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医疗服务中有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如治疗常见的感冒时误认为使用上抗生素就“保险”了;患者群体中也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患病后经常去药店买些抗生素服用,而且越用档次越高、量也越大。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其后果将会十分严重,不仅药物的不良反应日益增多,而且会增加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浪费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2.
颅内损伤住院患者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颅内损伤住院患者结局的各种因素,计算其效应大小并拟合死亡要领模型,为提高颅内损伤救治水平提供有用信息。方法:选择包括以国际疾病分类(ICD-9CM)编码为分类标准的创伤病种,并考虑其年龄,性别等若干相关因素,以颅内损伤病死率为反应变量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病死率影响的统计学意义及影响作用的大小。结果:除“创伤病种”外,“年龄”和“入院时病况”进入logistic模型,“性别”和“身份”未进入。拟合的死亡概率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是病死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和“入院时病况”与颅内损伤的结局也具有相关性。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入院时病况越危急,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韩颖丰  高英 《西南军医》2008,10(1):65-65
患者女性,50岁,教师。于2003年体检行CT检查时,发现“纵隔肿瘤”。肿瘤体积为:18.8cm×10.5cm×8.8cm。由于患者身体素质差,行中医保守治疗。因久病气血消耗大,体质明显虚弱。近些日来病情有加重趋势,睡眠时出现发热、盗汗、口臭、涎水上涌、气紧、潮式呼吸;面部右侧呈现不对称肿胀,右手背稍有肿胀但按压无水肿指症,脚冷过膝;脉搏沉细弱,寸、关二脉均不得。患者意识清醒,精神紧张。于清晨后病情、症状逐渐好转,趋于平和,夜晚则诸症复出,如此多日。根据以上病情症候:属“阴格阳于外”,孤阴独撑,不与阳和;更加至极之阴时,虚阳受革而造成出现外越危象。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睡眠辨证施护2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莉薇  许建阳 《武警医学》2002,13(10):623-623
祖国医学把睡眠作为重要的养生和治疗手段 ,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营卫循环的睡眠理论 ,认为寤寐的正常生理机制是营为正常运行。《灵枢·营卫生会》指出 :“老者之血衰 ,其肌肉枯 ,气道涩 ,五脏之气相薄 ,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 ,出现“昼不精而夜不眠”的情况。其表现为不易入睡 ,或睡中反复苏醒 ,或睡而不实 ,甚至彻夜难眠 ,影响疾病康复。因此加强老年患者睡眠的护理 ,提高睡眠质量至关重要。我科 1996年~ 2 0 0 0年对 2 5 6例老年患者进行睡眠辨证施护 ,加速了病情好转。现将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 1 临床资料  2 …  相似文献   

5.
舰员心理疲劳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舰员心理疲劳的现状,分析原因,并应用初步的干预措施,促进舰员心理健康。方法 87名某舰舰员分为对照组(40名)和干预组(47名)。在连续航行中,干预组于航行15d后开始采用多种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两组于航行前1d、航行15d、30d时,采用疲劳问卷和睡眠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疲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航行15d后舰员主观疲劳程度较重,从两组症状学来看,代表“身体”、“精神”、“神经感觉”3类症状的3个因子均加重(P〈0.01),航行30d后疲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睡眠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航行15d后舰员存在严重的睡眠剥夺,“睡眠质量”、“睡眠规律”、“睡眠后的精力”3个方面均低于航行前(P〈0.01),特别是睡眠后精力明显低于航行前,而航行30d后再度睡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 舰员长期航行,心理健康明显受到影响,以心理疲劳为主,进行多项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舰员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正战友,你会睡觉吗?也许你会认为这个问题很无聊,但很多人真的不会睡觉。世卫组织最新统计表明:全球有近1/4的人,因不会科学睡眠而承受着失眠的折磨。睡眠专家告诉我们,睡觉也是一门学问,需要科学管理。一是要科学管理睡眠时间。虽然部队制订了科学的作息时间,但也经常受到学习训练工作及生活习惯或心情变化的影响,睡眠时间不可能绝对遵循自然法则,那就要学会科学管理睡眠时间。一是尽量保证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4点这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8岁,轰炸机飞行员。因双耳耳鸣2d就诊。耳鸣声音似钟摆的“嗒嗒”声,连续出现,患者及他人均可以听到,92次/min,节律不规则,与脉搏不同步。“嗒嗒”声可受患者控制,注意力越集中,声音越大,节律也越快。睡眠时  相似文献   

