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未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CTA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变部位及病变部位以远血管情况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状动脉CTA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89%、93.85%、92.98%、88.41%,对前降支的诊断能力最强.CTA对梗死相关病变以远血管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r=0.8123,P<0.01),且与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再通无关(x2=0.0086,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能够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动脉再通,初步评价梗死相关病变以远相关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状动脉节段情况,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疑似患者中49例确诊为冠心病, 31例确诊为其他疾病。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冠状动脉节段765个,无明显异常节段650个,狭窄节段115个,其中31个节段为Ⅰ级狭窄, 46个节段为Ⅱ级狭窄, 38个节段为Ⅲ级狭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 602个无明显异常节段诊断准确,Ⅰ级狭窄节段中23个诊断准确,Ⅱ级狭窄节段中40个诊断准确,Ⅲ级狭窄节段中32个诊断准确。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1.1%(697/765)。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灵敏度为91.8%(45/49)、特异度为93.5%(29/31),阳性预测值为95.7%(45/47),阴性预测值为87.9%(29/33)。结论对于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应用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能够较好的确诊疾病,对于冠状动脉的异变情况也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低剂量CT头颈血管成像与高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均进行低剂量CT头颈血管成像检查和高场MR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图像质量。结果 高场MRA的诊断敏感度90.00%、特异度96.00%、阳性预测值94.74%及阴性预测值92.31%与低剂量CT头颈血管成像的80.00%、88.00%、84.21%、84.6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场MRA图像优良率93.33%显著高于低剂量CT头颈血管成像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场MRA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具有图像质量高的优势,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但低剂量CT头颈血管成像技术同样具有良好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中,低剂量CT头颈血管成像与高场MRA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必要时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160例患者,均是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中接受治疗的患者,任意分两组,一组为CT冠状动脉成像组患者人数为80例,给予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另一组为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组患者人数为80例,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情况、诊断效果、诊断满意度、检查符合率、检查结果。结果 CT冠状动脉成像组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组诊断效果,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冠状动脉成像组的满意总人数、满意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检查符合人数与符合率差异较大,而CT冠状动脉成像组的误诊人数、漏诊人数显著少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检出人数与检出率有很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性更高,保证患者的冠心病疾病准确率,降低漏诊率,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血管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5月~2012年12月580例患者于本院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观察冠状动脉走行及其心内外的结构。结果 7例患者患有冠状动脉瘘,其中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前降支-主肺动脉瘘4例,右冠状动脉前降支-肺动脉瘘2例,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心室瘘1例。结论 DSCT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示出冠状动脉瘘起源及走行,检查方便、快速、无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5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检测阳性结果 、诊断冠脉狭窄、检测结果情况,观察两种检查方式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CT冠状动脉成像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电图编辑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接诊的60例CT冠状动脉成像心律失常患者,均接受心电图编辑技术,分析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图像差异性,评估CT冠状动脉成像心律失常患者中使用心电图编辑技术的价值.结果:心电图编辑技术处理后的图像质量高于处理前,具有统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9月9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疑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于1周内进行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经螺旋CT血管成像共发现88例患者存在动脉瘤,DSA发现87例,CTA与DSA检查吻合率为97.70%。结论: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具有无创、快捷、准确,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及多种三维后处理方法等优点,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心脏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EA)诊断中予以双源CT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确诊为心脏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并对其双源CT血管成像回顾性分析CAE扩张范围、病变部位、扩张程度。结果 25例患者中,有12例为局限性CAE,其中梭形6例、球形6例,13例患者为弥漫性CEA,最大直径约为0.68 cm,病变部位分布在单支冠状动脉18例,RCA发生7例;同时发生LAD、RCA1例。结论 双源CT血管成像作为可重复性强、直观、简单且无创的检测技术,凭借着强大的技术支持,可清楚显示CAE发生部位、冠状动脉邻近分支病变情况、扩张情况、大小形态等,可部分代替CAG检查,对CAE的诊断、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芦杰  刘森  刘小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128+130-128,13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采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进行对照研究,入选的患者首先进行16层螺旋CT诊断,然后于1个月内接受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6SCT和CAG的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6例脑动脉瘤患者,对他们分别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比较CT的诊断结果和手术结果的相符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的患者中有125例的诊断结果符合病理学诊断标准,1例患者漏诊,临床检测有效率达99.2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层螺旋CT能够清楚的显示动脉瘤的具体形态以及和周围血管的解剖学关系。