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部队训练伤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408名高原地区官兵的衔职、兵龄、年龄、训练伤情况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降低受伤率。结果训练伤发生率为16.2%。衔职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义务兵。兵源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农村组。训练程度中,训练程度繁重组训练伤比例远大于正常组。海拔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4000m组。文化程度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大学组。工作压力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一般组。睡眠效果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一般组。除训练伤中训练程度的组内有差异外,其余组的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另外,高原官兵训练前对场地进行危险排查的占总人数的87.2%,训练前进行热身活动的占94.6%,训练前带训干部会做标准示范的占86.0%,每月会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占74.9%,定期组织卫生方面的知识竞赛、板报评比等活动的占76.5%,健康教育内容是官兵所感兴趣的占92.0%。结论通过克服对高原的恐惧心理、遵循训练原则、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干预,可有效降低驻高原部队官兵的受伤率,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原新兵训练伤521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军训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训练的防治水平。方法:按照《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和有关文献制定统一诊断标准,进行调查,分类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019名军训新兵中发生训练伤521人次,发生率25.80%。其中过劳性损伤141人次(6.98%),占总伤率27.06%;急性创伤性损伤186人次(9.21%),环境伤194人次(9.61%)占总伤率37.24%。结论:高原条件下进行高强度新兵训练,应领导重视,端正训练态度,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训练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难度大的科目应进行技术辅导,加强训练中的安全防护和救护措施,降低军训伤的发生率和非战斗减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集训期新兵训练伤的发生情况 ,研究集训期新兵训练伤的防治措施。方法 连续 3年对驻西藏海拔 30 0 0~ 330 0m地区新兵集训期间军事训练损伤情况进行调查 ,对训练伤的发生、分布、损伤发生率、损伤部位、损伤类型、致伤科目、致伤因素等结合高原地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集训期新兵训练伤发生率较高 ,受伤部位以四肢为主 ,软组织损伤最多。结论 科学训练、合理安排、提高新兵个人素质、改善训练场地设施 ,是减少训练伤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部队高原施工发病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部队高原作业时部队的发病率。方法: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采用查阅《门诊病员登记簿》、住院病历和现场巡诊的方法。结果:部队在高原作业时的发病率为14.9‰,明显高于部队在平原的昼夜发病率。结论:部队高原作业时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原新兵训练伤52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原训练伤的发病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 ,统计高原训练伤的构成比。结果 按单病种发生率前五位依次为冻疮 1 89人次 (占总伤率的 36 2 8% )、关节扭伤 81人次 (占总伤率的 1 5 5 4 % )、软组织擦伤 5 2人次 (占总伤率的 9 99% )、应力性骨折 2 1人次 (占总伤率的 4 0 3% )、急性腰扭伤 1 0人次 (占总伤率的 1 92 % )。该 5种训练伤累计占总伤率的 6 7 75 %。结论 因高原环境气候引致的冻伤占有很高的比例 ,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军事训练是提高军事素质的根本途径,而训练伤是影响战士健康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为指导战士在训练中能正确地进行自我防护,减少高原新兵军事训练伤。现就我院2000年至2003年住院的386例新兵集训期间训练伤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原地区新兵训练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原新兵训练伤原因、伤情和受伤部位分析。方法 :采用医院门诊和医疗队下新兵集训点巡诊方式 ,对 116例训练伤的伤情、受伤部位和受伤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治疗 70例 (6 0 3% ) ,住院治疗 4 6例(39 7% ) ,均治愈归队。结论 :重视并加强卫生常识及训练伤的防护健康教育 ,严格管理 ,重点防护 ,训练中应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地科学训练 ,是减少和防止新兵训练伤的关健。  相似文献   

8.
