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肠绒毛状腺瘤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直肠绒毛状腺瘤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 对70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绒毛状腺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及随访。经肛门括约肌径路切除(Mason术)29例,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16例,经肛门局部切除(transanal excision,TE)11例,经骶部切除(Kraske术)5例,其他手术9例。结果 25例(35.7%)直肠绒毛状腺瘤已发生癌变。70例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术后复发率为14.3%。Maso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6.9%和0。结论 选择直肠绒毛状腺瘤的手术方式应综合考虑腺瘤的具体部位、大小以及术前活检的病理结果,对于腺瘤癌变的病例还应考虑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Mason术是治疗直肠中下段绒毛状腺瘤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Bacon术式治疗巨大直肠下段绒毛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Bacon术式治疗的13例直肠下段巨大绒毛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13例患者术后1 a肛门功能自我评价:满意9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1例;术后1 a按照Kirwan分级标准肛门功能评价:I级8例,Ⅱ级3例,Ⅲ级2例,Ⅳ级0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改良Bacon术式,既提高治愈率,又保留肛门功能,是直肠下段巨大绒毛状腺瘤手术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手术效果,回顾分析12例行TEM的直肠肿瘤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2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90min(60-200min)。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感染、吻合口漏。2例术后肛门轻度疼痛,2例暂时性不完全性肛门失禁。术后病理示9例腺瘤(管状腺瘤3例,绒毛状腺瘤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其中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肌层内有钙化灶,1例直肠黏膜炎性组织,1例低危间质瘤(直径〈1.0cm)。随访1~12个月,1例管状腺瘤患者于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结果表明,TEM治疗良性直肠腺瘤和早期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直肠绒毛状腺瘤虽然发病率较低 ,但属癌前病变 ,复发率高。我科自 1992~ 1998年手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及其癌变 1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自 1992~ 1998年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绒毛状腺瘤患者共 19例 (结直肠多发性腺瘤不在本文讨论内 ) ,其中男 11例 ,女 8例 ,年龄 2 8~ 82岁 ,平均 54.6岁。单发腺瘤 16例 ,多发 3例 ,腺瘤恶变 4例。二、腺瘤分布及术式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腺瘤分布情况及术式选择 :腺瘤距肛缘距离 <7cm病例 11例。行局部切除术 8例 ,其中经肛门切除 7例 ,经骶尾切除 1例 ;根治性直肠切除术 3例 ,…  相似文献   

5.
经肛管括约肌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者报告经肛管括约肌径路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24例。其中良性绒毛状腺瘤13例,绒毛太腺瘤伴部分细胞高度不典型增生2例。绒毛状腺瘤癌变9例。除1例发生伤口感染外,余皆获得满意疗效。无手术死亡,未发生直肠瘘和肛门失禁。作者就外科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的各种手术方式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认为经肛管括约肌径路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重度痔手术治疗的效果,采用导光肛门自动牵开镜改良外剥内扎加悬吊术治疗重度痔232例,分析其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内痔悬吊后脱出痔核、直肠黏膜及下移肛垫回缩显著,外痔剥离切除后无肛门重度水肿,同时明显减轻了术后疼痛,无继发性大出血、肛门直肠狭窄、黏膜外翻、肛门感觉性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近期治愈率100%,平均愈合时间20d,治愈后肛门平整光滑。随访3个月至2年,无痔核脱出,排便通畅,肛门功能正常。结果表明,该手术方法符合痔的现代概念,适用于条件所限或不宜选择PPH及传统M-M手术治疗困难的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术在低位直肠侧方生长型绒毛状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行直肠拖出式切除术(试验组)和35例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对照组)的低位直肠侧方生长型绒毛状腺瘤病人治疗。结果:63例术前诊断为直肠绒毛状腺瘤,均占肠腔1/2周以上。术后病理证实有29例(46.0%)已发生癌变,其中12例浸润黏膜下层,15例浸润肌层,2例浸润外膜层;其中2例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试验组术后有3例病人分别出现吻合口漏、腹壁切口感染和不完全性肠梗阻;对照组术后有1例出现直肠出血。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平均随访(47.8±18.0)(6~82)个月。试验组无复发;对照组有20例(57.1%)复发,其中15例为反复多次复发。有2例反复复发后演变成浸润癌,继而行Miles术。另1例术后1年出现多发肺转移。术后6个月,试验组平均每天排便(4.4±2.2)(2~9)次,仅5例有轻度大便污裤;仅1例有轻度的勃起功能障碍。