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胫前返血管为蒂腓骨上段移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胫前返动脉始于胫前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3.0~6.0cm),动脉主干长(0.5±0.2)cm(0.2~1.2cm),外径(2.0±0.4)mm(1.3~3.0mm),伴行静脉2条,外径为(2.1±0.5)mm(1.5~3.0mm)和(2.6±0.4)mm(1.7~3.2mm)。胫前返动脉腓骨头支1~2支,外径(1.7±1.3)mm(0.6~2.1mm),分布于腓骨头的前内侧面骨膜,并与其它来源的腓骨上段骨膜支构成动脉网。腓骨头支起始点至胫前返动脉起始点长度为(1.0±0.4)cm(0.3~1.8cm),其中长度≥1.0cm者占46.7%。腓骨头支起始点以远1.5cm处的胫前返动脉外径为(1.4±0.5)mm(0.8~2.1mm)。结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的设计具有可行性,为临床带血管腓骨上段移植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血管蒂。  相似文献   

2.
<正> 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腓肠外侧皮神经在腓骨头平面上方(7.l±2.4)cm处起于腓总神经,横径为(2.6±1.0)mm,沿腘窝及小腿后外侧面下行,腓骨头平面的横径为(3.0±0.9)mm,发出1-3个终支,分布于小腿后外侧上半或上2/3的皮肤.其营养动脉主要为:①腓肠外侧皮动脉;起自腘动脉外侧壁,在排骨头平面上方(5.0±1.5)cm处浅出,外径为(0.9±0.3)mm,穿出前长度为(3.11.2)cm,伴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主要分支下行;②肌间隔筋膜皮支:起自胫后动脉(占54.5%)和腓动脉(占45.5%),向后外行,自小腿三头肌与腓骨长、短肌之间的肌间隔穿出,穿出点分别在腓骨头平面下方(9.2±3.8)cm和(15.8±3.8)cm,外径为(0.7±0.3)mm和(0.9±0.4)mm,穿出前长度分别为(3.6±1.1)cm和(3.6±1.4)cm.该营养动脉除在腓肠外侧皮神经主干及其分支旁或其内呈相互吻合,形成纵行的动脉丛(网)外,沿途还发出分支至周围的筋膜皮肤,并借吻合支  相似文献   

3.
带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32例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腓肠外侧皮神经在腓骨头平面上方 7.1±2.4cm处起于腓总神经,分布于小腿后外侧上半或上2/3的皮肤.其营养动脉主要为:腓肠外侧皮动脉:起自腘动脉,在腓骨头平面上方5.0±1.5cm处浅出,外径为0.9±0.3mm;肌间隔筋膜皮支:起自胫后动脉和腓动脉,分别在腓骨头平面下方9.2±3.8cm和15.8±3.8cm处浅出,外径为0.7±0.3mm和0.9±0.4mm.该营养动脉除在腓肠外侧皮神经周围或其内呈链式吻合外,还发出筋膜皮支与邻位的皮动脉连接.静脉血可沿伴行静脉或小隐静脉及其属支回流至深静脉.结论 以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设计成顺行或逆行转位筋膜皮瓣,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解剖51侧腓浅神经,发现一男性尸体右侧为双腓浅神经(附图)。该例腓浅神经与腓深神经分开后,在腓骨头下方2.5cm处立即分为腓浅神经内侧支(横径2.0mm)和腓浅神经外侧支(横径1.8mm)。两条腓浅神经起始段均走行于趾长伸肌与腓骨长肌之间,继而在长伸肌和腓骨短肌浅面下行,至小腿下1/3段分别穿出深筋膜达皮下。两条神经并列下行,在腓骨头下方15cm以内最大距离为0.5cm,然后距离逐渐增大,在腓骨头上方20cm处两条神经相距1.0cm,在内踝连线上相距2.3cm。两条神经分出后没有吻合支,外侧支在足背有腓肠神经的一支加入,内侧支在第一跖骨间隙内分出一束加入腓深神经。腓浅  相似文献   

5.
女尸,约60岁,右下肢动脉于肌上缘处(肌下缘上方5 2 .7mm)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胫前动脉于肌表面下行至肌下缘处发出腓动脉后,穿过小腿骨间膜至小腿前区;胫前动脉胫后段起始处外径3 .8mm ,穿入骨间膜处2 .7mm ;长度为5 6.9mm。腓动脉起始处外径2 .8mm ,在腓静脉的外侧下行于足母长屈肌与腓骨之间,沿途发支至腓骨和邻近肌肉。胫后动脉起始处外径3 .4mm ,与同名静脉、胫神经伴行,下行于小腿浅深两层肌肉之间,沿途未见腓动脉分支。腓静脉注入腓侧胫后静脉。左下肢动脉、腓动脉未见异常。国人资料表明,动脉末端平面最高在肌上…  相似文献   

