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HBVHBeAg/HBeAb血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1例HBV血清中HBVDNA进行检测,发现45例HBeAg(+)/HBeAb(-)血清检出88.88%HBVDNA(+),56例HBeAb(-)/HBeAb(+)血清检出46.42%HBVDNA(+),HBeAg/HBeAb与HBVDNA关系显著性检验,差别无显著性(χ2=1.16,P>0.05),HBsAg滴度与HBeAg检出无相关性(r=0,P>0.05)。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HBsAg携带者的临床征象、肝功能、HBVM、HBV-DNA与肝组织病理变化关系,特观察296例HBsAg持续阳性病例,发现HBeAg和HBV-DNA检出率呈一致关系,但后者较高;临床征象,肝功能与HBeAg和HBV-DNA检出结果,以及HBeAg与HBV-DNA检查结果均与肝组织变化相一致。携带HBsAg不应等同携带HBV,治疗HBsAg携带者不宜单一追求HBsAg阴转,理应重视HBeAg和HBV-DNA的阴转,防止进入肝硬变  相似文献   

3.
43例HBV感染者HBcAg与HBsAg·Re检测浙江省嘉兴市第二人民医院(314000)夏德发,周旭阳1992年~1993年,我院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准确地测定了HBV感染者43例及6例健康成人的HBcAg与HBsAg·Re。现结合本组检测...  相似文献   

4.
以PCR技术扩增含有Pre-C信号肽序列及完整的HBeAg基因序列,克隆至家蚕核多角体病毒转移载体pBm030,与野生型BmNPV 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空斑纯化后得重组病毒,研究结果表明BmN细胞能正确识别与切割HBeAg信号肽序列,所表达的HBeAg效价高,纯度好,ELISA法测得培养上清中HBeAg效价达1:32000。上清经过Sephacry 1 S-200和DEAE-Sepharo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组化和病理分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组织中HBsAg、HBsAg存在与否对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对59例慢性乙型肝病炎肝穿组织做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BsAg(+)HBcAg(+)、HBsAg(+)HBcAg(-)、HBsAg(_)BHcAg(-)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sAg、HBcAg表达与否和病变程度无直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膦甲酸治疗慢性乙,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小结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从1995年6月至1996年2月,我们用解放军302医院华星制药厂生产的膦甲酸注射液治疗了21例慢性乙型及/或丙型肝炎患者,以评价该药对乙、丙型肝炎的临床抗病毒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14例单纯乙型,3例乙、丙型重叠感染,4例单纯丙型。治疗方法为2500mg静滴(2h输完)q12h,疗程28d。结果:治疗前HBsAg(+)17例,HBeAg(+)12例,HBVDNA(+)13例,治疗结束时HBsAg、HBeAg及HBVDNA分别有1例(5.9%)、7例(58.3%)及10例(76.9%)转阴。治疗前抗-HCV(+)5例,HCVRNA(+)7例,治疗结束时抗-HCV及HCVRNA分别有1例(20.0%)及4例(57.1%)转阴,另有2例用药后血清HCVRNA浓度下降约90%。不良反应大多较轻,发生率为42.9%,主要为纳差、恶心、腹胀、乏力等消化道及全身症状。3例血钾轻至中度降低,仅1例因恶心、呕吐较重于用药第17天停药。本研究结果提示,按本文给药方法静点膦甲酸可以达到较好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效果,对丙肝病毒复制很可能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cAg与其它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共5262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固相放免法(SPRIA)测定了乙肝表面抗原(HBc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六项 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发现 HBcAg与 HBsAg、 HBeAb、 HBcAb同时阳性率为 88.1%,明显高于其与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率(55.3%),并且在HBsAg阳性、而HBeAg/抗-HBe均为阴性的感染者血清中仍有 40.0%检测出 HBcAg。结论:HBV血清学标志物 HBcAg的检测,与其它标志物相结合,在判断 HBV感染者血清中病毒复制活动和传染性的强弱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cAg与其它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共5262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固相放免法(SPRIA)测定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b)、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六项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发现HBcAg、HBcAb、HBcAb同时阳性率为88.1%,明显高于其与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率(55.3%),并且在HBsAg阳性、而HBeAg/抗-HBe均为阴性的感染者血清中仍有40.0%检测出HBcAg。结论:HBV血清学标志物HBcAg的检测,与其它标志物相结合,在判断HBV感染者血清中病毒复制活动和传染性的强弱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945名小学生HBsAg、抗-HBs情况调查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叶建华,张彩兰福建省卫生防疫站赵莉莱,王成钦,陈端1991年4~11月,我们对福州市鼓楼区3所小学945名小学生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体(抗-HBs)检测调查,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10.
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太原市传染病医院(030012)杨兴中,刘玉凤,任桂莲,荀健,李彩霞1991年7月以来,我们由北京市希波医学技术开发公司引进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8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ASC)5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将1991年7月~1992年2月我科收治的有经济承受能力的慢性乙型迁延型肝炎(CPH)4例,慢性乙型活动型肝炎(CAH)4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ASC)5例共13例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8~57岁,平均34岁。13例乙肝标志四阳(HBsAgHBeAg、抗HBcIGM及HBV—DNA),并于治疗前3个月HBeAg持续阳性,且无心肾等疾患。CPH、CAH及ASC的诊断符合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二、治疗方法:除一般保肝治疗如服用维生素、施尔康、肝太乐等外。采用白细胞介素Ⅱ(IL—Ⅱ)培养自体淋巴细胞回输疗法。每周一次疗程六周。具体方法如下:无菌采患者静脉血100~120ml(肝素抗凝),分离出淋巴细胞平均5~10×108个,加入重组IL—Ⅱ1000单位(北京  相似文献   

