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脐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失代偿前后患者总T细胞(CD3+)、T4细胞(CD3+CD4+)、T8细胞(CD3+CD8+)含量的变化。结果 51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治疗前总T细胞、T4细胞、T8细胞含量及T4/T8比值分别为60.6±22.5、45.2±13.6、26.2±7.6和1.21±0.35,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周后外周血总T细胞和T4细胞含量及T4/T8比值分别为68.5±17.6、51.2±14.6和1.71±0.65,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组(P<0.05);T8细胞含量21.3±8.5,明显低于治疗前组(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治疗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危险因素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PBC患者,将患者分为代偿期组(72例)和失代偿期组(43例),分析生化指标[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胆红素(TB)、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免疫指标(Ig M、Ig G、Ig A、γ-Glb)、自身抗体[抗核点型靶抗原蛋白100(sp100)抗体、抗核孔复合物糖蛋白210(gp210)抗体、抗着丝点抗体]、Mayo评分与肝硬化失代偿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有效独立预测PBC患者出现失代偿的危险因素。结果失代偿期组TB、TBA、PT、γ-Glb、Ig A、Ig G水平及Mayo评分均高于代偿期组,而Alb、GGT水平低于代偿期组(P0.05)。2个组之间Glb、Alp、ALT、AST、Ig M水平及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抗着丝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34.5 g/L[比值比(OR)=4.458,95%可信区间(CI)1.019~19.501]、Ig A3.09 g/L(OR=15.41,95%CI 2.868~82.786)、Mayo评分5.04(OR=15.7,95%CI 2.653~92.907)为PBC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独立预测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Alb、Ig A、Mayo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0.700、0.860,Alb+Ig A+Mayo联合检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2。结论 Alb34.5 g/L、Ig A3.09 g/L、Mayo评分5.04及Alb+Ig A+Mayo联合检测预测概率0.45,可预测PBC患者出现肝硬化失代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与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者75例,其中免疫清除状态20例、免疫不全状态(非活动期)20例、肝硬化35例(代偿期17例、失代偿期18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并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组CD4+T细胞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高到低顺序为对照组、免疫不全组、免疫清除组、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免疫清除组的CD4+/CD8+、NK细胞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B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不全组的CD4+/CD8+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的CD4+/CD8+、B细胞高于其他各组,CD3+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疾病进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对女性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PBC)患者T细胞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未经治疗的60例女性PBC患者为研究组,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的52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ERα基因1号内含子PvuⅡ和XbaⅠ酶切位点多态性.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外周血CD+、CD8+、CD4+CD25+、CD4+CD28-T淋巴细胞.RT-PCR方法 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IL-2、IFN-γ、IL-4、IL-6、IL-10 mRNA的表达.结果 女性PBC患者的ERot基因PvuⅡ酶切基因亚型中P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p基因亚型的阳性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XbaⅠ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女性PBC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的XxPp和xxPp基因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BC患者ppxx基因型的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PBC患者的其他ERα基因型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的T淋巴细胞中CD+T淋巴细胞比例增高(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P>0.05).PBC患者CD4+CD25+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CD4+CD28-T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5).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IL-2和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4和IL-10 mRNA表达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vuⅡ基因的Pp基因型是女性PBC的遗传易感基因型,P等位基因是易感基因.PBC患者外周血以Thl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占优势.ERα基因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易感背景影响PBC患者体内T细胞亚群的偏移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123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并与3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消化系统各肿瘤组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3+)、T4细胞(CD3+CD4+)、NK细胞(CD3-CD16/56+)百分率下降(P<0.01);T4/T8(CD3+CD4+/CD3+CD8+)比值降低(P<0.05);T8细胞(CD3+CD8+)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消化系统各肿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监测抗瘤疗效和判断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不同状态的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3+)、T辅助淋巴细胞(CD3+/CD4+),T抑制淋巴细胞(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NK淋巴细胞(CD3-/CD16+CD56+)的差异并初步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根据SLE疾病活动积分(SLEDAI)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24例)和非活动组(16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3+/CD8+,CD3-/CD19+,CD3-/CD16+CD56-表达百分率,对其与SLE临床活动度、尿蛋白、补体和抗dsDNA抗体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活动组和非活动组SLE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和非活动组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CD3+/CD4+、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NK淋巴细胞(CD3-/CD16+CD56-)表达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B淋巴细胞表达的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27);NK淋巴细胞(P=0.6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组与非活动组的总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辅助淋巴细胞(CD3+/CD4+)、B淋巴细胞(CD3-/CD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T辅助淋巴细胞(CD3+/CD4+)、T抑制淋巴细胞(CD3+/CD8+),与SLE活动度相关。