6.
在解剖一例男性尸体的左侧小腿时见:腓浅神经在腓骨小头下方与腓深神经分开后立即分为两条。一条走行于小腿前外侧肌间隔内(称为前支),在距腓骨小头11.5cm 处出肌间隔走行于深筋膜深面,在腓骨小头远侧16.7cm 处浅出深筋膜进入皮下,经踝关节前方,胫骨前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的浅面进入足背;其伴行血管在距腓骨小头9.3cm 处起源于胫前血管,动脉外径1.3mm,伴行静脉两条,其外径分别为1.0和0.6mm;在距腓骨小  相似文献   

7.
吻合膝上外侧血管髂胫束移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 :为带血供髂胫束移植修复跟腱缺损新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对膝上外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吻合以及髂胫束的血供来源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膝上外侧动脉于腓骨头上缘近侧垂直距离 5 .2± 0 .9cm处起自动脉 ,起始外径1.8± 0 .4mm ,向外上蜿蜒走行 3 .0± 0 .2cm ,分为升、降支。升支起始外径 1.2± 0 .4mm ,发出肌支和髂胫束穿支 ;降支起始外径 1.2± 0 .4mm ,发出肌支、3~ 5支股骨外侧髁骨膜支及髂胫束穿支。其中低位髂胫束穿支距腓骨头上缘距离 6.1± 1.1cm ,膝上外侧血管髂胫束瓣蒂长 4.9± 1.0cm。结论 :根据膝上外侧血管的分支、分布特点 ,设计吻合血管髂胫束游离移植修复跟腱缺损的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腓总神经与腓骨颈的关系及其小腿各肌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腓总神经与腓骨颈的关系以及小腿各肌支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取成人下肢标本40例,在肉眼及放大镜下解剖,观察腓总神经与腓骨颈的关系以及腓总神经各肌支的数目及走行,以腓骨头最突出点为测量起点,测量腓总神经绕腓骨颈处至腓骨头最突出点的距离;测量各肌支的发出点、入肌点的高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腓总神经绕腓骨颈处至腓骨头最突出点的距离,左、右侧分别为(1.64±0.36)cm和(1.58±0.34)cm。各肌支的数目不等,其中胫骨前肌支数目最多,腓骨短肌支和跗长伸肌支的数目较少。40例标本中,腓总神经均穿行于腓骨颈部骨一筋膜管。结论腓总神经在绕腓骨颈处均穿行于骨一筋膜管。提示:这可能是导致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肌肉的神经肌支数目差别较大,与其所支配肌肉的结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胫骨后肌神经血管蒂为肌瓣移植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30侧人下肢标本上进行了显微解剖并观察了胫骨后肌神经、血管的关系。结果 :胫骨后肌神经起自胫神经 ,始部横径左侧 1.30± 0 .0 5( 1.0 2~ 1.68)mm;右侧 1.36± 0 .0 7( 1.0 2~ 1.98) mm。蒂长左侧 3.2 1± 0 .33( 1.82~ 5.60 ) cm;右侧 3.0 5± 0 .19( 1.80~ 4 .16)cm。伴行动脉外径左侧 1.36± 0 .12 ( 1.0 2~ 2 .38) mm;右侧 1.50± 0 .10 ( 1.0 2~ 2 .36) mm。结论 :选用以神经肌支和伴行血管为蒂的胫骨后肌神经血管蒂可转位修复因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损伤引起的小腿外侧群、前群肌瘫痪  相似文献   

10.
女尸,约60岁,右下肢腘动脉于腘肌上缘处(腘肌下缘上方52.7mm)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胫前动脉于腘肌表面下行至肌下缘处发出腓动脉后,穿过小腿骨间膜至小腿前区;胫前动脉胫后段起始处外径38mm,穿入骨间膜处2.7mm;长度为56.9mm。腓动脉起始处外径2.8mm,在腓静脉的外侧下行于足母长屈肌与腓骨之间,沿途发支至腓骨和邻近肌肉。胫后动脉起始处外径3.4mm,与同名静脉、胫神经伴行,下行于小腿浅深两层肌肉之间,沿途未见腓动脉分支。  相似文献   

