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具有复合靶向抗癌功能的纳米高分子材料:阿霉素免疫磁性毫微粒的…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常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6,15(2):97-101
用氧化还原法制备出具有复合靶向抗癌功能的纳米高分子材料-阿霉素免疫磁性毫微粒,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有用扫描电镜和光子相关光谱对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并进行了体外抑瘤试验和体外磁导向定位试验,证实了该多功能生物导弹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2.
具有靶向抗癌功能的纳米高分子材料:阿霉素免疫磁性毫微粒的体内 …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常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6,15(4):354-359
首次设计出同时在给药部位近端和远端进行^99MTc^4+标记的阿霉素免疫磁性毫微粒(AIMN)的体内磁靶向定位试验,该试验从兔耳缘静脉给予^99MTc^4+标记的AIMN后,采用国际最先进的ECT显像技术,动态观察了AIMN在体内的磁靶向定位情况。结果表明,AIMN具有超顺磁特性,在给药部位近端和远端磁区均能产生放射性富集,富集强度为给药量的60 ̄65%,同时其在脏器的分布显著减少,从而证实了AI 相似文献
3.
具有靶向抗癌功能的纳米高分子材料───阿霉素免疫磁性毫微粒的体内磁靶向定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6,(4)
首次设计出同时在给药部位近端和远端进行99MTc4+标记的阿霉素免疫磁性毫微粒(AIMN)的体内磁靶向定位试验,该试验从兔耳缘静脉给予99MTc4+标记的AIMN后,采用国际最先进的ECT显像技术,动态观察了AIMN在体内的磁靶向定位情况。结果表明,AIMN具有超顺磁特性,在给药部位近端和远端磁区均能产生放射性富集,富集强度为给药量的60~65%,同时其在脏器的分布显著减少,从而证实了AIMN具有较强的磁靶向定位功能,为靶向治疗肿瘤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磁导向阿霉素-羧甲基葡聚糖磁性毫微粒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以阿霉素(ADR)为药物模型,制备了带有弱负电性的阿霉素-羧甲基葡聚糖磁性毫微粒(ADR-CMD
MNPs),对比研究了静脉给药后其与电中性的ADR-dextran MNPs在小鼠肝、脾组织的富集情况,系统考察了ADR-CMD
MNPs的理化性能和体内外的磁定位效果。结果表明,ADR-CMD MNPs的平均粒径为56
nm;载药量为12.4%;质量磁化率为1.06×10 相似文献
5.
纳米高分子材料在抗癌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6,(2)
本研究用“等电临界法”制备O-羧甲基甲壳胺甲氨喋呤毫微粒并在模拟人工胃液、肠液和1%新鲜小鼠血清中进行控释试验,结果表明抗癌药物与载体材料不同的投料比,交联剂用量及释药介质均对毫微粒的释药速度产生影响。本研究还采用SEM和光子相关光谱对释药前后毫微粒的形态和粒径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磁性药物靶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磁性药物靶向治疗是利用磁场使具有磁响应的药物聚焦在靶部位,提高靶部位药物的浓度,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和副作用。本文介绍和评估了磁性药物靶向治疗的发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磁性药物靶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磁性药物靶向治疗是利用磁场使具有磁响应的药物聚焦在靶部位,提高靶部位药物的浓度,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和副作用。本介绍和评估了磁性药物靶向治疗的发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纳米高分子材料在抗癌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O—羧甲基甲壳胺甲氨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6,15(2):102-106
本研究用“等电临界法”制备O-羧甲基甲壳胺甲氨喋呤毫微粒并在模拟人工胃液,肠液和1%新鲜小鼠血清中进行控释试验,结果表明抗药物与载体材料不同的投料比,交联剂用量及释药介质均为毫微粒的释药速度产生影响。本研究还采用SEM和光子相关光谱对释药前后毫微粒的形态和粒径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转铁蛋白溶液为外水相,纳米沉淀技术制备了表面含转铁蛋白的包载卡莫司汀的聚乳酸纳米微粒,药物释放时间达一周以上。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纳米微粒表面转铁蛋白保持了活性,纳米粒子与胶质瘤细胞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立体定位注射纳米微粒至荷瘤鼠瘤腔,SPECT考察载药纳米微粒的体内分布,表明纳米微粒在颅内滞留。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载药纳米微粒的大鼠生存期显著延长,核磁共振图象显示其中2只大鼠颅内肿瘤消退,表明载药纳米粒子对恶性胶质瘤具有体内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纳米微粒磁性靶向热疗作用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热疗及磁性靶向热疗的概念
将肿瘤部位加热到41℃以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称热疗(Hyperthermia)。高温治疗肿瘤由来已久,很早就被认为是有效的疗法。近30年来,随着高温设备的不断更新,加热技术、测温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温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热疗方法如射频、微波、激光、聚焦超声、全身热疗、隔离灌注等,因对肿瘤的靶向能力差,易导致周围组织的温度升高,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其临床应用范围有限。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纳米水平上研制纳米磁性微粒作为药物载体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磁性微粒不仅可以用作药物载体,而且在交变磁场下还可发热升温,引起了人们对其在肿瘤热疗方面的潜在价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的目的是用O 羧甲基壳聚糖作乳化剂和表面修饰剂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 ,并对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进行表面修饰 ,然后分别对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微粒结构、表面元素、体外释放和肿瘤细胞抑制率等微粒性能进行考察与评价。实验证明 ,O 羧甲基壳聚糖可用于制备纳米药物载体系统 ,对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制备起到很好的乳化性能和表面修饰作用。采用复乳法制备包载 5 Fu的PLA/O CMC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在 5 0nm ,在PBS缓冲溶液中释放时间可达 12d。在对胃癌、乳腺癌和大肠癌三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测定实验中 ,PLA/O CMC纳米微粒的肿瘤细胞抑制率分别可以达到 72 .8%、77.3%和 75 .6 % ,接近或等同于游离 5 Fu药物的抑制率。在作用时间上 ,PLA/O CMC载药纳米微粒也显示出良好的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12.
