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糖尿病早期阶段,高血糖主要发生在餐后,高血糖占整个血糖(BG)的30%-40%,随着糖尿病的发展、血糖控制的恶化,空腹血糖(FBG)也逐步升高,使餐后血糖占整个BG的60%~70%,并使全日高血糖的程度升高,持续时间延长。不管在糖尿病的任何时期,餐后血糖的控制都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控制餐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是糖苷酶抑制剂与餐时血糖调节剂两类。本研究观察瑞格列奈、阿卡波糖(拜糖苹)、瑞格列奈+阿卡波糖联合治疗16周对2型糖尿病患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体重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与空腹血糖反映的基础水平不同,餐后血糖反映机体血糖的最高水平.大量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病过程中,即使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仍会发生和发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本文综述餐后血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餐后高血糖产生机制等研究状况进行简要,以期为DR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重视不够,往往只检查空腹血糖而很少检查餐后血糖.他们认为空腹血糖水平不会受药物以及食物的影响,故其所测定的血糖数值是真实的,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那么他们的糖尿病病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事实却是,他们中很多人的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升高了.刘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64岁的张先生患2型糖尿病有20余年了,刚开始时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后开始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所幸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多学科配合下,张先生接受了一次"胃肠道短路"手术,不但成功减肥,血糖也降到了正常水平,再也不用服药打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 L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70例患者,经过磁共振证实114名患诊断为LA;其余66名为健康病例,收集每个病例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年龄等信息。结果随着患者年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升高,LA的发病率也升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在LA中的诊断阈值为6.39mmol/L、7.925mmol/L。结论高血糖可以导致LA,糖尿病患者需要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在6.39mmol/L、7.925mmol/L以下。  相似文献   

6.
正餐后血糖数值升高常是卒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征兆。数据显示糖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的2~4倍,且随着餐后血糖的增高,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的机会也在增高。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不仅可以提高整体血糖控制水平,而且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糖尿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铁过负荷对上海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杰  苏青  董艳  邢惠莉 《中国药师》2008,11(1):27-29
目的:研究铁过负荷对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将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清铁蛋白高低分为血清铁蛋白升高组和血清铁蛋白正常组,比对两组在糖代谢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血清铁蛋白升高组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HbA1C等指标高于血清铁蛋白正常组,而血清铁蛋白升高组的C肽水平则低于血清铁蛋白正常组,其中两组餐后2hC肽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铁过负荷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0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及血脂,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脂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较正常体检者明显升高,且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呈一定相关性,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评价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血清CEA水平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1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体检者共229例,分成正常血糖组及血糖升高组,同时统计其体检时CEA的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2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40例,进行强化控制血糖治疗,分别检测强化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C反应蛋白(CRP),血清CEA水平,比较治疗前后是否有变化及几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3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因结肠癌手术患者18例,分别取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同时收集同期非结肠癌而行结肠手术的糖尿病患者,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NF-κB含量。结果体检者中血糖升高组的CEA水平较血糖正常组明显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后FPG、PPG、Hb A1c、CRP及CEA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呈正相关;正常结肠组织低表达NF-κB,糖尿病非结肠癌患者NF-κB较正常结肠表达明显增多,而结肠癌组织NF-κB表达最多。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E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经积极控制血糖,CEA水平明显下降;糖尿病患者CEA水平升高可能与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0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及血脂,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脂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较正常体检者明显升高,且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呈一定相关性,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评价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预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不少研究显示,餐后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高危指标,糖耐量低减(IGT)者,心血管病发生率已明显增加,而且餐后高血糖也是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限速因素。因此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餐后血糖状态。