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康肺方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接触者的临床预防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选方用药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3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均按照相关规定单独隔离14 d,隔离期间按照干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临床隔离观察。观察组给予益气康肺方,每日1剂,煎取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连服14 d。观察两组发病情况,比较两组发病率,分析治疗前后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率为0.00%(0/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外周血WBC、LYM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 <0.05),且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康肺方干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接触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发病风险。有研究发现WBC、LYM水平与发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益...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期治疗效果明显,但部分人群在新冠感染后的恢复期仍存在症状,且经久难愈,麻黄细辛附子汤原为少阴病表证之主方,可将其运用于新冠感染恢复期治疗中,能有效缓解新冠感染恢复期症状,附上一则验案佐证,旨在为中医药治疗新冠感染恢复期患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透解祛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透解祛瘟颗粒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疗效以及对相关外周血炎症指标表达影响。方法:收集确诊轻型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口服阿比多尔,治疗组口服透解祛瘟颗粒。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及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淋巴细胞比值(LYM%),中性粒细胞比值(NEU%),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表达,胸部CT改善率等比较。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明显减轻,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淋巴细胞计数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组间分别比较,LYM计数,NE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WBC计数,LY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CRP,PCT,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 05)。治疗后组间分别比较,CRP和PCT表达有显著差异(P0. 05),D-二聚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部CT改善程度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及时使用透解祛瘟颗粒可以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症状,调控相关外周血炎症指标的表达,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面积爆发,许多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进入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是指患者符合相关出院指征而未达到在临床上治愈的标准,患者出院后仍存在有咳嗽、乏力、焦虑等多功能障碍,影响社会各行各界复工复产,同时严重降低个人生活质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目前西医常规口服药物治疗都为对症治疗,大多无明显疗效。徐伟辉主任医师在临床工作多年,有充足完备的理论知识储备及专业操作技能,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的认识,再结合临床上大量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的经验,基于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提出以腹针结合雷火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的具体运用方案,可以为临床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提供更具有中医特色的可行建议,为临床中医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为提高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群的恢复期救治成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群的发病表现及患者的发病特点,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试行)》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在专家组前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中医康复方案专家共识(2022年第2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透解祛瘟颗粒联合阿比多尔对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以及对相关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口服阿比多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透解祛瘟颗粒。于治疗前后对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LYM比值、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CD4~+、CD8~+、CD4~+/CD8~+、CD45~+的表达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减轻,淋巴细胞绝对值上调,CRP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增加LYM绝对值、下调CRP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WBC计数、LYM比值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 0.05)。疾病初期,对照组CD4~+细胞计数先上调后下降,而治疗组上调后较平稳;两组CD8~+、CD45~+细胞计数均上调,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CD4~+/CD8~+上升,对照组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及时使用透解祛瘟颗粒联合阿比多尔可以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症状,调控相关T细胞计数的平衡,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气虚血瘀体质贴(简称体质贴)联合八段锦功法对气虚血瘀体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在八段锦功法的基础上予体质贴辅助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Borg自觉疲劳量表和匹兹堡睡眠问卷(PSQI)的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单项症状积分方面,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在改善肌肉疲劳、气短、胸闷、干咳的方面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在改善肌肉疲劳、自汗盗汗方面的积分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在改善肌肉疲劳、气短、心悸、胸闷、干咳上的积分较对照组积分明显降低(P<0.05)。mMRC量表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呼吸症状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Borg量表和PSQI量表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质贴联合八段锦康复治疗对气虚血瘀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的中医症状有改善作用,尤对肌肉疲劳、气短、心悸、胸闷、干咳改善明显,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疲劳,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肺纤维化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常见后遗症之一,传统中医药在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肺纤维化方面有独特优势。笔者基于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演变规律,将近年来新冠病毒感染后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大法及其常用方药进行综述。文献表明,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肺纤维化以扶正气、清余邪为基本原则,应用补益脾肺、益气养阴、益气活血之法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通过文献研究,笔者认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可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统一新冠病毒感染后肺纤维化的辨证分型及治法治则并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后肺纤维化提供新思路,发挥中医力量。