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酸粒细胞胃肠炎 (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临床上较为罕见。本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嗜酸粒细胞( eosinophilic cell,EC)浸润及周围血中 EC增多 ,同时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及体征。本病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故常易导致误诊。本文收集我院近 1 0 a来临床、病理确诊  相似文献   

2.
宋鸿  赵亚刚  孙大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17-3317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上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为常见.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或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极易误漏诊。现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误诊的5例病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与内镜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及1979年1月至2005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131例EG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0.61%的EG患者与进食有关,12.21%有过敏性疾病史。临床表现多样。消化不良型EG占51.91%,梗阻型占7.63%,腹腔积液型占18.32%,混合型占22.14%。75.58%的EG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嗜酸粒细胞的比例为0.07—0.74,嗜酸粒细胞的绝对值为(0.48-7.64)×10^9/L。腹腔积液中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内镜表现多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和息肉样增生,病理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应用激素可在1周内迅速缓解症状,并逐渐使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结论 EG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外周血和腹腔积液中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33岁。主因阵发性上腹部剧痛2个月余,加重2天住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伴烧灼感、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发作时有时出现全身皮疹,皮疹呈多形性,为充血性,压之褪色。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3年。电子胃镜检查报告为萎缩性胃炎,给予制酸、抗感染、保护胃黏膜及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考虑可能为胆囊穿孔,禁食2周后病情缓解出院。2天前进食鸡蛋后腹痛复发,再次入院。查体:双肺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心脏未闻及异常。剑突下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3/min。电子胃镜示:胃十二指肠广泛黏膜下出血、水肿,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误诊原因.方法:对6例被误诊的E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腹痛,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误诊时间2日~5个月,中位时间13 d.初诊时误诊为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2例,胰腺炎1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胃癌合并幽门梗阻1例,肠梗阻1例.后行胃镜检查均见胃黏膜糜烂、水肿,活组织病理检查(活检)均见嗜酸粒细胞浸润而确诊.结论:对EG的认识不足,未仔细分析检查结果,未作全面的相关检查,尤其未做胃镜及活检等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弥漫性E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右上腹痛伴间断发热1年,加重伴呕吐2周入院,对青霉素及多种食物过敏,先后在当地医院及我院进行胃十二指肠镜、B超、CT及MRI等检查,怀疑十二指肠肿瘤,但活组织病理检查未发现肿瘤证据。考虑十二指肠乳头癌可能性大,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也未发现肿瘤证据,应患者家属要求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弥漫性EG。予相应治疗,患者恢复顺利出院。结论 EG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改变有时类似十二指肠乳头癌,临床医师应注意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并腹膜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病例】男,41岁。因食海鲜后出现腹痛、腹泻3天入院。腹痛以胀痛为主,伴阵发性绞痛,定位不清,大便4~5/d,呈稀糊状,无黏液、脓血,无发热。近10年来有类似发作5次,此前均在外院按急性胃肠炎、结核性腹膜炎等治疗好转。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查体:腹部膨隆,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 )。B超提示:腹水,肝脾未见异常。查血白细胞16·8×109/L,中性粒细胞0·45,嗜酸粒细胞0·39,嗜酸粒细胞计数5·80×109/L。腹水检查:黄色,李凡他试验( ),蛋白10·1 g/L,白细胞14·2×109/L,涂片检查见嗜酸粒细胞>0·90。入院后按“急性胃肠炎”予以一般抗…  相似文献   

8.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自1937年由Kaiser首次报道,目前世界各国的患病率为每10万人中120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报道逐渐增多,因该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1],加之我们对该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容易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0例误诊患者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疾病,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病变可累及全消化道的各层组织。EG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合并肠梗阻表现者少见,极易漏诊及误诊,现就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EG患者诊治过程及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n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由于嗜酸粒细胞在消化道组织中浸润,释放细胞毒性蛋白导致胃肠组织损坏而引起的疾病。现将我院1982年1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1例EG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9~64岁,平均44·3岁。病程5天~3个月。1·2临床表现11例均有腹痛、腹泻、腹部压痛,恶心、呕吐及腹泻各2例,柏油便、躯干红色斑疹、哮喘、发热各1例。11例血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肝功能正常,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9例,6例查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均未见异常,11例尿、粪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资料 男,21岁.因上腹痛、腹泻15天,伴腹胀3天入院.既往无过敏性疾病.查体:体温36.5℃,脉搏70/min,呼吸18/min,血压120/80 mmHg.  相似文献   

