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影响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SH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发生SHA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13例患者病情危重死亡,其余患者均获得好转,死亡率30.9%.结论 情绪因素、高血压症状、用力排便或重体力劳动、过早搬动或下床活动、咳嗽等均可能造成患者发生SHA,应注意对症护理、预防. 相似文献
2.
3.
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急诊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急诊手术患者的治愈率、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6年10月在我科急诊手术治疗的64例破裂颅内动脉瘤并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64例破裂颅内动脉瘤均在24 h内行急诊手术,着重术前准备,预防颅内再出血,注重术后防治脑血管痉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按GOS评分,术后恢复良好38例,轻度残废12例,重度残废10例,死亡4例. [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得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急诊手术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恢复等级.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 回顾分析破裂脑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经验及效果.方法 2007年8月至2012年12月对27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在发病后72 h内明确诊断,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颈.结果 共计发现31个脑动脉瘤,单发24例,多发3例,夹闭动脉瘤30个,包裹1个.术后存活21例,随访时间1~24(4.1 ±1.8)个月,恢复正常工作16例;无法恢复正常工作、生活基本自理2例;需他人照顾3例;死亡6例.结论 通过解剖外侧裂蛛网膜,早期显微手术绝大多数破裂脑动脉瘤均可获满意手术空间,早期手术可有效防止脑动脉瘤再次破裂,生存质量多获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造成破裂风险的相关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探讨.方法 将68例确诊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入院期间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别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情绪变化情况、排泄情况及动脉瘤破裂及术后再次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瘤破裂及术后再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5.9%患者恢复良好,对照组14.7%,2组差异显著.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破裂风险及术后再次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09年10月在安化县东坪镇卫生院神外科急诊手术治疗的30例破裂颅内动脉瘤并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破裂颅内动脉瘤均在24 h内行急诊手术,着重术前准备,预防颅内再出血,注重术后防治脑血管痉挛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良好护理,按GOS评分,术后恢复良好20例,轻度残废8例,重度残废1例,死亡1例。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得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急诊手术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恢复等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分析2 0例脑动脉瘤DS A下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2 0例脑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均采用规范、严格的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积极的术中配合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准确的病情判断和正确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年仅39岁的戴先生,近两年来,每次饮白酒后突起剧烈头痛,酒醒后数小时才慢慢缓解。以为是宿醉所致,故未在意。近日又一次酗酒,回家倒头就睡,凌晨4点下床如厕时突然昏倒,心跳、呼吸骤停。家人发现后,急打120呼救。急救人员在送医院途中以呼吸机支持呼吸,用药物维持心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A指导下开展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65例急诊人院并进行早期手术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5分)51例;中度残废,但生活自理(4分)6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3分)2例;植物生存(2分)4例;死亡(1分)2例。结论(1)3D=CTA是一种可靠、无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能为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治疗提供详实的影像学资料,满足在急诊状况下开颅夹闭手术所需。(2)早期手术能降低再出血风险,有利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3)CTA指导下开展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孙勇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动脉瘤手术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脑动脉瘤手术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明显改善颅内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破裂脑动脉瘤的急性期手术效果。方法43例患者中,急性期(0~3 d组)行动脉瘤夹闭术18例,中间期(4~7 d组)25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的手术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43例手术患者中出院时恢复良好者33例,病残6例,死亡4例。破裂脑动脉瘤0~3 d组与4~7 d组手术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天数与再出血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效果与Hunt-Hess分级具有相关性,Ⅰ、Ⅱ级病例预后明显好于Ⅲ、Ⅳ级病例(P=0.019)。结论破裂脑动脉瘤手术应尽早实行,以降低非手术因素造成的死亡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当您被筛查出有未破裂脑动脉瘤时,不必焦虑,更不要有精神负担。因为未破裂动脉瘤是良性疾病,并非所有脑动脉瘤都是“颅内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共3854例)后发生支架内血栓患者(25例)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及治疗情况.结果 25例支架内血栓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25例(100%),多支血管病变22例(88%),合并大量吸烟史14例(56%),高脂血症13例(52%),高血压病11例(44%),糖尿病11例(44%).血栓靶血管累及左前降支16例,血栓靶血管为小血管(直径:<2.5 mm)11例,长病变(>20 mm)15例.18例患者经介入干预后血流达TIMI 3级;7例血流达TIMI 1-2级.25例患者均存活出院.结论 支架内血栓形成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大量吸烟、前降支病变、小血管(直径<2.5mm)、长病变(>20 mm)、抗血小板治疗不充分等.急诊尽早再次介入治疗是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共纳入4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患者(研究组),同期随机抽取行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未破裂再出血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组年龄≥50岁、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破裂次数≥2次、合并脑血管痉挛、术后抗凝治疗、术后血压波动≥30mm Hg(l mm Hg=0.133 kPa)、假性动脉瘤、致命栓塞及大部分栓塞[81.0%(34/42)、76.2%( 32/42)、66.7%( 28/42)、76.2%(32/42)、81.0%( 34/42)、76.2%( 32/42)、66.7%( 28/42)、66.7%( 28/42)、66.7%( 28/42)]与对照组[57.5%( 23/40)、50.0%(20/40)、37.5%( 15/40)、50.0% (20/40)、57.5% (23/40)、47.5% (19/40)、37.5%( 15/40)、37.5% (15/40)、37.5%(15/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50岁、高血压病史、破裂次数≥2次、合并脑血管痉挛、术后抗凝治疗、术后血压波动≥30 mm Hg是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50岁、高血压病史、破裂次数≥2次、合并脑血管痉挛、术后抗凝治疗、术后血压波动≥30 mm Hg是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该类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脑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大约75%的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患者是脑动脉瘤破裂引发的,90%以上的人,在发病前无任何不适,是人体内隐藏的定时炸弹,脑动脉瘤的形成有先天或后天因素。现代医学观点多认为是在先天性动脉壁缺陷薄弱基础上,加上后天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位置分布情况,并探讨相关动脉瘤位置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21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起源于前交通动脉(AcoA)的动脉瘤为80个,大脑前动脉(ACA)的10个,颈内动脉(ICA)的61个,大脑中动脉(MCA)的46个,椎基底动脉(VBA)的15个.不考虑年龄,AcoA瘤多出现在男性,ICA瘤多发生在女性.血管痉挛和再出血发生率和动脉瘤位置无关.脑积水的发生率在VBA、AcoA、ICA动脉瘤患者中相对高,在MCA动脉瘤患者中相对低.临床预后最好的是MCA动脉瘤,其次是ACA动脉瘤,而这些结果 和入院Hunt-Hess分级相一致.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起源于前交通动脉的多见,临床特征依动脉瘤位置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15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行显微手术患者,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份收治。统计颅内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回顾患者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并对其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有30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占20%。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吸烟、术前动脉瘤出血≥2次、术前Fisb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以及手术时机存在联系,数据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出血次数、术前Fisb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均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在实施显微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掌握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出血次数、术前Hunt-Hesss分级、Fisber分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