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子舌方法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45批白及饮片及其近似品天麻饮片30批、玉竹饮片30批、黄花白及饮片29批,分别进行药典与地方标准辨识(M1法)、HPLC指纹图谱辨识(M2法),并结合原始采购信息获取最终饮片种类的标杆信息(Y),再采集电子舌味觉感官数据(X)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建立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的45批白及饮片与剩余89批饮片的二分类辨识模型和45批白及饮片、30批天麻饮片、30批玉竹饮片、29批黄花白及饮片的四分类辨识模型(Y=F(X),M3法)。结果 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基于PCA-DA、PLS-DA二分类辨识模型的正判率分别为98.51%、100.00%,基于PCA-DA、PLS-DA四分类辨识模型的正判率分别为100.00%(无未分类样本)、100.00%(有4个未分类样本),模型判别良好,结合正判率与模型未分类样本数两项指标,最终选择二分类辨识以PLS-DA为最终辨识模型、四分类辨识以PCA-DA为最终辨识模型,两种模型正判率均为最高,且均未出现未分类样本。结论 电子舌可快速准确辨识白及及其近似饮片,为未来研发智能化中药饮片快速辨识设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电子眼和色差仪分别对白及Bletillastriata及其伪品进行辨识,旨在建立白及真伪的快速辨识方法。方法 首先基于《中国药典》、地方标准和HPLC指纹图谱对多采集来源的134批白及及其伪品样品进行综合鉴别,以确定标杆辨识信息(Y)。然后基于电子眼和色差仪分别获取上述样品的智能视觉信息(X)。最后利用Matlab建立Y=F(X)模型,即分别建立白及真伪二分类(白及、非白及)和四分类(白及、天麻Gastrodiaelata、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的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iscriminant analysis,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和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NN)辨识模型并验证。结果 经留一法交互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电子鼻技术,建立一种快速而准确的川贝母真伪及规格辨识新方法,并探讨该技术用于中药饮片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以川贝母为研究对象,收集80批待测样品,以电子鼻嗅觉感官数据为自变量X,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方法结果为主,并参考传统经验辨识结果作为标杆辨识信息Y,利用判别分析(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4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建立川贝母饮片真伪及商品规格辨识模型Y=FX);以辨识准确率、耗时为指标,对结果进行探讨。结果 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在真伪辨识中,上述4种模型正确率分别为93.75%,91.25%,95.00%和95.00%,以PCA-DA与PLS-DA辨识模型为最优;在规格辨识中,4种模型辨识正确率分别为86.67%,88.00%,89.33%和68.00%,以PCA-DA辨识模型为最优。电子鼻辨识真伪及规格模型的准确率均较高,耗时相对较短。结论 电子鼻技术可准确、快速地对川贝母进行鉴别,在时效性和正判率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人工智能感官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用于中药五味药性二分类辨识方法的可行性,为中药药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借鉴。方法 选取122种仅含单一味不含兼味的5类代表性中药饮片(源自《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14种常用的食品类样本,使用PEN3型电子鼻及ASTREE、SA402B型电子舌采集136种样本的智能感官信息,以得到的信息矩阵作为自变量(X),药典项下的性味描述等作为标杆信息(Y),利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iscriminant analysis,PCA-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2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基于单一型号智能感官设备(单源)和多智能感官信息融合(多源)建立五味二分类(酸/非酸、咸/非咸、辛/非辛、甘/非甘、苦/非苦)辨识模型Y=F(X),以交互验证的正判率作为模型优选指标。结果 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基于单源信息的五味二分类模型中最大正判率分别是98.53%(ASTREE/PCA-DA、LS-SVM)、97.06%(ASTR...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建立白及Bletillastriata饮片及其常见伪品饮片的挥发性有机物指纹图谱,探索用于快速鉴别白及饮片真伪的新方法。方法 以常见伪品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饮片为例,基于GC-IMS检测白及饮片和玉竹饮片的挥发性有机物,采用直观法和指纹图谱法对比两者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再基于指纹图谱筛选的差异峰建立多种辨识模型,以评价GC-IMS技术用于白及饮片快速真伪鉴别的可行性,最后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partialleastsquares-discriminationanalysis,O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projection,VIP)和P值筛选两者的差异标志物。结果 2种饮片挥发性有机物的峰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指纹图谱进一步对比两者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发现白及和玉竹各有53和38个特征挥发性有机物;以筛选的差异峰峰体积作为变量建立分类模型,发现OPLS-DA、K最邻近等模型分类预测的准确率均为100%,最后根据VI...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与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进行辨识研究。