T、B、NK细胞与SLE临床表现相关性分析显示,T辅助淋巴细胞(CD3+/CD4+)与SLEDAI,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P=0.096);B细胞与C3呈负相关(P=0.048);NK细胞与SLEDAI和抗dsDNA抗体呈负相关(P=0.096)。结果显示T、B、NK细胞异常与SLE临床表现明显相关。结论 SLE患者的外周血总T细胞(CD3+)、T辅助淋巴细胞(CD3+/CD4+)、T抑制淋巴细胞(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NK淋巴细胞(CD3-/CD16+CD56+)可作为SLE诊断及评价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以35倒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35例确诊的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IL-4和IFN-γ情况。结果 PBC患者组CD^4+T细胞升高,CD8^+T细胞下降,CD4^+T/CD8^+T比值上升(P〈0.05);PBC患者CD4^+T细胞IFN-1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PBC发病机制中,CD4^+T细胞和TH1亚群细胞超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淋巴细胞的水平与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 PBC 患者和23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 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人叉头型基因 p3(Foxp3)mRNA 表达的水平。结果PBC 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Foxp3的 mRN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BC 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淋巴细胞减少,免疫抑制功能减弱,提示 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淋巴细胞在 PBC 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评估 PBC 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背景:健康状况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他免疫细胞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T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值受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因此建立正常参考值对判断不同疾病状态免疫功能、疾病进展以及恢复状态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健康傣族成人及青少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正常值.方法;使用四色荧光抗体对392名健康傣族成人及青少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与结论:82名傣族健康青少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均值及参考范围分别为:淋巴细胞为3 054×106(1 691×106~4 845×106)L-1;CD3+细胞为2 055×106(1 83×106~3 280×106)L-1;CD4+细胞为1 072×106(583×106~1 666×106)L-1;CD6+细胞为825×106(381×106~ 1665×106)L-1;CD4+/CD8+值为1.38(0.44~2.36).310名成人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淋巴细胞为2 649×106(1 243×106~4 754×106)L-1;CD3+为1 763×106(828×106~3115×106)L-1:CD4+为985×106(450×1086~1 708×106)L-1;CD8+为663×106(275×106~1 335×106)L-1;CD4+/CD8+值为1.64(0.74~2.00).男性淋巴细胞数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大于女性,而CD3+百分比和CD4+百分比低于女性(P<0.05).除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外,各年龄层健康人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绝对数、CD8+T细胞绝对数及比例均不同,尤其足青少年组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CD8+%高于其他年龄组,且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与中国不同地区健康人群比较,傣族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此次调查建立了傣族人正常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型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肝硬化(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探讨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代偿期LC患者(CC组)、35例失代偿期LC患者(LCC组)和63例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C组和LCC组总T细胞及其各亚群细胞的绝对含量均下降,T4/T8比值升高,双阴性T细胞百分含量下降(P<0.05);CC组T4/T8比值较LCC组更高(P<0.05).结论 LC患者存在明显的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包括各亚群细胞数量的减少及T4细胞相对于T8细胞的功能亢进.随着病情加重,T4细胞的应答能力进一步减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253例恶性肿瘤患者及28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细胞百分率降低,CD^3+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统计学差异均显著(P〈0.05),性别、年龄阶段不影响T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监测其T细胞亚群水平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恶性肿瘤患者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Dl6^+/56^+-NK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和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曲调节性T细胞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CD4^+CD25^+曲调节性T细胞增多可能是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受抑的重要原因之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肿瘤患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免疫调节性T细胞(Tregs)数量及其对T效应细胞(Trep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PBC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regs细胞百分比。统计无症状期、症状期、肝硬化期3组患者Tregs细胞百分比。免疫磁珠分离Tregs,检测CD62L、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的表达。体外细胞培养,^3H-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Tregs对Treps的免疫抑制功能。结果PB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Tregs[3.63±0.92)%]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7.42±1.09)%,P〈0.01)]。无症状期、症状期、肝硬化期各组Tregs细胞分别为(3.93±0.71)%、(3.64±0.83)%、(3.52±0.95)%,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egs细胞高表达CD62L、CTLA-4、GITR分子。PBC患者Treps的体外增殖可以被自身Tregs所抑制,1:1、1:2、1:4、0:1的比例平均抑制率分别为(78.2±4.9)%、(51.6±7.1)%、(21.7±5.6)%、0,健康对照分别为(75.1±5.3)%、(54.5±6.4)%、(27.6±6.3)%、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C患者Tregs数量的降低可能是PBC的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杨震  潘明  赵海军 《检验医学》2012,27(7):598-600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V)腹泻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数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外周血涂片瑞特染色,显微镜计数40例RV腹泻婴幼儿急性期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和20名健康对照组婴幼儿的异形淋巴细胞;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RV腹泻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计数为(16.18%±3.59%),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分别为(50.93%±5.86%)、(22.02%±5.17%)、(27.07%±4.79%)及(0.84%±0.29%),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RV腹泻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数量升高,淋巴细胞亚群异常;RV腹泻患儿急性期进行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计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可较好的反映患儿的机体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5.