11.
阎惠平  黄德庄 《天津医药》1997,25(6):355-357
为观察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双重感染的尸体肝组织中两种病毒核酸及抗原的分布,对15例HBV与HCV双重感染的尸检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sAg、HBcAg和HCAg,Digoxigenin标记的探针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果:HBsAg、HBcAg、HBV DNA、HCAg和HCV RNA的阳性数分别为12/15(80.0%)、10/15(66.7%)、9/15(60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前S1抗原的检测与病毒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S1 蛋白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 基因的编码产物 ,是HBV外膜蛋白中的大分子HBsAg的组成部分。近年的研究表明[1],前S1 抗原 (Pre -S1Ag)与病毒的感染性复制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是否有病毒活动和较大传染性的新标志。现就Pre-S1Ag,HBV—DNA与其标志物 (HBV—M)之间的关系、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材料和方法1 1检测对象 :收集我院检测HBV—M标本共135例 ,其中HBsAg( +)、HBeAg( +)、HBcAg( +)的乙肝患者45例 ,HB sAg( +)、HBeAb…  相似文献   

13.
王小青  刘亦琪 《江苏医药》1995,21(6):377-378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74例HBVM阳性的孕妇外周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了HBVDNA检测。结果显示双抗原(HBsAg和HbeAg)阳性组HBVDNA检出率母血为100%(8/8),脐血为87.5%(7/8)。单抗原(HBsAg)阳性组HBVDNA检出率母血为26.92%(14/52),脐血为19.23%(10/52)。抗体(抗-HBc、抗-HBs、抗-HBe一项至三项)  相似文献   

14.
观察急性乙肝510例,除检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以外,还进行细胞免疫检查,测定T淋巴细胞对HBeAg的敏感性。其中轻度急性乙肝327例,有25例转为慢性;中度急性乙肝115例,有3例转为慢性;重度急性乙肝68例,无1例转为慢性。看来,中、重度急性乙肝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性很小,防止肝炎慢性化,应主要是对轻度急性乙肝用干扰素治疗。为确定用干扰素的指征,检测HBeAg血症有重要意义,长期(>30d)血清HBeAg高滴度(log5T≥2)24例,有12例转为慢性;HBeAg阴性52例和HBeAg低滴度(lo…  相似文献   