8.
药物对进驻高原青年睡眠剥夺及亚极量运动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景天与乙酰唑胺对进驻高原青年睡眠剥夺及亚极量运动心率的影响;方法:将进驻海拔3700m一个月的24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3组,每组8人,让受试者用EGM型踏车功量机做坐位踏车运动,初始负荷功率25W,每3min递增25W,直到力竭,用直线回归法计算每位受试者负荷功率90W时运动心率(HR90W),第二次实验为24h睡眠剥夺后;第三次实验为3组受试者分别口服三普红景天、乙酰唑胺和安慰剂20d后;第四次实验为服药后24h睡眠剥夺后,实验方法与第一次相同。结果:红景天组和乙酰唑胺组服药后与服药后睡眠剥夺后HR90W较服药前、睡眠剥夺后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乙酰唑胺对人体有不良反应。结论:三普红景天与乙酰唑胺均能改善高原移居青年的肺通气及提高做功效率,三普红景天优于乙酰唑胺。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等因素对接受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治疗患者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术(射频消融或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成功的房颤患者,随访术后房颤复发情况。根据房颤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基线疾病状态、睡眠质量等因素与房颤复发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02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27±5.29)个月。确诊房颤复发25例(24.5%),未复发77例。复发组、未复发组间左心房内径(LAD)、体质量指数(B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房颤类型及睡眠效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效率是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88,95%CI=1.034~2.75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睡眠效率得分>0.5为预测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最佳界点,曲线下面积(AUC)为0.671(95%CI=0.554~0.778),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51.9%。结论 睡眠效率是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效率得分>0.5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2006年以来,应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高原睡眠障碍综合症181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81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人,男性79例,女性102例,平均年龄47岁;病程1月~12年。均以失眠为主述,症状入睡困难;或无法维持睡眠状态,频繁醒来;或过早醒来;醒来时感觉未得到充分休息等表现。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因失眠、精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医生说我患了“神经衰弱”。请问,神 经衰弱为何病? 69721部队 谭光华谭光华同志:正常人的大脑皮层有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健康人的大脑皮层白天处于兴奋状态,表 现为精力充沛、头脑清醒;夜间则处于抑制状态,能够正常睡眠。而神经衰弱患者大脑皮层 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紊乱,晚间失眠,白天则没有精神,不能集中注意力,使学习、工作 效率下降。简单来说,就是该兴奋时不能兴奋,该抑制时不能抑制,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失 去平衡。所以,神经衰弱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而非器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天气对人心情的影响春云,竹峰晴天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人们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学习、工作的效率可以提高15%~35%。阴天在雨雾阴霾的恶劣天气里,人们心情易压抑、头昏脑胀、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有些人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国外有人研究,当冬天日照不足时,不...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学问     
人生的学问虽然纷繁而深奥,但在我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学问在于一个“看”字。会看和不会看,直接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得失与荣辱进退。年幼无知时,虽然自己不会看,但大人们会帮你看。老百姓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相似文献   

14.
蚂蚁虽小,但组织性、纪律性很强。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就会很容易发现,当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后,不大一会儿,其他蚂蚁便倾巢而出,你推我拉地把食物运回洞穴。蚂蚁不会说话,那么,它们之间靠什么传递信息呢?原来,在需要时,蚂蚁尾部能够分泌出一种叫做尾迹素的化学物质,其他蚂蚁闻到这种物质后,便会“奔走相告”,爬向“猎物”。再如蜜蜂,当某一只蜜蜂受到外敌进攻时,它也会立即释放出示踪信息素,召唤同伴向敌人群起而攻之。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昆虫的信息素种类很多,目前人们已经掌握的大约有200多种,当然实际存在的要远比这…  相似文献   

15.
崔志汉 《人民军医》1997,40(5):291-292
节律性跨咽喉部肌阵挛比较少见,而且容易漏诊和误诊。笔者于1990年3月~1996年6月诊治1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8例,女2例;年龄6~10岁4例,11~20岁2例,21~3O岁3例,31岁以上1例。病史:l年以内6例,1~2年3例,3年以上1例。有精神创伤史5例,重“感冒”2例。无头部外伤史。自感在日内、耳部或鼻部可间断听到“巴喀”、“卡哈”、“咯咯”等类似声音,有时呈弹指甲样的响声。其响声来源于右耳2例,双耳4例,鼻部2例,口内(喉部)2例。少数患者有恐惧、焦虑、心烦,常影响工作、学习和睡眠。1.2辅助检查在安静室内近…  相似文献   