高原通常是指海拔超过3000m以上,具有较大面积范围的区域。高原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如大气低压、低氧、低温、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和紫外线照射量增多等,而且文化生活单调,交通落后,信息闭塞。驻守高原地区的军人长期处在特殊的环境下,其身心健康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求一种适合常规部队、能快速有效提高士兵有氧耐力素质、并可降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的训练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某步兵团248名无军事训练史的汉族男性新兵,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4名.实验组采用以"循环训练法"为理念设计的强化耐力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部队常用耐力训练方法,即以5000m跑为主的训练方法(每周5000m×3次,每日不超过1次).两组总共进行8周的耐力素质训练.训练开始前和训练8周后分别测试士兵的安静脉搏、肺活量、VO2max和5000m成绩等耐力素质指标,并于训练8周后对士兵进行体检,统计有小腿肿胀和按压痛、膝关节肿痛、下腰痛等军事训练伤症状的人数,计算军事训练伤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训练后安静脉搏降低了8.0%,肺活量、VO2max、5000m成绩则分别提高了8.1%、20.0%、14.7%,与训练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验组训练伤发生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8.1%,P<0.05).结论 以"循环训练法"为理念设计的强化耐力训练方法可有效提高部队士兵耐力素质并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原部队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日喀则军分区2个单位共计728人为调查对象,对2013年8月的尿石症患病情况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对每个受检对象进行泌尿系统 B 超检查和问卷调查。以诊断为尿石症者的86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健康者100人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驻高原部队尿石症患病率为11.81%,高于平原部队;病例组血钙升高者(46.5%)和尿酸升高者构成比例(51.2%)均高于对照组(P ﹤0.05);病例组日饮水量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驻日喀则高原部队尿石症发病率偏高,应注意监测尿石症患者血尿酸情况,加强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必要时采取治疗干预措施,降低高原部队尿石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分成低氧组和对照组,低氧组在赛前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为期4周、每周5天、每天1小时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其余日常训练两组相同。实验期间每周测试运动员的睡眠质量、耐缺氧能力以及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等指标。结果:4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低氧组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水平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在耐缺氧实验中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睡眠质量指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提高男子赛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的耐缺氧能力,改善睡眠质量,间接促进机体在承受大负荷训练负荷时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充谷氨酰胺(Gln)对递增负荷训练游泳运动员血液谷氨酰胺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广东省游泳运动员1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T,补充Gln,n=5)及对照组(C,n=7),进行为期2个月的递增强度负荷训练。实验前1天上午,运动员空腹采集肘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浆Gln、Hb、血清CK及皮质醇(Cortisol);实验第29天(T组服用Gln第1天)晨,运动员空腹进行第2次血样采集与分析;即日起,T组2次大运动量训练结束后立即补充Gln(0.15g/kgbodymass),持续服用28天。分别于实验第36天(T组服用Gln第7天)和实验第57天(T组服用Gln第28天),对T、C组运动员进行血样分析。结果:所有运动员正常训练4周后,血浆Gln水平显著升高(P<0.01)。实验组服用Gln第28天,血浆Gln浓度显著高于服用Gln第7天(1317.64±401.445μmmol/Lvs.954.88±317.87μmmol/LP<0.05)。对照组训练5周后较训练4周时血浆Gln水平无显著性变化(1280.46±441.73μmmol/Lvs.1251.37±292.06μmmol/L,P>0.05),实验8周后,血浆Gln水平较5周时显著下降(1280.46±441.73μmmol/Lvs.891.64±322.37μmmol/L,P<0.05)。T组服用Gln7天后,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1)。补充Gln后,T组Hb水平显著上升,CK水平显著下降,C组Hb、CK未见明显变化。结果表明,血浆Gln水平会随训练产生适应性变化,补充外源性Gl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由训练引起的血浆Gln水平下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膝关节损伤游泳运动员18人,均为非手术治疗。在康复训练中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分别于康复前及康复3个月后进行患侧与健侧膝关节位置觉测试和膝关节功能总体评分。