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观察运脾颗粒对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组织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探讨运脾颗粒治疗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药效与机制,为该药治疗便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复合造模法建立小鼠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麻仁对照组(c组)、运脾颗粒大剂量组(D组)、运脾颗粒中剂量组(E组)、运脾颗粒小剂量组(F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末次灌胃后测量肠道墨汁推进率;按放射免疫试剂盒方法分别测出结肠组织匀浆中SP、VIP的含量。结果显示,运脾颗粒能明显提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D组效果优于C组(P〈0.05)。运脾颗粒可明显增加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中SP及VIP的含量,D、E、F组均优于c组(P〈O.05),D组最明显(P〈0.01)。结果表明,运脾颗粒能明显提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且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P〈0.05),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结肠中SP及VIP的含量来提高肠道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钟氏九曲顺肠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和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予钟氏九曲顺肠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脾约麻仁丸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动素(MTL)、胃泌素(GAS)、P物质(SP)、生长抑素(SS)水平及结肠传输试验标记物剩余数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8.89%(P <0.05);MTL、GAS、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SS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残余量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钟氏九曲顺肠汤治疗STC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结肠传输功能及胃肠激素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黄芪润肠颗粒内服结合结肠水疗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将8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黄芪润肠颗粒内服并用结肠水疗机将药物直接送入全结肠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六味安消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黄芪润肠颗粒内服结合结肠水疗在临床综合疗效和结肠传输试验检测结果方面,均优于六味安消胶囊,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肺汤对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大鼠结肠内五羟色胺(5-HT)、P 物质(SP)表达的影响,为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从肺论治 STC 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prague-Dawley(SD)大鼠 30 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 组)、模型对照组(B 组)、补肺汤治疗组(C 组)各 10 只,B、C 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片(DC)灌胃建立 STC 模型, 建模后 C 组用补肺汤灌胃治疗,后用活性炭推进实验,检测各种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内5-HT、SP 的表达情况。结果:补肺汤治疗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为(318.2±25.1)min,24 h 大便数量为(12.7±2.6)粒,24 h 大便湿重(34.9±4.4)g,各项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肺汤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内 5-HT 平均光密度为(0.159±0.011),SP 平均光密度为(0.156±0.006),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汤可调控 STC 模型大鼠结肠内 5-HT、SP 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润肠通腑胶囊治疗功能性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作用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220例STC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60例采用润肠通腑胶囊口服,对照组60例采用麻仁丸口服,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总有效率71.7%(P〈O.05)。观察组在服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轻微的腹痛、腹泻,4例腹痛、腹泻,停药后症状均消失,不良反应占10%。结果表明。润肠通腑胶囊治疗STC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治疗过程中亦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突触素(synapses,SY)、P物质(substanceP,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epolypeptide,VIP)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中的变化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病理显微镜分析图像系统,在中倍光镜下计算22例STC患者(STC组)和12例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的阳性染色区域的面积并进行对比。结果STC组患者结肠内SY、VIP和SP镜下阳性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STC组和对照组SY分别为[(1.53±0.92)×105]μm2和[(3.33±1.09)×105]μm2;两组比较,P<0.001。SP分别为[(1.41±0.85)×105]μm2和[(2.22±1.31)×105]μm2,两组比较,P<0.05。VIP分别为[(1.22±0.72)×105]μm2和[(2.14±1.35)×105]μm2,两组比较P<0.05。结论STC患者存在肠神经系统突触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肠神经递质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腹痛的疗效,分析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就诊且符合IBS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口服治疗,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0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痛缓解情况及血清5-HT、VIP、SP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第1、3、5、7、9天血清5-HT、VIP、SP水平及腹痛评分均逐渐下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治疗第1、3天,2组患者血清5-HT、VIP、SP水平及腹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7天,观察组患者血清5-HT、SP水平及腹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而血清VIP水平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9天,观察组患者血清5-HT、VIP、SP水平及腹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的分布、形态和数量变化,以及与大鼠结肠组织中CkitmRNA的表达的关系,观察自制汤剂复方黄芪汤治疗STC模型大鼠的疗效,将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24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模型组饲料中添加大黄粉制作便秘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饲以普通软饲料。停药一周后从模型组中随机选取8只,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同时禁食不禁水24h后,测活性炭推进率,处死,取出标本。测模型组结肠组织中ICC的数量和形态改变,以及组织中C—kitmRNA的表达改变,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比较。另外1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空白组(8只)和中药干预组(8只),中药干预组灌服自制汤剂复方黄芪汤10ml/(kg·d),约含生药2g/ml。灌药30d。生理盐水空白组灌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30d,测活性炭推进率,处死,取出标本。测中药干预组结肠组织中ICC的数量和形态改变以及组织中C—kitmRNA的表达改变,并与生理盐水空白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炭末推进长度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O.05),炭末推进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O.01)。Cajal间质细胞的形态变短、变钝,细胞数量变少(P〈O.05)。Ckit mRNA的表达量变少。与生理盐水空白组比较,中药干预组炭末推进长度大于生理盐水空白组(P〈0.05),炭末推进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空白组(P〈0.01)。ICC形态恢复正常,细胞数量增多(P〈0.05)。C—kitmRNA的表达量变多(P〈0.05)。结果表明,大黄饲喂法造模是成功的,STC大鼠结肠组织中存在ICC的形态变短、变钝,细胞数量变少,CkitmRNA的表达量变小。自制汤剂复方黄芪汤能使STC大鼠结肠组织中ICC形态和数量向正常转化,使C—kitmR—NA的表达量增多。  相似文献   

9.
