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宏  王桂云 《眼科研究》2001,19(3):283-286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综述了转化生长因子13.(TGF—β1)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探讨TGF—β1与PVR形成的关系。TGF—β在PVR的形成过程中参与了细胞的增殖、膜的收缩。TGF—β是加速PVR形成的重要生长因子之一。将来也许可以用TGF—β的拮抗剂来预防和治疗PVR。  相似文献   

2.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下液中的细胞以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为主。有认为,RPE细胞对生长因子的特殊敏感性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发生有关。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其视网膜下液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呈现高水平表达,本文将进一步研究PVR患者的视网膜下液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水平和受体表达细胞。  相似文献   

3.
丁纯  唐罗生 《眼科研究》2007,25(11):881-883
目的测定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视网膜下液(SRF)中的质量浓度,并观察其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SRF中的CTGF和TGF-β1的质量浓度。结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SRF中含有CTGF和TGF-β1;其质量浓度随患者眼部病情的加重而增加;CTGF和TGF-β1质量浓度在SRF中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TGF和TGF-β1在PV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且CTGF质量浓度的增加可能是TGF-β1质量浓度增加的一种后续反应。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下液脂质过氧化物的测定与视网膜脱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中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ation,LPO)的含量,探讨其与RRD的关系。方法 用硫代巴比妥酸-醋酸法直接比色测定40例RRD患者SRF及血清中LPO的含量。结果 SRF中含有LPO,其含量随增生性视网膜玻璃体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和玻璃体混浊程度的加重、病程延长及视网膜脱离范围的增大而增加。结论 RRD患者SRF中LPO的含量与RR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在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和前房液(anterior chamber fluid,ACF)中的含量,并观察其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形成的影响。方法用ELISA测定6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SRF和ACF的VEGF和PDGF的含量。结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SRF和ACF中含有VEGF和PDGF;其含量随患者眼部病情的加重而增加;VEGF和PDGF含量在SRF中成相关关系,在ACF中亦成相关关系;同一患者的VEGF在SRF和ACF中成相关关系,PDGF亦是。结论VEGF和PDGF在PV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且VEGF和PDGF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军 《眼科》2003,12(2):121-122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收缩,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变。PVR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增生,RPE一旦开始增殖,就产生细胞生长因子,而这些细胞生长因子反过来又刺激细胞增殖。PVR的过程有多种细胞及因子的参与,参与PVR增生的细胞主要是RPE和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涉及PVR的生长因子有:PDGF、EGF、VEGF、TGF、FGF、IGF、HGF等。  相似文献   

7.
王亮  伍芸  吴棕伯  刘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8):1453-1456
目的:分析血清和视网膜下液中氨基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水平与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诊断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8例52眼,根据视网膜脱落范围分<1/2象限组,1/2~3/4象限组和>3/4象限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5例55眼作为对照组,比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中氨基酸和VEGF水平的差异。比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不同脱离程度视网膜下液中氨基酸以及VEGF水平的差异。视网膜下液中 VEGF 水平与氨基酸的相关分析。结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血清中色氨酸28.59±4.46 mg/L、苯丙氨酸8.95±2.55 mg/L、蛋氨酸8.15±2.17 mg/L、缬氨酸28.62±5.29 mg/L、组氨酸18.96±1.85 mg/L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589.92±185.34μg/L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脱离程度>3/4象限者视网膜下液的苯丙氨酸9.85±1.21 mg/L、组氨酸20.63±2.0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718.69±283.34μg/L高于<1/2象限者和1/2~3/4象限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 VEGF 与苯丙氨酸呈正相关( r=0.542,P<0.001),与组氨酸呈正相关( r=0.782, P<0.001)。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下液中氨基酸和VEGF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脱离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8.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增殖膜的形成、收缩 ,并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是主要病理过程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PVR患者玻璃体切割液中存在细胞表型的变化[1] ,我们通过对 12例PVR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factor)在视网膜脱离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测定49例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患者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结果随着PVR程度及玻璃体混浊(vitreous opacity)的加重、病程的延长,肝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RF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改变与视网膜脱离后PVR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Zhu J  Xu X  Zhang X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3):135-139
目的 探讨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其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1996年1月至1998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188例(188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分级、手术方式、术前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因素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治愈率为83.0%,低于一般视网膜脱离的治愈率;PVR的A-B组手术治愈率为89.6%,C1-C3级为84.1%,D1-D3级为69.0%;PVR的C1-C3级中,行玻璃体切除术者的手术治愈率高于行巩膜扣带术者;术前糖皮质激素使用者比未使用者手术治愈率高;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的长短与手术治愈率无关;巩膜扣带术者中,放液与不放液与手术治愈率无关。结论 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其视网膜脱离程度严重,PVR发展快,术前应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但不能延误手术时机。对PVR的A-B级、脉络膜程度不严重的患者可行巩膜扣带术,尽量不放视网膜下液、不注气;对PVR的C级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是解决严重脉络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对脉络膜脱离程度较轻的患者也可行巩膜扣带术;PVR的D级患者应行玻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细胞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例孔源性檀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SRF)样本,经细胞收集制片及巴氏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有6种形态的细胞;对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SRF细胞进行透射电镜制片,在透射电镜下发现有7种类型细胞,井对各种细脑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描述,讨论了这些细胞在增殖性玻璃体现网膜病变(PVR)形成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0:86-88)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定量測定孔源性視網膜脱離患者視網膜下液中轉化生長因子β1的含量,探討轉化生長因子β1舆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燮程度的相對應關系.方法采集30例行孔源性視網膜脱離復位術患者的視網膜下液,用TGF-β1試劑盒進行檢測.結果30例視網膜脱離患者視網膜下液中均含有TGF-β1,SRF中TGF-β1含量随着病程的延長而增加,随着PVR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結論在PVR形成的過程中,随着PVR程度的增加,視網膜下液中TGF-β1的含量随之增加,這可能爲細胞遥移、增殖、膜收縮形成的原因.將來也午可以用拮抗TGF-β1的方法去預防和治瘵PVR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 而使手术失败的各种因素。方法:对21例(21只眼)视网膜脱离术前情况、手术方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只眼均因严重的PVR使手术失败视网膜脱离复发,时间为10天-2月。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发生严重的PVR与断裂孔的数目、大小,术前PVR的情况,术式的选择,手术操作等因素均有关。  相似文献   

