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焦作市中医院接受 rt–PA 静脉溶栓治疗后好转的 260 例 ACI 患者,患者于 rt–PA 静脉溶栓好转后随访 3 个月,记录患者好转后恶化发生情况,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 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影响 ACI 患者 rt–PA 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发生的因素。结果:260 例 ACI 患者 rt–PA 静 脉溶栓好转后发生恶化的有 35 例,发生率为 13.46 %;发生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溶栓时间长 于未发生组,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未发生组,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高于未发 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溶栓时间长、入院时 NIHSS 评分高、WBC 水平高均是 ACI 患者 rt–PA 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合并基础疾病、 溶栓时间长、入院时 NIHSS 评分高、WBC 水平高是 ACI 患者 rt–PA 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高强度瑞舒伐他汀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的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 各 44 例。A 组接受常规治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B 组接受常规治疗+ rt–PA 静脉溶栓治疗+瑞舒伐他汀 10 mg·d-1 治疗,C 组接受常规治疗+ rt–PA 静脉溶栓治疗+瑞舒伐他汀 20 mg·d-1 治疗。 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sVCAM–1)、可溶 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 组总有效率为 97.73 %,高于 A 组 68.18 %、 B 组 81.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 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 A 组,巴氏指数(BI)评分高于 A 组,C 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均低于 A、B 组,BI 评分均高于 A、B 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血 sVCAM–1、sICAM–1 浓度均低于治疗前,B 组治疗后血 sVCAM–1、 sICAM–1 浓度均低于 A 组,C 组治疗后血 sVCAM–1、sICAM–1 浓度均低于 A、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C 组急性脑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 A、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强度瑞舒伐他汀联合静脉溶 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可下降低 sVCAM–1、sICAM–1 浓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方法:选取顺昌县中医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接诊的 106 例 AIS 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纳入对照组(53 例)和观察组(53 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可溶性 P 选择素(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脑血流灌注指标〔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 量表(NIHSS)与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MMP–9、PS 水 平及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VEGF 水平及 rCBF、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MTT、TPP 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能减轻 AIS 患者的血脑屏障损伤,改善脑血流灌注,还能促进 其神经、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李英红  姚庆萍 《天津中医药》2022,39(10):1235-1240
[目的] 评估天降血栓通丸口服联合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271例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青中年组(<65岁);根据是否给予天降血栓通丸口服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连续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差异,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各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老年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存在差异,排除其干扰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mRS评分降低,BI评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组患者治疗组mRS评分和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老年患者中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04%和7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天降血栓通丸可有效地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但对青中年患者的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李氏飞针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整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 对照组(25 例,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25 例,李氏飞针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Barthel 指数(BI)、生活质量 评价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MA、BI、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Rankin 修订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NIHSS、mR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中 风恢复期偏瘫患者开展李氏飞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负面情 绪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支架取栓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2021 年 3 月 至 2022 年 5 月取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1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化方法分组,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 55 例,对照组为静脉溶栓方案,观察组为支架取栓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 通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相比,观察组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NIHSS 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9.09 %,较对照组的 23.64 % 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者以支架取栓术方案治疗,相比于静脉溶栓方案,能提高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以及能更好地改善神经功 能缺损程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尿激酶溶栓联合益气通络固肾汤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职 工医院神经内科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40 例,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 40 例,给予尿激酶溶栓联合益气通络固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5 %,与对照组的 90.0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美 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 下降,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益气通络固肾汤治疗老年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效果,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究在急性中度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中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的效 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急性中度缺血性卒中患者,按 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 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Barthel 指数(BI)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0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阿 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可以将治疗疾病的效果提高,神经递质功能得以调节,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改善,减轻 炎性反应,保障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分析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康复治疗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 仁爱天河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治疗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 能评定量表(SSA)、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结果:治疗前 两组吞咽障碍患者的 SSA、VFSS、SWAL–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SSA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VFSS、SWAL–QOL 评分有不同程度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 SSA 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 以 及 SWAL–QO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康复治疗和补中益气汤加减在治疗中 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均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两种方式联合治疗更加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 质量,促进患者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究丁苯酞通过降低 NOD 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 减少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后灌注损伤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安阳市人民医院经治的急性脑卒中血管介入治疗者 140 例,根据术后是否口服丁苯酞胶囊分为观察组(77 例)与 对照组(63 例),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 1 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预后(GOS) 及血管再通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 NLRP3、白细胞介素 –18(IL–18)及 IL–1β 水平变化,最后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 1 周后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GOS 评分均有不同程 度上升,且治疗 1 周后观察组患者 NI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GO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1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评分为(1.89 ± 0.25)分,高于对照组的(1.43 ± 0.