下面就餐后血糖调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作一简述。正常餐后血糖的生理调节机制正常人进餐后60-90分钟内,血糖浓度达高峰,但一般不超过160mg/dl,并在3小时内回到餐前水平。因此,正常情况下全天平均血糖水平不超过100mg/dl,这种精细的血糖调控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反应,调节葡萄糖出入血液循环的速度维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尿糖、血糖及餐后2h血糖的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对600例老年人(其中男380例,女220例)与健康对照组400例用尿糖测定试纸测定尿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及餐后2h血糖。结果(1)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有上升的趋势;(2)老年人空腹血糖正常,也不能除外糖尿病,同时检测尿糖和血糖一方面可排除某些肾性糖尿及神经性糖尿,另一方面还可早期发现高血糖症和隐性糖尿;(3)发现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能够更好地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同时,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合并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结论检测尿糖、血糖、餐后2h血糖含量有助于筛选诊断糖尿病、判断病情与愈后转归、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甲亢和糖尿病并存时,抗甲状腺药物(ATD)剂量需加大,控制症状所需时间较长,维持治疗时间一般比单纯甲亢者长1~2倍;有研究显示,患有甲减的非糖尿病者HbA1C水平和糖化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国内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中SCH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明显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且与TSH水平呈显著负相关.C肽释放试验各点C肽水平与TSH呈显著正相关,合并SCH的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蒺藜皂苷(STT)对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及可能机理。方法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灌胃蔗糖或葡萄糖,同时灌胃STT,60 min后,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提取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体外测定STT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灌胃蔗糖同时灌胃STT 60min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70.19%(P〈0.001)和68.05%(P〈0.001),但STT对灌胃葡萄糖后血糖水平的变化无显著性影响;0.1、1、10 mg/mL的STT能够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活性(P〈0.001),抑制率分别为20.83%、43.73%和52.62%。结论STT能够显著降低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升高,其可能机理为对小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3个月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晚10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晚10时血糖及HbA1c水平均降低,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治疗达标率,同时低血糖风险较低,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探讨甲亢合并糖代谢紊乱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其发生机制。方法162例病人均来自我院1998~2001年确认的住院病例,为随机取样,男67例,女95例,平均年龄38岁。所有病人分成三组,FBG(空腹血糖)正常,PBG(餐后血糖)升高者107人(66%),其中男43人,女64人。FBC升高,PBG升高者46人(28.4%)。男22人,女24人。FBG升高,PBG正常者9人,男2人,女7人,尿糖阳性157人(96.9%)。全部病例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当控制饮食,开始未用降糖药物。结果经抗甲状服药物治疗后,FBG正常、PBG升高组,2-4周103人血糖恢复正常,4例糖耐量减低持续存在。FBG升高、PBG正常组,1-2个月血糖全部恢复;FBG升高;PBG升高组,2~3个月41人血糖恢复正常,5人未恢复,但血糖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诊断为甲亢合并糖尿病,尿糖24周转阴性。结论经观察,糖代谢紊乱特点:①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升高,甲亢控制后,血糖易恢复正常。少数病人糖耐量减低持续存在。②空腹血糖增高,餐后血糖亦升高,甲亢控制后,血糖需较长时间恢复正常,甚至不恢复。可确认为甲亢合并糖尿病。③空腹血糖增高,餐后血糖正常,甲亢控制后,血糖较长时间恢复正常。④出现尿糖,甲亢控制后,尿糖很快阴性,未恢复者均为合并糖尿病。⑤甲亢时糖代谢紊乱的程度与T3,T4不成正比,可能与甲亢病程有关。⑥甲亢病多见女性,男女比例为1:4,但甲亢合并糖代谢紊乱时,男女比例为1:1。⑦甲亢时糖代谢紊乱与有无糖尿病家庭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3个月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晚10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晚10时血糖及HbA1c水平均降低,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治疗达标率,同时低血糖风险较低,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大鼠内源性ADMA升高与代谢控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实验模型 ,研究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ADMA)升高与糖尿病代谢控制的关系。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鼠血清ADMA浓度 ;用离体胸主动脉环检测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并检测血糖、糖基化血清蛋白和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浓度以反映代谢控制。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清ADMA浓度比正常组大鼠明显升高 ,并伴有离体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显著抑制 ;经胰岛素治疗 8wk后 ,不仅阻止内源性ADMA的升高 ,也明显改善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此外 ,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基化血清蛋白和血清MDA水平也比正常组明显升高。用胰岛素改善代谢控制后 ,血糖、糖基化血清蛋白和血清MDA水平均恢复正常 ,血中ADMA浓度也显著降低。结论 糖尿病大鼠血中内源性NOS抑制物ADMA浓度升高与代谢控制密切相关 ;胰岛素逆转糖尿病大鼠内源性ADMA升高可能与纠正代谢紊乱和降低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的治疗关键就是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即空腹血糖水平为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7.8毫摩尔/升。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适度频率的血糖监测,因此,对于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验血糖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那么,验血糖当天要停服降糖药吗?  相似文献   

20.
刘国荣 《药品评价》2010,7(15):46-46
糖尿病是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人体的血糖水平每日在一段范围内变化。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也是糖尿病病情监测的指标,还是治疗糖尿病、调节用药的依据。我们把血糖分为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