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积液引流、胸腔积液引流已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流方法。但中心静脉导管与一次性引流袋接口不匹配,导致连接不紧密,容易脱落,造成污染和引流量记录不准确。此外,肺穿刺患者术后胸腔积液引流时引流管中常需留置一次性三通管,以便于对引流液的控制,而三通管与中心静脉导管及引流袋之间也不易连接。我科自2010年开始采用一次性输血器的前端软管部分直接衔接中心静脉导管和一次性引流袋,进行胸腔引流及心包积液引流,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心包积液病人常采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手术常用的材料为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包、一次性无菌引流袋。术中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包内的导管(简称中心静脉导管)与一次性无菌引流袋(简称引流袋)的接头型号不符无法连接,术后进行管道冲洗与注药也不方便,根据临床需求笔者制作了一种专用接头,来连接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经临床使用116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前,临床多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进行胸腹腔闭式引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需要每日更换引流袋,以防感染发生。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引流袋接口与中心静脉导管接口型号不匹配,常出现连接困难或管路滑脱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危害。2007年起,我科巧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的螺旋口连接引流袋,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广泛应用于肿瘤内科,许多晚期肿瘤患者出现胸水和腹水,医师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或腹腔穿刺引流术,术毕静脉导管一侧接抗反流引流袋引流胸水或腹水.常常因静脉导管与引流袋接口不吻合,造成引流量不准确,同时造成费时费力浪费医护人员宝贵时间.临床实践中发现了一个既方便医师操作又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新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肝胆外科胰腺手术后需放置胰液引流管进行引流,而胰液引流管的型号取决于患者胰管的粗细,椎管内麻醉导管和内径2~3 mm的引流管是我科常用的胰液引流管。目前的胰液引流管,存在如下缺点:(1)管径为单一尺寸,无法适应不同粗细胰管患者的使用需求。(2)与引流袋的连接不可靠,容易松脱。(3)引流管自身不容易固定,容易受外力作用而导致导管脱落,从而影响引流的顺利进行。我科设计了一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上胸腹部疾病引起的胸腺水、膈下脓肿等疾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放置引流管引流体液、脓液,但不适合用粗引流管。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医生经常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该方法具有痛苦小、创伤小、引流效果确切等优点。但中心静脉导管与一般常用引流袋无法密切衔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导管广泛应用于胸腔、腹腔积液置管引流术中,但是没有相应匹配的引流袋.现有的引流袋容积大(800~1000ml)、接头与中心静脉导管接口不相匹配,使用时需要修剪、胶布固定,才能牢固地与导管对接牢固.既不方便,也容易增加污染机会.我科应用一次性分装输液器替代引流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医生经常使用输血器长管代替普通橡胶引流管使用,减少引流管管壁容易被负压吸瘪而导致的引流不畅的情况。在连接引流装置时会发现由于引流管与引流袋型号不匹配.常出现衔接困难。2007-01/2007—10对临床20例连接引流袋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剪掉引流袋连接口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引流管与引流袋困难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一次性引流袋被广泛应用,一是作为引流切口渗液、渗血用,二是引流尿液用。但目前使用的一次性引流袋未配备活动夹,临床上常使用止血钳夹闭、胶布缠绕或橡胶皮筋捆扎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会在引流管上留下痕迹,或损伤引流管等。我科将引流袋接头上的塑料帽作为活动夹来夹闭引流管,经临床使用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8006-8006
近几年,临床上对于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常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腹水的方法定时定量放胸腹水。既方便又能减轻每次穿刺的痛苦。但中心静脉导管的开口与引流袋的接头不配套,不能直接衔接。自2006-01以来,我们采用注射器进行连接,不但取材方便、经济,且制作简单,效果又满意。希望大家借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科经常有胸腔积液的患者需要行胸腔排液,但由于病人病情重、免疫力低,原始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粗,对病人的创伤大,所以有一部分病人不适合用.如果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胸腔积液,引流袋又无法直接连接.经过临床试验,我们将2 ml注射器用于连接中心静脉导管与一次性引流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临床上可常见体内置有粗细不等引流管的患者,大部分引流管可直接与一次性引流袋连接引流液体。但偶尔能碰到无法直接连接一次性引流袋的引流管,就连间接使用玻璃接头也无法连接引流袋。我科室采用2 ml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来解决这个难题,效果极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  相似文献   

13.
总结10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行闭式引流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引流管护理、引流袋的护理、病情观察等,认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既减轻患者的痛苦与恐惧,又减少护理工作量,且患者易于接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脑外科手术后放置橡胶引流管引流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多数橡胶引流管由于管径小、与一次性引流袋连接不紧密,容易滑脱造成污染,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一次性输血器接头应用于脑外科术后引流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用物准备橡胶引流管1根,一次性输血器(普通)1副,一次性普通引流袋或负压引流袋1只,无菌手套1副,血管钳1把,无菌弯盘2个,无菌纱布2块。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心静脉导管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的胸腔闭式引流术中,与中心静脉导管末端相连接的一次性引流袋由于衔接不配套,引流液外漏,还经常出现脱管现象(图1),存在一定的感染隐患.通过临床观察研究,本科自制了一种连接管,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末端与引流袋引流口的连接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取江阴煜源硅橡胶制品厂生产的接管径4*6型号硅胶管(图2),剪成长7 cm,将其送消毒供应室高压消毒灭菌.在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用灭菌后的硅胶管,将中心静脉导管末端与引流袋引流口相连接(图3).  相似文献   

16.
<正>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是治疗急性胆囊炎、梗阻性黄疸常用方法之一。由于引流胆汁的一次性引流袋的接头与PTGBD置管接口不配套,临床上常在一次性引流袋接头前端接一段消毒后的止血带或玻璃管,之后再接PTGBD置管,但止血带质软,患者在被搬运或翻身时易打折而造成引流不畅,且连接处容易滑脱,临床护理操作不便。我们对PTGBD置管外接引流管的连接方法进行改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引流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专用)应用于胸腔积液的引流并与以往的普通硅橡胶引流管方法对照。结果: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患者与普通硅橡胶引流管引流比较手术操作方便、创伤轻、局部刺激性小,镇痛药物应用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积液复发少(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简单、术后疼痛轻、引流量易于控制、取放简单、不影响患者活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护理工作中,尤其是在外科,管道的护理很普遍,而小儿胃管、8号尿管、ERCP引流管、输尿管导管、伤口引流管等之小口径引流在连接引流袋时都非常困难。因引流袋上的接头较粗,不能直接插入引流管口或注射针头内,故通常是把引流袋的接头剪掉,引流管直接插入引流袋的胶管中,然后再用胶布固定。这样既不符合无菌要求,工作中也诸多不便。为此,我们通过对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头的再利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  相似文献   

19.
陈丽仙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33-1133
在脑外科的临床护理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脑部手术后创口或脑室引流的患者.由于脑部的特殊结构,所置引流管一般管腔都比较细小,而使用一般的引流袋或负压球,接头又比较大,不容易连接.我科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发现使用一次性输血皮管接头,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经多次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临床上多种手术后都需要留置引流管,因手术方式、引流部位等不同,故引流管的规格也有不同,尤其体现在引流管的直径上。例如肝胆外科常见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往往留置有腹腔引流管、胆道引流管、胰腺引流管,此三种引流管直径均不同。而普通引流袋的接头往往设计成通用型,这就造成了引流管和引流袋的对接不匹配、连接不紧密且连接不方便,临床上常通过胶带缠绕来固定,但效果不理想,常常遇到引流袋脱离引流管的情况。因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引流袋和不同规格引流管的连接装置,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