14.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眼球穿通伤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该病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但研究表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具有自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许多生长因子在PVR患者的玻璃体或者视网膜下积液中过度表达,这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PVR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血-视网膜屏障被破坏后,生长因子的生理平衡即被打破,RPE细胞受到生长因子的刺激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迁移及增殖,进而与其他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形成视网膜前膜,牵拉视网膜造成视网膜脱离。近年来学者们对生长因子在PVR的形成中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促EMT进程及细胞增殖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对近年来促PVR发展的生长因子及拮抗生长因子治疗PVR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岳章显  刘芳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2027-2028
目的:分析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5例15眼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进行分析,查找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所有视网膜再脱离患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B级。结果:术后随访1a,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15例15眼患者中,出现新裂孔7眼(46.7%);原裂孔未能封闭4眼(26.7%);遗漏裂孔2眼(13.3%);脉络膜脱落1眼(6.7%);PVR1眼(6.7%)。结论: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为:出现新裂孔、原裂孔未能封闭、遗漏裂孔。  相似文献   

16.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手术)效果及失败原因。 方法:回顾性地分析61例(61眼)VR手术,全部眼有脉络膜脱离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r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采用玻璃体切割及视网膜前膜剥除,气液交换、眼内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 结果:近期(出院时)有效40眼(65.57%),用惰性气体的35眼中有效26眼(74.3%).14例患者追踪3个月以上,平均追踪9.5个月, 有效10眼。影响手术的主要因素为脉络膜脱离范围、手术次数、气体填充及皮质激素使用时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严重的PVR、前部PVR及巨大裂孔有关。 结论:采用VR手术可提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16-19)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吸附法法测定伴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膊下液(SRF)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SRF作细胞学研究。发现曾行巩膜冷凝手术者SRF中有大量被破坏了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神经视网膜细胞,bFGP含量明显高于未行冷凝手术组.表明冷凝有可能通过升高的bFGF促进PVR的发展.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175-177)  相似文献   

18.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描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等疾病后玻璃体和/或视网膜表面特异细胞增殖形成纤维膜继而收缩、牵拉引起相关疾病的过程。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PVR的标准方法。基于对各种细胞和生长因子在PVR致病过程中作用的逐渐了解,涌现出很多新兴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炎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抗生长因子药物等。  相似文献   


19.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岩  于靖 《眼科新进展》2012,32(1):84-86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最主要的原因。目前,与PVR相关蛋白质研究主要集中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蛋白质酶类三方面。本文综述了与PVR有关蛋白质研究进展,为PVR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PDGF受体、TGF-β1及其受体在视网膜下液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视网膜下液中转化生长因子 - β1(T GF- β1)及其受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受体的表达及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 )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 3 7例和 3 3例伴有 PV R患者的视网膜下液进行检测。结果  3 7例患者的视网膜下液 TG F-β1水平为 84 6.7ng· L- 1± 3 2 2 .6ng· L- 1,显著高于正常玻璃体 (3 77.78ng· L- 1± 87.2 9ng· L- 1) ,3 3例中的大多数标本可见 PDGFα(n=2 7)和β(n=2 0 )受体、TGF-β1受体 (n=2 3 )阳性表达细胞。结论 视网膜脱离伴 PV R患者视网膜下液的 PDGF、T GF-β1高表达提示 2个生长因子在 PVR发生中的作用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神经节细胞可能是这 2个生长因子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