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中两医结合疗法治疗的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Il缶床资料.结果:优49例,占75.4%;良11例,占16.9%;可5例,占7.7%.优良率为92.3%.平均住院18 d,其中49例术后2~4周能扶拐下地,10~14周后能完全负重;无手术死亡患者,无伤口感染、髋内翻畸形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减少骨折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多种治疗方法并探讨几个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5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其临床个性化特点,分别采用单纯牵引、闭合复位穿钉及DHS、DCS,解剖钢板、角钢板和γ钉内固定,并予以中药辅助治疗,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评定效果.结果 150例经3~1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5个月,疗效满意,优良率为85.9%.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种方法治疗所有类型的骨折是不切实际的,经过中药辅助治疗,明显提高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技术应用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术前牵引及术中牵引床手法整复的间接骨折复位方法;手术应用股骨顶点小切口,从大粗隆顶点用定位针引导开口器钻孔,经过扩髓后植入PFN,最大可能减少对骨折块及骨折端的血运。结果通过对88例PFN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患者经过6个月。3年随访,平均2年,发现髋关节优良率95.5%。结论PFN微创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早练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2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59-60
股骨粗隆间骨折包括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之间的骨折,其中以粗隆间骨折最常见。老年人多发,男女差别不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该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同时,老年人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增加,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7年1月-2007年1月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建民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04,21(4):296-297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如何选择固定方法。方法依据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类型伴随的心、肺、脑疾患,选择不同的固定材料,共选取外固定支架、中空螺纹钉、动力髋螺钉及Gammar钉等固定材料,观察0.5~2年。结果中空螺纹钉内翻率15.4%,外固定支架内翻率33.3%,动力髋螺钉内翻率6.4%,Gammar钉内翻率5%。依照马元璋评定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中空螺纹钉固定组优良率88.4%,外固定支架固定组优良率75%,动力髋螺钉固定组优良率93.5%,Gammar钉固定组优良率95%。结论动力髋螺钉与Gammar钉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的理想材料,依据老年患者身体情况,中空螺丝钉及外固定支架仍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朱勤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3):93-94
目的观察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7月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进行优良率的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优38例(57.6%),良23例(34.8%),可3例(4.5%),差2例(3.1%),优良率92.4%。1例DHS术后松动,后经制动患肢而愈合,但留有不同程度的髋内翻畸形。结论 DHS是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髋动力加压钢板(DHS)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从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用DHS治疗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随访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经6—32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按骨折愈合情况,结合董纪元等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优35例,良25例,可12例,差4例,优良率为78.95%。结论DHS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选择。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DHS,掌握手术技术及术后指导功能锻炼,可预防发生骨不连及各种畸形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我院从2005年6至2009年6月用DCS治疗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随访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经6~30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按骨折愈合情况,结合董纪元等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优2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6.15%.结论 DCS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用股骨近端蛇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早期锻炼,延迟负重。结果:随诊43例,随诊时间6~36个月,优良率93%。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蛇形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坚强,有利愈合,降低了并发症,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用股骨近端蛇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早期锻炼,延迟负重.结果:随诊43例,随诊时间6~36个月,优良率93%.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蛇形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坚强,有利愈合,降低了并发症,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谢书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7):56-57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直视下切开复位,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5例随防6—10个月,平均8个月,复位满意14例,愈合15例,功能恢复至伤前14例,发生髋内翻1例。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角度容易调节、内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各类型粗隆间、股骨颈基地部和粗隆下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Gamma(γ)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的两种内固定—Gamma钉和Richard钉治疗粗隆间骨折148例,其中Richard钉93例,Gamma钉55例,进行临床比较。结果经3~50个月随访,DHS组优良率为85.3%,γ钉组优良率为92.5%。结论各种内固定有其自身的特点。稳定型骨折,DHS效果满意,不稳定型骨折,γ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临床应用DHS角钢板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好方法之一.方法 自2001年起应用DHS,在C型臂X线电视监视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55例.结果 55例无一例死亡,无髋内翻及内固定装置并发症的发生.随访8个月~2年,全部骨性愈合,50例恢复正常行走,另5例需借助拐杖或他人搀扶.除11例年龄偏大不愿取钢板外,44例均于10~12个月内取出钢板.结论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在良好复位下坚强内固定,并强调小粗隆及其周围后内侧皮质的满意复位及牢固固定是防止骨折移位及髋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对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采用PFN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无一例发生感染,3~6个月即可达到骨性愈合。1例因发生异位骨化髋关节活动欠佳,其余20例膝髋关节活动良好,无明显疼痛。结论: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PFN),与动力髓螺钉固定相比,固定强度和刚度良好、应力遮挡小,可以有效地防止骨折端旋转,矫正因骨折引起的成角、短缩、移位,固定可靠、确实,骨折的不愈合率发生率低。同时PFN允许早期行功能锻炼,符合AO的一贯原则,是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理想的内固物。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郭爱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2):84-8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股骨上段外侧切口,直视下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选择最佳通过股骨颈上端三个进针点,用直径为3.5mm的钻头钻入,确认钻头通过股骨颈后,用探测器测量长度,拧入三根适当长度松质骨螺钉。在股骨干上至少固定4枚螺钉。结果48例随访时间5月-2年,平均13个月,复位及内固定率95.8%,愈后率为100%,功能恢复接近伤前水平为75%(36/48),并发髋内翻4.2%(2/48),均为近端螺钉松动引起,无骨不连发生。结论正确掌握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操作及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其内固定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重视内科合并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影响,从手术时机、术前牵引、术后监测、手术禁忌症多方面阐明观点。对不同类型的骨折,可选择空心钉、DHS、头髓钉内固定治疗。结果45例获得随访,骨折达到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良好,优良率达97.8%。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选择简便可行的内固定可以减少患者创伤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比股骨颈骨折高5~6岁[1].自2001年5月至2006年1月采用动力加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7例,出现各种不同并发症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