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髓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I)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建立的紧急输液方法,是利用长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主要用于急诊大抢救和心肺复苏。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过程中,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快速补液扩容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但 相似文献
2.
贾红兵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0,21(2):100
护士在掰安瓿时常遇到手被割伤,轻者仅伤表皮,重者伤及肌层,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不利于护士的自我保护。经过反复试验探索,我们用一次性输液器的莫菲氏滴管代替手掰安瓿。有报道用一次性注射器管腔部分掰安瓿以防止割破手。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感到一次性注射器管壁太硬,时有破碎的玻璃片掉入针剂内污染药液。为此我们改用一次性输液器的莫菲氏滴管代替一次性注射器的管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取无菌的一次性输液器一具。用剪刀剪下莫菲氏滴管的顶部并剪下整个滴管消毒待用。将欲掰安瓿锯好消毒后,将安瓿头部放入莫菲氏滴管内轻轻… 相似文献
3.
白醋为无色透明的液体,除了食用外,还有许多药用价值。我们根据醋能散瘀血、消肿痛、入肝经[1]的药理作用,使用醋浸泡法治疗输液中血管渗液而致局部肿痛及血管硬化的患者,观察50例全部显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热水2000~3000ml,盆、... 相似文献
4.
膀胱冲洗是一项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常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一次性气囊导尿管终端后,打开调节器。将液体流入膀胱而达到膀胱冲洗的目的,而在临床上,一次性输液器与气囊导尿管是不能紧密衔接的,出现漏液、漏尿现象,影响膀胱冲洗。我科自2005—12~2006—06对30例患者100次应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帽制成双向接头,用做一次性输液器与一次性气囊导尿管之间的连接,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战时需要,使护理操作更加贴近实战环境、要求护士、卫生员在微光条件下迅速准确地完成静脉输液操作,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我们在训练过程中摸索出了微光下胶布贴固定的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52支双层黑纱布眼罩、静脉输液用具一套,3L医用无纺布胶贴JW型。1.2方法:按常规准备至一次性排气步骤,为了缩 相似文献
6.
刘慧芳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8,(3)
手术中输液往往需要选择大血管、粗针头、多静脉通路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但有时由于患者疼痛或不配合,易使上肢脱离手术床托臂架,导致针头脱出。为此我们制作了一种上肢输液约束布套,经临床使用168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材料长55cm、宽32cm双层白色棉... 相似文献
7.
姜延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1,22(3)
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常规都需用胶带(胶布)将输液针固定在皮肤上,目的是保持针头在静脉中的稳定性,使液体和药物顺利进入患者体内,达到输液目的。临床上,常遇到一些 患者因各种原因造成体内水钠储留发生肢体浮肿,对这类患者仍采用常规的方法处理极易出 现胶带周围透吸水泡,有些患者尽管皮肤外观无异样改变,但在输液结束揭取胶带时也易造 成皮肤损伤。为此,我们采取了预防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 ,常规都需用胶带 (胶布 )将输液针固定在皮肤上 ,目的是保持针头在静脉中的稳定性 ,使液体和药物顺利进入患者体内 ,达到输液目的。临床上 ,常遇到一些患者因各种原因造成体内水钠储留发生肢体浮肿 ,对这类患者仍采用常规的方法处理极易出现胶带周围透吸水泡 ,有些患者尽管皮肤外观无异样改变 ,但在输液结束揭取胶带时也易造成皮肤损伤。为此 ,我们采取了预防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使用对象1.1 肢体有浮肿且连续输液时间超过 6h者。1.2 皮肤敏感者 :如婴幼儿、高敏体质 ,尤其是对胶布过敏者。2 方… 相似文献
9.
