和卫生部门制订相关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某鞋厂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噪声、粉尘;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苯60.7%,甲苯96.5%,噪声67.4%,粉尘55.6%.结论 鞋厂职业性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噪声及粉尘为主,职业性危害治理和控制效果较差,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较低,用人单位应加强工作场所中苯系物、粉尘和噪声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治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噪声对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某发电厂543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及387名非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触组心电图异常186人,异常率30.6%,对照组心电图异常53人,异常率13.7%。结论噪声工人心电图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接触组女性心电图的异常率高于同组男性。工人做好个人防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加强女工劳动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陶瓷厂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丹麦GST-68型纯音听力计,测定82例接触噪声工人(噪声组)和48例非接触噪声工人(对照组)的听力.结果 测定18个噪声点,噪声强度平均(85.7±6.6)dB(A)[71.4~95.2 dB(A)],其中有15个点超标,超标率88.3%.噪声组听力损失检出率51.22%,明显高于对照组(10.42%),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接触噪声工龄<3年、3~5年、>6年组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16.67%、77.14%和81.82%,听力损失检出率随接触噪声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陶瓷企业噪声引起作业工人听力损失,应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焱  郭玺 《临床医药实践》2001,10(6):406-408
目的 :探讨噪声对女工情感状态的影响。方法 :使用 WHO推荐的情感状态测验问卷法 ,随机抽本地区 2 92名接触稳态噪声的女工进行问卷。结果 :超过 85分贝的稳态噪声对女工的情感影响严重 ,主要影响 T、D、A、F和 C五个因子 ,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稳态噪声能使女工负性情感得分增加 ,这种影响与噪声强度、接触工龄及年龄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48名噪声作业环境中的热电厂作业工人(观察组)进行了心血管方面的调查,同时以不接触噪声、条件相似的21人(对照组)为对照。结果发现,观察组心率为异常率20.83%,对照组为4.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29.17%,对照组为9.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心电图改变随工龄的增长,异常率随之增加。两组血压测定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陈炳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3036-3037
目的了解风钻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方法以某井下风钻作业工人78例为观察组,以同年龄段井上行政工作人员36例为对照组,应用纯音听力检测、耳声发射技术对两组人员进行听力检测,比较两组的听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听力损失发生率达65.4%,明显高于对照组13.9%,两组听力损失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主要集中3 kHz~4 kHz及以上。结论井下风钻对听力损伤严重,长期作业应加强个人劳动保护,单位应合理安排工人的上班时间,避免与噪声长时间接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核电站工作环境中除电离辐射潜在危害之外,职业卫生项目中的非电离辐射有害因素也威胁着从业人员的健康,本调查通过现场检测(项目包括噪声、工频电场、高温和微小气候等),了解这些有害物理因素在核电站主要生产环境中的分布、接触情况和危害程度,为研究防治对策及综合治理这些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 BZ2.2-2007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执行和确定.结果 综合本次监测结果,观察到一部分监测项目超过国家允许值,其中噪声和高温的超标点较多,有44.8%的噪声测点其强度超过国家标准85dB(A );温区综合温度超过32.0℃有26个点,占68.4%;微小气候、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显示生产车间的风速一般都偏小,通风换气不足,尤其是高温作业区.结论 作业环境的物理有害因素是存在的,特别是噪声和高温,对作业人员工作和健康的潜在不良影响.今后继续加强对这些有害因素的动态观察,加强防护措施,防止职业危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随着我国工业化社会的日益进展,噪声污染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且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暴露于噪声之下的工人的重视。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主要引起听觉系统的损害,因此作者对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520人进行听力状况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个人情况调查及纯音听阈测试均由本科专业人员进行,个人情况调查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工种、噪音接触年限及是否进行个人噪音防护。纯音听阈测试是在经听力部门检测合格的密闭、隔音的听功能检测室内进行,听力计使用的是丹麦产科丽纳型听力计。受检者主要从事打压、焊接、破碎、皮带等作业,噪声暴露强度在79.2~101.5 dB之间。其中男486人(占93.46%),女34人(占6.54%);年龄21~58岁,平均36.4岁;接触噪声工龄4~27年,平均15.2年。结果根据GBZ49-2007标准,发现轻度噪声聋35人占(6.73%),中度噪声聋24人占(4.62%),重度噪声聋8人占(1.54%),听力正常453人占(87.12%)。结论本次调查发现纯音听阈测试是主观听力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测试方法,尤其对大范围的听力普查及耳聋的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它检测方法简单、快捷、特异性高,这是其他主观及客观听力测试所不能代替的。对长期接触噪音及已经发展为噪音性耳聋患者,及早做到耳部防护,声源消声和隔音工作等可有效避免耳聋及延缓耳聋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铅和噪声联合作用对工人听力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工龄及接触噪声强度相近的A组(铅和噪声联合作用组)、B组(单纯噪声组)两组工人,进行纯音听阈检测比较.结果 与B组工人相比,A组工人在4KHz、6KHz段听阈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铅和噪声联合作用对工人听力损伤有协同作用,可加重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