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显著,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10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CT冠脉成像检查以及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冠脉成像检查的灵敏度为99.04%,特异度为94.44%,准确度为9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63例疑似冠心病分别接受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照,评估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准确度.结果 冠状动脉CTA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两者的符合率达96.0%.结论 CTA安全、简便和无创伤,对冠状动脉疾病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烟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手段在诊断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郑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1013年6月收治并确诊的疑似烟雾病患者43例,随机选取20例烟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0例烟雾病患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对于烟雾病的诊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成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患者的脑血管出现狭窄、闭塞以及增多的现象。多层螺旋CT成像发现患者脑血管出现病变的有14例,占7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发现患者脑血管出现病变的有13例,占65.0%。两种检验结果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多层螺旋CT成像检测更加清晰,更能帮助医生准确判定患者的脑血管病变部位和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观察患者脑部的状况,确定患者的病变部位,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急性胸痛三联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运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方法完成CT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由两名资深放射科医师完成冠状动脉、肺动脉以及主动脉血管重建图像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共检出30例冠状动脉狭窄,24例急性肺动脉栓塞,8例胸动脉夹层;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优占82.09%,成像质量良占10.28%,成像质量差占7.63%;肺动脉增强后CT值是(299±63)Hu,主动脉增强后CT值是(359±75)Hu;平均扫描时间是(8.1±1.1)s。结论急性胸痛患者实施CT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可以在8 s左右完成,并且能准确诊断患者的冠状动脉、主动脉以及肺动脉等相关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低剂量炫速双源CT的临床价值。方法 78例肺结核患者,根据诊断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X线胸片诊断,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剂量炫速双源CT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及确诊率。结果低剂量炫速双源CT的检出率为100.0%(39/39),X线胸片的检出率为71.8%(2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炫速双源CT的确诊率为69.2%(27/39),X线胸片的确诊率为38.5%(15/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诊断中,低剂量炫速双源CT扫描不仅可以提高成像质量,还可以减少扫描剂量,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确诊率,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志明  韦彩琴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20-122+131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山市中医院影像科进行检查的168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256层螺旋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为“金标准”,分析256层螺旋CTA与CAG检查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及256层螺旋CTA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计算256层螺旋CTA检查与CAG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168例疑似患者中,明确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37例,共1 420段血管节段被检测。256层螺旋CTA诊断重度狭窄患者的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高于轻度及中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6层螺旋CTA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敏感度为94.89%,特异度为90.32%,准确度为94.05%,阳性预测值为97.74%,阴性预测值为80.00%。Kappa检验显示,256层螺旋CTA检查与CAG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12,P<0.001)。结论 256层螺旋CTA在冠状动脉狭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与CAG鉴别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浓度低剂量碘对比剂在头颈部双源CT血管造影(CTA)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定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诊的92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便利取样法分为试验组(46例,低浓度低剂量碘对比剂)与对照组(46例,常规浓度常规剂量碘对比剂)两组,比较两组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的碘总量、有效辐射剂...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本文通过对4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行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CTCA)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冠状动脉CTA影像判断血流动力学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0.836、特异度0.983、准确度0.965、阳性预测值0.868、阴性预测值0.978,证实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冠状动脉疾病是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冠心病诊断金标准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这是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此种检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双源CT的普及应用,对心脏冠状血管进行影像技术学检查在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