15.
产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评估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HBsAg阳性孕妇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效果。方法:HBIG组22例,分2组(各11例),均孕wk28起予HBIG200IU,im,A组每3wk一次,B组每4wk一次,均至分娩为止;对照组23例,不用上述药物。HBIG组每次用药前、分娩前,对照组孕wk28及分娩前检测静脉血HBsAg,HBeAg,HBV_DNA,新生儿出生后检测HBsAg,HBV_DNA。结果:HBIG组孕妇血HBsAg,HBV_DNA明显下降(P<0.05),HBeAg无明显变化(P>0.05)。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HBV_DNA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未发现孕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结论:产前应用HBIG可降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刘巧玉 《安徽医药》2014,35(12):1654-1657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 8含量与外周单核细胞IL 8mRNA表 达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研究HBeAg阴性的CHB患者血清IL 8含量与血清ALT、AST酶含量关系。方法 94例CHB患者根据 HBeAg阴性/阳性分为HBeAg阴性的CHB组(47例)和HBeAg阳性的CHB组(47例),以ELISA方法和逆转录PCR法检测两组患 者血清IL 8和外周单核细胞mRNA表达,罗氏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和AST酶含量。结果 ELISA和逆转录PCR分析HBeAg 阴性CHB患者的血清IL 8含量与外周单核细胞IL 8mRNA表达分别为25265±6204、150±042;HBeAg阳性CHB患者的血清 IL 8含量与外周单核细胞IL 8mRNA表达分别为24183±4988、128±036。HBeAg阴性的CHB患者血清IL 8含量与外周单核 细胞IL 8mRNA表达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655),而HBeAg阳性的CHB患者的血清IL 8含量与外周单核细胞IL 8mRNA表达 相关性较差(r=0276)。其中,HBeAg阴性的CHB患者血清IL 8含量与血清ALT具酶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0489,P<005)。 结论 IL 8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的CHB患者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异,并且IL 8与部分CHB患者肝功能恶化相关,提示IL 8 可能参与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县于1998~1999年从城镇乡村应征一批新兵,并对健康成人男( 18~20岁)进行了乙型肝炎携带状况检查,先后检测了城镇乡村。二年中共检测了 1020例。1检查方法 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法做HBsAg检测,所用致敏血球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8062599)。2检测结果分析 城镇 HBsAg携带率为 6. 1% (18/296),乡村 HBsAg携带率为11.3%(82/724)。1020例中检出HBsAg阳性者100例,平均 HBsAg携带率为9.8%,所测得值与国内同类文献报道数据接近。…  相似文献   

18.
采用ABC法检查了70例无明确肝炎病史的胃癌及癌旁组织中HBV抗原的分布,同时以50例胃良性疾病标本对照。结果,在两组血清HBsAg阳性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BsAg阳性13例,占18.57%,HBcAg阳性4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HBsAg阳性及HBcAg阳性标本均为胃窦部腺癌患者,主要分布于癌旁组织。提示胃腺癌的发生可能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猪苓多糖致过敏反应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多糖致过敏反应3例李滕,樊国斌,王梅,艾永华(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滕州277500)临床应用中发现猪苓多糖过敏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45岁。1994年9月25日体检发现HBsAg和HBeA8(+),GPT<100u/L,诊断为乙肝,给予肌...  相似文献   

20.
2260例静脉注射海洛因信赖者HBV,HCV感染与ALT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静脉注射(iv)海洛因依赖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探讨HBV、HCV单纯感染和HBV/HCV重叠感染与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对2260例iv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血清HBsAg、抗-HCV、ALT检测。结果:iv海洛因依赖者血清HBsAg、抗-HCV阳性率分别为37.8%、53.9%,HBsAg、抗-HCV同时阳性者456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