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红芬 《中外医疗》2012,31(3):156-15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10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重力作用下输液计数每分钟滴数,判断导管堵塞程度并进行处理。结果导管通畅87例次,占79.09%;部分堵塞18例,占16.36%;完全堵塞5例,占4.55%,2例堵塞未至治疗结束非正常拔管。结论留置时间、护理和操作、输注特殊及高浓度药物等为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恰当的护理操作可有效预防导管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浅析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原因,以及简要分析了护理的策略。方法:使用了常规的护理方法以及改进的封管方式。结果: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病人经过精心护理之后,康复率出现了大面积的提高。结论: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正常护理已经成为医院的未来的工作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既无传统的深静脉置管术所带来的血气胸、大血管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又可解决浅静脉穿刺所带来的静脉炎及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留置时间长(最长可留置1年).  相似文献   

4.
对综合ICU108名有中心静脉穿刺史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发现,置管后24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或滑脱、血肿、空气栓塞、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通过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原因的回顾性分析得出,中心静脉置管前后的有效评估,掌握导管置入方法、途径、加强置管前后的护理,了解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排查和处理,医务人员操作中无菌观念的加强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是防治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并发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导管堵塞3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燕玲  刘娜  白淑玲 《医学争鸣》2005,26(9):795-795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本组病历系我科2001-12/2004-12收治的患者,共175例. 其中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96例,壶腹部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8例,肠漏3例,胆道成形术5例. 所有病历均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最长为42 d,最短为7 d. 其中有32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导管堵塞.  相似文献   

6.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rtheter,PICC)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血管定位准确,留管时间长等特点,常用于需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化疗药物、高渗透性及粘稠药物的患者,它是一种很好的为患者提供长期治疗和营养的途径[1],但同时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现对我科2007年9月-2008年9月58例应用PICC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引起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法:抽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PICC置管患者15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加强导管维护,对照组采用常规导管维护,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发现观察组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PICC导管的护理,可以减少导管堵塞的现象,提高PICC导管的使用寿命及用管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306名置管术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堵管原因,施以相应护理,使堵管发生率下降。方法:对12例堵管患者采取药物溶栓及冲管。结果:11例置管堵塞通过溶栓、冲管后通畅,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继续使用,1例失败后予以拔管。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杜绝堵管的发生,使堵管的发生率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月双 《微创医学》2009,4(5):555-557
中心静脉置管术目前已成为危重患者抢救监护、营养支持及肿瘤化疗的重要途径,但在使用过程中可因维护不当或者随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发生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可达21.3%~30.76%。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对如何防治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结合文献将引起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和处理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但因此产生的导管性感染却是置管术后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导管性感染与导管类型、位置、留置时间及护理质量有关,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发现,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发生率较高,不但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影响患者预后,控制和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显得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1.
郑克强  崔海红 《吉林医学》2010,31(12):1711-1711
目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方法:采用单腔三向瓣膜式导管(型号为4Fr)置管于静脉。结果:出口部位感染2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例,经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以积累护理经验,规范操作流程,并加强监督考核,PICC才能安全、有效、长期地留置。  相似文献   

12.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间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皮穿刺深静脉置管术不仅可以为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提供输液通道,还可为失血性休克病人快速输液、测量中心静脉压及手术后静脉高营养治疗提供保证。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大型手术在术后常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导管留置期间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本文总结我院多年来中心静脉置管期间存在的一些并发症和危险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预防及处理导管堵塞的有效方法,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探索不同浓度肝素钠盐水的安全性.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置管前后日期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预防与处理导管堵塞.对照组日常使用50U/ml肝素钠生理盐水冲、封管;观察组日常使用125U/ml肝素钠生理盐水冲、封管.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使用不同浓度肝素钠盐水对PLT、APTT影响方面无差异性,P>0 05;观察组导管轻度、中度、重度堵塞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无1例因堵塞而拔管;对照组有12例因完全堵塞而拔管.结论:观察组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能预防或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并能减轻导管堵塞的程度.观察组日常使用125U/ml肝素钠生理盐水冲、封管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非计划拔管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72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对发生非计划拔管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原因.结果:本组患者按计划拔管633例,非计划拔管87例,其中,导管堵塞、导管滑出、导管异位、导管破裂、患者自行拔管、静脉炎、接触性皮炎、可疑导管相关感染为非计划拔管原因.结论:为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应充分认识、正确分析非计划拔管原因,评估危险因素,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后预防管路堵塞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行中心静脉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行穿刺后采用0.9%的生理盐水10ml脉冲式封管,B组采用10u/ml肝素液5ml脉冲式封管,C组采用输液泵持续输入生理盐水(2ml/h),记录管路堵塞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管路阻塞发生率均在30%-37%,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管路堵塞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为3%(p<0.05).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后连接输液泵是预防管路堵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志玲 《吉林医学》2013,34(7):1370-1371
目的:探索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对导管静脉输液速度<100滴/min以下,同时或合并有推注药液时导管有阻力、无回血或回血不顺畅的置管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导管堵塞程度,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肝素、尿激酶通管溶栓处理。结果:导管堵塞率为33.5%;再通管率为66.5%。结论:引起导管堵塞的原因有患者血液因素、疾病影响、药物因素、留置导管时间、导管因素、冲管和封管方法不正确等;使用生理盐水、肝素、尿激酶通管溶栓处理导管堵塞可使导管保持较好的通畅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与集束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管堵塞是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治疗成本,所以非常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其发生率.本文概述了PICC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及如何实施集束干预策略,以预防PICC导管堵塞.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指从周围静脉导入,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对于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是安全可靠的选择.癌症患者化疗间歇期一般为2~3周,在此期间患者会出院回家休养,带管出院不可避免.癌症患者由于化疗后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严重受抑制,机体抵抗力下降,对于带管出院的患者,如何避免院外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后的管道护理尤为重要.随着PICC输液治疗护理领域的实践不断拓展,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现有医疗制度和水平的护理实践标准及带管回家的护理规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中心静脉留置术行血液透析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感染率为20.1%;糖尿病肾病、股静脉穿刺、留置时间较长、血流速度较慢是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颈内静脉穿刺、尽可能缩短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增加血流速度,可显著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