12.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误诊4年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武军 《临床医学》1995,15(5):42-42
我院最近收治1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误诊长达4年之久,现报告如下。 男性,31岁。间断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腹泻,厌食4年,复发1个月于1993年10月15日入院,4年前一次进食鱿鱼后出现呕吐及腹痛、腹泻,以后每见鱿鱼即恶心欲呕,不思饮食,但多数情况是在无明确诱因下出现上腹饱胀,继之呕吐,腹泻,厌食。每次发作数天至数周,每年发作2~4次。症状轻时几天后自愈,症状严重时卧床不起,身体消瘦可达恶液质程度。曾先后经多地及几家大医院就诊,共行纤维胃镜检查7次(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疣状胃炎),纤维结肠镜检查2次(一次提示慢性结肠炎,一  相似文献   

13.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EG)临床上少见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以消化系统症状如乏力、腹痛、腹泻、恶心、腹部不适等为常见临床表现 ,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 (EC)增多或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 ,少数患者因急性腹痛伴胃肠道不全梗阻起病 ,极易误诊为一般胃炎、结核性腹膜炎、外科急腹症或漏诊。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 1990 - 0 1~ 2 0 0 2 - 0 5收治的 EG11例临床表现、实验室内镜检查、病理、诊断治疗和误诊原因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 EG1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为 15~ 5 8岁 ,平均 31岁± 12…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7岁,因阵发性胃部不适26天,腹痛14天为主诉入院,26天前患者因饮食不当出现胃部不适,14天前又开始腹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一天3~6次/腹泻,稀水样便,含未消化食物,大便一天4~6次,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有皮肤过敏史,门诊口服“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等,治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其特征为嗜酸性粒细胞(EOS)在胃肠道的浸润,偶可累及食管、肝脏和胆道。胃肠道各层均可受累,主要以侵犯其中一层为主[1]。自1937年由Kaijser第1次报道该病以来,临床文献资料较少,且漏诊和误诊病例较多。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及诊疗手段的提高,其关注度及诊治率明显升高[2]。现综述如下。1 EG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曾误诊的两例嗜酸粒细胞性腹腔积液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两例均以腹胀为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腹腔积液,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首诊均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最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嗜酸粒细胞性腹腔积液,予抗组胺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嗜酸粒细胞性腹腔积液临床罕见,且该病目前尚无明确诊断标准,导致诊断困难;对高嗜酸粒细胞血症并不明原因腹腔积液者需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表现为急性腹膜炎的认识.方法 对7例临床首症表现为急腹症的EG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病理资料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胃部5例、十二指肠2例、肝脏1例、空肠1例、升结肠嗜酸粒细胞(EC)肉芽肿1例,病理证实7例均有累及腹膜,突出表现急性EC腹膜炎,经糖皮质激素治愈.6例早期有误诊.结论 重视病史、外周血、腹水EC增多,结合临床特点,不失时机进行病理检查,可提高EG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病理特征、内镜下表现,以减少其漏诊和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以腹痛为首发症状27例EG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分型及诊治方法.结果 27例EG患者中23例(85.19%)有不同程度腹痛,以中上腹部和脐周为主,绞痛者达39.13%;其中黏膜型17例(62.96%),浆膜型4例(14.81%),黏膜、浆膜混合型5例(18.52%)及黏膜肌层混合型1例(3.71%).内镜检查病变多分布在胃窦、十二指肠降部和回盲部.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或腹水细胞学发现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予以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腹痛症状均在1周内缓解.结论 EG主要发生于青中年,以黏膜型最常见,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且常规镇痛药物疗效不佳,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
胃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国内有少量病例报道。该病X线检查、胃镜检查及手术中直视都易与胃溃疡、胃溃疡恶性变、胃癌等相混淆。我院1985~1990年期间经病理诊断为胃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17例,手术前皆误诊为胃的其它疾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