11.
正作者在解剖1例成年男性教学标本过程中,发现其左侧腓动脉变异,现报道如下:腘动脉管径6.30mm,在腘肌下缘发出胫前动脉和胫腓干,胫前动脉管径5.10 mm,胫腓干管径5.70mm,胫腓干在距胫前动脉起始处1.58cm处分为胫后动脉和腓动脉,胫后动脉管径2.56mm,腓动脉管径1.86mm。腓动脉沿腓骨内侧下行,距  相似文献   

12.
部分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部分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30侧成人下肢标本,对腓骨短肌腱进行形态学观测.结果在踝关节平面上1cm处,腓骨短肌腱上长(12.5±2.2)cm,下长(9.5±1.0)cm,腓骨前后径为(2.1±0.5) cm,胫骨前后径为(3.4±0.4)cm,胫、腓骨前缘之间距离为(2.8±0.4)cm,腓骨短肌腱距腓骨外缘(1.3±0.3)cm,胫骨内缘距离腓骨外缘(5.3±0.4)cm.结论 部分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100侧腓动脉与腓骨血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侧成人下肢腓动脉及其与腓骨血供关系研究的主要结果: 1.腓骨全长29.8~40.0厘米(平均34.26±0.23)。 2.腓动脉起自胫后动脉占90.0±3.0%,起自胫前动脉占1.0±0.99%,胭动脉占1.0±0.99%,腓动脉代替胫后动脉占8.0±2.71%。 3.腓动脉起始部外径为0.15~0.60厘米(平均0.37±0.01)。 4.腓动脉与腓骨靠近点(二者开始相距0.5厘米之点)距腓骨小头尖平面6.30~17.01厘米(平均10.35±0.22)。 5.腓骨滋养动脉共发现94条,包括双滋养动脉2条。未发现腓骨滋养动脉8侧。其长度为0.4~2.0厘米(平均0.96±0.07)。 6.腓骨滋养孔最多位于腓骨后侧,占51.06±5.15%。 7.弓状动脉分布于腓骨骨膜及其骨皮质,有1~5支,以3~4支多见。 8.肌支多分布于小腿后群和外侧群,支数差异较大。 9.腓动脉根据起始动脉分为四型。Ⅰ型于胫后动脉,占90.0±3.0%。 10.讨论了腓动脉与腓骨血供的密切关系,指出了腓骨中/上、下/上、上/中和中/中部分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膝下外侧动脉腓骨上段骨皮瓣移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为膝下外侧动脉蒂腓骨上段骨皮瓣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2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重点观测膝下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膝下外侧动脉始于动脉,起点距腓骨头尖上方(1.9±0.7)cm,起始部外径(1.7±0.3)mm。从起点至第一下行骨膜支距离(3.2±0.8)cm,至第一皮支距离(3.9±0.2)cm。结论:膝下外侧动脉可携带腓骨上段骨皮瓣。皮瓣面积约为9.0cm×6.0cm。  相似文献   

15.
带膝降动脉大收肌腱骨皮瓣修复小腿创伤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为带膝降动脉大收肌腱骨皮瓣修复小腿及跟骨的创伤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7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膝降动脉的起始、分支、分布及大收肌腱的形态特点和血管分布。结果 :①膝降动脉的主干长 1.2± 0 .5cm ,起点外径为 2 .6± 0 .6mm ,主要分支有股内侧肌支、关节支、隐支。②关节支的主干长 6.6± 1.2cm ;起点外径为 1.9± 0 .5 ,分支营养大收肌腱和股骨内侧髁骨质骨膜 ,并参与吻合形成膝关节动脉网。③隐动脉长 10 .9± 3 .3cm ,起点外径 1.8± 0 .6mm。分支营养缝匠肌下部、膝内侧上部皮肤 ,并参与吻合形成膝关节动脉网。④胫后动脉、腓动脉在内踝上方 11cm处的直径分别是 2 .5± 0 .6mm和 2 .0± 0 .4mm。⑤大收肌肌腱部长 6.8± 1.2cm ,宽 9.6± 2 .0mm ,厚 2 .2± 0 .6mm。结论 :带膝降动脉大收肌腱骨瓣、皮瓣血供丰富 ,供区形态可塑性大 ,可作为修复跟腱、跟骨及皮肤缺损的供体。  相似文献   

