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m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合并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治疗的TAO合并ASO 6例患者的资料.2例行腹主动脉切开取栓+内膜剥脱+腹主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胭动脉人工血管-小腿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1例行腹主动脉切开取栓+内膜剥脱+腹主动脉-右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膝下胭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1例行左髂总动脉-左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一胫前动脉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术,1例行左侧人工血管切开取栓+左股深动脉成形-膝下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1例行右股总动脉-左股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胫后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结果 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1例于术后当天出现股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和远段的大隐静脉桥血栓形成,立即再次手术行人工血管和大隐静脉切开取栓术,并同时行胫后动静脉吻合.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5例患者的下肢远端静息痛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足部溃疡的2例创面明显缩小,无感染发生.所有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为6.5个月,3例足部溃疡愈合.1例术后3个月出现左股部切口感染,最终行膝上截肢处理,残端一期愈合.其他5例患者的移植血管通畅,症状缓解.结论 对TAO合并ASO患者如果手术治疗方式恰当,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复合血管序贯式下肢动脉旁路术和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严重慢性下肢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复合式血管(25例)及倒置自体大隐静脉(16例)旁路移植术治疗的41例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复合血管用聚四氟乙烯(PTFE)人工血管及自体静脉组合而成。人工血管近心端与股总动脉吻合,远端与孤立腘动脉吻合;自体静脉从PTFE血管远端发出并与小腿的胫或腓动脉吻合。倒置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采用同侧大隐静脉作为血管桥。比较两者血管桥的累积通畅率和保肢率。结果平均随访18.7个月。男2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7±10.4)岁。FontaineⅢ级23例,FontaineⅣ级18例。复合血管组中自体静脉远端吻合口止于胫前动脉5例,胫后动脉14例,腓动脉6例;倒置大隐静脉移植组中10例吻合口止于胫后动脉,3例腓动脉,3例胫前动脉。复合血管组踝肱指数术前为0.24±0.14,术后为0.68±0.22(P=0.000)。倒置大隐静脉组平均踝肱指数术前为0.24±0.14,术后为0.68±0.22(P=0.000)。复合血管术后1,2,3年首次通畅率分别为78%,72%,61%;二期通畅率分别为83%,76%,6...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微血管移植的要求正在不断地提高.为了恢复由于辐射、动脉粥样硬化或创伤所造成的血管损害,往往需要进行广泛的静脉移植.为此,迄今在很大程度上仍采用自体周围静脉反转移植术.但是作为自体移植的静脉总是有限的.有时为了获取自体静脉,需在肢体远端多处切开.这样势必要费时过多,增加老年或伴有其它疾病患者的麻醉危险性,延长再植组织的缺血时间.供区静脉的选择也可能受疾病、辐射、静脉炎、创伤或化疗损伤的限制.由于管壁厚度的差异和大静脉中瓣膜的存在,静脉并不是理想的动脉代用品,即使吻合口径相匹配,但静脉扩张所导致的管腔增加也会改变动脉旁路段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颈部动脉血流重建治疗重症多发性大动脉炎导致脑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多发性大动脉炎导致的重度脑缺血外科治疗的效果,并评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3月至2008年2月,共治疗16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男性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2岁,平均病程7.5年.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眩晕和眼部视力障碍等.DSA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多数患者的颈动脉和椎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病变.8例患者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双腋(肱)/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3例行升主动脉-双腋(肱)/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单侧颈内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3例行升主动脉-一侧锁骨下动脉和颈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2例单纯行升主动脉-右颈内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其中1例同时行升主动脉-一侧颈内动脉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4例在原来接受升主动脉-双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的基础上,又行一侧人工血管-一侧颈内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14例患者术中采用TCD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2例尝试分别经一侧锁骨下穿刺和一侧股动脉穿刺与颈动脉穿刺临时转流.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无死亡病例.手术后出现伸舌歪斜3例,术后2周缓解.脑部缺血症状与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的有效率为100%.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年.所有患者未出现症状复发.2例患者术后4年内出现吻合口处动脉瘤,1例为双侧.结论 颈部动脉血流重建是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导致脑缺血的有效方法.术中TCD监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变化,并据此调整血压,对于预防脑缺血后的过度灌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自体静脉旁路移植后主体动脉段的血管壁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8只,取右侧颈外静脉旁路移植至同侧颈总动脉为实验组,仅游离左侧颈总动脉为假实验组,正常左侧颈总动脉为正常对照组,术后6周取材光镜下观察、测量,比较各血管段内膜、中膜变化差异,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游离的动脉与正常动脉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体动脉近远端底部及盲段内膜明显增厚(P<0.01).结论 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后,主体动脉近远端底部及盲段内膜明显增厚,考虑与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虽然Kunlin早在1949年已将大隐静脉用于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但经十年后此术才获广泛应用.随之,大隐静脉不仅成为最佳的血管旁路移植物,而且逆转使用静脉法已成为标准术式.1959年Rob首先以原位大隐静脉作股腘动脉的旁路移植,并称之为原位大隐静脉移植术.他用静脉剥脱器由上向下破坏瓣膜,并结扎静脉分支以防动静脉瘘形成.Hall在观察此法后,采用更积极的技术.他将上法改用多个横向静脉切口,逐一切除瓣膜,并于1962年著文介绍此法.本文作者借鉴上法,于同年作了第一例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术.术中用前端光滑、不同大小的静脉剥脱  相似文献   

7.