留置导尿后常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定时开放使膀胱充盈和排空。一次性引流袋小护帽(简称小护帽)夹闭引流管,即具备止血钳的作用又能避免反复使用对引流管的损伤,且不易脱落。我科自2007-01~12对40例留置导尿患者,均使用小护帽夹闭引流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工作中,危重患者输液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直接关系到抢救的成功。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需每日穿刺输液,会出现多次鼓针,药物外漏皮下,结果反复穿刺又可造成静脉血管破坏,致血管难找,穿刺难,无法保证液体的正常输入,给病人带来痛苦,而采用静脉留置针则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流动性很强的场所,是医院的“窗口”,其患者来源于急门诊各科室”,输液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故针对门诊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抓住每一个环节,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显的非常重要。现将我科输液区发生的65起护理纠纷分析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科新开展手术主要以微创腔镜类手术为主.此手术有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我院泌尿外科手术当中应用广泛,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肿瘤电切术、经皮肾镜钬激光取石术、输尿管镜钬激光取石术等手术,术中需要给予膀胱冲洗,术后持续膀胱冲洗,需用大量的冲洗液.可将使用过的电切灌洗液袋充分利用,变废为宝.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贴近实战需要,模拟特殊环境,提高护士、卫生员在微光条件下为患者静脉输液的操作能力,我们应用52支黑砂布双层眼罩进行静脉输液训练考核,现将考核方法及失败原因分析如下。1考核方法采用加秒计分方法。①微光下静脉输液从准备用物到挂输液卡总用时不得超过8 min,超过视为操作失败;②分计时段是指戴眼罩、第二次排气、静脉穿刺、输液贴固定、摘眼罩;③其他操作步骤扣分项目均在分计时段基础上累加秒数,加秒数越多,考核成绩越差;④静脉穿刺一次性不成功即视为操作失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手背侧因其特殊的血管网走形,便于穿刺成功、且易于固定,是静脉输液最常用的部位,因而各种原因发生输液渗漏在临床上也较为多见。笔者现报告1例静脉输液渗漏、导致手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严重病例,与大家共同学习,并思考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具备和加强的技能。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是临床救治中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即使战时其应用率也占救护技术的50%左右[1]。我们设计了战时静脉输液穿刺情景,组织护士模拟演练输液技术,应用黑纱布眼罩进行静脉输液训练考核,以提高护士在微光条件下为患者静脉输液的操作能力,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对我院基础静脉输液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员进行筛选,选拔出10名护士进行训练,参加人员均为经过军队护理大专毕业,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女性,年龄25-29岁。 相似文献
16.
硫酸镁湿敷预防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些患者需要长期大量静脉输液,血管脆性较大或留针局部固定或保护不当等原因,容易引起输液部位液体外渗,导致输液局部肿胀、疼痛,甚至诱发静脉炎,临床上常用处理方法是在外渗水肿部位予以硫酸镁或其他药物湿敷或外涂。如果能提前预防或阻止液体外渗性水肿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保持临床工作的连续性,减轻患者痛苦。本研究采用硫酸镁预防性湿敷方法,观察此方案对静脉输液外渗性水肿的预防作用。1临床资料及研究设计1.1患者来源:选自2002-09~2003-06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需要长期大量输液的患者116例,随机分成两组,硫酸镁湿敷预防组…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15岁。主诉右手中指活动受限3个月,于2006—09—06入我院手外科。3月前因患感冒在当地诊所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加抗生素(具体药名不详),发现手背肿胀,面积约为3cm×3cm,高出皮肤约0.5cm,感觉疼痛后拔针,即给予局部热毛巾外敷,土豆片外贴后局部肿胀渐消退,但右手中环指活动受限,不能握东西。继续热敷和功能锻炼不见好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防范输液微粒污染 保障输液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非代谢性颗粒杂质、不溶性,其直径一般1—15um,少数可达50~300um)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输液剂中的微粒有橡胶塞屑、炭粒、碳酸钙、氧化锌、粘土、纸屑、纤维素、玻璃屑、细菌、药物微晶等。大量微粒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可以造成以下危害:(1)微粒较小时,由于向心性静脉输液静脉管腔不断扩大,小微粒不易在静脉系中停留,但随血液通过左心后,动脉管腔逐渐缩小,直径约5-10um大小,因此微粒就有可能滞留堵塞毛细血管,引起血管肉芽肿及坏死等严重反应,堵塞部位多发生在肺、脑、肝、肾及眼部,除导致不同程度的坏死和损伤外,某些微粒还可能引起肿瘤样和抗原样反应。 相似文献
19.
神经外科创伤的患者多合并骨折、大面积皮肤擦伤、皮肤缺损、头皮撕脱伤等。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进食困难造成营养失衡、皮肤外伤处理不当,造成皮肤发生创伤性溃疡。为找到一种更有效、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患儿家长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给儿科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压力,尤其对护理技术的要求更高.几年来,采用一次性输液针头进行小儿静脉采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