结果:康复治疗初期运动员位置觉测试中患膝位置重现平均偏差为(8.03±1.66)°,康复治疗3个月末为(7.65±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侧康复治疗初期为(7.63±1.38)°,康复治疗3个月末为(7.62±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初期,患侧平均偏差大于健侧(P<0.01),康复治疗末期,患侧偏差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末期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不稳定单项评分较康复治疗初期显著提高(P<0.01)。结论:在康复治疗中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够促进膝关节位置觉以及关节稳定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分析海军陆勤部队新兵训练伤发生状况和致伤因素。方法 让参训新兵回顾性填表和查阅营卫生所、团卫生队等医疗单位门诊日志的方法,进行统一登记分析。调查内容为训练伤的分布和致伤因素。结果 新兵训练伤发生率以司令部直属连队为高,开训后第1个月发生率最高,损伤部位以下肢为主,在400m障碍训练时发生率高,因技术动作错误发生训练伤最多,心理因素对发生训练伤也有相当影响。结论 通过加强安全防护,提高基层指挥员组织管理与技术指导能力,科学安排训练,强化心理训练可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强化循环训练对骨塑形改建的影响,探讨其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模式的科学性。方法雄性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强化循环训练组(循环组)。每组分别于1、2、3、4、5、6周切取大鼠胫骨上段,进行皮质骨厚度(CT)、骨小梁平均骨壁厚度(MRT)、骨小梁类骨质表面(Sos)及骨小梁吸收表面(Sr)的百分比等骨形态学分析和比较。随机将某部新兵1303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现场人群干预试验,实验组以“强化循环训练法”代替传统的“循序渐进”训练模式训练,以应力性骨折发生率为观察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第4、5、6周,循环组反映骨形成情况的指标CT(1·37±0·09,1·86±0·14,1·94±0·23)、Sos(12·29±1·17,14·61±1·84,15·51±1·13)、MWT(56·37±2·52,57·28±3·01,58·23±2·9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反映骨破坏吸收情况的指标Sr在循环组第4周升高后持续降低,而对照组则持续增加。实验组新兵连的应力性骨折发生率(6·1%)低于对照组(12·9%),骨应力性改建时限(2~6周)亦较对照组缩短(3~8周),训练成绩则显著提高。结论“强化循环训练”能缩短骨塑形改建时限。  相似文献   

16.
装甲步兵某部春训期间训练科目与训练伤的分布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装甲步兵在春季共同科目训练期间,训练科目与训练伤之间关系和分布特征。方法由驻军医院骨科医师和部队医务人员组成训练伤调查医疗组,采取逐一询问,以及查阅训练期间营、团卫生部门医疗登记。结果春训期间训练伤共发生78例,占参训人员的5·7%,400m障碍和5km越野发生训练伤占48·7%和39·7%。结论装甲步兵春训期间,在训练科目中400m障碍和5km越野发生训练伤率高,训练伤种类以四肢关节损伤和疲劳性骨折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7.
严重多发伤的ICU监护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ICU监护及治疗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1990年1月~2004年3月接受ICU监护和治疗的2236例严重多发伤临床资料,分析严重多发伤ICU监护及治疗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处理要点。结果 本组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42例(10.8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53例(11.31%),应激性溃疡伴出血114例(5.09%);其治愈率分别为69.01%(167/242)、51.78%(131/253)、73.68%(84/114)。全组总治愈率89.04%(1991/2236),死亡率10.96%(245/2236)。结论 加强ICU与创伤外科医生的协作;及时解决ICU治疗中发生的外科问题;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减少内脏并发症发生;发挥ICU人员对基层医院的指导作用等措施对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训练致踝关节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军事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通过某部队300名战士问卷调查方式,对他们在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人数,部位,程度,项目等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踝关节损伤占19.3%,损伤部位以外侧韧带受伤为主,发生于越野训练,步伐训练等项目,程度以轻伤为主。结论在踝关节的训练伤中,用力不当是首要因素。科学训练,掌握相关的训练知识和医学知识可以避免和减少踝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训练伤的致伤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问卷调查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对 2 0 6名训练伤患者进行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2 0 6名伤员中 ,关节扭伤 63例 ,占 3 0 .6% ;四肢骨折 3 7例 ,占 17.9% ;急性腰扭伤 2 5例 ,占 12 .1% ;腰椎间盘突出 2 1例 ,占 10 .2 % ;神经损伤 15例 ,占 7.3 %。结论 改善训练设施 ,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逐项落实 ,才能有效地减少各种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