16.
睡眠剥夺对大鼠胃运动及相关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胃排空、胃电活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19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即急性睡眠剥夺组(A组)、慢性睡眠剥夺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又随机均分为2个亚组.每亚组32只大鼠,即AI、AII.BI、BII.CI、CII;每个亚组再随平均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8只大鼠。利用放射分析法.使用放射性核素锝(^99m Tc).采取液相胃排空的方法检测胃的排空,利用浆膜法检测胃电的变化;利用生化法和放免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CGRP、NO含量。结果急性睡眠剥夺导致胃排空速率改变.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胃的排空速率逐渐降低;胃电活动在餐前逐渐降低.而餐后无明显规律.呈现紊乱状态;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血浆中CGRP的水平,逐渐降低,而NO水平却逐渐升高。慢性睡眠剥夺导致胃排空速率降低.但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胃的排空速率未再发生更为明显的变化.呈现低排空状态;胃电活动在餐前、餐后均无明显规律,呈现紊乱状态;血浆中CGRP的水平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呈现低水平状态.但与干预时间的关系不明显;NO水平呈现相对较高状态.且与干预时间关系不明显。结论睡眠剥夺对胃运动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急性睡眠剥夺产生的影响相对显著.导致胃运动功能的降低.而且可以引起大鼠血浆中某些胃肠道激素水平的改变;慢性睡眠剥夺对胃运动也产生影响.导致其功能紊乱,而且影响作用较为持久。  相似文献   

17.
结婚是热恋的结果,但同时又是家庭这场戏的开场。会过日子的夫妻越过越有味,使婚前恋爱的浪漫升华为家庭幸福的现实;不会过日子的新婚夫妻,虽经多年恋爱后结婚,却出现了双方都觉得对方婚后缺乏激情,而不得不最终分手的结局。这种现象特别在大中城市呈上升趋势,心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睡眠剥夺对大鼠胃酸分泌以及胃排空和胃电活动的影响。为防治因睡眠剥夺引起的胃功能紊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在成功制作了睡眠剥夺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化学分析测定胃酸浓度,应用放射分析法和液相胃排空的方法检测胃的排空,利用浆膜法检测胃电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睡眠剥夺发生时间的不断延长,大鼠胃酸分泌逐渐增加,睡眠剥夺3d,其胃酸的水平与睡眠剥夺1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睡眠剥夺5d的胃酸水平增加更为明显,与睡眠剥夺的3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睡眠剥夺7d时,胃酸的水平不再明显增加,与睡眠剥夺5d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睡眠剥夺导致胃排空速率改变,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胃的排空速率逐渐降低;胃电活动在餐前逐渐降低,而餐后无明显规律,呈现紊乱状态。结论:急性睡眠剥夺可以导致胃酸分泌的增加以及胃运动功能的紊乱,而且紊乱程度与时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骨折体位复位与器械复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对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体位复位与器械复位效果进行临床比较研究.方法:患者全麻后行过伸俯卧复位并摄片(术中片),然后再行器械复位固定并摄片(术后片).对“术中片”、“术后片”及入院诊断时的“术前片”病椎椎前高和病椎上下椎间隙前高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椎前高恢复在体位复位和器械复位时基本一致;(2)椎间隙前高度在器械复位后可恢复更高;(3)部分病椎压缩超过2/3时,两种复位效果均不佳;(4)下腰椎骨折的两种复位效果不满意.结论:脊椎骨折复位效果与病椎松质骨压缩程度有关.器械复位的力量为一种间接张力,其对病椎的复位作用若要在体位复位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不仅受骨折程度影响,而且受软组织结构影响.因此,体位复位是胸腰椎骨折复位的主要力量,而器械复位作用相对较弱,重点在于维持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睡眠障碍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睡眠时间或质量异常,包括失眠症、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和睡眠中异常行为疾病等。长期睡眠障碍会影响军事人员的情绪与体力,从而使学习和认知能力受损,甚至增加人员躯体与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战斗力。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军事人员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