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自爆发以来,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冠感染患儿少见危重症,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多数患儿临床症状轻、预后好。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充分发挥整体审查、辨证论治和三因制宜的独特优势,在疫情防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该文从儿童新冠感染的中医认识、中医治疗及预防3个方面对儿童新冠感染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是发生于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的一系列呼吸、消化、心血管等系统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西医治疗缺乏综合、高效的药物,措施相对局限。中医药治疗疫后诸证历史悠久,理论完备,方式多样。现代医家从中医经典理论出发,在运用中医药防疫治疫方面作了进一步实践与探索,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治、针灸、中医功法、中医药膳等,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调节免疫、降低炎症指标、增强体质、调畅情志等。现阶段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研究多为临床研究,观察指标以症状为主,缺少高级别循证研究,对于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银黄清肺胶囊治疗无症状及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2例新冠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42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银黄清肺胶囊治疗。观察2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中医证候积分、重症/危重症转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2%(236/242),对照组为95.00%(114/1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核酸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为0分。2组均未见重症/危重症转化情况。结论:与单用标准治疗方案相比,联合银黄清肺胶囊能更有效地缩短无症状及轻型/普通型新冠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核酸转阴时间,改善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23年5月5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政策修改后,福建省本土主要流行毒株以奥密克戎XBB及其亚分支为主的状况,修订了《福建省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共识(2023年版)》。从预防方案,临床常见证型、临床少见证型、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新冠后常见症状的中医治疗,中医外治方案和饮食及调养4个方面提出了治疗和干预措施,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制定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归脾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归脾合剂,连续治疗15 d。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9.99%(3/30),对照组为13.32%(4/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简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的中医认识及辨证与治疗要点。笔者认为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存在病情复杂、病程迁延等特点,邪气未尽而正气未复为其总体病机特点。本文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结合目前湖北省中医院新冠肺炎康复门诊、病房的恢复期患者收治情况,探讨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主要证型为余毒未清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和痰瘀阻络证,并拟定恢复期通治方和以功能恢复为主的中成药推荐方,为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伟珂  杨菊  陈瑞怡  王至婉 《中草药》2024,55(3):872-881
目的 观察补肺活血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恢复期气虚兼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新冠感染恢复期气虚兼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试验组患者口服补肺活血胶囊,3次/d,4粒/次;对照组患者口服补肺活血胶囊安慰剂,3次/d,4粒/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疲劳评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积分、T细胞亚群、D-二聚体、血常规、炎症指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F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除舌质暗紫症状积分,轻、中、重度患者其他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T细胞CD4+、CD8+、CD4+/CD8+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中、重度组患者CD4+、CD8+、CD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强身抗疫冲剂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的预防作用,并客观评价其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对照设计:将纳入受试者分为中药干预的治疗组和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分别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各项症状、体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例数,干预措施的保护率。结果 完成随访共9 206例,其中共有149例出现阳性,对照组(4 821例)133例阳性,治疗组(4 385例)阳性16例;强身抗疫冲剂干预后保护率为86.96%;治疗组感染率为0.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P <0.01)。结论 强身抗疫冲剂能有效预防COVID-19感染,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谈欧 《江苏中医药》2023,55(7):46-4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症状多样,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正虚、血瘀两个主要病机要素,以补虚、祛瘀为主要治则。临证可根据患者不同证型,选用相应的治法:补肺健脾、益气活血法,方选六君子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润肺疏肝、养阴活血法,方选沙参麦冬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补气养血、化瘀行滞法,方选四物汤加党参、黄芪化裁。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影响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上海崇明区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2022年4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56例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核酸转阴时间风险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alibration plot验证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期症状[OR=2.649,95%CI(1.004,6.992)]、基础疾病[OR=5.382,95%CI(1.509,19.197)]、入院时黄腻舌苔[OR=6.513,95%CI(1.954,21.713)]是影响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筛选出以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该模型显示出较高的预测能力,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P<0.001,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P<0.00...  相似文献   

19.
杨超  马艳  梅俊华  龚雪  王梦  刘坤 《中国针灸》2021,(3):243-246
目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比较八段锦联合耳穴贴压与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新冠肺炎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每天练习八段锦1次,并进行耳穴贴压,穴取神门、皮质下、心、枕等,每日按揉3次,每次每穴30 s,连续治疗12 ...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中医药分级管理防控方案以中医“五运六气”“体质学说”“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等理论为支撑,以定点(方舱)医院新冠患者、隔离点人群、社会面人群三类人群划分为分类标准,定点(方舱)医院新冠患者一人一策一方、一人一时一方进行特色用药、既病防变,遵循应服尽服原则;隔离点人群采用预防控治普适方、社会面人群采用代茶饮进行未病先防,遵循愿服尽服原则。阻断疫情传播、加快转阴时间,有效减少新冠感染患者的总体基数,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新冠感染疫情中医药防控分类管理方案及防控模式,有效应对不断出现的不同病毒株区域性的疫情,充分发挥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新冠疫情防控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