聚苯乙烯—孕酮免疫微球的新法制备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改进的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并对聚合反应温度和有机溶剂含量对聚合反应和粒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再将合成的聚苯乙烯微球与孕酮抗体反应,结果表明通过加入少量有机溶剂,提高了聚合反应速度和转化率,制备出了粒径可控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免疫微球,粒径在200~800nm之间,微球具有较高的抗体结合容量,且结合后保持了较高的抗体活性。用合成的孕酮免疫胶乳进行免疫凝集实验,观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影响,确定了免疫反应的基本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由聚谷氨酸苄酯PBLG(或聚谷氨酸甲酯PMLG)薄膜与醇胺和脂肪族二胺反应制备聚羟烷谷氨酰胺 (PHAG)交联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PBLG与乙醇胺、丙醇胺的氨解比较完全 ,PMLG与戊醇胺只能部分氨解。溶胀实验发现 ,醇胺和交联剂的碳链越长 ,交联剂用量越多 ,水溶胀度Q就越小。拉伸试验结果说明 ,氨解与交联后干膜的抗张强度有所减少。体外酶解实验表明 ,水溶胀度Q越小的样品 ,其半量酶解时间也越大 ,生物降解性就越小。因此 ,PHAG交联膜的生物降解性可以通过改变交联剂种类和交联剂用量的方法来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携带天花粉蛋白基因的高效表达载体,对比原核表达的重组天花粉蛋白和天然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通过RT-PCR技术扩增无N端和C端序列的TCS基因,测序鉴定后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9b中,IPTG诱导表达.用金属螯合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薄层扫描及Bradford法检测纯化后重组蛋白的纯度和含量.间接ELISA法检测重组蛋白和天然蛋白产生的多克隆抗体效价.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与抗天然蛋白抗体之间的免疫反应性.结果 1.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pET-29b-TCS成功构建;2.30℃,1 mmol/L的IPTG诱导4 h,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细菌总蛋白量的36%),主要以可溶性非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胞浆中;3.His-tag特异性结合树脂纯化后,获得了纯度达95%的重组蛋白,纯化后的蛋白含量为1.2 g/L;4.间接ELISA法检测天然蛋白和重组蛋白产生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4 960和1:5 120;5.Western blotting测纯化的重组蛋白与抗天然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之间有特异反应性.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载体pET-29b-TCS,携带的天花粉蛋白基因无N端和C端编码序列.重组蛋白的抗体效价显著低于天然蛋白,表明天然蛋白的糖基化与其免疫原性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DAC包囊树脂为吸附剂,对门静脉一次性推注阿霉素(5mg/kg)大鼠进行血液灌流,观察血浆、心脏及肝组织阿霉素浓度在血液灌流下的影响,探讨DAC包囊树脂血液灌流配合阿霉素肝血管内灌注在肝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血液灌流组大鼠肝脏阿霉素浓度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阿霉素给药后2、7、15min,血液灌流大鼠血药浓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数值,30min两组血药浓度接近,60min灌流组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120min灌流组血药浓度校对照组显著下降。血液灌流120min后大鼠心脏阿霉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值。 相似文献
16.
50Hz正弦交变磁场对K562和WZDs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50Hz正弦交变磁场对K_562和WZDste胞生长的影响。实验采用不同强度的磁场对体外培养的K_562和WzDs细胞悬液进行时间长短不一的间歇曝磁,通过细胞计数来判断磁场对这两类细胞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所选用的磁场对这两类细胞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抑制的程度除与细胞种类有关外,还与磁场强度,暴磁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制备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纳米微粒(以下简称PLA纳粒),研究该载体在小鼠脑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对鼠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纳米沉积法制备空白及经聚山梨醇80(T-80)表面修饰的PLA纳粒,透射电镜观测其微观形貌、粒径,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分别测定粒度分布范围和zeta电位值;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PLA纳粒能否进入小鼠脑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中纳粒的分布区域。所制PLA纳粒为规整、均匀的球形颗粒, 其等效粒径为162.1nm, 多分散系数为0.108;T-80修饰的PLA纳粒能特异性地分布于小鼠脑组织,电镜结果显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有纳粒的聚集,神经元间隙也有少量分布。结论:表面修饰的PLA纳粒能较特异性地被鼠脑血管内皮细胞摄取,并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该载体可望成为选择性作用于脑组织的优良给药载体。 相似文献
18.
19.
红霉素缓释微囊的制备及其释药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探讨红霉素微囊的制备及体外缓释机理。以明胶等为囊材,用红霉素制成微囊,研究微囊的厚度及孔隙度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符性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