何英  张允奇  吴润香  陆学东 《检验医学》2009,24(11):808-8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血清中的HBV DNA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健康对照者显著降低,而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V DNA阴性患者只有CD4+/CD8+比值变化显著;HBV DNA阳性患者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有显著改变,但高拷贝组和低拷贝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后免疫功能下降与病毒复制有关,HBV复制可进一步加重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为了解病情、判断预后提供免疫学依据。方法应用三色荧光素标记CD4、CD8、CD3的单克隆抗体,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标记后,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肾细胞癌患者CD3+、CD4+T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T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4/CD8比值倒置;肾细胞癌患者手术后CD3+、CD4+T细胞较术前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恢复正常。结论肾细胞癌患者T淋巴细胞百分率异常,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现象;手术后有效去除瘤负荷,免疫功能得以逆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333名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调查正常人群T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区间,建立95%可信区间的参考区间,并分析和探讨其变化特点,为机体免疫状态的分析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参数三色免疫荧光标记外周血T淋巴细胞,使用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获得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绝对值。结果女性的CD3+百分比、CD4+/CD8+比值、CD3+CD4+百分比和CD4+CD45RA+百分比分别为(72.6%±8.1%)、1.57(0.74~4.70)、(44.8%±8.0%)和(1.71%±6.3%),均高于男性分别为(70.9%±8.5%)、1.43(0.51~4.12)、(40.6%±9.3%)和(15.1%±6.8%)。男性的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CD8+CD28+的绝对值计数分别为(2 069.8±474.1)个/μL、(237.5±95.7)个/μL,均高于女性(1 932.8±469.7)个/μL、(218.1±111.1)个/μL。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在不同年龄组之间随年龄增大而发生变化,年龄相差越大,差异越大,其中50岁组与其他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名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为(1 069.1~2 935.6)个/μL,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计数为:CD3+细胞55.3%~87.6%,CD3+CD4+细胞25.2%~57.6%,CD3+CD8+细胞15.0%~42.1%,CD4+CD25+细胞2.5%~10.5%,CD4+CD45RA+细胞5.0%~27.2%,CD8+CD28+细胞4%~19.3%,CD4+/CD8+比值0.7~2.9。结论健康成年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分布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不大,可以合并数据建立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CD39^+CD73^+B细胞亚群在B细胞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及其与PBC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江苏苏州吴江区和常熟地区PBC患者60例,健康人对照者40例,以流式细胞术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CD39^+CD73^+B细胞在B细胞中的比例,多重微珠流式荧光法定量分析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统计分析CD39^+CD73^+B细胞比例的组间差异及其与自身抗体和肝脏酶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PBC患者CD39^+CD73^+B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55.6%(44.9%,60.5%)vs 73.0%(69.8%,74.9%),P<0.001]。PBC组CD39^+CD73^+B细胞比例与AMA-M2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349,P=0.027)。抗糖蛋白210抗体(anti-GP210)阳性患者CD39^+CD73^+B细胞比例较anti-GP210阴性患者明显降低[44.6%(38.2%,49.9%)vs 58.7%(49.8%,63.8%),P<0.001],抗核蛋体100抗体(anti-SP100)阳性和阴性患者间CD39^+CD73^+B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6%(47.9%,62.7%)vs 51.6%(44.7%,60.4%),P=0.292]。结论:PBC患者外周血CD39^+CD73^+B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且与特异性自身抗体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该群B细胞在PBC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天然调节性T细胞的方法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改变的意义。方法建立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天然调节性T细胞的方法,并检测了15例SLE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以及CD4^+细胞中CD25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外周血中天然调节性T细胞为(1.03±0.42)%,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5.88±1.40)%(P〈0.01);CD4^+淋巴细胞中CD25^+细胞的表达水平[(5.92±3.80)%]也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2.01±5、70)%,P〈0.01]。结论三色流式细胞术适合检测外周血中天然调节性T细胞,SLE患者存在天然调节性T细胞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其差异,了解不同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3年感染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1例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其差异并分析临床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NK细胞、B细胞比率减少,T细胞比率升高;T细胞亚群中CD4+CD28+T细胞和CD8+CD28+T细胞比率降低,CD8+T细胞以及CD8+CD38+T细胞比率升高。EB病毒感染后T细胞、CD8+T细胞、CD8+CD38+T细胞比率升高较其他病毒感染更为显著。结论病毒感染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天然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同时伴有细胞免疫异常激活,EB病毒感染较其他病毒免疫激活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