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报告有关1981年冬季杭州地区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病因调查研究结果:(一)33例患儿粪便标本经纯化处理,直接电镜观察,29例找到轮状病毒颗粒,检出率为87.87%;有2例粪便电镜阴性,而血清补结反应呈阳性,总检出率为93.93%(31/33);同期采集同年龄组正常儿20人粪便标本,有2例找到中病毒;(二)上述33例患儿粪便,其中31份一分为三,二份保存-10℃,一份保存4℃冰箱。4℃保存者,电镜观察,有25份找到轮状病毒颗粒,说明一般冰箱保存的粪便标本,在45天以内,仍可作本病毒的病原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国内北京、黑龙江等地巳先后报导。1980年10~12月,我们对住院的24名患儿粪便与血清标本进行检查与鉴定,证实该次流行性腹泻系由轮状病毒所引起。材料与方法一、病原学检查从1980年10月至12月,收集患儿发病  相似文献   

3.
2006年秋冬季青岛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青岛地区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组成及其流行情况.方法 2006年9~12月,采集青岛市儿童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大便样品共38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RT-PCR法检测星状病毒和人杯状病毒.结果 在38份样品中检测到轮状病毒7份,阳性率为18.42%;检测到星状病毒4份,阳性率为10.53%; 检测到人杯状病毒6份,阳性率为15.79%.其中1份混合感染星状病毒和人杯状病毒,1份混合感染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未发现轮状病毒和人杯状病毒的混合感染.结论 2006年秋冬季,引起青岛地区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3种主要病毒中,以轮状病毒为主,其次为人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病的合理治疗方案 ,推广应用维持和调整肠道环境的微生态疗法。方法 将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病例分为 4组 ,分别采用 4种治疗方案治疗 ,并采用Ridit方法和方差分析方法对 4组病例从总疗效及总病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二组病例总病程长 ,总疗效比不用抗生素差 ,显示微生态治疗组无论总疗效及患儿总病程均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组。结论 在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中 ,除饮食疗法 ,预防和纠正失水外 ,合理应用微生态治疗 ,对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恢复肠道功能起良好的作用 ,维持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是防治小儿腹泻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婴儿和5岁以下的幼儿在秋冬季发生腹泻约8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人们一般认为,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于是就盲目地给患儿服用或输注抗生素,不仅毫无效果,还会使病情加重。因为抗生素杀灭了肠道里的正常菌群,造成了菌群失调,同时为病毒的大量复制创造了条件,使腹泻越治越重以至于出现脱水,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区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病原流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解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病原流行情况,方法:采集四川地区949例3岁以下疑诊为冬季腹泻患儿全大便,用ELISA法,直接电镜和核酸电泳进行轮的和形态的检测。结果:轮状病毒捩的阳性71.1%;直接电镜阳性为80.0%;核酸电泳阳性为87.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感洒季节为每年11月一次年2月,流行高峰为12月。1岁以下患儿占75.6%,性别、男女比例为2: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小儿腹泻病中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404例小儿腹泻病的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结果404例小儿腹泻病患儿中检出轮状病毒感染282例,占64.85%,并且好发于秋冬季节;多见于6个月-2岁的患儿.阳性率为76.3%。6个月以内的婴儿及〉2岁幼儿较少见。结论在小儿腹泻病的患儿中以轮状病毒感染的患病率是较高的.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长治地区秋冬季节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轮状病毒(HRV)在秋冬季节婴幼儿腹泻中的流行情况,我们从1998年到1999年对本地区249例腹泻患儿的粪便采用PAGE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检出HRV-地01例,其检出率为40.56%,1998年的HRV以亚组Ⅱ型(长型)为主,1999年HRV均为亚组Ⅰ型(短型),而且不同单位收集的标本中HRV亚组相同,结论:说明在秋冬季的婴幼儿腹泻中占着较大的比例。在一定地区内,HRV可能有一个优势毒株,HRV的传播与气温等气象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婴幼儿急性胃肠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往往起病急,传播广,传染性很强,是危害小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自从1973年Bishop和Flewett等在腹泻患儿十二指肠粘膜和粪便标本中发现了轮状病毒,后来又从病人恢复期血清中检出了特异性抗体之后,世界各国陆续报告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而且也有成年人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为预防本病的传播、监视与控制其流行,以及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诊断,对本地区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病原学进行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对52例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了电镜观察,并用微量补体结合试验测定其中25例患儿的双份血清和6例患儿单份恢复期血清以及6例患儿单份急性期血清中抗轮状病毒补结抗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查明广西百色市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对本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用ELISA对百色市10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进行了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阳性65例,占60.2%,其中以6个月至1岁半组阳性率最高,达66.2%;12月及元月为发病高峰月份。