引言股腘动脉闭塞的外科治疗,常用的是内膜剥脱术和旁路血管移植术,动脉内膜剥脱术仅适宜于病变范围小的动脉,而病变范围长或节段性的股腘动脉闭塞需行旁路手术,旁路所需血管移植材料种类较多,而且前小口径动脉人造血管的研制和临床应用尚未突破。现在看来下肢小口径动脉旁路以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效果最好。传统的静脉移植动脉旁路,是游离的  相似文献   

8.
胃网膜右动脉与冠状动脉吻合的解剖学探讨吴洪海,张万盛,陆春才冠心病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采用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资料表明,用乳内动脉比用大隐静脉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较高的通畅率[1],但因乳内动脉长度所限,常不能满足心脏各壁的病变。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告胸廓内动脉和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方法  2 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共用移植血管 84根 ,平均每例移植血管 2 .9根。左侧胸廓内动脉 19根 (游离胸廓内动脉 2根 ) ,桡动脉 10根 ,大隐静脉 5 5根 (序贯吻合 3根 )。左侧胸廓内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 19例 ;桡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 8例 ,与右冠状动脉吻合 1例 ,与对角支吻合 1例 ;左前侧壁室壁瘤切除术 1例。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 97.3±16 .5分钟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16 5 .2± 2 8.2分钟。 结果 术后 1例并发低心排血量 ,1例并发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1例再次开胸止血。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12 .5± 2 .5天。术后随访 ,无心绞痛发作 ,心电图正常。 结论 胸廓内动脉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首选材料 ;桡动脉内径大于胸廓内动脉 ,有足够长度 ,取材容易 ,是理想的移植血管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C、D级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170例患者(191条肢体)行股动脉以远血管重建术.其中男性108例,女性62例;年龄45~85岁,平均67岁.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78例,静息痛62例,下肢缺血性溃疡19例,远端组织坏死1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动脉造影检查,根据TASC Ⅱ分级:C级病变127条肢体,D级病变64条肢体.手术方法包括大隐静脉原位旁路移植术15条肢体,大隐静脉转位20条肢体,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128条肢体,大隐静脉与人工血管组合旁路移植术28条肢体.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6)个月;76例失访,随访率57%(109/191).一期通畅率84.4%(92/109),其中人工血管旁路移植通畅率88.2%(75/85),大隐静脉(原位、转位、组合)旁路移植通畅率70.8%(17/24).二期通畅率89.9%(98/109).结论 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严重股腘动脉闭塞症(TASC C和D级病变)的主要方法,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术中移植血管急性血栓形成二例原因分析宋国璋例1男,35岁。诊断;左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缺血Ⅱb期,于1989年1月23日行右股—胫前动脉的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旁路血管长40cm。术中发生输血反应,30分钟后恢复。当输出道吻合完成后,旁路血管下段...  相似文献   

12.
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桡动脉(RA)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移植血管已广泛应用,但在其获取、手部侧枝循环的评估、抗痉挛措施、靶血管选择、以及近端吻合口等方面尚未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RA应当连同周围的伴行静脉血管一起获取并且优先用于严重狭窄(〉70%)的冠状动脉。RA近端可以吻合于升主动脉,或者与左侧或右侧乳内动脉一起构成复合移植血管。RA作为移植血管的通畅率主要取决于靶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和靶血管的位置,而不是取决于近端吻合于主动脉或是乳内动脉。尽管缺乏实验证据,许多研究者提倡预防性抗痉挛治疗。在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患者中应用RA取代右侧乳内动脉作为第二选动脉移植血管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采用8-0 Prolene缝线进行移植血管远端吻合的即时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0年和2012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共101例,男87例、女14例,年龄46~82(61.35±8.24)岁。2010年的36例患者全部使用目前国内外常规使用的7-0 Prolene缝线缝合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口,2012年的65例患者全部使用8-0 Prolene缝线缝合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口。吻合完毕后全部应用即时血流测量仪测量与前降支吻合的移植血管(左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的血流相关指标,包括血流量、搏动指数(PI)和舒张期血流灌注率,将分别应用7-0 Prolene和8-0 Prolene两种吻合缝线吻合的移植血管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采用8-0Prolene缝线吻合的左乳内动脉桥(n=44)的血流量值较7-0 Prolene缝线吻合的左乳内动脉桥(n=30)血流量值明显增加[(33.70±21.13)ml/min vs.(27.50±17.34)ml/min,P=0.032],同时搏动指数明显减小(2.15±0.69 vs.2.58±1.01,P=0.047)。而8-0 Prolene缝线吻合后大隐静脉桥(n=21)的血流量值和搏动指数与7-0 Prolene缝线进行吻合的大隐静脉桥(n=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19±16.00)ml/min vs.