对照组无明显控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结论:直肠拖出式切除术治疗直肠低位侧方生长型绒毛状腺瘤复发率低,消除了癌变和部分癌变进展的风险,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肛门控便功能和性功能也保存较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经骶经肛管途径切除中下段直肠肿瘤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开展经骶经肛管途径行直肠中下段肿瘤局部切除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 2例腺癌、2例绒毛状腺瘤恶变、1例类癌及 2例绒毛状腺瘤患者 ,采取经骶经肛管途径手术入路 ,行包括肿瘤在内的直肠局部切除。结果 治愈 6例 ,并发直肠粪漏 1例 ,局部肿瘤复发再行Miles手术 1例。全部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结论 本方法微创且能保证直肠肿瘤的局部有效切除 ,保持肛门括约肌功能 ,对中下段直肠良性肿瘤及早期恶性病变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 1996~ 2 0 0 0年 ,共收治直肠腺瘤 18例 ,全部经肛门行手术切除 ,取得十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 18例 ,其中男 11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5 6岁。腺瘤距肛缘 5~ 10cm。瘤体直径 2~ 6cm ,蒂长 1.0~ 2 .5cm。术前病理报告为绒毛状腺瘤 6例 ,管状绒毛状腺瘤 12例。术后标本病检为绒毛状腺瘤 5例 ,管状绒毛状腺瘤 7例 ,伴中度异型增生 4例 ;腺瘤恶变 2例。手术方法 :全组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骶管内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会阴部及直肠腔内用 2 %碘伏消毒三遍 ,按层铺单。手指涂消毒石蜡油反复扩肛 ,使肛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APPEA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施行APPEAR手术的2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男19例,女7例,年龄(63.4±9.5)岁。术前检查见肿瘤距肛缘距离(4.6±0.7)cm。14例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26例患者均顺利保肛,手术时间(170±21)min,术中出血量(140±69)ml。术中发生直肠破损1例,术后发生会阴切口感染4例。术后病理:高中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伴部分黏液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1例,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直肠绒毛状腺瘤1例,标本未找到癌细胞6例。术后全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4±5.6)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泌尿功能障碍和肿瘤复发。18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行横结肠造口还纳术,术后wexner控粪功能评分平均为5.5分。肛门直肠功能测压显示,肛门括约肌最大主动收缩压为(224.0±59.3)mmHg,肛门括约肌最大静息压为(42.5±11.8)mmHg,直肠最大耐受量为(120.0±27.4)m1,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均存在。结论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适用于部分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手术.并能取得较为满意的肛门排粪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肛门微创手术行直肠中、高位良性息肉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1997年10月~2004年1月采用经肛门微创手术切除中高位无蒂良性息肉23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充分扩肛,用4号丝线缝合肠壁向下牵引,将息肉下拖至齿状线附近切除。结果23例直肠息肉均顺利切除,术后无大出血,均获治愈。病理检查:管状腺瘤11例,绒毛状腺瘤6例,管状并绒毛状腺瘤4例,炎性息肉2例。23例经1~5年随访未再复发,无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经肛门手术效果好、微创,适合于中、高位直肠良性息肉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期间我院行TEM治疗7例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55~24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5~100 ml,平均45 ml。术后病理诊断:直肠绒毛状腺瘤4例,绒毛管状腺瘤2例,直肠腺癌1例。手术并发症:术中直肠穿孔1例,肺部感染1例,尿潴留1例。7例随访6~13个月,平均8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TEM治疗直肠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半内收治的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手术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6例。肿瘤下缘距肛缘5~8cm,平均7cm,瘤体直径2~5cm。结果17例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患者均保留了排便、排尿及性功能,无术后并发症。6例恶变者术后病理分期:pTisN0M0期3例,pT1N0M0期2例,pT2N0M0期1例。全组平均随访4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及其早期癌变的一种安全可靠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位于直肠中段较大的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ason手术在低位直肠肿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采用Mason手术治疗的85例低位直肠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为直肠绒毛状腺瘤29例,直肠癌47例,直肠类癌等9例.直肠癌中Tis期17例,T1期19例,T2期7例,T3期1例,T4期3例.术后合并伤口感染2例(2.3%),直肠皮肤瘘2例(2.3%).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肛门失禁.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5.5%.结论 Mason手术具有手术径路直达,术野宽敞,显露良好,十分适用于低位直肠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Qiu HZ  Wu B  Lin GL  Xi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7):1167-1169
