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明确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也可有关节、眼、口、皮肤及肝胆等肠道外表现。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  相似文献   

2.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15%的患者为突发且需要住院治疗,对于这些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静脉输入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对40%的患者无效。手术有死亡危险,也影响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1984年首次报道用静滴环孢素来治疗UC,但因它的毒副作用使医生难以将其作为标准治疗药物,但多数患者却宁可选择环孢素也不愿结肠切除。英国Durai等对环孢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用法和时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欧美地区发病率高.我国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以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病因未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特征。目前UC病因尚未明确,西医治疗UC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病变,病因与自身免疫、遗传和精神因素有关。临床多采用磺胺类抗菌药(salicylazosulfapyridin,sAsP)、皮质类固醇和免疫制剂治疗,它们可以缓解病情,但副作用较大,停药后常反复发作而成慢性UC。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UC与CD都可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出血性腹泻、腹痛、发热、贫血等,治疗上虽以内科药物为主,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须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显示出了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具有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等特点,现将中医学近几年来有关本病的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其病变主要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横结肠,甚至全结肠,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UC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们运用中医理论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进行辨证分析,用针灸疗法配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发生于直肠与结肠部位的一种原因未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炎症性肠病。本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采用中药液保留灌肠法治疗UC患者56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贝复济(rbFGF)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回顾采用贝复济联合SASP保留灌肠治疗的56例UC患者(观察组)疗效,并与同期单纯应用SASP保留灌肠的22例UC患者(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表现及肠黏膜病变方面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贝复济联合SASP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TRAF4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进一步了解TRAF4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将UC患者35例(UC组)和普通肠炎患者15例(对照组)经结肠镜活检,HE、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肠黏膜腺上皮及淋巴细胞、浆细胞的TRAF4表达情况.并进行分类比较。结果显示,UC中淋巴细胞、浆细胞核的TRAF4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C肠黏膜腺上皮细胞核的TRAF4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C中肠黏膜腺上皮细胞浆的TRAF4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TRAF4在UC中细胞核的表达存在异常,尤其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核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储袋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文献报道,25%~3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包括急性结肠炎、难治性UC及癌变风险。外科手术包括全结肠切除与次全结肠切除,切除结肠后行回肠末端造瘘与回肠储袋肛管吻合(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储袋有“J、K、S、N”等形状。对于慢性UC.目前最佳的手术方式是IPAA.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全球发病率约为0.5~24.5(/10万),其中西方国家较常见,发病率约为5~12(/10万)。我国UC发病率未见确切报道,但有报道称其发病增加趋势。有证据显示,UC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感染和精神活动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症性肠疾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IBD的发病年龄多为10—40岁。近年来关于此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二者病例总数已超过2万,其中以UC为多,是胃肠道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IBD的临床诊断相当困难,有文献报道,UC的初诊误诊率约为50%,而CD的误诊率更高达70%,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在北美和欧洲是常见病,近30年来亚洲地区的发病率也呈逐步增高趋势.我国虽然尚无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但近十多年来本病就诊人数逐步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UC在我国已成为常见病,并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疾病(IBD)是一种迄今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通常特指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有相似的发病机制,但二者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仍以内镜检查为金标准,内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明确病变性质,累及范围及活动性程度,摘除较大的假性息肉,发现早期癌变,治疗策略的制定及预后的估计均有重要意义。已出现肠穿孔、腹膜炎、中毒性巨结肠,严重衰竭病人,精神病,严重心肺疾病等应禁忌或暂缓镜检。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丹栀逍遥散对伴抑郁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评分结果换算成抑郁严重度指数。从139例活动期UC患者中筛选出抑郁指数〉0.5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4.1%(P〈0.05)。结果表明,伴有抑郁的UC患者服用丹栀逍遥散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属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因UC的病因未明,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我们自1998年6月至2000年6月,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符合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