(29.00±15.48)ml/min,P〉0.05;2.07±0.53 vs.1.95±0.55,P〉0.05]。所有移植血管的舒张期血流灌注率均大于50%,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8-0 Prolene缝线进行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的吻合可以提高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同时降低其搏动指数,吻合口即时通畅性更佳,将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自体大隐静脉是小口经动脉旁路术中的移植材料。过去25年中已广泛用于股腘动脉旁路术,近时更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所作的旁路术。起初,对外周循环中静脉移植的随访研究仅是观察其长期通畅率,未予确定其病理改变的类型和发病率。此后,当大隐静脉用于供应生命器官的血流时,则随访较为深入,包括动脉造影和再次探查或尸解时取下移植体作全面的组织学检查。这些资料结合动物实验已证明无论在中央或外周部位,移植的静脉可出现具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实施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与特点。方法我院自2014年7月~2016年3月共实施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实施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使用普通肋骨撑开器,经左第五肋间进胸。从心尖部逐渐向心包内游离,分离原有初次手术造成的粘连面。合理暴露靶血管并判断选取远端吻合区域,使用大隐静脉或者小隐静脉作为血管桥,游离下肺韧带,侧壁钳夹取降主动脉为近端吻合口,从而进行二次冠脉血运重建。结果 2例均成功实施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端吻合口2~3个,平均手术时间182分钟。无住院死亡病例。目前随访尚无死亡及并发症报道。结论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实施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某些二次开胸的冠心病病人是安全实用的选择,非体外循环方式下进行此类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带分支静脉成形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损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静脉游离移植时扩大吻合口口径的新方法及其修复动脉损伤的效果,自1990年4月设计带分支静脉成形静脉移植术,即利用移植静脉的分支将吻合口扩大并呈漏斗型,经离体新鲜血管实验成功后,在临床上用以修复四肢动脉损伤。结果表明,带分支静脉成形静脉移植可使移植的静脉吻合口口径增加1倍~1.25倍。临床用于修复四肢动脉损伤3例,均获得成功。认为,带分支静脉成形静脉移植术作为静脉移植的新方法,具有容易成形,取材方便,吻合口扩大率高,可克服吻合口口径差等优点,能明显提高吻合口质量,是修复四肢口径不等的动脉缺损和大动脉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1948年Kunlin和Lerlche用自体静脉行旁路移植术获得成功、1965年Connlg开展原位大隐静脉旁路术及上世纪70年代William Gore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广泛使用以来,动脉旁路移植术已成为目前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封”。然而无论是白体静脉还是人工血管,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移植血管的通畅率逐年降低,而最易发生狭窄与闭塞的是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尤以移植至膝下者多见,使病人再次出现更为严重的肢体缺血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1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的外科疗法。方法 对18例注射毒品所致辞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3例直接采用ePTFE人工血管行旁路髂外动脉和股浅动脉端侧吻合术;3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术,其中1例吻合口破裂出血改用ePTFE人工血管行旁路髂外动脉和股浅端侧吻合术;2例股动脉结扎术。结果 全部病例保肢成功。血管移植术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移植血管通畅。结论 在患者不能提供合适的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时,人工血管移植仍是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术中彻底清创及避免污染是预防术后人工血管并发感染的最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治疗体会(附34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的外科疗法。方法对34例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直接采用ePTFE人造血管行旁路髂外动脉和股浅动脉端侧吻合术,3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术,其中1例术后吻合口破裂出血改行ePTFE人造血管行旁路髂外动脉动脉和股浅端侧吻合术,18例股动脉结扎术。全部病例保肢成功。血管移植者术后复查彩色多普勒显示移植血管通畅。结论在患者不能采用合适的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及人造血管移植时,运用结扎股动脉术是治疗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欧洲心胸外科协会与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最近颁布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旁路血管选择专家共识》, 对旁路血管的选择提出建议。左胸廓内动脉仍然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旁路血管选择的"金标准"。桡动脉较大隐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通畅率高, 建议开放手术获取, 术后第1年需使用血管扩张药。尚无证据证实右胸廓内动脉远期通畅率高于大隐静脉。双胸廓内动脉有更好的远期生存率, 但高风险患者可能发生胸骨不愈合。胸廓内动脉旁路骨骼化优势尚不明确。大隐静脉内镜获取较开放手术获取可减少切口并发症但中远期通畅率偏低, 非接触获取较开放手术获取通畅率高, 但中远期临床获益不明且增加切口并发症。胃网膜右动脉临床应用有限, 建议骨骼化且用于低竞争血流的靶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