目的探讨经肛门括约肌手术在中低位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1990年3月至2007年3月采用经肛门括约肌手术的97例中低位直肠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行直肠部分切除术91例,直肠节段切除术6例。术后并发伤口感染5例(5.2%),直肠皮肤瘘4例(4.2%)。术后病理结果为:直肠绒毛状腺瘤35例,直肠癌50例,直肠类癌等12例。直肠癌中Tis期17例,T1期21例,T2期7例,T3期2例,T4期3例。术后平均随访6.4年(2个月~16年)。术后肿瘤局部复发3例(6.2%)。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和87.5%。本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肛门失禁。结论经肛门括约肌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风险低和易于保留肛门等优点,适用于中低位直肠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局部切除术在直肠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4例中、低位直肠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经骶尾后入路局部切除24例;经肛局部切除17例。对于3例直肠多发性病灶的患者,经腹局部扩大切除多发性病灶1例,同时经骶尾后入路和经肛局部切除1例,同时经腹和经肛局部切除1例。结果:术后病理学诊断显示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17例(其中多发性腺瘤1例);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11例;直肠类癌9例;直肠早期腺癌1例;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例;直肠间质瘤1例;增生性息肉4例(其中多发性息肉2例)。全组44例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肛门失禁发生。在25例经骶尾后入路局部切除的患者中,2例并发粪瘘(2/25,8%),均于术后1月痊愈。经骶尾后入路局部切除的2例直肠腺瘤患者,术后1年出现复发(2/25,8%),1例追加Parks术,1例再次经肛局部扩大切除。结论:直肠局部切除术在直肠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应用广泛,是保留肛门功能手术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mic rosurgery,TEM)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1995年11月~2003年12月,我院行TEM治疗直肠肿瘤31例。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经肛门插入特殊的手术直肠镜,保持CO2充气状态,在立体视镜和腔镜系统下,采用针形电刀或5mm超声刀将直肠肿瘤完整切除(黏膜下或全层切除),手术创口在腔内连续缝合。结果31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45~220m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0~180ml,平均40ml。手术并发症:暂时性排气失控2例,急性尿潴留1例,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急性发作1例,因服用阿斯匹林而出现继发性出血1例。术后病理分期:pT0期16例,pTis期2例,pT1期7例,pT2和pT3期各3例。31例随访2~92个月,平均23个月,肿瘤无原位复发。结论TEM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切除直肠病变行的34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早期直肠癌13例,绒毛状腺瘤癌变6例,绒毛状腺瘤10例,管状腺瘤3例,类癌2例。肿瘤下缘距肛缘5~10cm,平均7.5cm,瘤体直径1~5cm。结果34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病人均成功地保留了排便、排尿及性功能,无术后并发症。直肠癌及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术后病理分期:pTisN0M0期11例,pT1N0M0期5例,pT2N0M0期3例。2例直肠类癌限于黏膜下层。全组平均随访4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治疗直肠病变是安全可靠的,具有显露良好、切除完整的优势,适用于可行局部手术治疗的中下段直肠良、恶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经肛门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TEM)治疗直肠宽基腺瘤和早期直肠癌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4月40例TEM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40例肿瘤直径中位值2.3 cm,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为(8.2±3.2)cm,肿瘤侵犯直肠周径范围为(32.3±18.5)%.平均手术时间为(90±43)min.平均住院4.8 d.无围手术期死亡.切缘瘤细胞均为阴性.病理示直肠绒毛状腺瘤24例、直肠腺癌10例、直肠类癌6例,10例腺癌中pTis2例,PT16例和pT22例.平均随访11个月,所有病例无局部复发.结论 TEM手术创伤小、保留肛门括约肌、缩短住院时间;既可作为直肠宽基腺瘤和pT1期直肠癌的治愈性手术,也可作为pT2直肠癌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127例良性直肠息肉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诊治的直肠息肉127例。结果:127例直肠息肉中,直肠管状腺瘤69例,绒毛状腺瘤28例,炎性息肉25例,幼年性息肉5例;伴结肠癌10例,伴直肠癌8例;经肠镜活检钳钳除41例,经肠镜电切45例,手术切除33例,与伴随直肠癌一并切除6例,未处理2例。结论:67.72%的直肠息肉可经肠镜治疗,但广基及2cm以上的腺瘤多数需手术治疗,手术根据肿瘤位置可选用经直肠后或括约肌入路、经腹入路或经肛门入路,与传统经肛门或剖腹手术相比,经直肠后或括约肌入路显露更好,且切除更准确、并发症率低和住院时间短,是切除直肠腺瘤的安全、彻底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