16.
胫前动脉前肌间隔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以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4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经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4侧新鲜成尸下肢标本行乳胶-硫酸钡动脉造影。解剖观测胫前动脉自前肌间隔发出穿支的起始部位、外径、伴行静脉、走行、长度、吻合及分布范围。 结果 胫前动脉自小腿前肌间隔主要发出2条穿支:(1)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起始距外踝尖(14.9±3.2)cm,出现率70%,起始外径(1.0±0.4)mm,伴行静脉多为2条,占96.4%,外径分别为(1.1±0.4)mm和(0.8±0.2)mm,偶见1条,占3.6%。穿支水平走行(2.5±0.4)cm分为升、降支,均伴腓浅神经走行,升支与腓浅动脉吻合,吻合处外径(0.6±0.2)mm;(2)腓浅动脉,位于腓骨头下(4.9±2.6)cm,出现率95%,外径(1.4±0.4)mm,伴行静脉多为2条,占76.3%,外径分别为(1.7±0.5)mm和(1.3±0.4)mm,1条者占23.7%,外径(1.7±0.8)mm。两穿支吻合形成小腿前肌间隔动脉弓。 结论 以胫前动脉穿支为蒂可设计3种术式修复小腿皮肤缺损:(1)以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为蒂向远端旋转修复小腿下段及踝部皮肤缺损;(2)向内侧旋转修复小腿前内侧皮肤缺损;(3)向近端旋转修复小腿上段及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腓肠肌肌支切断小腿减肥术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为临床选择性切断腓肠肌肌支进行小腿减肥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常规解剖后,在23侧女性下肢标本上观察测量腓肠肌肌支等相关胫神经分支的起始、宽度、长度及相互关系等。结果:(1)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的起始形式与邻近神经的组合形式有7种;(2)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在胫神经上的起点较恒定,均落在窝中点上下不超过2.2cm的范围以内,平均值(3.8±6.9)mm,起始宽度分别为(2.1±0.5)mm和(2.3±0.4)mm,从起点到肌门的长度分别为(4.1±1.4)mm和(4.8±1.2)cm,各共干形式中的共干段长度为(1.2±0.5)cm;(3)腓肠内侧皮神经的起点几乎总是该段胫神经分支中的最高者,而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的相互位置关系也较恒定,前者有95%(19侧)起点高于后者,并多起自胫神经的内侧缘或后内侧。结论: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的起点位置恒定,但它们与邻近神经的组合形式复杂,宜在充分熟悉其各种组合形式及相互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有计划地仔细寻找及分离神经及其共干段,宜在肌门处进行切断,以确保在切除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的同时,避免损伤比目鱼肌肌支和腓肠内侧皮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腓血管蒂腓骨嵌合组织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以腓骨头和外踝为标志,将小腿分为上、中、下3区段解剖观测:①腓动脉起源、走行与分支;②腓动脉各区段肌(隔)穿支、骨膜支数目与分布。另1侧新鲜标本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腓动脉源于胫后动脉,移行为跟外侧动脉,中下段贴腓骨后面走行,沿途分支至邻近骨、肌肉和小腿外侧皮肤。其中:①腓骨骨膜支:(2~8)支、外径0.5~1.1 mm,分布腓骨中下1/3段骨膜:②胫骨骨膜支:(1~3)支、外径0.6~0.8 mm,营养胫骨中、下1/3段后面骨膜; ③肌(隔)穿支:(4~8)支、外径1.0~1.6 mm,支配小腿外侧中下段皮肤,并与胫前、胫后动脉皮支吻合。  结论 以腓动脉为蒂可设计腓骨嵌合组织瓣,依需要选择一种或多种嵌合组织瓣修复骨合并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女尸时,见其右足背动脉起源走行及分支变异,为积累资料和供临床工作者参考,现报道如下:腘动脉进入比目鱼肌腱弓后,在腘肌的下缘分出一细小的胫前动脉,起始处外径4.83 mm,胫前动脉于骨间膜上缘穿出并沿骨间膜与腓深神经伴行向下走行。腓动脉于外踝尖上约26 cm处起于胫腓干外侧缘,起点处外径4.92 mm,该处胫腓干外径6.52 mm。胫后动脉起始处外径为  相似文献   

20.
男性尸体标本,年龄约50岁,身长170cm,双下肢无畸形及发育异常。解剖下肢时发现其双侧腓浅动脉起始于胫前动脉,起点距腓骨小下7.2cm,外径0.2mm。该血管沿趾长伸肌与腓骨长短肌之间下行,沿途发出3支外径约0.1mm的吻合支(附图),与胫后动脉穿支吻合之后,进入皮下,彼此间吻合形成皮下动脉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