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赵翔猛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0):127-130
目的:探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以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药物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收治的6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研究,随机分为酒石酸美托洛尔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治疗),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心率收缩压乘积、心肌耗氧量、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结果:琥珀酸美托洛尔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组(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琥珀酸美托洛尔组心率收缩压乘积(8084.96±1372.19)低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组心率收缩压乘积(8941.63±90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琥珀酸美托洛尔组心肌耗氧量[(8084.96±1255.52)次/(min·mmHg)]低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组心肌耗氧量[(8642.63±902.12)次/(min·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琥珀酸美托洛尔组收缩压[(117.95±11.26)mmHg]低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组收缩压[(127.09±9.7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琥珀酸美托洛尔组心率[(69.26±5.07)次/min]低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组心率[(76.62±8.0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有效应用后,同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比较,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心率收缩压乘积、心肌耗氧量、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可促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总体用药效果、预后效果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高征经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102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镁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压、24 h尿蛋白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0.20%高与对照组70.59%(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129.58±11.69)mmHg、舒张压(84.33±5.26)mmHg、24 h尿蛋白(3.31±1.11)g及对照组收缩压(145.67±12.11)mmHg、舒张压(97.42±6.58)mmHg、24 h尿蛋白(2.14±0.43)g较观察组治疗前收缩压(174.53±10.37)mmHg、舒张压(115.69±9.54)mmHg、24 h尿蛋白(3.31±1.11)g及对照组收缩压(176.31±11.46)mmHg、舒张压(116.41±9.23)mmHg、24 h尿蛋白(3.21±1.24)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心率及胎心率[(114.56±14.77)、(146.53±14.32);(112.45±13.61)、(145.74±15.22)次/min]治疗前于治疗后[(108.67±12.32)、(144.61±12.56);(107.58±12.42)、(144.35±11.73)次/min]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高症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体外反搏时主动脉舒张期压力的提高是影响冠状动脉血流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设计以桡动脉脉波和肱动脉血压的关系,换算出反搏时主动脉血压变化的具体数值,以探索体外反搏时无创性舒张期反流压的检测方法。对30例患者分别检测反搏前、反搏过程中、反搏停止后血压变化,发现反搏过程中收缩压降低甚微,舒张期反流波峰值平均为125.9±17mmHg,比反搏前舒张压增高49mmHg,相当于增高64%(P<0.01)。舒张期末压平均64±8mmHg,比反搏前舒张压降低16.6%(P<0.05)。反搏停止后仍回复原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滴定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自身对照观察性方法,选择早期中重度ARDS患者,先予以患者充分肺复张,然后在PEEP递减过程中分别使用最佳氧合法、最佳顺应性法和最小死腔分数法为患者滴定最佳PEEP,分别观察不同的PEEP对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结果和循环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49±11)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为(20.8±6.41)分,中度ARDS 12例、重度ARDS 7例.最佳氧合法所滴定的PEEP水平为(16.7±3.7)cmH2O,显著高于患者的基线水平(5.0±0.0)cmH2O、最佳顺应性法(10.9±2.9)cmH2O和最小死腔分数法(11.5±3.8)cmH2O的水平(P<0.05).在各方法滴定的PEEP水平下,最佳氧合法得到的氧合指数即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为(313.7±88.5)mmHg,显著高于基线水平(151.7±49.2)mmHg,最佳顺应性法(268.6±92.6)mmHg和最小死腔分数法的(261.7±71.4)mmHg(P<0.05);但对肺静态顺应性[(49.7±12.25)mL/cmH2O]和死腔分数即死腔潮气量/呼出潮气量[(58.9±15.87)%]的改善不如最佳顺应性法[(63.3±9.88)mL/cmH2O和(53.3±11.63)%]和最小死腔分数法[(62.5±14.73)mL/cmH2O和(50.1±9.41)%](P<0.05);与最佳顺应性法和最小死腔分数法相比,最佳氧合法会导致明显升高的中心静脉压[(18.6±5.9)cmH2O vs (14.8±3.8)cmH2O vs (15.1±3.7)cmH2O,P<0.05],明显下降的心输出量(CO)[(3.81±1.32)L/min vs (4.28±0.99)L/min vs (4.32±1.44)L/min,P<0.05]和氧输送(DO2)[(472.1±133.78)mL/min vs (501.8±99.89)mL/min vs (509.4±103.47)mL/min,P<0.05],但心率[(95.3±9.5)次/min vs (91.9±8.6)次/min vs (90.7±12.7)次/min],平均动脉压[(64.9±14.4)mmHg vs (73.4±12.6)mmHg vs (73.3±7.8)mmHg]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67.74±10.26)% vs (70.53±11.54)% vs (68.87±15.64)%]在3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最佳氧合法所滴定的PEEP水平最高,但显著降低CO和DO2,而最佳肺顺应性法和最小死腔通气法滴定的PEEP水平较低,但对患者CO和DO2无显著性影响,临床医师对ARDS患者进行PEEP滴定时需充分考虑其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8头雄性乳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6),高脂饲养组(n=6)及高脂饲养+反搏组(n=6)。