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Lipo PGE1)对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病人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肺源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扩血管药物,给予控制诱因、持续低流量吸氧、强心、利尿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积极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Lipo PGE110μg/d静脉推注,疗程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BNP以及心脏指数(CI)。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N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t=2.02、7.91,P<0.05、0.01),治疗组BN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4.91,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CI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t=2.00、4.65,P<0.05、0.01),且治疗组CI显著大于对照组(t=3.59,P<0.05)。结论静脉推注Lipo PGE1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在明显降低BNP的同时可提高CI。  相似文献   

2.
保元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保元汤加减治疗心肺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予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中药保元汤加减。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BNP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BNP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药保元汤加减与西药常规治疗配合使用,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 PGE1)与前列腺素E1粉针剂(PGE1-CD)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型病毒性肝炎10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34例)为常规综合治疗;PGE1-CD治疗组(3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GE1-CD 100μg静脉点滴,Qd;Lipo PGE1治疗组(37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 PGE 20μg静脉点滴,Qd。疗程均为10d-14d。结果:Lipo PGE1组及PGE1-CD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治愈好转率显著提高(P<0.05),肝功能显著改善(P<0.01)。Lipo PGE1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PGE1-CD组(P<0.01)。结论:2种剂型PGE1均可改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Lipo PGE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余晓勇  王鑫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225-226
目的探讨前列腺E1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对血气影响及心衰的疗效。将60例病人随即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前列腺E1(PGE1),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PaO2明显提高,PaCO2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对心衰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62.5%,对照组分别为71.4%和28.6%,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0.01);另外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心功能级数。结论PGE1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改善血气和心功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凯时)和毫米波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将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凯时组(第1组),凯时和毫米波联合治疗组(第2组),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第2组总有效率为9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1组总有效率为6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第2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而且显著优于第1组(P〈0.05)。结论 凯时联合毫米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独应用凯时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3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每晚口服多虑平25mg,半导体纳米激光照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 PGE1,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的疼痛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0%,显效率分别为80%和3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ipo PGE1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Lipo PGE1对老年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Lipo PGE1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71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Lipo PGE1 10μg,静脉泵入,每天1次,共14天。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Lipo PGE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善(P〈0.05、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都有明显改善(P〈0.01),临床疗效较维脑路通佳(P〈0.05)。结论Lipo PGE1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善,是治疗老年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Lipo PGE1)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进行前瞻性试验。将71例伴有心电图5T—T改变的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 PGE1 10μg,Qd;对照组21例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P<0.05)。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最长持续时间、室性早搏次数、阵发性室速次数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后各项指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量Lipo PGE1对UAP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Lipo PGE1是一种治疗UAP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 PGE1)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重型病毒性肝炎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为常规综合治疗;Lipo PGE1治疗组(28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 PGE1 20μg静脉点滴,qd,疗程均为15d。结果:Lipo PGE1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治愈好转率显提高(P<0.05),肝功能显改善(P<0.01)。结论: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 PGE1)可改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的肝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疗效。方法:16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依那普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4.3%,观察组9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心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倍他乐克、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脑利钠肽(BNP)和白介素-18(IL-18)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在DH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80例DHF患者(DHF组)和8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血浆BNP和IL-18等指标。结果:DHF患者的脂联素、BNP、IL-18、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BNP水平随DHF心功能级别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DHF患者的血清脂联素与BNP(r=0.661,P=0.000)和IL-18(r=0.582,P=0.003)呈显著正相关。结论:DHF的发生发展是脂肪因子、利钠肽系统和炎性反应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为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15例)、3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CHF组BNP、UA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CHF组心功能Ⅲ级及心功能Ⅳ级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Ⅳ级组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以用于判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程度,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82例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及非感染组(30例)。分析两组患者B型利钠肽(BNP)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NT-proBNP/BNP比值的差异,及三者与炎症标志物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结果显示,感染组NT-proBNP/BNP比值明显高于非感染组(t=10.764,P〈0.01),且与炎症标志物WBC、CRP、降钙素原(PCT)均呈正相关(P〈0.01),与LVEF无线性相关(P〉0.05),而NT-proBNP及BNP与炎症标志物及LVEF均无线性相关(P〉0.05)。非感染组NT-proBNP/BNP比值与炎症标志物及LVEF均无线性相关(P〉0.05),NT-proBNP及BNP与CRP均呈正相关,与LVEF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血WBC、PCT无线性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组CRP与NT-proBNP/BNP比值呈明显正相关。提示HF合并肺部感染时NT-proBNP/BNP比值可不受心功能影响,独立反映感染严重程度,而NT-proBNP及BNP均不能准确反映HF或感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病人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缺血性心肌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μg/d,共14d。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血浆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10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病人7、14d时血浆BNP水平、LVEF及10min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F=14.32~89.98,q=3.03~18.17,P〈0.01);治疗组7、14d时血浆BNP水平、LEVF及10min步行距离较对照也有明显改善(t=2.05~4.02,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有效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T—proBNP、BNP、cTnI及CK—MB与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序贯入选临床诊断心力衰竭患者194例,根据GFR水平分为2组(A组GFR≥60ml/min/1.73m^2,B组GFR〈60ml/min/1.73m^2).比较两组间的NT—proBNP、BNP、cTnI及CK—MB水平,结合超声心动图对心力衰竭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评价。结果GFR〈60ml/min/1.73m。组的心力衰竭患者相较于GFR≥60ml/min/1.73m。组患者,NT—proBNP、NT—proBNP/BNP、cTnl水平显著增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TnI与GFR相关(r=-0.411,P〈0.001);log(NT—proBNP/BNP)与GFR显著相关(r=-0.776,P〈0.001),BNP及CK—MB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BNP及cTnI数值与GFR密切相关,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时血浆BNP水平受受肾功能影响较小,是理想评价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20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他汀组10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其心功能的变化,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LVEF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2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增加更明显(P<0.01)。他汀组总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69.9%,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CHF患者87例,分卡维地洛治疗组(B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A组)43例。随访6个月,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者心功能指标和血浆BNP浓度。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3个月时下降更明显。3个月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SD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同期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51,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3,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有效地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CHF患者BNP水平的变化早于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可靠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普伐他汀治疗对血浆脑钠素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普伐他汀治疗组(30例),剂量为、10rag,每晚1次,疗程8周,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浆BNP浓度和总胆固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普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浆BNP浓度由(218.6±64.2)pg/mL降至(149.4±50.1)pg/mL(P〈0.01);LVEF由(34.4±3.4)%升至(45.4±4.9)%(P〈0.05),LVDd由(65.5±5.1)mm降至(45.4±4.9)mm,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普伐他汀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F增加存在良好的负相关(r=-0.71,P〈0.01),而与LVDd减小呈正相关(r=0.79,P〈0.01)。结论普伐他汀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心功能;血浆BNP可作为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CHF疗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结合Gensini积分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2例,人院后测定血BNP浓度,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计算Gensini积分,术后第2天测BNP,随访患者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AMI患者急诊PCI术后第2EtBN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500ng/L组的患者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高于〈500ng/L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65,P〈0.05)。随访6个月,82例患者中13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者BNP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前BNP水平显著高于术后,且与Gensini积分及近期预后有关。BNP可作为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近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