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 1 周后两组患者外周血 NLRP3、IL–18 及 IL–1β 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 1 周后观察组患者外 周血 NLRP3、IL–18 及 IL–1β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丁苯酞可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再通后灌注损伤,可能与 其通过降低 NLRP3 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相关,同时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南阳市中 心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260 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130 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行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醒脑开窍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 评分均不同程度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MA、SS–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醒脑开窍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 动功能障碍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急诊溶栓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5 年 6 月至 2019 年 3 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86 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 43 例,采用常规溶栓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 43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1 d、 6 d、15 d 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 1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 结果:治疗前、治疗 1 d 后,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6 d、15 d 后,观察组患者 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GQOLI–74 中躯体、心理、社会、 物质 4 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急诊溶栓效 果较好,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或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12 月 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7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37 例)、观察组(37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 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降低致残率,且治疗期间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研究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治疗期间,大承气汤灌肠通腑法对体内炎症因子及整体疾病产生的作用 及成效。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抛币 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承气汤灌肠通腑法治疗,观察各组 患者的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 细胞计数(NEUT)和 CD3+、CD4+、CD8+、CD4+ /CD8+ 、肝功能及中医证候评分,记录过程中治疗后的最终结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hs–CRP、PCT、IL–6 均低于对照组,WBC、NEUT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D3+、CD4+、CD4+ /CD8+ 高于对照组,CD8+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hild–Pugh 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大承气汤灌肠通腑法 对患者自身的炎症因子及免疫细胞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在短时间内可恢复患者基础肝功能,改善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探讨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对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3 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43 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 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实施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功 能障碍指数(Oswestry)等级量表、上肢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U–FMA)、改良 Barthel 指数(MBT)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治疗有助于提高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功能 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 期间宁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 20 例,对照组 20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 %,高于对 照组的 5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 Barthel 指数(BI)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Fugl–Meyer 运动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 Batherel 指数、SF–36 评分、Fugl–Meyer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超敏 C 反应蛋白指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超敏 C 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阿替普酶能有够治疗急性脑梗死,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观察颞三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12 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 90 例风痰瘀阻证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抽签方式分为对 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将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接受颞三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 %,高于对照组的 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风痰瘀阻证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颞三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改善, 该方法不仅仅能够缓解临床症状,还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型卒中溶栓治疗的疗效及疾病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附属佛山第五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62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后3个月,根据疾病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7 d、3个月的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病史、吸烟史、弥散加权成像(DWI)体积、治疗前NIHSS评分均与患者疾病早期复发相关。结论:rt–PA静脉溶栓是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可能导致患者疾病早期复发,应加强复发预防。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合肾气丸对肾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中风侧支循环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取江门 市五邑中医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肾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 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桂枝茯苓丸合肾气丸,比较两组患者的侧支循环、神经缺 损程度、生活能力。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PI、RI 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均 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巴塞尔指数(BI)、改良 Rankin 修订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BI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mRS 评分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 BI 评分高于对照组,mR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桂枝 茯苓丸合肾气丸用于肾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侧支循环,减少神经缺损,并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对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r–PA)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急诊溶栓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 2017 年 7 月至 2019 年 10 月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 r–PA 急诊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结果:观察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6.7 %)明显低于对照组(2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更短,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 r–PA 予以溶栓治疗,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提示 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