方法 采用Shim-pack GIST C18-AQ(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采用Chem Pattern TM软件对白及、黄花白及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IMCA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二者进行定性辨识研究。结果 在相似度分析中,45批白及的相似度为0.74~0.97,相似度较好,29批黄花白及的相似度为0.44~0.83,部分黄花白及与白及较为相似;聚类分析与PCA分析结果较为一致,部分样品可分为2类;PLS-DA分析分类效果显著,模型参数Q2为0.80,R2Y为0.85,完全能将两者区分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白及饮片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为白及饮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UPLC和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建立15批白及饮片的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分别使用SIMCA 14.1、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以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15批白及饮片共有峰组间主要差异成分进行筛选;进一步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在线数据库检索成分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析白及饮片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通路的相关性;最后,基于质量标志物筛选原则和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分析确证白及饮片的Q-Marker。结果 15批白及饮片确定了1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61,指认了其中4个共有峰;利用PLS-DA、PCA共确定了4个主要差异性成分;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STAT3、GRB2、VEGFA等靶点及Proteoglycans in canc...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用于不同味觉中药分类辨识的可行性。方法 以分别具有苦、甜、酸、咸4种味道的35种饮片水煎液和12种常用食品类成分溶液为研究载体,获取其NIRS信息作为自变量(X),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饮片性状项下味觉描述结合口尝结果作为标杆信息(Y),比较5种光谱预处理方法,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iscriminant analysis,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KNN)分别对中药苦、甜、酸、咸4类味觉进行模型辨识探讨,并基于留一法交互验证结果的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CM)和敏感性、特异性、精度等指标对模型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ble transformation,SNV)是相对更有效的预处理方法,以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建立的PCA-DA模型为最优辨识模型,其对苦与非苦、甜与非甜、酸与非酸、咸与非咸、四分类辨识的留一法交互验证正判率分别为89.4%、93.6%、87.2%、97.9%、87.2%。四分类辨识混淆矩阵也以PCA-DA模型性能较好,对苦、甜、酸、咸的分类正确率分别为87%、94%、73%、100%。PCA-DA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精度分别平均为0.89、0.91、0.88,均极显著优于PLS-DA和KNN模型(P<0.01)。结论 基于NIRS技术初步建立了中药苦、甜、酸、咸4类味觉的分类辨识模型,可为中药五味的定性辨识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militarine(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含量,并建立不同产地白及饮片的UPLC指纹图谱,为白及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50 mm,1.7 μm),以乙腈-纯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46℃,建立白及饮片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在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白及饮片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24批次的白及饮片militarine含量在18.98~44.87 mg/g之间,指纹图谱分析共标定12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812~0.976之间,其中22批白及饮片的相似度均大于0.9,表明市售白及饮片整体质量基本一致;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militarine含量和指纹图谱中4个关键成分的总相对含量均较低的样品聚为一类,聚类结果与相似度高低关系不大。[结论] 测定militarine含量结合UPLC指纹图谱评价白及饮片的质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整合传统的中药性状鉴别,建立香附Cyperi Rhizoma炮制程度快速辨识方法,为香附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和炮制过程质量控制的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 选取6个产地的生香附饮片,采用醋炙法炮制,每隔3 min取样,得到72批香附炮制过程样品。然后基于色差仪、电子鼻和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um,NIRS)技术获取上述样品的智能感官信息和NIRS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iscriminant analysis,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方法、Lasso回归分析、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GA-BP ne...  相似文献   

11.