首次证实轮状病毒是百色市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认为应用ELISA检测轮状病毒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婴儿秋季腹泻,在一个时期内,因找不到病原而被称为“原因不明急性腹泻”。自1973年BiShop等首先用电镜从急性腹泻患儿12指肠粘膜薄切片中发现病毒后,人们相继在患儿粪便中找到该病毒,并对其形态作了描述。1975年正式命名为轮状病毒(Rotavirus)。现今公认引起婴儿腹泻的病毒,最重要的为轮状病毒和27nm因子。其它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夏季与秋冬季轮状病毒(RV)肠炎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夏季RV肠炎48例与秋冬季RV肠炎102例,分别从临床表现、肠道外损害、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程度、住院天数、患儿年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夏季RV肠炎在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及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高于秋冬季,夏季RV肠炎住院时间长于秋冬季,夏季RV肠炎更易发生在1岁婴儿,秋冬季RV肠炎组心脏损害、肝脏损害比夏季RV肠炎组发生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季RV肠炎存在一定严重性,应保持警惕,避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对收集的腹泻粪便标本进行了 PAGE、ELISA、SIgA 及 EM4项实验研究。通过电镜观察到典型的 RV 颗粒。证实太原地区1987、1988年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为 RV。RAGE 法在操作技术上有所改进,无假阳性,确认 RV 阳性以 PAGE 为准。以11个基因片断的泳动差异将 L 型分为8个亚型,S 型分为5个亚型,支持了 RV 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见解。腹泻患儿比正常儿 SIgA 有明显降低,证明肠道 SIgA 对婴幼儿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等于1980年及1981年婴幼儿秋冬季腹泻高峰季节收住80例患儿作进一步研究.除吐泻外,77.6%患儿有上感.60.8%X线胸片示不同程度的肺部病变,87.6%具等张性脱水.94.6%CO_2结合力降低。大便还原糖测定.60.6%>500mg%。33例大便电镜检查;17例检出轮状病毒.11例双份血清以ELISA测抗体,7例恢复期血清有4倍以上升高.临床、电镜及ELISA均证明病原为轮状病毒.鉴于患儿早期多有上感以及多个脏器皆有病变,且这些病变在未应用抗生素情况下均自痊愈,认为轮状病毒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途径,经过病毒血症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松滋地区婴幼儿腹泻的种类及现状,为该地区预防和治疗婴幼儿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08年5月~2010年4月我院2 183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大便并进行分析。结果:2 183例患儿中,消化不良或生理性腹泻884例,占40.5%,无发病年龄、性别和季节差异;细菌或真菌性肠炎772例,占35.4%,与年龄和季节有关;轮状病毒肠炎506例,占23.2%,秋冬季发生的病例占轮状病毒肠炎的70.4%,多为1岁以下患儿;细菌性痢疾21例,占0.9%,无发病年龄、性别差异。结论:感染是引起松滋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腹泻的发生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超短波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方法.[方法]对98例我院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一组52例应用思密达加超短波治疗,另一组46例单用思密达治疗,对两组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超短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和72h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分别达92.31%,69.23%和88.46%;而思密达治疗组的疗效及72小时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则相应为54.35%,30.43%,39.13%,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超短波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超短波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方法。【方法】对98例我院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一组52例应用思密达加超短波治疗,另一组46例单用思密达治疗,对两组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超短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和72h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分别达92.31%,69.23%和88.46%;而思密达治疗组的疗效及72小时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则相应为54.35%,30.43%,39.13%,差异均有非常显意义。【结论】超短波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