后2组复制高胆固醇血症猪模型并对高脂饲养+反搏组进行为时36h的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收集3组动物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TUNEL法测定其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与正常饲养组相比,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反搏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指数在正常饲养组为(127±36)‰,在高脂饲养组为(237±23)‰,在高脂饲养+反搏组为(177±12)‰,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反搏组较正常饲养组明显升高(P<0.05),高脂饲养+反搏组较高脂饲养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通过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拮抗高胆固醇脂血症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32例患者进行体外反搏,并采用国产无创性“血液循环功能测试仪”观察反搏前、反搏过程中和反搏停止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现反搏过程中心搏出量(122.9±19.75~140.6±23.16ml/beat)、每分输出量(7.74±1.47L/min~9.04±1.54L/min)、每搏指数(69±10.2~78.9±9.27ml/beat/m~2)、心脏指数(4.35±0.77~5.09±0.78L/min/m~2),循环血量(5.57±0.62~6.34±0.71L)和主动脉排空系数(0.19±0.02~0.21±0.02)均明显增加(P<0.01);而总外周阻力(696±99~575±96ayn·s·cm~(-5))、全血粘度(3.76±0.67~2.91±0.38cp)、左室喷射阻抗(208.3±23.9~185.9±29.5ayn·s·cm~(-5))均明显降低(p<0.01);左室有效泵力变化不明显(p>0.05)。反搏停止后上述各项指标趋于恢复反搏前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限制性输液与开放性输液在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产科接受的麻醉产妇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名产妇实施开放性输液常规静脉液体复苏,观察组40名产妇实施限制性输液,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相关指标及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MAP[(61.3±5.4)mmHg vs(75.6±4.3)mmHg]、CVP[(8.7±3.6)mmHg vs(11.2±5.3)mmHg]、PaO2[(190.4±12.5)mmHg vs(153.5±11.4)mmHg]、HR[(63.1±6.4)次/min vs(71.2±5.4)次/min]、总出血量[(127.5±15.3)mL/h vs 186.9±16.7)mL/h]、总输液量[(1923.5±153.4)mL vs(3652.4±125.3)mL]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产妇输液相关费用、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3.8±14.5)分vs(29.5±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麻醉中采用限制性输液方法可有效改善产妇临床相关指标,降低产妇住院时间及输液相关消费,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丙酚与七氟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择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8例,随机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异丙酚麻醉,观察组实施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血糖、皮质醇、收缩压(SBP)及心率(HR)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2 min时(T1),观察组血糖、皮质醇水平及心率(HR)分别为(4.3±0.2)mmol/L、(321.1±101.7)mmol/L、(67.3±14.2)次/min,较对照组[(4.5±0.3)mmol/L、(367.5±103.6)mmol/L、(74.6±17.4)次/min]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SBP)为(102.2±14.8)mmHg,较对照组(94.5±16.5)mmHg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T2),观察组血糖、皮质醇水平及HR分别为(5.7±0.7)mmol/L、(378.2±101.1)mmol/L、(63.1±6.4)次/min,较对照组[(6.7±0.6)mmol/L、(697.8±160.1)mmol/L、(68.4±14.4)次/min]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为(99.6±11.6)mmHg,较对照组(95.3±6.1)mmHg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异丙酚麻醉相比,七氟醚影响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是一种无创性辅助循环装置,当心脏舒张期时,以机械的方法通过心电R波同步触发,使包裹四肢及臀部的气囊充气,驱使远端动脉序贯式反流,由远端至近端,以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状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高渗生理盐水对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早期复苏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PICU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儿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儿规范输注0.9%生理盐水.治疗组患儿于10~15 min内输注6 mL/kg的3%高渗盐水.检验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心率、血钠、输液量、动脉血乳酸(24h-Lac)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本组内多时间点比较,OI[治疗组,基线(296.6±58.3)mmHg,24 h(336.2±55.3)mmHg;对照组,基线(304.3±70.5)mmHg,24 h(325.8±62.7)mmHg]、MAP[治疗组,基线(47.3±9.7)mmHg,24 h(59.4±7.1)mmHg;对照组,基线(48.4±11.1),24 h(59.5±8.1)mmHg]与心率值[治疗组,基线(165.5±28.3)次/min,24 h(130.9±22.0)次/min;对照组,基线(172.3±22.5)次/min,24 h(134.6±23.5)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治疗时间点的MAP与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OI值在第3小时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在第24小时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血钠指标在第1小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6 h与24 h输液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MODS发生率(77.5%vs 71.3%)与死亡率(3.8%vs 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高渗盐水对儿童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药动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测定其药动学参数,计算缓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分别用醋柳黄酮缓释片和普通片进行口服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应用3P97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醋柳黄酮缓释片及普通片的tm ax分别为4.87 h和2.87 h,Cm ax分别为每小时0.46μg.L-1和每小时0.56μg.L-1,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7%。结论:醋柳黄酮缓释片与普通片均符合一室模型,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醋柳黄酮缓释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告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术的结果。17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7~56岁。痊愈19例,另一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一周后死亡。作者就发病机理,诊断和合并畸形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方法 分析 36例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尿崩症者 14例、高热 11例、电解质紊乱 8例、消化道出血 3例、癫痫 5例 ,死亡2例。结论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较多 ,加强早期监测和处理 ,可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