小白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建立小白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小白及化学成分及其有效成分在指纹图谱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HPLC,建立小白及指纹图谱,选择militarine,coelonin,山药素Ⅲ,4-甲氧基-9,10-双氢菲-1,2,7-三醇4个成分对色谱峰进行指认,通过相似性评价软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17批小白及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同时与正品白及相比较。结果:建立了小白及HPLC指纹图谱,重复性、稳定性较好;小白及对照指纹图谱共确定了20个共有峰,指认了4个共有峰,militarine为8号峰,山药素Ⅲ,4-甲氧基-9,10-双氢菲-1,2,7-三醇分别对应10,14,18号峰;相似度评价除S4较低之外,其余小白及样品的相似度 0. 85,样品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的距离10时,样品聚为5类,具有一定的产地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引起差异的共有峰主要位于9号峰之后,是二氢菲类、联苄类等有效成分的分布区域。小白及与白及的化学成分相似,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结论:该方法为小白及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支撑,并为其作为白及替代品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及提取物制备复方白及口腔溃疡洗剂的工艺,并进行性能测试。方法:以高度提纯的白及葡甘聚糖和CMC-Na为溶质,一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剂,制成复方白及口腔溃疡洗剂。结果:当乙醇浓度为60%~65%时,白及多糖的溶解完全,效果最好。当乙醇浓度65%时,有絮状物析出,即为固态白及多糖粉末不溶于高浓度乙醇,析出为絮状物。当白及的量为1.5 g,CMC-Na的量为0.2 g,溶剂乙醇的量为20 m L时,较为适宜,此时胶液黏度适中,粘贴时间较长,成膜情况很好,厚度适中,较均匀。结论:以白及提纯多糖和CMC-Na为溶质,一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剂,按照一定的顺序充分混合,得到复方白及口腔溃疡洗剂,将洗剂涂于口腔黏膜患处,乙醇挥发后,在口腔创面迅速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祛腐生肌、消炎止痛的功效,缓释效果明显,能改善口腔溃疡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HPLC测定白及中militarine含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建立白及药材中双[4-(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直接测定,色谱柱为Symmetry C_(18)柱,保护柱为SecurityGuard C_(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7:63),检测波长223 nm.结果:测定了12批不同产地市售的白及药材,双[4-(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含量在1.45%~3.32%.结论:该法方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控制该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及中militarine及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测定不同炮制方法对白及药材中militarine及浸出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切片、煮后切片和蒸后切片等方法对白及进行炮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浸出物含量测定法对白及药材中militarine含量和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白及药材煮制切片militarine含量2.37%,蒸制切片含量3.09%,直接切片含量1.78%;煮制切片浸出物含量17.88%,蒸制切片含量19.51%,直接切片含量17.72%,可见不同炮制方法对白及药材中militarine含量和浸出物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结论:从militarine含量和浸出物含量考察,白及的炮制以蒸法为宜。  相似文献   

15.
海拔高度与黔产白及9种主要成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生长在不同海拔高度白及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以及变化规律,探讨海拔与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UPLC测定不同海拔白及药材中的4-羟基苯基葡萄糖苷(1),4-(葡糖糖氧基)-肉桂酸葡萄糖氧基苄酯(2),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2-葡萄糖苷(3),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4),二氢菲5(5),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2-(4-O-肉桂酰基)葡萄糖苷(6),二氢菲1(7),苄基氢菲3(8),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2-(4-O-肉桂酰基-6-O-乙酰基)葡萄糖苷(9)的含量,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9个指标成分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海拔高度白及有效成分总量差别较大。在779~1 337 m,有效成分总量较高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呈现增加趋势。结论:白及中有效成分含量与高度密切相关,建议该药材栽培在800~1 300 m。  相似文献   

16.
李虹  樊飞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5):1104-1106
目的研究溃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增加TLC法鉴别延胡索、白及及RP-HPLC法测定大黄浸膏的含量。含量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440 nm;用外标法定量。结果鉴别、含量:阴性对照均无干扰;含量:大黄素0.003 824~0.152 96μg(r=0.999 9)、大黄酚0.007 168~0.286 72μg(r=0.999 7)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n=6)。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溃平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白及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白及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调研考察,分析白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资源短缺,种苗质量标准缺乏、栽培方式粗放、品种与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应用滞后是目前制约白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加强白及优良品种选育与繁殖方面的研究,有效解决白及的资源问题并提高白及质量标准控制的技术,是推动白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白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近年白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菌、活血止血、促进创伤愈合、促进胃肠道黏膜损伤的修复、促进骨髓造血、抗肿瘤、防龋及修复牙槽骨缺损等;临床可用于结核、消化道出血、溃疡、外伤、皮肤病、血液病、肿瘤、咽炎、口腔溃疡、龋齿等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高液相色谱(UPLC)的方法,以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15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45℃,检测波长280 nm的色谱条件同时测定白及药材中的4-羟基苯基-葡萄糖苷、4-(葡糖糖氧基)-肉桂酸葡萄糖氧基苄酯、1,4-二 [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2-葡萄糖苷、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二氢菲5和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2-[4-O-肉桂酰基]葡萄糖苷、二氢菲1、苄基氢菲3和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2-[4-O-肉桂酰基-6-O-乙酰基]葡萄糖苷9个指标成分。各指标成分之间分离度良好,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8.15%~102.2%,RSD为2.1%~3.6%,表明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耐用性良好,结果准确,经对野生和人工种植白及药材分析,野生白及所测定的9种成分含量高于人工栽培白及药材,为白及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快速区分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在性状及表皮细胞特征上有明显区别。结论: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可快速区分,使用时应注意两者的不同,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