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顶端旷置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低位瘘管截管留桥管道搔刮 ,原发内口切除 ,顶端搔刮旷置相应肛缘开窗 ,同时于病变对侧打开肛管后深间隙与开窗处形成对口引流 ,简称顶端旷置对口引流术 ,治疗原发性高位肛瘘 30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男 2 6例 ,女 4例。年龄 2 1~ 58岁 ,平均年龄 31岁。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0年 ,平均为 1 5年。单纯性肛瘘 2 1例 ,复杂性肛瘘 9例 ,其中后位半马蹄型肛瘘 14例 ,全马蹄型肛瘘 3例。 2个外口者 8例 ,3个外口者 1例。脓肿自溃成瘘者 6例 ,脓肿切开遗留成瘘者 2 4例 ,其中切开引流 2次…  相似文献   

2.
高位复杂性肛瘘因瘘管走行距离较长,并多弯曲,可伴发多个支管,是肛肠外科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我科自2004年至今采用主瘘管切开挂线、支瘘管旷置引流术治疗本病32例,全部治愈.术后3个月~ 4年随诊无复发,肛门功能无影响.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程短,痛苦小,治愈率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挂线、瘘道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采用挂线、瘘道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76例。结果30d内治愈率达100%,随访2~3年,仅1例复发,远期治愈率为98.7%,术后无肛门变形、皮肤缺损、肛门失禁或狭窄等后遗症。结论该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我们以切开旷置对口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50例,均一次性手术治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近端切开挂线远端旷置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对6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此法治疗。结果显示,64例患者全部治愈,未出现肛门部分失禁、肛门完全失禁、局部大瘢痕形成、肛门畸形等后遗症。创面愈合时间为15~3ld,平均20d。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近端切开挂线远端旷置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肯定,术后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以来,我们以旷置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7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内口切除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及对照组64例.治疗组用内口切除引流术,对照组用传统的挂线疗法,观察两组治愈时间、疼痛情况、肛门溢液、控制排气及稀便功能减弱等术后并发症.结果 130例患者全部治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治愈时间、术后疼痛、肛门溢液、控制排气及稀便功能减弱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口切除引流术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近端切开挂线远端旷置引流法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诊断为单纯性高位肛瘘患者采用近端切开挂线远端旷置引流法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全部治愈,未出现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及局部大瘢痕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近端切开挂线远端旷置引流法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可取得满意疗效,并能有效减少手术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1次手术治愈25例,2次手术治愈12例。住院时间(20.03±1.02)d。术后患者均随访2 a,未发生肛门失禁及肛门狭窄等后遗症及复发病例。结论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缩短愈合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内口切除瘘道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我们采用此法治疗高位肛瘘,观察其疗效,并与采用肛瘘挂线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院肛肠科自 1 998年以来 ,采用“内口切开压闭管道术”治疗低位肛瘘 6 8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 ,男 4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6 5岁 ,平均 45岁 ;病程最短 5个月 ,最长 6年 ,全部病例均为低位肛瘘。1 .2 治疗方法 :术前肥皂水清洁灌肠。骶麻或鞍麻成功后 ,取截石位 ,皮肤及肛管用 1‰新洁尔灭消毒 ,铺无菌巾单 ,常规扩肛 ,用右手食指伸入肛管内引导 ,左手持探针从外口探入 ,双手配合寻找内口并把探针自内口穿出 ,放入双叶肛门镜撑开 ,用弯刀切开内口及管壁内端少许 ,抽出探针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一次性治愈高位肛瘘,同时避免损伤括约肌功能最佳方法.方法 对60例高位肛瘘实行切开挂线部分缝合内口引流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次性治愈60例(100%),术后无肛门失禁狭窄等后遗症.结论 切开挂线部分缝合内口引流术是治疗高位肛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的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所有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患者经手术,均全部治愈,有效率100%,且无感染、大出血等情况出现。但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创面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括约肌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患者进行一年左右的随访,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肛门狭窄、畸形或者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和后遗症,对照组患者复发3例,经治疗痊愈。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病变部位高而深,主、支管多,内外口不易辨认,解剖学结构较为复杂。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手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一次成功,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程度轻,创面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258例高位肛瘘切开挂线疗法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位肛瘘切开挂线疗法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 ,我院肛肠科 2 0多年来运用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 2 5 8例。手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 ,无 1例出现肛门变形、失禁。现将治疗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 8例中 ,男 2 1 5例 ,女 4 3例 ,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75岁 ,2 0岁至 5 0多见 ,共 1 85例。病程最长 1 2年 ,最短 2个月。单个瘘管者 1 88例 ,2个瘘管者 4 5例 ,3个瘘管以上者 2 5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麻醉方法 :用 2 %利多卡因加 0 5 %布比卡因各 2mL混合作骶管麻醉。或用 1 %利多卡因在瘘管周围…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复杂性肛瘘治疗中存在的挂线勒割时所产生的疼痛、肛门括约肌损伤较多、术后瘢痕形成较大及住院时间长等问题,我科采用微创切口挂线旷置术,内口切开,内口与微小人造外口之间挂橡皮筋,不勒缚括约肌,只起到口对口引流的作用,待创面接近愈合,无明显分泌物时,拆除橡皮筋,换药至伤口完全愈合.用该方法治疗高位肛瘘76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科采用切开挂线对口浮线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7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9例,女18例;年龄23~65岁;病程0.5~38年。2个外口者31例,3~7个外口者26例。外口距肛缘3~12cm。2个内口者9例,原发内口大都在肛窦内及其附近。其中蹄铁型肛瘘33例。  相似文献   

17.
内口切除、对口引流、顶端旷置术治疗高位肛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肛瘘的手术疗法一直是肛肠外科研究的重点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自 1997年 9月~ 1999年 3月间 ,将有手术指征、符合高位肛瘘诊断标准的 6 0例成年住院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半随机分成两组各 30例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 0岁中男性 5 5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1~ 5 8岁。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的 10年 ,治疗组平均 (10 0 9± 8 77)个月 ,对照组平均 (11 2 5± 9 5 9)个月。单纯性高位肛瘘 5 1例 ,复杂性肛瘘 9例。根据直肠环区硬化程度将高位肛瘘分为轻、中、重三个病情等级。轻度 :直肠环肥厚 ;中度 :直肠环后正…  相似文献   

18.
我们采用切开旷置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7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27例;年龄14~67岁,平均40.5岁;病程6个月至23年。合并混合痔30例,肛裂及肛乳头肥大16例,有肛瘘手术史28例。  相似文献   

19.
2004-2008年,我科采用低位瘘管切开(主切口)、高位管道搔刮冲洗旷置、支管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1岁,“因反复骶尾骨部流脓水10余年”于2008年1月8日入我院。患者1990年骶尾骨部曾受外伤,1991、1994年曾行肛周脓肿切开排脓术,后发现骶尾骨部流脓液,2002年在当地县人民医院行肛瘘手术(术式不详),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