氟尿嘧啶联合黄芪对小鼠胃癌组织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氟尿嘧啶联合中药黄芪对3-甲基胆蒽(MC)诱发的小鼠胃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规律。方法 建立MC诱发小鼠胃癌的模型,分别设立氟尿嘧啶治疗组(A组)、氟尿嘧啶加黄芪治疗组(B组)、氟尿嘧啶加高剂量黄芪治疗组(C组)、胃癌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P组)和正常组(N组),对各组标本进行病理检测,并测定胃癌标本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 MC诱发3个月时小鼠胃癌发癌率为48.7%。P组胃组织游离氨基酸中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和胱氨酸含量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与D组无明显差异(P〉0.05)。A、B、C、D组中的丝氨酸含量高于N组(P〈0.05);A、B组谷氨酸含量明显高于P、N组(P〈0.05),且A、B、C、D组的数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D组胃癌组织中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P、N组(P〈0.05),且A、B、C组的数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讨论 MC诱发的小鼠胃癌模型中丝氨酸、脯氨酸升高可反映其氨基酸代谢紊乱;氟尿嘧啶与黄芪联合应用,可减少胃癌组织中谷氨酸含量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0.
Cajal间质细胞在大鼠慢传输便秘模型结肠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ajal间质细胞(ICC)与慢传输型便秘(STC)的关系。方法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慢传输便秘模型(STC组),Westernblot法测定STC组与对照组大鼠升结肠和降结肠组织ICC的特异性标志物c—kit变化情况,利用其与对应的内参B—actin灰度值的比值作为各组c—kit蛋白相对含量。结果STC组大鼠日均粪便量为(1.3±0.7)g/100g,比对照组的(1.6±0.9)g/100g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98,P〈0.05)。STC组首粒黑粪排出时间为(461.6±150.8)min,较对照组大鼠的(351.3±119.9)min显著延长(t=2.291,P〈0.05)。STC组与对照组升结肠c—kit灰度比平均值分别为0.277±0.077和0.576±0.081(t=10.719,P〈0.05);降结肠c—kit灰度比平均值分别为0.280±0.075和0.571±0.079(t=10.700,P〈0.05);c.kit在STC组升结肠和降结肠的表达均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C在升结肠和降结肠的减少可能对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运脾颗粒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动力的影响,观察其临床疗效,选择116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予运脾颗粒治疗,对照组予肠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剂治疗。两组均以30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48h、72h结肠传输试验结果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统计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5.9%),P〈0.05;治疗组治疗后结肠传输功能和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仅见轻度胃肠道反应,均未影响治疗。结果表明,运脾颗粒能有效改善胃肠动力,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便秘二号方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的疗效,并检测其对大鼠模型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及C-KIT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盐水对照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正常饮食,其余3组采用大黄递增灌胃法制作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予中药便秘二号方(方由当归、白术、黄芪、升麻、杏仁、枳实、肉苁蓉组成)灌胃,盐水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30d后以活性炭灌胃法检测结肠传输功能,以免疫组化法观察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采用RT-PCR法观察C-KITmRNA表达。结果:炭末推进长度模型组明显少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P0.05),推进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可见各肌层Cajal间质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形态恢复;实验组与盐水对照组的Cajal间质细胞个数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C-KIT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组,实验组C-KIT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结论:中药便秘二号方可以增强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结肠蠕动功能,增加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的数量,改善其形态,促进C-KIT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便塞通合剂和莫沙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我们用便塞通合剂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5例(治疗组),单用莫沙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0例(对照组),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便塞通合剂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济川煎加减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济川煎加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将89例ST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济川煎加减,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疗程均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84.4%,在改善STC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济川煎加减治疗STC,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53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资料,其中32例采用口服中药汤剂和胃肠动力药、中药液灌肠、穴位贴药、耳穴疗法等治疗(治疗组);21例采用口服中药汤剂及胃肠动力药治疗(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1%;对照组临床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57.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采用口服中药汤剂和胃肠动力药、中药液灌肠、穴位贴药、耳穴疗法等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西沙必利结合中药口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疗效,将225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采用口服西沙必利和内服中药治疗,对照组105例采用单纯口服西沙必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49.2%和1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与61.0%,两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西沙必利结合中药口服治疗STC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中医益气养阴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将1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例采用自拟益气养阴汤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麻仁软胶囊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